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收治SARS患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方法 在我院收治SARS患者的过程中,通过医院领导有力的组织、职工积极配合、制定并不断完善的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从2003年1月收治第1例患者后,1个月内收治197例SARS患者,无1例SARS医院感染发生。结论 提高医护人员对此病的认识,熟练掌握其临床表现、传播途径、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做好消毒隔离工作,特别是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寻找院内感染SARS的危险因素,评估医院预防控制措施效果。方法 访谈了解医院防治SARS和医务人员发病的总体情况;现场考察相关病区的环境状况;问卷调查78名参加SARS救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卫生习惯、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并用ELISA法检测其中67人血清中的抗-SARS抗体。结果 该院共收治确诊和疑似SARS患281例,医务人员罹患率为1%(4/395)。隔离病区有2名护工感染发病,ICU有2名医生发病,1人死亡。医院采用通风良好的外廊式楼房做隔离病区,ICU收治重症患。隔离病区采取一系列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医务人员有良好的个人防护和卫生习惯,100%戴口罩和洗手消毒,戴手套、穿隔离衣、穿鞋套、戴眼罩、漱口、粘膜保护等防护措施的采用率分别为74.4%、66.7%、46.2%、9.0%、24.4%和9.0%;医务人员预防服药率为57.7%。67份血清抗-SARS抗体全部阴性。结论 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防护意识、对隔离防护制度的严格执行是防止SARS院内感染的关键环节,消毒、隔离、个人防护等主要干预措施是保护医务人员的重要防线。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规范基层医院对呼吸道传播疾病各环节的管理和预防控制。方法采取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感染科的建设、重点人群监测和管理、规范消毒隔离措施、重视人员防护、医疗废物的管理。结果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在就诊过程中,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播,未发生院内的交叉感染,提高了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结论基层医院采取各项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对保障患者就诊安全和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查明一起医务人员院内感染不明原因肺炎的病因,评估控制措施效果。方法对聚集性肺炎查因病例及相关人群、相关场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结果2004年9月10~16日深圳市罗湖区某医院共发生8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和5例医学观察病例。8例临床诊断病例中,医生5例,护士3例。病原学检测(PCR)结果显示,病例衣原体阳性率达90%(9/10)。实施隔离与消毒防护等措施后疫情终止。结论该起聚集性肺炎可能为肺炎衣原体感染。隔离治疗、个人防护、消毒等是遏制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HIV感染孕产妇的医院内消毒隔离与防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HIV感染孕产妇的医院内消毒隔离与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的产科处理资料及HIV职业暴露情况。结果:我院收治的4例HIV感染孕产妇均为无症状HIV感染者,3例没有进行产检,入院后检查发现,1例产检筛查发现;2例顺产、1例剖宫产、1例稽留流产行清宫术。在对HIV感染孕产妇的医疗操作中,先后有3名医务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结论:在妊娠、分娩、产褥期特殊生理阶段HIV院内传播危险性比非妊娠期大,必须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有针对性地采取院内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隔离病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控制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在手足口病隔离病区,通过分区隔离,重视病区设施管理、规范工作流程、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全员培训医院感染知识,加强环节质量控制,督促病区预防医院感染措施落实到位.结果 共收治的774例手足口病患儿均未出现疾病间的交叉感染和院内播散,也未出现其他季节性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结论 根据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及流行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可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加强对海洛因成瘾者血液透析时的消毒隔离,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方弦对行血液透析的120例海洛因成瘾者采取特殊措施加强对院内感染的防控。结果医患交叉感染发生率为0,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率为0。结论采取单室专机透析、加强职业防护、严格的终末处理、定时的院内感染检测能防止海洛因成瘾者在透析过程中发生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8.
夏晓莉 《健康必读》2008,7(1):15-16
医院感染正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加强院内感染管理以成为医院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有效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议题。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措施。因此消毒、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方针,严格从无菌操作程序,工作人员的培训,陪护人员的管理,严格执行探视制度等方面着手。采取恰当的灭菌、消毒方法,完善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和实施必要的监督、预防,控制医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9.
自2003年1月下旬广州市出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以来,针对部分收治病人的医疗单位在二月上旬出现聚集性院内感染、导致医护人员染病的情况,将防治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强医院消毒隔离措施,全力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SARS病区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和总结SARS流行期间,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建立规范隔离病区、制定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和规范消毒方法、采取严格患者管理、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医护人员防护等综合控制医院感染措施。结果 避免了SARS在医院内的传播,有效预防了医护人员与患者间的交叉感染。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针对SARS传播特点,制定科学的消毒隔离制度及医护人员防护措施,对控制SARS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 探讨采取预防措施和管理对策对预防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 制定应急预案及相关制度、流程;大力宣传培训;加强消毒隔离;强调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等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工作以确保措施的落实.结果 医院在甲型H1N1流感的诊疗过程中未发生医院感染.结论 实行综合性预防措施和管理对策是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管理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为了降低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探讨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 方法针对口腔门诊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制定口腔门诊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 结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正确选择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方法,就能降低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 结论严格制定和落实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对预防口腔门诊的医院感染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降低口腔科门诊血源性感染发生,探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针对口腔科门诊发生医院感染原因,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通过建立健全口腔科门诊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实行标准预防隔离原则,确保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等综合方法的实施,就能降低口腔科门诊血源性感染发生。[结论]医务人员严格自身职业防护、增强消毒隔离无菌观念意识、规范诊疗操作,对预防口腔科的医院感染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和总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流行期间,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建立规范隔离病区,制定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和规范消毒方法,采取严格病人管理,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医护人员防护等综合控制医院感染措施。结果避免了SARS在医院内的传播,有效预防了医护人员与病人间的交叉感染。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针对SARS的传播特点,制定科学的消毒隔离制度及医护人员防护措施,对控制SARS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汕头市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2003年汕头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特征及预防控制效果,为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汕头市SARS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3年2月10日至3月31日,汕头市共发生SARS病例8例,死亡1例。病例具有明显的医院聚集性,缺乏防病意识及个人防护不足是感染该病的主要因素。结论 采取隔离传染源、加强通风消毒、做好个人防护等措施能有效地阻止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取预防措施和管理对策对预防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制定应急预案及相关制度、流程、组织培训、人员储备、加强消毒隔离、强调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等措施;建立信息沟通、监督工作以确保措施的落实。结果医院在收治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98例患者诊疗过程中未发生医院感染。结论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只要有效防护措施和管理对策,提高医务人员预防控制意识和应对能力,落实相关制度措施,就可以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儿童口腔科治疗存在的医院感染和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方法 重视儿童口腔科诊疗和诊疗器械处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自身职业防护,实行标准预防.结果 通过落实感染控制措施,从根本上减少、避免口腔诊疗过程中造成的医院感染发生,确保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与医疗安全.结论 医护人员规范诊疗操作,严格制定和落实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对预防儿童口腔科诊疗医院感染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广州市某医院医务人员医院内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的影响因素。方法 访谈了解医院收治患者、医务人员感染发病等情况 ,现场调查病区环境和消毒情况 ,采用统一问卷调查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程度及防护行为。结果 医院共收治 10 4例SARS患者 (其中 4 0例重症患者 ) ,2 5名医务人员感染发病 ,其中ICU罹患率最高 ,为 9 6 % (12 /12 5 )。感染发病和未感染发病医务人员在个人防护上 ,戴口罩、穿隔离衣、用鞋套、戴手套、消毒洗手和及时洗澡换衣等措施的采用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医务人员院内感染可能受病区环境 (条件 )、消毒措施、患者的传染性、医务人员与患者接触程度及个人防护等多方面的影响 ;个人防护是医务人员预防感染的最后防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甲型H1N1流感救治过程中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方法完善制度,加强培训,严格消毒、隔离与防护,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加强监测和督查等措施。结果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共采样160份,总合格率为100.0%,在救治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病例期间无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加强监管等措施,可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郭洪萍  黄健兰 《现代保健》2011,(30):149-150
目的了解急诊科院内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对策,消除可能发生院内感染的隐患。方法通过对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质控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医院院感科每月1次的空气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的监测、安全防护问卷调查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存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存在的问题依次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及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洗手依从性差、消毒隔离管理不严、医疗废弃物处理不当和医疗性锐器损伤。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及职业防护意识培训,加强管理,标准防护,达到有效预防院内感染发生的目的,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