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抑郁评分、正负性情绪量表得分和额叶α频段的变化,探讨急性高强度间歇运动对抑郁群体大学生情绪、额叶偏侧化的影响和可能的神经机制。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处于抑郁情绪状态的学生共40名,采用掷硬币的形式,随机分为实验组(20人)和空白对照组(20人),实验组进行急性高强度间歇运动,采集运动前、后即刻PANAS、静息状态额叶α频段功率值和运动前及一周后SDS量表评分,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运动干预,采集实验期间PANAS、静息状态额叶α频段功率值和一周间隔SDS,比较两组PANAS、SDS和额叶α频段总功率及偏侧化的变化。结果:急性高强度间歇运动后,抑郁大学生正性情绪增加(t=-2.43,p<0.05),负性情绪减少(t=2.61,p<0.05),SDS量表得分下降(t=-3.02,p<0.01),右额叶α频段Fp2+F4总功率值显著上升(t=﹣2.64,p<0.05),偏侧化额叶F4-F3改善(t=-2.30,p<0.05)、Fp2-Fp1改善(t=-2.51,p<0.05)。结论:急性高强度间歇运动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抑郁情绪及额叶偏侧化。  相似文献   

2.
HBV-DNA定量与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及肝功能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BV-DNA定量与不同血清学标志物(HBV-M)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08例HBs妇阳性患者血清用FQ-PCR定量法测定HBV-DNA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法)测定HBV-M,同时进行肝功能(ALT、AST及PA)测定。结果HBV-DNA定量大三阳组显著高于小三阳组和HBsAg+HBcAb组(t=4.463,P〈0.05;t=3.478,P〈0.05),后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4,P〉0.05);HBV-DNA定量在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4,P〉0.05),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0,P〉0.05;t=0.661,P〉0.05;t=1.951,P〉0.05);HBV-DNA定量与ALT和AST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r=0.252,P〈0.05;r=0.238,P〈0.05),而与前白蛋白(PA)无相关性(r=0.017,P〉0.05)。结论HBV-DNA定量与HBV-M关系密切,与AIJ、AST有一定相关性,而与性别和年龄无关,与PA无相关性,全面检测各项指标有利于乙肝患者诊断和疗效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学生的情绪智力、成就动机及其二者关系。方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中文版(EIS)、成就动机量表(AMS)对259名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情绪智力在是否为学生干部(t=2.31,P=0.02)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是否为独生子女(t=0.27,P=0.79)和性别(t=0.65,P=0.52)上均无统计学意义;成就动机在是否为学生干部(t=3.40,P=0.001)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是否为独生子女(t=-1.49,P=0.14)和性别(t=0.87,P=0.39)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情绪智力与成就动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320,P=0.000)。结论医学生的情绪智力越高其成就动机就越高。  相似文献   

4.
脑老化的异质性: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初步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 CB  Shen Y  Wu WY  Yang ZY  Wang PJ  Weng XC  Zhang MY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2):2971-2974
目的探索脑功能老化异质性的相关机制。方法10例成功老龄(SA)、10例常态老龄(UA)和9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者进行词汇流畅性作业(VFT)的fMRI检查,比较脑激活表现。结果SA与UA均明显激活顶叶、额叶、扣带前回及枕叶,MCI除右侧额叶外激活普遍低下;SA激活强度大于U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激活强度均高于M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左前额叶(尤其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激活显著,UA与MCI激活相对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脑激活呈一致优势侧偏(偏侧化指数LIs=0.46),UA和MCI脑激活总体无偏侧性(LIs分别为-0.12和-0.06);(4)SA与UA均有显著枕叶激活,MCI激活不明显。结论脑老化过程中存在着异质性,涉及了复杂的脑功能机制;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激活程度和偏侧化指数可作为衡量脑功能老化水平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患者伴发情绪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3年5月糖尿病脑性脑血管伴发焦虑抑郁障碍的患者84例为观察组,无情绪障碍的95例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另接受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6个月,分别检测其血糖、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指标。结果空腹血糖时间主效应显著(F=62.911,P〈0.01),治疗后4周、6个月,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F=4.78,P〈0.05;F=5.51,P〉0.05);餐后2h血糖时间主效应显著(F=106,792,P〈0.01);糖化血红蛋白(F=3.967,P〈0.05;F=107.309,P〈0.01;F=8.958,P〈0.01)、神经缺损程度(F=475.959,P〈0.01;F=577.760,P〈0.01;F=300.376,P〈0.01)、生活质量(F=354.299,P〈0.01;F=665572,P〈0.01;F=349.673,P〈0.01)的时间主效应、组间主效应及其交互作用显著。结论情障障碍的改善,有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新生儿脐血中的瘦素(leptin)、胆固醇(CHO)及甘油三酯(TG)水平,分析这些指标变化与胎儿生长的关系,探讨早期评估IUGR的方法。方法103例新生儿脐血标本分为三组:(1)小于胎龄儿组(SGA):30例;(2)适于胎龄儿(AGA)组:41例;(3)大于胎龄儿(LGA)组:32例。采用高敏酶免疫分析法测定新生儿脐血中瘦素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G、CHO水平。结果(1)脐血瘦素水平AGA、SGA、LGA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5.P〈0.01);SGA组(0.7147±0.5761)ng/ml显著低于AGA组(2.710±0.4329)ng/ml(P〈0.01),而AGA组低于LGA组(5.687±0.3916)ng/ml(P〈0.05)。脐血瘦素水平随胎龄及出生体重增加而增加(r分别=0.332和0.654,P均〈0.01)。(2)脐血TG水平AGA、SGA、LGA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5,P〈0.05);SGA组(0.7141±0.1576)mmol/1显著高于AGA组(0.5027±0.1330)mmoL/l(P〈0.01)及LGA组(0.4907±0.1397)mmool/L(P〈0.01),而AGA组与LG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与出生体重呈负相关(r=-0.320,P=0.050),与胎龄无相关性(r=0.129,P〉0.05)。(3)脐血CHO水平AGA、SGA、LGA三组分别为(1.685±0.1121)mmol/L。(1.947±0.2079)mmool/L和(1.661±0.142)mmol,差别无统计学意义(F=1.28,P〉0.05)。脐血CHO水平与出生体重及胎龄无相关性(r分别=0.208和0.133,P均〉0.05)。(4)脐血瘦素与TG呈负相关关系(r=-0.280,P〈0.05),与CHO无相关性(r=-0.117,P〉0.05)。结论结果提示IUGR新生儿血脂代谢异常;脐血瘦素水平降低可作为判断胎儿生长发育迟缓的一项客观实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年士艳  冯磊 《中原医刊》2011,(22):108-109
目的了解血清尿素氮(BUN)在正常人群不同性别及年龄段的生理性变化。方法随机选择2007年至2008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成人及儿童,对各年龄段不同性别间做t检验,不同性别各年龄段结果进行方差分析中均数的两两比较,并对不同性别结果做单一线图。结果①除儿童组外,其余各组包括成人合计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男性儿童组与成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成人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910,P=0.055),女性45岁以前组与45岁以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男性20岁后基本保持稳定水平,女性45岁以前水平较均一,45岁以后呈现明显线性上升趋势。结论正常人血清BUN水平在不同性剐、年龄段具有不同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D浓度与α—L-岩藻糖苷酶(AFU)及甲胎蛋白(AFP)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40例HBsAg阳性病例的血清,根据HBsAg定量的不同浓度分为1组(0.5ng/ml-150ng/ml)、2组(151ng/ml-300ng/ml)、3组(301ng/ml-450ng/ml)、4组(〉450ng/ml),每组60例,正常对照组60例,分别检测AFU、AFP,对其结果进行分析。AFU检测采用速率法,HBsAg检测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AFP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结果1组的AFU与AFP呈正相关(r=0.310,P〈0.05),2组的AFU与AFP也呈正相关(r=0.298,P〈0.05),3组和4组的AFU与AFP之间无相关性(分别r=0.298,r=-0.067,P〉0.05);各HBsAg浓度组与对照组AF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19,P〉0.05),而与对照组AF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00,P〈0.05);各组AFU阳性率随HBsAg浓度升高无升高趋势(X^2=1.44,P〉0.05),而AFP阳性率随HBsAg浓度升高呈升高趋势(X^2=8.28,P〈0.005)结论对HBsAg高浓度的HBV感染者同时检测AFP和AFU对观察肝脏损害的演变过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氨茶碱对幼兔胎粪吸人综合征临床参数的影响。方法18只日龄20~30d的健康日本大耳幼兔随机分为三组,空白组(n=6),对照组(n=6),氨茶碱组(n=6)。空白组气管插管后不灌胎粪;后两组气管插管后注入4mL/kg的胎粪混合物45mg/mL,氨茶碱组在胎粪吸人综合征模型制备成功后0.5h和2.5h静脉注射氨茶碱(2.0mg/kg),对照组在同样时间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三组均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通气支持,以维持正常潮气量范围(6~8mL/kg)、正常血氧饱和度(85%以上)及正常血气值为准。通气5h后记录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气道压(MAP)、动态肺顺应性(Cydn)和血气分析值,计算氧合指数(OI)和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02)。结果①3组间PH值(F=0.651)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值(F=0.65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氨茶碱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三组间动脉血氧分压(PO:)值(F=301.460)、OI值(F=110.300)和a/AP02比值(F=197.6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氨茶碱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氨茶碱组和对照组间RR(Z=0.260)和HR(Z=0.21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氨茶碱组和对照组间MAP值(Z=6.826)和Cydn值(Z=-3.1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氨茶碱能改善兔胎粪吸入时的肺部氧合状态,可降低气道平均压和增加肺整体顺应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及作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40例,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焦虑及抑郁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3,t=0.158,P〉0.05),干预6周后,对照组患者在焦虑、抑郁评分方面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8,t=3.245,P〈O.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紧张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抑郁焦虑共病病人及抑郁症病人抉择加工策略的异同。方法依据中国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标准第3版(CCMD-3)选取抑郁焦虑共病病人、抑郁症病人和正常对照者各30例。应用E-prime程序编制3种类型(风险、含糊和确定)的抉择任务,所有被试均完成上述抉择任务,记录反应时、正确率和风险偏好。结果在3种类型抉择条件下,3组间反应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968~43.557,P〈0.01);任一抉择类型下,共病组和抑郁组与对照组比较,反应时均显著延长(t=6.758~8.918,P〈0.01);而各组内3种不同抉择类型之间反应时比较,仅对照组风险抉择反应时显著长于含糊抉择反应时(F=3.671,t=2.693,P〈0.01)。在同一类型抉择条件下,3组间正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内3种不同抉择类型之间正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237~28.039,P〈0.01),3组在风险和含糊抉择类型下的正确率均低于确定抉择类型下的正确率(t=4.269~6.269,P〈0.01)。在风险、含糊抉择类型下,3组间风险偏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内风险偏好比较,仅共病组在风险抉择时的风险偏好显著低于含糊抉择时的风险偏好(t=1.916,P〈0.05)。结论抑郁焦虑共病和抑郁症病人抉择反应时较正常人延长;共病病人在含糊抉择类型下更倾向于冒险。  相似文献   

12.
雄激素受体基因CAG多态性与囊肿型痤疮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田黎明  胡耀华 《北京医学》2009,31(2):97-100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基因CAG多态性与湖南汉族囊肿型痤疮的相关性。方法对寻常型和囊肿型痤疮患者及正常人的雄激素受体基因阳性PCR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应用Web Angis分析。结果寻常型痤疮患者的雄激素受体基因CAG微卫星片段长度的平均值为22.89±1.94,囊肿型痤疮患者为19.12±1.81,正常人为23.15±2.2;囊肿型组与寻常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8.41,P〈0.05),与正常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8.23,P〈0.05);而寻常型组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528,P〉0.05)。以(CAG)n重复片段〈22为标准进行统计分析,囊肿型组与寻常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Х^2=45.17,P〈0.05),与正常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Х^2=48.52,P〈0.05);而寻常型组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Х^2=0.06,P〉0.05)。结论雄激素受体基因CAG多态性与湖南汉族囊肿型痤疮之间有相关性。当(CAG)n重复片段〈22时,患囊肿型痤疮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骨髓瘤病人血浆BDNF和VEGF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多发性骨髓瘤(MM)病人中的含量,并探讨其在M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2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与56例MM病人血浆BDNF、VEGF的水平,并对不同免疫亚型、不同临床分期、治疗前后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MM病人血浆BDNF、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15.859、13.517,P〈0.001)。治疗有效的44例MM病人血浆BDNF、VEG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t=12.35、10.26,P〈0.01);治疗无效的10例MM病人治疗前后血浆BDNF、VEGF水平无明显差异(t=1.56、1.78,P〉0.05)。不同临床分期MM病人之间血浆BDNF、VEGF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4.63、4、10,P〈0.05),Ⅲ 期病人血浆BDNF、VEGF水平明显高于Ⅰ期病人(q=3.86~3.90,P〈0.05)。但MM病人不同免疫亚型之间血浆BDNF、VEGF水平无统计学差异(F=1.49、1.31,P〉0.05)。结论 血浆BDNF、VEGF水平在MM病人呈高表达,并且与其临床分期有关,可作为MM疗效判断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体育教师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对他们的子女性别有怎样的影响因素,对逐步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和人类素质有指导意义。方法锦州市各类在职体育教师和配偶,及第1胎子女的性别作为本课题研究对象。询问和调查体育教师结婚时身高、体重、第1胎子女性别等。结果父亲和母亲的身高在各自两个极端群体中,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父t=8.6504,P〈0.01,母t=12.8191,P〈0.01),但子女的性别分布经u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父亲的体重(t=14.0775,P〈0.01)和BMI(t=13.7988,P〈0.01)在2个各自极端群体中差异有显著性,子女性别的分布也受到影响(P〈0.05,P〈0.01)。母亲体重和体重指数在各自2个极端群体中差异有显著性,但影响子女性别不明显(P〉0.05)。结论男性体育教师体重和体重指数适宜大时,子女男孩较多,极端大和小的时,子女性别有相反结果,男性体育教师的配偶其各项数据差异有显著性,但对子女性别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以下简称试验组)的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变化特点。方法对100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对比分析评价脑功能状态。结果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组EEG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18,P〈0.05);两组BEAM各极点慢频段(θ、δ)相对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EEG、BEAM检查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早期鉴别诊断及评价老年人健康状况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孤独症儿童脑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局部脑血流灌注的特点。方法对56例孤独症患儿进行脑([99m]Tc)-ECD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测,测量并定性分析局部脑血流灌注的改变以及发生的部位。结果(1)42例孤独症患儿存在局部脑血流低灌注,发生率为75%,主要表现在双侧海马回、颞叶、额叶、岛叶、扣带回、枕叶等部位,其中发生在左侧大脑半球有15例(15/42),右侧大脑半球有11例(11/42),两者差异无显著性(x^2=0.891,P=0.345)。(2)将孤独症患儿按年龄分组,〈3岁组和≥7岁组额叶低灌注发生率较3~5岁组(5/22)、5~7岁组(3/22)显著降低(x^2=7.793,P=0.045),而总的脑血流低灌注发生率四个年龄组差异无显著性(x^2=3.772,P=0.287)。结论孤独症患儿存在海马回、颞叶、额叶等多区域的脑血流低灌注,发生部位未有大脑半球侧化现象;提示孤独症的发生与上述部位的脑功能改变有关,且患儿3~7岁阶段可能存在暂时的大脑额叶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在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康复门诊治疗的84例LIDP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治疗组应用手法推拿、电针及中药熏蒸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应用腰椎牵引和西药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改良下腰痛评分(JOA)、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P物质(SP)水平,并比较两组JOA疗效。结果 VAS评分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97,P=0.5438),治疗后两组均显著下降(t=9.6612、6.3264,P=0.0000、0.000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3±1.6)分比(3.6±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83,P=0.0008);JOA评分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84,P=0.6914),治疗后两组均显著升高(t=17.8938、9.4541,P=0.0000、0.00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24.6±3.2)分比(19.6±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170,P=-0.0000);血清NGF水平治疗前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44,P=0.5808),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12.8539、7.5551,P=0.0000、0.00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51.3±9.5)pg/mL比(42.4±8.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17,P=0.0001);血清SP水平治疗前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82,P=0.781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29.9548、23.8197,P=0.0000、0.000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42.4±58.9)pg/mL比(326.2±67.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827,P=0.0000);治疗组JOA疗效总有效率为高于对照组(95.2%比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65,P=0.0432)。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通过多种方式、不同途径治疗LIDP所致坐骨神经痛,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MBI)对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以BMI〈24kg/m^2为正常,BMI≥24kg/m^2为超重,BMI≥28kg/m^2为肥胖。将9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正常组(n=35)、超重组(n=32)和肥胖组(n=23);再以按腰臀比(Waistto Hip Ratio,WHR)将患者分为无中心性肥胖组(WHR男性〈0.9,女〈0.85;n=40)和中心性肥胖组(WHR男性〉0.90,女性〉0.85;n=50),前瞻性观察肥胖对于急性胰腺炎分型、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SAP发生率依次为体重指数正常组20.0%、超重组31.3%及肥胖组52.2%(P〈0.05);不同WHR组S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根据性别分层之后,男性未合并中心性肥胖者SAP发生率(17.4%)显著低于合并中心性肥胖者(46.2%),而女性未合并中心性肥胖者SAP发生率(41.2%)与合并中心性肥胖者(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MI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感染/脓肿和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呼吸功能衰竭和胃肠道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死亡数分别为8.6%、18.8%和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中心性肥胖组和中心性肥胖组感染/脓肿及呼吸功能衰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可作为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预后预测的重要指标,肥胖患者急性胰腺炎病程更加凶险,局部并发症和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小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在术后静脉镇痛中的临床效应及副作用的发生率,并探讨氯胺酮的合适剂量。方法将150例行腹部及四肢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均以一次性镇痛泵(1ml/h)行静脉术后镇痛。F组芬太尼0.3ug/(kg·h),FK1组芬太尼0.2ug/(kg·h)+氯胺酮40ug/(kg·h),FK2组芬太尼0.2ug/(kg·h)+氯胺酮70ug/(kg·h)静脉术后镇痛治疗。分别于手术结束后12、24、36、48、60h记录疼痛、镇静评分、发生的不良反应(瘙痒、恶心呕吐、精神症状)、血氧饱和度。结果FK2组的疼痛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F组和FK1组在相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P〈0.05),而F组和FK1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的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F组恶心、呕吐(16.0%)的发生率较高,但是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中均未出现具有精神症状的病例。三组的血氧饱和度值在各时间点均不低于96%,而且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0ug/(kg·h)氯胺酮在静脉术后镇痛中能够增强芬太尼[0.2ug/(kg·h)]的镇痛作用,而且不增加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正常人晶状体随年龄的增长对跟前段轴向空间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跟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测量正常人105例(105只眼)前房深度(ACD)和晶状体厚度(LT);比较它们性别间的差异,采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年龄与ACD、LT的相关关系。【结果】正常人ACD、LT的平均值分别为:2.97(S=0.32)mm、4.21(S=0.43)mm。女性ACD为2.87(S=0.33)mm比男性3.07(S=0.29)mm浅(P=0.001);LT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ACD与年龄负相关(r=-0.570,P=0.000)。LT与年龄正相关(r=0.806,P=0.000)。ACD随年龄的增加每年变浅8μm(P=0.000);LT随年龄每年增厚21μm(P=0.000)。晶状体随年龄向玻璃体腔方向扩张的速度存在性别差异(P=0.000),男性13μm/year,女性7μm/year。【结论】女性ACD比男性浅。正常人随着年龄的增加,ACD逐渐变浅,LT厚度逐渐增加。女性LT的增加使ACD更趋于变浅,而男性则较多向玻璃体腔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