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稳定性尺桡骨干双骨折的最佳治疗策略。方法 对2009年10月~2013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尺桡骨干双骨折患儿,行手法复位后,对稳定性骨折,随机采用前臂夹板联合长臂石膏或单纯前臂夹板外固定,48例患者采用夹板联合石膏外固定,60例患者采用单纯夹板外固定。术后定期拍摄正侧位X光片,术后3、6个月测量肘、腕关节活动度,及6个月进行Grace-Eversmann前臂骨折疗效评价。结果 随访1年,所有患者都得到临床愈合,单纯夹板组在3个月时肘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夹板联合石膏组(P<0.05),6个月时两组肘关节活动度无显著差异,术后3、6个月时两组腕关节活动均无显著性差异;6个月时两组Grace-Eversmann前臂双骨折疗效评价优良率分别为95.8%(联合固定组)和95.0%( 单纯夹板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稳定性尺桡骨干双骨折,单纯夹板固定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无需额外加石膏联合固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夹板辅以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部患儿均施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夹板外固定后辅用超关节石膏托外固定,术后1~2周去除石膏托均改为中立位握住托板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达骨性愈合,解剖复位27例,功能复位10例,临床愈合时间3~7周,平均5周;结论:手法复位夹板辅用超关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尺桡骨双骨折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前臂旋转功能恢复正常、非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疗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岳瑞卿  苏寅  李荣 《西部医学》2014,45(6):33-33
<正>尺桡骨干双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的创伤疾病[1],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是尺桡骨下段双骨折常用治疗方法。近年来我科采用手法整复后小夹板并超腕石膏托固定治疗尺桡骨下段双骨折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尺桡骨下段双骨折门诊患者40例,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1446岁,平均(29.5±14.7)  相似文献   

4.
小夹板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方法手法复位后用小夹板加石膏托外固定。结果在治疗的86例患者中,优65例,占75.6%,良18例,占20.9%,差3例,占3.5%,总优良率为96.5%。结论该方法吸取了手法复住后单用小夹板外固定及单用石膏托外固定各自的长处,克服了其各自的缺点,使大多数尺桡骨干双骨折的患者通过手法复住外固定而达到骨折愈合及恢复良好的前臂旋转功能,是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前臂尺、桡骨干双骨折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4年10月-2006年8月收治42例尺、桡骨干双骨折的治疗。石膏外固定组8例,加压钢板螺丝钉组34例。结果 4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前臂屈伸、旋转功能恢复良好,无切口感染发生。结论尺桡骨干双骨折临床常见,解剖功能复杂、不稳定,多移位明显,骨折复位要求高,手术内固定治疗可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利于骨折愈合及使前臂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前臂尺桡骨折是儿童骨骼损伤最常见的部位之一,约见全身肢体损伤骨折的21.5%。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居第二位[1]。骨折后早期如处理不当可引起Volkmann挛缩,发育畸形,前臂旋转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闭合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临床对移位明显复位困难不稳定的尺桡骨折可以行闭合撬拨复位经皮髓内固定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7.
张涛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43-43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尺桡骨双骨折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43例。对照组患儿行临床常规骨折治疗手术,观察组行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进行骨折治疗。于治疗后6个月进行随访复查,比较两组患儿骨折愈合、功能性恢复及畸形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19例(44.17%),有效22例(51.16%),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9%,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对患儿无医源性损伤,治疗费用较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尺桡骨双骨折多发生于儿童,约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绝大多数位于尺桡骨远端1/3。由于解剖功能的复杂关系,骨折后易发生侧方、成角、重叠以及旋转移位,若治疗不当会发生缺血性肌痉挛、骨不连以及前臂旋转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因此对治疗有较高的要求。2006年5月-2008年9月我科对45例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前臂中立位石膏夹板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前臂尺桡骨骨折是儿童常见骨折之一,传统治疗方法多为闭合复位石膏或夹板固定,对于不稳定骨折及明显骨折移位的前臂双骨折,手法复位困难,多需手术治疗,传统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见,弹性髄内钉固定技术作为一种简单、可靠、微创的手术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治疗儿童前臂骨折[1],如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肢体功能恢复快,提高患儿及家长满意度,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运用传统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临床疗效与体会.方法 对2009-02~2011-03间我院门急诊收治的22例7~14周岁尺桡骨中段双骨折儿童患者,行中医推拿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国定及运用医用石膏棉纸、自制“分骨垫”辅助矫正成角畸形等治疗措施.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7d、15 d行X线影像复查,所有患儿尺桡骨断端对位对线良好,远端手面、手指肤色正常,未出现麻木、不适、肿胀等异常感觉,4周后骨折断端均有骨性骨痂形成.解除外固定,正确指导康复锻炼.随诊12个月,所有患儿前臂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传统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是历代中医骨伤医家实践成功的适宜技术,其方法简便、易行,值得基层医院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本院2005~2010年收治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者60例,采用闭合复位,前臂中立位石膏夹板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应用手法复位自制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 2009年2月至2015年2月本组儿童尺桡骨双骨折106例。其中男78例,女28例;年龄2~12岁,平均6岁。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后应用自制小夹板外固定。结果患儿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所有患儿均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标准,愈合时间3~6周,平均4.2周。根据Anderson评分标准:本组优96例,良9例,可1例。结论手法复位自制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符合治疗儿童骨折的特点,相较其它治疗方法有自己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杨海林 《吉林医学》2011,32(28):5973-5974
目的:探讨小夹板治疗尺桡骨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手法整复并以杉树皮结合布胶布和卫生纸制作自制小夹板结合防旋托(又称前臂圆柱托板)外固定治疗尺桡骨双骨折患者70例,全部采用手法整复并自制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本组70例均获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3.6个月。51例获解剖复位,16例近解剖复位,2例对位3/4,1例对位1/2。临床愈合时间4~6周,前臂旋转功能和腕、肘关节活动均正常。优61例,良9例。未出现张力性水疱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情况。结论:手法整复自制小夹板方法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X线检查对桡骨远端骨折经不同外固定治疗后的稳定性预测价值.方法 5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夹板外固定组和石膏外固定组,各25例.记录复位前、复位后即刻及复位后4周的X线检查数据,评价骨折固定效果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复位后4周再移位的预测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均复位满意,整复后掌倾角和尺偏角明显大于复位前,而桡骨短缩程度则明显小于复位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4周后,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折轴向短缩移位,但石膏外固定组短缩移位程度明显大于夹板外固定组;夹板固定组复位4周后的掌倾角和尺偏角大小变化不明显,明显优于石膏固定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高龄及复位前X线检查桡骨短缩程度、掌倾角大小是预测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后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结论 X线检查对预测保守治疗后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后稳定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右江医学》2016,(5):597-598
<正>尺桡骨远端双骨折常见于儿童,骨折后易发生旋转、成角或重叠移位,临床上主要通过夹板外固定治疗,不过该治疗方法易发生继发移位或手法复位困难,也有发生骨骺损伤、继发畸形或功能受限的风险,不适合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儿童[1]。本研究探讨了手法复位结合夹板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双骨折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30例尺桡骨下段双骨折儿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1例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短期内再骨折报道。方法我院1例儿童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愈合后,短期内创伤后再骨折,运用折顶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结果两个月后再骨折断端实现骨性愈合,前臂功能基本恢复。结论折顶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短期内再骨折效果良好,具有简便、易于操作掌握、经济成本低廉等优势,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及外固定治疗儿童闭合性尺桡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儿童闭合性尺桡骨远端骨折用手法复位及外固定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及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儿童闭合性尺桡骨远端骨折中,18例单纯靠手摸心会一次性整复成功,14例在X光机的帮助下一次性整复成功。均在4—6周后拆除石膏外固定,复查X光片,骨折对位、愈合良好,前臂及腕关节活动功能好,旋转、掌屈、背伸均与健侧相同。结论手法复位及外固定治疗儿童闭合性尺桡骨远端双骨折,可以使患儿早期康复。与手术对比,经济、方便、省时,不需要内固定,且皮肤不留手术疤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5月至2013年6月于偏关县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腕关节伸屈度、尺桡偏度、前臂的旋转度、手握力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后患者腕关节伸屈度、尺桡偏度、前臂的旋转度、手握力值均接近正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综合护理疗效。方法对32例尺桡骨双骨折儿童患者进行传统的手法整复、小夹板旋中位固定,观察并调整固定松紧度等护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结果随访6个月至1年,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综合护理对于儿童尺桡骨骨折小夹板外固定具有优良的特点,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桡骨远端稳定性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夹板与小夹板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3年5月-2007年6月桡骨远端稳定性骨折76例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手法复位,并分别采用小夹板A组及石膏夹板B组外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患者骨折均愈合,无并发症发生.76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5个月.随访患者术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均获改善,根据Garlands and Wersley法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并与术前及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论 对桡骨远端稳定性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复位及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小夹板外固定(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