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研究表明,大多数心脏病病人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早于收缩功能异常,在心衰中30%~40%的病人收缩功能正常,而舒张功能是导致心衰的原因,且即使有收缩功能异常,心衰症状亦主要取决于舒张功能异常的程度。由于左室舒张功能异常主要导致心室充盈受损或左室舒张末压增高而非收缩功能障碍,因而舒张功能异常所致心衰的治疗方案有别于收缩功能异常的心衰者。  相似文献   

2.
影响扩张型心肌病预后的因素很多,从临床症状看,心衰越重,预后越不良,特别是经过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最大程度的内科治疗心衰未能改善的病人,预后极为不良。相反,未经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在感冒等情况下发生急性左心衰的病人,上述治疗多能使之改善。部分病人自觉症状出现后数月内发生急进性心衰,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青少年。胸 X  相似文献   

3.
怀疑为心衰但保存了左室收缩机能病人的舒张期心衰诊断或其他误诊 据《BMJ》2000年321卷第7255期报道为了鉴定怀疑为心衰但保存了左室收缩机能病人的临床特征,以便确定其症状是否有其他的潜在原因而不是诊断为“舒张期心衰”,英国格拉斯哥市西方医院L.Caruana医生等,对怀  相似文献   

4.
浅谈心力衰竭的心理护理体会陆川县人民医院黎程,张阳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心脏病人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衰病人如情绪紧张,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及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心率增快,对心衰的控制不利。为了安定心衰病人的情绪,做好心衰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的躯体及大...  相似文献   

5.
顽固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heartfailure)是指经休息、限制水钠、给予利尿剂、洋地黄、血管扩张剂、ACEI、AngⅡ受体AT1拮抗剂和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治疗,以及消除并发症和诱因后,仍有心衰症状和临床状态未能改善甚至恶化者,称为顽固性心衰,亦称为难治性心衰。在确立顽固性心衰诊断之前,一般应先考虑以下几方面:①病人是否真有心衰,有无诊断错误,不可把肺部疾患、代谢性酸中毒、肝肾疾病所致呼吸困难或浮肿误诊为是心衰,特别是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同时合并上述疾病时,必须认真加以鉴别;②是否存在可以完全或部分矫正的病因,…  相似文献   

6.
难治性心衰也称顽固性心衰,是指用洋地黄、血管扩张剂和利尿剂等治疗后,症状和体征难以得到控制者。临床上常见于扩张型心肌病,慢性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及继发于急性心肌梗塞后等.治疗棘手,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病死率较高。我们自1998年6月至1999年4月应用异舒吉、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衰3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全球范围内症状性心力衰竭病人约2250万人,每年增加病人约200万人,我国心衰病人约400万人。心力衰竭正在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2005年ESC及ACC/AHA及2006年初中华医学会已将CRT列为心力衰竭病人治疗的Ⅰ类适应症。由于各种原因使冠状静脉左心室导线植入困难甚至失败的发生率约为10%-30%,本文就一例心衰患者左室导线植入失败后借助外科微创手段植入心外膜电极而成功同步化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镁盐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镁与心脏的关系日益受到临床重视,心衰常可伴有低镁血症,影响心肌代谢和功能。我院近年来收治5例难治性心衰病人,均经用吸氧,强心,利尿,抗炎等综合治疗两周后心衰未能纠正,并出现抽搐或心律失常症状。后经辅以镁盐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用药24小时后见效,一周内心衰得到纠正。本文并对镁盐治疗心衰机理、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初步探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心病合并低钠血症的原因、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对52例肺心病合并低钠血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心病合并低钠血症时可与肺心病其他并发症呼衰、心衰、肺性脑病等同时存在,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结论:肺心病病人应常规检查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等,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时应考虑是否存在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85年1月~1999年6月共实施剖宫产手术3021例,其中风心合并心衰病人13例,占4.3‰。经及时、积极、认真地处理,母子均安全出院。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3例孕妇年龄23~32岁,妊娠32~40周,入院均有心慌、气急、下肢水肿、双肺底有湿罗音等症状,心功能诊断为Ⅲ~Ⅳ。术前心衰症状未能得到完全控制,其中产科指征需剖宫术者6例,为了防止心衰进一步恶化需立即终止妊娠者7例。2 麻醉处理孕妇入室即吸氧和开放两路静脉,13例孕妇均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手术,穿刺点为L1~2或L2~3,…  相似文献   

11.
甘作勇 《微创医学》2002,21(5):733-735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发生率和死亡率逐渐增加.近年来治疗心衰药物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使心衰病人的症状有所缓解,但均未能达到根治的目的.而基因治疗有望能完全纠正CHF病人的心功能,现就近年来基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慢性心力衰竭也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结局,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现在对该类疾病的治疗目标是不仅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针对心肌重塑的机制,防止和延缓其发展,从而降低心衰的死亡率和住院率。现将我院内科2004年1月~2006年12月治疗慢性心衰病人78例的情况做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非毛地黄糖苷的心肌收缩药物对慢性充血性心衰病人的疗效不佳。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Arthur M Feldman等人对一种增强心肌收缩力的新药Vesnarinone进行了研究以确定它是否能降低有症状心衰病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是否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难治性心衰是指心脏本身与心外原因,此心衰症状与体征严重而顽固持续存在,经一般休息、限盐、强心、利尿等常规抗心衰治疗无效者。近三年我们对32例难治性心衰病人进行了疗效观察,分析其难治原因,其中因病因未控制者18例占56-25%,有并发症存在者17例占53-12%,因治疗措施不当或不得力者8例占25-0%,有其它方面原因者10例占31-25%,本文重点探讨其难治原因。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44~82岁,平均63岁。病因:冠心病12例,占37-5%,高心病6例,占1…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心力衰竭首发症状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比较常见,典型的心力衰竭诊断并不困难,由于老年人常因多种疾病并存且相互影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心衰的症状和体征相混淆,其临床表现颇具特殊性。然而当心衰早期或缺乏典型症状体征时,患者以某一系统的症状为突出表现。如医生不仔细观察,则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本文就老年人心力衰竭的首发症状表现、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衰治疗中出现肾脏功能减退的比例,并分析原因。方法:70例老年心衰病人,治疗2周后发生肾衰21例,对比肾衰组和无肾衰组利尿剂用量、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贫血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利尿剂用量、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贫血等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老年心衰治疗中,要注意预防和治疗肾脏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的34例次急性充血性心衰原因的观察,认为导致维持性血透病人充血性心衰的主要原因是水钠潴留和高血压,充分透析、控制摄入水量和透析间期的体重是防治透析病人充血性心衰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老年人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使老年心衰病人在住院期间得到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从病人家属方面及护士方面等分析原因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老年心衰病人的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提高在院心衰病人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结论 老年心衰病人的健康教育应该采取与一般病人所不同的方法,从各方面采取措施,使老年心衰病人得到有效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健康教育覆盖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应用酚妥拉明、多巴胺、速尿治疗顽固性心衰30例,均为住院确诊病人,通过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等简便手段。经疗效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老年心力衰竭是一种由于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的临床表现,其发生与发展是一个进行性的过程[1]。其症状的反复发作是老年病人生活质量下降、住院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我科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共收住老年心衰病人10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