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好  熊建华 《中国药业》2013,22(12):12-13
目的考察不同温度(25,37℃)下7 h内,注射用万古霉素和注射用去甲万古霉素与5%果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含量,并观察外观、pH的变化。结果注射用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与5%果糖注射液配伍7 h后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在上述条件下可与果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眼部感染 ,是结膜炎和结膜眼睑炎的两个病因。这些病原菌已对头孢菌素产生了耐药性 ,且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 (MRSA)菌株已成为许多医院的常见病原菌。MRSA及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的常规治疗中包括万古霉素 ,但无市售万古霉素滴眼液。用人工泪液临时配制的各种浓度万古霉素滴眼液已有应用并在文献中报道。据报道 ,31mg·ml-1万古霉素滴眼液能有效根治MRSA及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结膜炎。本研究目的是确定不同温度下万古霉素在临时配制滴眼液中的稳定性。1 方法取含盐酸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备一种方法简便、性能稳定的氧氟沙星滴眼液。方法 采用0.1mol/L盐酸为溶媒,以硼酸一硼砂缓冲液配制氧氟沙星滴眼液,并进行稳定性试验和刺激性试验。结果 用该方法配制氧氟沙星滴眼液简便、性能稳定、刺激性小、质量可靠。结论 本处方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可靠,适合医院制剂。  相似文献   

4.
利福平滴眼液中附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最佳利福平滴眼液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选择几种附加剂不同的处方,配制成一系列的滴眼液进行实验观察,通过含量、pH值测定和留样观察等一个最佳的处方。结果:认为利福平滴眼液最适合的附加剂是氢氧化钠、硼酸、EDTA-2Na和羟苯乙酯。结论:所选附加剂制成的利福平滴眼液具有组方合理、制法简单、刺激性小、稳定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盐酸地尔硫[艹卓]溶液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经典恒温法考察了盐酸地尔硫[艹卓]在不同pH值的磷酸盐缓冲液、相同pH值的不同缓冲盐溶液及多种有机溶剂中的稳定性。结果:盐酸地尔硫[艹卓]在pH4时最为稳定;枸橼酸盐缓冲液和酒石酸盐缓冲液能延缓其水解;其在乙醇和甲醇中较稳定。结论:盐酸地尔硫[艹卓]溶液在不同条件下稳定性不同,该结果为盐酸地尔硫[艹卓]的分析及相关制剂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碘化四丁基铵为电渗流改性剂,以盐酸去甲万古霉素为手性选择剂的毛细管电泳法分离西替利嗪对映体。方法:考察了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浓度、Tris 浓度和缓冲液 pH 对分离的影响,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在含0.04 g·L~(-1)碘化四丁基铵和1.0 mmol·L~(-1)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的25 mmol·L~(-1)Tris 磷酸缓冲液(pH 4.5)的运行电解质体系中,西替利嗪对映体在分离电压为20 kV 的条件下得到良好分离,西替利嗪对映体分离度达1.8。结论:本法可用于西替利嗪对映体的分离。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与3种常用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考察室温条件下8 h内3种不同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在25、40℃时避光、光照条件下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室温条件下8 h内3种不同配伍液的外观、pH值均无明显变化;25℃下8 h内3种不同配伍液在避光、光照条件下的万古霉素含量均无明显变化;40℃下6 h后3种不同配伍液在避光、光照条件下的万古霉素含量均有小幅降低。结论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与3种常用电解质注射液临床均可配伍使用,但应注意控制配伍环境温度,以不超过30℃为宜,并且配伍液应在6 h内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进氯霉素滴眼液的配制方法。方法以玻璃酸钠为载体,配制氯霉素滴眼液,对滴眼液进行质量检测(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稳定性试验)及刺激性试验。结果该滴眼液质量符合相关规定(鉴别反应呈阳性,pH为6.0—7.0),氯霉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9%(RSD=1.76%),12个月内质量稳定,实验家兔未出现眼睛刺激症状。结论本配制方法合理可行,制剂安全,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法测定盐酸去甲万古霉素中去甲万古霉素的含量。色谱条件HPLCKromasilC18柱;流动相A0.3mol/L甲酸铵溶液(pH7.5)-水(15∶85),B0.3mol/L甲酸铵溶液(pH7.5)-二氧六环(15∶85);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280nm;MECC熔融石英毛细管柱;背景电解质含0.06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0.12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磷酸盐缓冲液(pH3.0);外加电压-15kV;柱温25℃;检测波长220nm。采用本文的HPLC和MECC方法,去甲万古霉素与有关物质尤其是与主要杂质之间的分离较好。HPLC方法和中国药典方法对暂行国家标准品和2批供试品中去甲万古霉素含量的测定结果一致。由于此前在标定暂行标准品时所用色谱系统未能分离出主要未知杂质,因而标准品的去甲万古霉素含量的标示值明显偏高,且测定结果揭示该批标准品中去甲万古霉素的含量显著低于中国药典的规定,故建议有关部门制备新的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国家标准品。  相似文献   

10.
金珠滴眼液的制备和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爱红  平其能 《药学进展》2006,30(5):224-227
目的:制备金珠滴眼液及考察其稳定性。方法:按处方工艺提取并制备金珠滴眼液;采用硅胶G薄层预制板,以醋酸丁酯-甲酸-水(7:2.5:2.5)上层溶液为展开剂,330nm为测定波长,370nm为参比波长,对滴眼液中绿原酸进行薄层扫描含量测定;并以滴眼液的色泽、澄明度、pH值及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β-环糊精含量、pH值和温度对滴眼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当β-环糊精用量为9g/L、pH为5.0—5.5时,制得的金珠滴眼液稳定性符合制剂要求,室温条件下储藏12个月仍保持相对稳定。结论:该薄层扫描含量测定方法分离效果好,无干扰,可靠,适用于金珠滴眼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盐酸丁卡因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滴眼液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盐酸丁卡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滴眼液,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盐酸丁卡因的含量,考察制剂稳定性及对兔眼刺激性。结果盐酸丁卡因标准曲线在5~30μg.mL-1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77±2.15)%,日内、日间RSD分别小于2.22%、2.16%;制剂稳定性良好,对家兔眼无刺激性。结论本制备工艺简单,质控方法可靠,可满足眼科临床用药需要。  相似文献   

12.
水蛭素滴眼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制备水蛭素滴眼液,考察其稳定性及其对白内障防治作用.方法:以溶红细胞试验筛选促吸收剂,用正交试验(L9(33))确定水蛭素滴眼液的处方组成.选用硒性白内障和半乳糖性白内障大鼠动物模型考察水蛭素滴眼液对白内障的防治作用.结果:在pH7.4硼酸缓冲液中,以0.5?TA和0.5%壳聚糖作为该滴眼液的促吸收剂.该制剂在4℃冰箱和室温放置12个月,其抗凝活力,外观和pH值均无改变.本制剂对眼无刺激性,减轻晶状体浑浊程度,降低MDA含量,增大SOD活力,增加γ蛋白含量.结论:本制剂性质稳定,对硒性及半乳糖性大鼠白内障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盐酸地尔硫芯溶液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经典恒温法考察了盐酸地尔硫芯在不同pH值的磷酸盐缓冲液、相同pH值的不同缓冲盐溶液及多种有机溶剂中的稳定性。结果:盐酸地尔硫芯在pH4时最为稳定;枸橼酸盐缓冲液和酒石酸盐缓冲液能延缓其水解;其在乙醇和甲醇中较稳定。结论:盐酸地尔硫芯溶液在不同条件下稳定性不同,该结果为盐酸地尔硫芯的分析及相关制剂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盐酸地尔硫(卄卓)溶液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经典恒温法考察了盐酸地尔硫(卄卓)在不同pH值的磷酸盐缓冲液、相同pH值的不同缓冲盐溶液及多种有机溶剂中的稳定性.结果:盐酸地尔硫(卄卓)在pH 4时最为稳定;枸橼酸盐缓冲液和酒石酸盐缓冲液能延缓其水解;其在乙醇和甲醇中较稳定.结论:盐酸地尔硫(卄卓)溶液在不同条件下稳定性不同,该结果为盐酸地尔硫(卄卓)的分析及相关制剂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考察苦参碱微乳水凝胶(MBH)的质量及其透皮性能,为苦参碱制剂的研发提供依据。 方法: 在4℃条件下放置3个月,考察MBH的稳定性,主要观察MBH粒子外观、黏度、pH、苦参碱含量等指标的变化。以小鼠离体皮肤为模型,采用双室渗透扩散装置考察MBH的经皮渗透情况。以家兔为实验对象,考察MBH对正常皮肤和受损皮肤的刺激性。结果: 苦MBH在4℃条件下放置3个月后,其粒子外观、黏度、pH及苦参碱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体外透皮实验表明,MBH对小鼠皮肤的渗透速率良好,单次或多次给药后无皮肤刺激性。结论:MBH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透皮速率高,皮肤刺激性小,是一个具有开发应用前景的苦参碱经皮给药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改进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在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的基础上加入玻璃酸钠,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刺激性和临床疗效。结果:该制剂临床疗效、刺激性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室温放置后其性状、色泽、含量及pH值无显变化。结论:该制剂性质稳定,临床应用简便,无污染,疗效确切,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玻璃酸钠为载体制备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方法:选择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处方,建立配制和质控标准,并对其稳定性、刺激性和临床疗效进行考察.结果:玻璃酸钠不影响主药性质,对含量测定方法不干扰,留样观察6个月质量稳定,临床用于176例患者,有效率100%.结论:该制剂工艺简单,质控可靠,疗效显著,方便临床用药,适合于医院制剂.  相似文献   

18.
习丹  胡建新  张瑛  赵宝玲  袁斌 《医药导报》2007,26(6):672-673
[摘要]目的考察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在不同条件下(包括pH、温度、光照等)的稳定性。方法根据硫酸阿托品在一定pH值环境中与溴甲酚绿定量结合成有色离子对这一特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阿托品的含量。结果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在室温(25 ℃)和冷藏(4 ℃)贮存时间分别为27.8和212.0 d。结论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对光较稳定,对热不稳定,温度升高,分解速度加快,因此该滴眼液应冷藏保存,有效期暂定为7个月。  相似文献   

19.
阿魏酸钠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考察不同pH值及强光、高温等因素对阿魏酸钠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对阿魏酸钠注射液进行加速试验考察。方法:将不同pH值的阿魏酸钠注射液在100%:恒温中静置30分钟,观察其降解率随时间变化情况;分别在4500b强光照射及.40℃、60℃高温条件下放置10天,观察阿魏酸钠注射液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在30℃加速试验条件下放置3个月,考察阿魏酸钠注射液的稳定性。结果:药液pH值升高,阿魏酸钠的降解速度加快;强光及高温条件下放置10天,阿魏酸钠注射液的pH值、含量及有关物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30℃加速试验3个月,其pH值略有上升,含量有较明显改变。结论:阿魏酸钠注射液的稳定性受,pH值影响,且在光照及高温下不稳定。本品应避免光照及高温受热,宜低温贮存。  相似文献   

20.
作者研究了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在各种条件下的稳定性。按处方组成加入氯化钠、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盐酸适量,配制浓度为10 mg/ml的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考察溶液的pH(3.0和4.2)、消毒灭菌(100℃ 30分钟和121℃20分钟)及贮存温度(4~6℃、20~26℃、35℃、70℃)和连续光照12个月对稳定性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4℃存放2、17、23个月后注射液的稳定性。本实验采用TLC法和HPLC法测定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