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基因、药理、大量临床证据及动物实验表明多巴胺能系统异常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从多巴胺受体,多巴胺羟化酶,多巴胺转运体及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等方面阐述多巴胺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多巴胺受体高敏感性可能是机体在偏头痛发作时产生的一种保护因素。多巴胺能神经元可能是偏头痛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是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死亡、残存神经元多巴胺合成能力降低,导致锥体外系运动调节功能减弱。中脑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降低程度与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的减少程度相一致。突触前膜重摄取是多巴胺生理效应中止的主要方式,而多巴胺转运体是实现该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进入突触前膜胞质的多巴胺,再经囊泡膜上的Ⅱ型囊泡单胺转运体转运至囊泡内,以待重新利用。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选择性缺失源于多巴胺自身氧化的内源性毒性。在突触前膜重摄取多巴胺的过程中,多巴胺转运体和Ⅱ型囊泡单胺转运体发挥转运递质和隐匿毒性物质的双重作用,有望成为帕金森病治疗的药物新靶标,并对传统的左旋多巴治疗方案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3.
持续性植物状态猫血液中多巴胺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PVS猫血液中多巴胺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运用硬膜外水囊法制作猫脑外伤后PVS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PVS猫血液中多巴胺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PVS猫的血液中多巴胺含量(17.31±23.43)pg/ml较麻醉后多巴胺含量(95.34±20.36)pg/ml显著降低。结论多巴胺的减少可能是形成PVS猫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病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多巴胺递质生成障碍,从而导致黑质纹状体通路中多巴胺与乙酰胆碱能神经递质平衡失调,产生运动迟缓、肌强直、  相似文献   

5.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帕金森病治疗中尤其是在早期治疗中的地位成为近年帕金森病治疗领域的热点问题。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能作为起始首选用药吗?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能改善患者的自然病程吗?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有神经保护作用吗?在何时何种情况下可选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本文将从循证医学的角度阐述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的利弊,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多巴胺是一种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巴胺能神经传递功能的紊乱可以导致多种神经精神疾病,帕金森病即是其中一种典型的疾病,另外还包括精神分裂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和药物成瘾等疾病[1-3]。多巴胺主要是与相应的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物学功能,而D1受体是多巴胺受体中研究最广泛的一类。近来实验证明,D1受体激活后,  相似文献   

7.
多巴胺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作为神经递质。多巴胺作为神经递质调控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种生理功能。多巴胺系统调节障碍涉及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Tourette综合征,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和垂体肿瘤的发生等。本文综述了多巴胺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重点强调了多巴胺受体与学习记忆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帕金森病与Ⅱ型囊泡单胺转运体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是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死亡、残存神经元多巴胺合成能力降低,导致锥体外系运动调节功能减弱。中脑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降低程度与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的减少程度相一致。突触前膜重摄取是多巴胺生理效应中止的主要方式,而多巴胺转运体是实现该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进入突触前膜胞质的多巴胺,再经囊泡膜上的Ⅱ型囊泡单胺转运体转运至囊泡内,以待重新利用。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选择性缺失源于多巴胺自身氧化的内源性毒性。在突触前膜重摄取多巴胺的过程中,多巴胺转运体和Ⅱ型囊泡单胺转运体发挥转运递质和隐匿毒性物质的双重作用,有望成为帕金森病治疗的药物新靶标,并对传统的左旋多巴治疗方案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一线的临床医生对于多巴胺的应用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但出现多巴胺依赖的现象少有报道。通过对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低血压患者升压治疗的分析,探讨临床对长期应用多巴胺继而形成多巴胺依赖现象的治疗方法,并分析相关机制。临床上对于治疗多巴胺依赖的患者,可选用西医治疗或中医治疗,治疗效果参差不齐,本例患者应用抗酸药碳酸氢钠注射液拮抗多巴胺依赖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为临床提供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0.
背景:如何促进脑内多巴胺含量的增加以及减少多巴胺的代谢,是治疗帕金森病的热点所在。目的:从多巴胺代谢途径角度观察止颤汤对神经干细胞移植帕金森病大鼠的脑黑质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方法:以大鼠脑立体定位和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帕金森病大鼠中脑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与结论:止颤汤可以提高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帕金森病大鼠中脑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双羟苯乙酸的含量,但对代谢产物高香草酸无明显影响。通过促进帕金森病大鼠干细胞移植后神经干细胞的存活,使之定向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并分泌多巴胺,同时抑制多巴胺分解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如何促进脑内多巴胺含量的增加以及减少多巴胺的代谢,是治疗帕金森病的热点所在.目的:从多巴胺代谢途径角度观察止颤汤对神经干细胞移植帕金森病大鼠的脑黑质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方法:以大鼠脑立体定位和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帕金森病大鼠中脑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与结论:止颤汤可以提高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帕金森病大鼠中脑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双羟苯乙酸的含量,但对代谢产物高香草酸无明显影响.通过促进帕金森病大鼠干细胞移植后神经干细胞的存活,使之定向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并分泌多巴胺,同时抑制多巴胺分解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是中脑黑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缺失引起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目前,应用神经干细胞在体内外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是帕金森病细胞替代治疗的重要途径。本文综合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对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过程中重要的分子机制、信号通路以及外界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近年来研究发现PD中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主要是程序性细胞死亡,涉及细胞凋亡、自噬样细胞死亡、程序性细胞坏死等多种类型。本文将对PD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机制进行综述,以期更好的认识PD的发病机制和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14.
多巴胺是体内重要的神经递质,能调节吗啡的多种效应。但是多巴胺在吗啡效应中的具体调节机制还存有很多疑问。对高剂量的吗啡效应,多巴胺是否起了关键性的调节作用?在吗啡成瘾中多巴胺的存在是必要的吗?最近,在美国R.D.P实验室的Thomas S.Hnasko等人用巴胺缺陷小鼠(DD小鼠)作为实验材料,分别在吗啡诱导的运动效应、止痛效应、奖赏效应三个方面研究了多巴胺在吗啡效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神经炎性反应尤其是小胶质细胞活化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患者多巴胺神经元退变中发挥重要作用。活化的小胶质细胞释放多种炎性因子导致多巴胺神经元死亡。对小胶质细胞活化引起多巴胺神经元死亡的机制研究发现,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的药物对多巴胺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的抗炎治疗将成为PD治疗的新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高催乳索血症病因调查中发现药物引起者占第4位。因此了解药物升高血浆催乳素的药理作用对合理用药,减少高催乳素血症发生具有理论和临床实际意义。引起高催乳素血症的药物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多巴胺受体阻断剂通过直接阻断垂体分泌催乳素细胞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刺激催乳素分泌,造成高催乳素血症。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包括二大类,一类是抗精神病药物,另一类为苯酰胺类中枢性消化系统药物。  相似文献   

17.
王丹  郑丰丰  刘小东 《天津护理》2003,11(6):312-312
氨茶硷与多巴胺是临床上常用的抢救治疗药物,在配伍禁忌表[1]中这两种药物是没有禁忌的。但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遇到了氨茶硷与多巴胺合用致葡萄糖液颜色改变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多巴胺受体在缺氧缺血性脑病中有重要作用.多巴胺受体PET显像可提供活体脑内多巴胺受体的分布、数目和功能信息,为临床使用影像学监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生化功能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9.
胡平 《新医学》2000,31(12):750-750,766
1引言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目前尚缺乏科学、方便的特异性检查方法,因此,为这类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病情监测、评估等提供新的检查技术或方法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将介绍较有发展前景的新的检查技术——多巴胺转运体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以供同道参考。2多巴胺及多巴胺转运体的生理功能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巴胺是重要的神经递质,主要存在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内,对中枢神经系统维持躯体正常运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多巴胺转运体(dopami…  相似文献   

20.
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金标准,但是长期应用后导致运动并发症。近年来研究表明,运动并发症的产生可能与纹状体多巴胺受体长期受到非生理性脉冲样刺激有关,从而提出帕金森病治疗的新理念——连续多巴胺能刺激。改变L-dopa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给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进行连续多巴胺能刺激的主要手段。连续多巴胺能刺激策略的初步应用显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长期临床疗效仍需要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