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及时给药是抢救病人成功的关键之一。危重病人常因脱水、休克、血管硬化等因素给静脉穿刺带来一定的困难。我科1999年10月~2001年10月在抢救危重病人中选用了BD公司研制的第 4 代留置针即 Intima Ⅱ单翼族头皮式留置针施静脉给药。它较第一代直型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且操作简便易行,有效静脉通路建立及时,给药迅速,达到理想的抢救目的。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重症病人抢救中,实施留置针颈外静脉穿刺(下称置管)93例,年龄10~82岁。其中骨外科 18 例,泌尿外科 21 例,普外科45例,神经外科9例。其操作方法是:备Intima Ⅱ型头皮式留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呼吸内科危重病人抢救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方法:对52例呼吸科危重病人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进行观察。结果: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抢救危重病人中,快速静脉给药,静脉穿刺时间及成功率明显优于周围静脉穿刺及其它深静脉置管。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呼吸科危重病人抢救中应用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及静脉给药是医院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及时、准确地为病人建立静脉通路是医务人员重要技术操作。临床上采用颈外静脉套管针穿刺置管容易掌握,穿刺成功率较高,可减轻病人反复多次穿刺的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减轻了医务人员的重复劳动,受到医务人员及  相似文献   

4.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术常用于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大手术病人周围静脉穿刺困难及危重病人长期输液给药等。颈外静脉穿刺伤小,易掌握,并且优于外科静脉切开。我院1990年至1996年10月外科共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100例,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庞永慧 《广西医学》2003,25(12):2540-2541
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 ,管径粗、显露好 ,穿刺置管操作简单易行 ,一次置管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临床上常选用颈外静脉留置针作为治疗给药的途径 ,并已成为危重病人抢救必不可少的给药途径之一 ,但尚未见有应用于胃肠道肿瘤病人治疗的报道。我科于 1 998年 7月至 2 0 0 2年 1 2月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对 1 5 2例胃肠道肿瘤病人进行给药治疗 ,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5 2例 ,男 92例 ,女 6 0例 ,其中胃癌 5 4例 ,结肠癌 5 0例 ,直肠癌 4 8例 ,年龄 31~ 71岁。1 .2 材料与方法 :用苏州碧…  相似文献   

6.
自1952年Robrt等人推荐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以来,临床上一直沿用的是深静脉留置针。这种穿刺程序的烦琐限制了它在院前院内急危重病人抢救中使用。实践中我们应用外周静脉套管针一次性锁骨下静脉穿刺进行急救,使病人的输液和给药取得了良好的抢救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自2001年以来共施行套管针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580例,其中男419例,女161例,年龄2~85岁。接受此种穿刺的病人绝大多数是院前院内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其次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等周围循环衰竭外周静脉输液穿刺极其困难的病人。1.2置管所需要物品外周套管针1个,500ml液体…  相似文献   

7.
刘朔凤  蒋红梅 《广西医学》2009,31(12):1885-1886
目的探讨抢救危重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位置。方法140例危重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两组均选用苏州林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Ⅱ-B型一次性静脉留置针,观察组选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选用四肢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套管渗漏、脱出、输液速度、静脉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套管渗漏、脱出、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5.7%、1.4%、4.3%,均低于对照组的28.6%、12.9%、31.4%,最大输液速度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抢救危重患者,可避免套管脱出、减少渗漏,保持输液速度,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自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9月 ,我们用静脉留置针行四肢、头皮、颈外及股静脉穿刺置管输液 ,给 12 0例休克、昏迷、烦躁不安及长期住院难穿刺病人应用 ,取得满意效果。特别将股静脉留置针行股动脉及股静脉穿刺置管应用于血液灌流手术 30例 ,抢救有机磷中毒病人取得了插管快速、有效、不易脱管的效果。为抢救病人赢得主动 ,减少传统穿刺给机体造成创伤、失血等不良反应。现将我们穿刺置管的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2 0例均用国产 5~ 7号静脉留置针行静脉穿刺 ,四肢静脉穿刺成功 85例 ,保留 3~ 4天 5 7例 ,5~ 7天 2 0例 ,8天以上…  相似文献   

9.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7,(3):232-233
<正>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对穿刺困难、循环差、危重的患者,它可有效保留给药通道,增加抢救成功率[1].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静脉留置针有22G和24G两种型号,本观察比较了22G和24G两种型号静脉留置针在老年静脉穿刺困难患者颈外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静脉留置套管针在我区各医院开展时间不长 ,其优越性已被广大护理人员所认识 ,它不仅可避免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也可保护静脉血管 ,为抢救病人时开放静脉通道 ,在不增加液体量的情况下能及时给药。减少了护理人员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 ,保障了药物及时供给。现将该项操作在儿科抢救病人中的应用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来源  5 0例抢救病人均来自 1999年我科住院病例 ,其中头皮针组 2 3例 ,男 14例 ,女 9例 ,年龄 0~ 10岁 ;静脉套管组针 2 7例 ,男 19例 ,女 8例 ,年龄 0~ 13岁。1 2 置管部位 头部浅静脉 ,上下肢静…  相似文献   

11.
李慧芳 《河北医学》2002,8(12):1132-1132
静脉套管针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尤其是在危重病人中 ,它不仅可避免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也可保护穿刺的静脉 ,及时给药 ,便于抢救。我们于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2年 7月 ,使用静脉套管针抢救危重病人 80例 ,临床上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80例 ,男性 4 7例 ,女性 33例 ,年龄 38~ 80岁 ,急性心肌梗塞 38例 ,心衰 32例 ,冠心病 10例。1.2 穿刺部位 :一般选上肢静脉、下肢静脉和手背静脉。1.3 材料 :所用材料全部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Vialoun材料制成的静脉套…  相似文献   

12.
梁敏和 《当代医学》2009,15(24):134-134
静脉留置针能满足长期输液、危重病人抢救、全胃肠外营养(TPN)以及手术中快速输血、补液的要求,可随时给药,对危重病人的紧急抢救更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留置针置管成功率较平时的钢针静脉穿刺成功率低。笔者本着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的原则,对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方法进行了改进,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肖忠玲 《当代医学》2010,16(3):131-132
目的探讨小儿颈外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减轻患儿痛苦,维护稳定的静脉输液输血通道。方法对60例患儿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输血、采血及穿刺部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1~8d,均未发现不良反应,效果好。结论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有利于配合抢救危重患儿,既为临床抢救治疗赢得时间,又能快速顺利给药,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从而提高护理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大面积烧伤小儿病人更为有效的静脉输液方法,提高输液护理效果和抢救成功率.方法:对56例病例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置入套管针进行输液.结果:穿刺置管一次成功53例(成功率94.6%),二次成功2例,未能成功1例;导管留置时间2~7天,平均5.4天;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具有操作安全、创伤小、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快速解决大面积烧伤小儿输液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运用静脉留置针行颈外静脉输液在临床急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的优越性.方法 使用BD留置针对85例急危重患者建立颈外静脉通道输液抢救治疗.结果 颈外静脉留置针应用于急危重患者中,保证了及时给药.提高了抢救效率.避免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结论 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成功率高,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时间,值得在危重患者急救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抢救危重病人时为快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比较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的输液效果。方法将120例需要急危重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对照组60例采用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术。比较两组病例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所需要的时间、收缩压上升到80 mm Hg所需要的时间、留管时间,渗漏、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留管时间大于4天的病例数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外静脉穿刺具有穿刺所需时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收缩压回升到80 mm Hg所需的平均时间短、液体不易渗漏、置管保留时间长及静脉炎发生率低等优点,能为危重病人的抢救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7.
李宁 《右江医学》2000,28(6):491-491
笔者于 1996年~ 1997年用动静脉套管针为 4 0例病人作常规颈内静脉穿刺 ,然后置入深静脉导管 ,解决了以往置管困难问题。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4 0例 ,男 2 6例 ,女 14例 ;年龄 2 0~ 70岁。右侧静脉穿刺高位 34例 ,低位 6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8例 ,普通胸科手术 8例 ,危重病人抢救 14例 ,四肢静脉穿刺困难 10例。2 .材料选择 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动静脉套管针 ,根据不同年龄选用 16G、18G、2 0G 3种型号 ,其他材料同导引钢丝置管术准备相同。方法与结果   1.方法 患者取常规体位 ,消毒铺布。…  相似文献   

18.
颈外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亚丽  于颖  李艳博  陈思 《吉林医学》2008,29(8):671-672
目的:介绍颈外静脉的穿刺方法。通过与颈内静脉穿刺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比较,说明颈外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更高,保留时间更持久。方法:选择在同一段时期内,在手术室留置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50例与颈外静脉穿刺置管260例,在留置时间、护理方法、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具有留置时间长,静脉炎发生率低,穿刺成功率高,方便病人起床活动等优点。结论:证实了颈外静脉留置导管具有留置时间长,静脉炎发生率低,穿刺成功率高,方便病人起床活动等优点。优于锁骨下及颈内静脉置管,在抢救病人时也优于静脉切开。  相似文献   

19.
抢救危重病人时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是一种有价值的诊疗手段。同时为长期输液,取血标本或静脉高营养提供了良好的途径。近几年来作者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曾进行过多种途径的深静脉穿刺置管输液、输血,其中颈外静脉穿刺置管34例,股静脉穿刺置管254例。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以皮行股静脉穿刺置管具有穿刺方便、容易掌握、并发症少等优点,宜基层医院推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静脉输液及静脉给药是医院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及时、准确地为病人建立静脉通路是护理人员重要技术操作之一。特别在抢救失血性休克、复合伤患者需建立2组甚至3组静脉通路。因此我科对各种创伤引起的失血性休克、四肢骨折、复合伤及末梢血管不充盈等患者。采取了颈外静脉置管,为抢救危重病人赢得了时间、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