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原因。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本院急诊外科接诊的80例创亡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原因。结果:80例创伤患者,送入医院急救前死亡20例,急救过程中死亡11例,急救完成后死亡2例,总死亡率为41.3%,急救完成后的死亡率明显低于急救过程中和急救前的死亡率。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医院应该加强院前的急救措施和院内急诊外科的联系,并且进一步普及创伤现场的急救知识。同时,建立完善的快速急救反应机制,准确的评估患者伤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把握黄金的急救时间,以此来提高外科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创伤误诊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提高创伤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在1997年1月至2007年10月急诊创伤误诊死亡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急诊创伤发病急,病隋危重,死亡率高,易误诊漏诊。结论:详细询问受伤史,仔细、全面体格检查,正确应用辅助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可提高创伤诊断正确率,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严重腹部闭合伤的早期诊断,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急诊收治的腹部闭合伤4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全组伤均合并有腹内脏器损伤,早期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休克,主要诊断手段为诊断性腹穿,腹部X线检查,CT,B超。结果:手术32例,术后死亡5例。9例保守治疗,均治愈出院。死亡原因:失血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反复仔细体检,结合适当的辅助检查有助提高中创伤诊断水平。结论:剖腹探查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及早纠正休克是提高救治成功的关键。创伤后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细菌移位等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外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9例肝外伤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非手术疗法治疗的5例全部痊愈,手术治疗的24例中痊愈22例,死亡2例。结论肝外伤的诊断依据创伤部位、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全面探查后一般可以明确诊断;治疗方面以抢救生命为首要,轻症可采用非手术治疗,重症选用合适手术方式,可提高存活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曾俊  胡卫建 《医学科技》2002,(3):30-32,38
目的:探讨老年性腹部创伤的早期诊断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老年性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伤后12h内确诊35例,占51.5%,全组有58例行剖腹手术,10例采用非手术治疗,死亡7例,死亡率10.3%,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MOSF)等。结论:老年性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病理生理特点有其特殊性,且对创伤的耐受性差,伤后易显示出复杂性,易发生误诊或漏诊。诊断上应根据其损伤特点与病情轻重,正确地选用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尽早诊断。处理原则为积极进行外科治疗,重视围手术期处理,保护各重要脏器功能,防治MODS。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胸部创伤以及合并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16例胸部创伤患者的抢救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治愈313例,死亡3例(1例因失血性休克来院时呼吸、心搏已停,抢救无效死亡;1例因刀刺伤右心室破裂失血性休克急诊过程中死亡;1例因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胸部创伤以及合并伤后早期诊断治疗,积极抗休克,尽早手术,保护各脏器功能,机械通气等是严重胸部创伤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莫殿全 《华夏医学》2011,24(5):629-63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日益增多,各种事故及车祸层出不穷,这些对人类身体造成了严重的创伤和多发性创伤。现场及院前救治方法合理,是减少死亡和致残的关键,国内外均强调急诊救治的“黄金1小时”和“白金10min”。近年来我们发现创伤引起难以控制的活动性出血,多在伤后1~2h内死亡,创伤的伤员50%死于现场,  相似文献   

8.
朱建华  吴相伟 《现代实用医学》2013,(12):1326-1327,1334
重症创伤已成为当前社会的普遍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数据显示每年约580万人死于创伤,每天约1.6万人因创伤死亡。院前急救、急诊室处理及重症监护病房(ICU)处理是重症创伤救治过程中的3个关键性环节。重症创伤患者面临着3个死亡高峰期,即伤后数分钟内的死亡高峰、数小时内的早期死亡高峰以及1周后的晚期死亡高峰,ICU需要面对的通常是晚期死亡高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诊断、急救、手术等临床问题。方法对经手术抢救腹部创伤病例129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29例病人获救康复124例,占96%;死亡5例,占4%,其中3例因肝脏严重破裂大出血,2例因腹内多脏器广泛损伤死亡。结论腹部创伤病人入院后先建立输液通路,积极预防和纠正休克,尽快通过临床检查或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内脏损伤严重者立即手术探查处理。  相似文献   

10.
完善创伤救治模式,降低创伤死亡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伤是现代社会的第一公害。在美国创伤是44岁以下年龄组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我国每年仅交通事故创伤死亡约10万人,占世界各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第一位。建立和完善创伤救援体系和创伤救治模式,减少救治模式失误,可降低创伤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