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电标测图对心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电峰值标测图(EPM)对原发性心肌病(CM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应用EPM对CMP(n=64)、心肌梗死(n=80)、高血压病(n=43)和克山病(n=31)作QRS-T等电位图和R等时图分析。结果:CMP的特征为异常Q图、多R、多S中心和R图凹陷;R、S或Q中心电位值异常增大;T图分布异常;R等时线延迟。心肌梗死的特征是异常Q图周围有梗死周围阻滞。高血压病常见Q图和T图局部异常,克山病常见Q图异常、多S中心和T图异常。结论:根据EPM的表现有助于对CMP作出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放线菌病九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ng L  Liu ZY  Wang AX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5):389-391
目的探讨放线菌病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0年1月至2006年6月确诊的9例放线菌病病例。结果(1)9例患者中7例女性,2例男性;年龄30~50岁;病程2~36个月;(2)9例患者中面颈部病变3例,妇科病变2例,肺部及胸腔病变2例,乳腺、肠道病变各1例。其中3例患者有累及多器官的播散性病变;(3)9例中6例通过手术获得病理诊断,2例依靠痰涂片或硫磺颗粒诊断,1例由临床及理化诊断;(4)9例均使用抗生素治疗,8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放线菌病临床少见,多表现为慢性脓肿,易误诊为恶性肿瘤,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邓德海 《内科》2010,5(2):162-163
目的总结老年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的临床特点、促进对老年CD的认识,提高诊断治疗水平,减少误诊率。方法对1998~2008年我院诊断为CD的34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老年CD患者大、小肠同时受累者最为多见(50.0%);其次为单纯小肠受累(32.4%)。临床表现以腹痛(73.5%)、发热(73.5%)、消瘦(55.9%)、腹泻(29.4%)、贫血(41.2%)和腹块(23.5%)较为多见。腹痛和腹泻是最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全身表现主要为体重下降、发热、低蛋白血症(50.0%)和贫血,肠外表现(32.4%)以口腔溃疡(17.6%)最多见。肠梗阻(64.7%)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多为不全性肠梗阻,其次为消化道出血(44.1%)。误诊疾病以结肠癌(23.5%)、溃疡性结肠炎(14.7%)和肠结核(5.9%)为主,极易误诊。结论老年CD病变累及部位、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肠道外表现发生率高,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不全性肠梗阻,易误诊为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和肠结核等。  相似文献   

4.
炎症性肠病Montreal分类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我院110例住院CD、UC患者的临床表现,按照Montreal标准进行分类并统计分析其特点。结果110例CD患者中诊断年龄小于16岁者较少(3.6%),17~40岁者最多(65.5%),后者中回肠结肠同时累及者所占比例最高(37.3%),诊断年龄大于40岁组以回肠累及者稍多(14.5%),各年龄组的累及部位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穿透者均少(5.3%),狭窄者最多(50.4%),各诊断年龄组狭窄和穿透的发生趋势相似(P=0.984);结肠累及组狭窄者少,回肠累及组与回肠结肠同时累及组狭窄者均多,但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110例UC患者中初发型未治疗者34例,其余为已治疗过或复发者。各累及范围组均以轻中度为主,达到重度的仅7例,均在广泛结肠组,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结论CD患者诊断年龄在17~40岁者最多,穿透发生率低,易发生狭窄,狭窄部位主要在回肠;UC患者以轻中度为主,即使广泛结肠累及也是轻度多,重度少,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和结肠镜下所见累及范围没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肠病与器质性肠病临床特点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虹  刘劲松 《胃肠病学》2009,14(12):738-741
背景:熟悉功能性肠病(FBDs)的临床特点并了解罗马Ⅲ标准在诊断中的实用性,对其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的:比较FBDs与器质性肠病(OBDs)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鉴别两种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5月8日~10月31日于武汉协和医院消化科行结肠镜检查者进行连续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下消化道症状、报警症状、内镜检查结果等。FBDs的诊断采用罗马Ⅲ标准并排除报警症状。结果:FBDs为女性多见而OBDs为男性多见(P〈0.05)。OBDs组年龄显著高于FBDs组(P〈0.01),45岁以上的患者OBDs所占比例逐渐上升。FBDs组病程显著长于OBDs组(P〈0.05)。FBDs组腹痛、腹胀、腹部不适、腹泻、便秘、腹泻便秘交替、排便窘迫感、排便不尽感、排便费力症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OBDs组(P〈0.05)。OBDs组报警症状中以便血最为多见(20.9%)。507例无报警症状且符合FBDs罗马Ⅲ标准的患者中,131例(25.8%)结肠镜检查发现异常,最终诊断为OBDs,腹泻是这部分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发生率为58.8%。结论:FBDs与OBDs在性别构成、年龄、病程和临床症状方面均有明显差异。以罗马Ⅲ标准初步诊断FBDs具有临床实用性.但必要时应行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6.
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脏囊虫病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出39例心脏囊虫病。对病程短抗囊治疗前的患者超声检查,心脏囊虫病多表现为囊性液性暗区,仔细探查其内可见到强回声光点(囊虫头节),此为诊断心脏囊虫病的特征性表现。对病程长且经过多疗程治疗后的患者,多表现为强回声光点反射,这是囊虫钙化的表现。结果显示,囊虫可在心脏多部位寄生。心脏症状、心电图异常与囊虫在心脏寄生有关。39例中有心脏症状者35例(89.7%);有心电图异常者24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青海省少年儿童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中胆囊相关疾病的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7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住院的未满18周岁的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经手术治疗的患者中胆囊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51例少年儿童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按照WHO棘球蚴病PNM影像学分型标准,P1、P2、P3型分别占37.25%(19/51)、41.18%(21/51)和19.60%(10/51)。按照《包虫病诊断标准》(WS 257-2006)诊断标准,51例患者中浸润型、钙化型、液化空洞型分别占66.67%(34/51)、21.57%(11/51)和11.76%(6/51)。患者中术前有胆道系统临床症状者占78.43%(40/51),有胆囊相关并发症者占58.82% (30/51)。对40例多房棘球蚴病患者实施手术,术后有并发症者占77.50%(31/4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WHO影像学分型、《包虫病诊断标准》(WS 257-2006)分型、病灶位置、病灶肝段分布、病灶大小、病灶数量等是少年儿童肝多房棘球蚴病胆囊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青海省少年儿童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中胆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影响较大,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宋家祥 《内科》2013,(6):620-621
目的探讨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及多系统受损的严重性,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2006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4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4例患者中,典型表现者63例,不典型1例;46例(71.8%)患者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30例(46.1%)患者出现心肌损害,57例(88.5%)出现消化系统损害;患者院前均未能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入院后3d内临床诊断正确52例(81.6%);治愈出院61例(95.3%),死亡3例(4.7%)。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延误诊断和治疗易导致并发症发生,临床医师需要提高对恙虫病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正确率,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我国3种商品化抗棘球蚴抗体检测试剂盒用于棘球蚴病血清学诊断的效能。方法 收集142份细粒棘球蚴病、89份多房棘球蚴病确诊患者及39份健康对照者血清标本,分别采用试剂盒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B(ELISA法)、C(胶体金法)检测,比较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差异,分析采用试剂盒A和B检测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吸光度值(A值)与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评价3种试剂盒检测棘球蚴病的效果。结果 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单核细胞计数(MONO)、嗜碱性粒细胞计数(BAS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细粒棘球蚴病患者淋巴细胞计数(LYM)和白蛋白(ALB)中位数显著高于多房棘球蚴病患者(P均< 0.05),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中位数显著高于细粒棘球蚴病患者(P < 0.01)。采用试剂盒A检测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A值与患者WBC(rs = 0.153,P < 0.05)、EOS(rs = 0.174,P < 0.05)呈线性正相关,与TBIL(rs = -0.134,P < 0.05)、IBIL(rs = -0.146,P < 0.05)呈线性负相关。采用试剂盒B检测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A值与WBC(rs = 0.257,P < 0.01)、NEU(rs = 0.203,P < 0.01)、MONO(rs = 0.159,P < 0.05)、EOS(rs = 0.330,P < 0.01)、ALT(rs = 0.171,P < 0.01)、AST(rs = 0.160,P < 0.05)呈线性正相关,与ALB呈线性负相关(rs = -0.168,P < 0.05)。试剂盒A、B和C诊断棘球蚴病患者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6.30%、69.63%和91.48%,敏感度分别为84.42%、64.94%和92.21%,特异度分别为97.44%、97.44%和87.18%,约登指数分别为0.82、0.62和0.79,Kappa值分别为0.600、0.337和0.750。试剂盒A、B和C诊断细粒棘球蚴病患者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4.54%、64.64%和71.82%,敏感度分别为80.99%、55.63%和68.31%,特异度分别为97.44%、97.44%和87.18%,约登指数分别为0.78、0.53和0.56;试剂盒A、B和C诊断多房棘球蚴病患者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2.19%、85.16%和85.16%,敏感度分别为89.89%、79.78%和84.27%,特异度分别为97.44%、97.44%和87.18%,约登指数分别为0.87、0.77和0.72。试剂盒C在诊断细粒和多房棘球蚴病时存在交叉反应。试剂盒A和B用于诊断棘球蚴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0和0.9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1.618,P > 0.05),试剂盒A和B诊断棘球蚴病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 = 0.585,P < 0.01)。结论 3种抗棘球蚴抗体检测试剂盒对多房棘球蚴病血清学诊断效果均优于细粒棘球蚴病。试剂盒A诊断棘球蚴病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性能相对稳定、干扰因素相对较少,适合用于棘球蚴病术前初步诊断和术后患者血清抗体随访监测;试剂盒C诊断棘球蚴病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操作方便、报告率高,适用于棘球蚴病初步筛查。  相似文献   

10.
多中心Castleman病(MCD)的临床多种多样,表现广泛淋巴结肿大、发热、肝脾肿大、多浆膜腔积液、肾病、血细胞减低、血清白蛋白减低、多克隆性高丙球蛋白血症,诊断有赖于淋巴结活检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轻链型(AL型)淀粉样变性病累及心脏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7年来确诊的AL型淀粉样变性病心脏受累的比例、心脏淀粉样变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和预后。结果共有60例患者诊断为AL型淀粉样变,其中心脏受累36例(60%)。36例中有心功能不全表现者18例(50%)。心电图异常多表现为肢体导联低电压(47.2%)和伪心肌梗死改变(33.3%)。30例患者(83.3%)超声心动图有异常表现,多为室壁肥厚(63.9%)、心肌颗粒状回声(11.1%)、心房扩大(33.3%)及舒张功能不全(30.6%)。中位存活时间为13.9个月。结论AL型淀粉样变性病累及心脏并不少见,临床表现以室壁增厚、舒张功能不全为特征,预后不良,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人Still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分析32例成人Still病的临床表现及化验检查,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高热(体温≥39.0℃)、一过性皮疹、关节痛、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白细胞≥12.0×10^9/L,中性粒细胞≥80%)、血清铁蛋白增高,血沉、C-反应蛋白增高,肝脾淋巴结肿大是多见的表现,非甾体类抗炎药加糖皮质激素或/和免疫抑制剂是常用的治疗方法。结论成人Still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诊断时应符合参考诊断标准并除外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13.
不同部位克罗恩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小肠、结肠、回结肠)克罗恩病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8年1月住院诊断的103例患者,根据其发病部位的不同,对其一般资料、病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改变等进行分析。结果103例患者中男性70例,女性33例,诊断时年龄12~70岁。以20~29岁为高峰期,30~39岁次之。病变部位位于小肠(L1)的39例(38%),结肠(L2)的16例(16%),回结肠(L3)的48例(46%),发病年龄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L1型临床诊断年龄明显高于12型(P〈0.05)和L3型(P〈0.01),且肠梗阻发生率远远高于L3(P〈0.05)。L1型中通过胶囊内镜协助诊断的占L1型的30.8%,结肠镜协助诊断的占44%;L2、L3临床表现结合结肠镜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分别占87.5%、83.3%,通过手术确诊的L1患者(9例)占手术确诊病例的47.3%,但与12、L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参考简化CD活动指数(CDAI)评分,轻度23例(22.3%),中度58例(56.3%),重度22例(21.4%),回结肠受累者(L3)重度患者13例,占59.0%,与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克罗恩病患者中L1型较多以诊断延迟、急诊需手术治疗为特点;L3型则因病变范围较广,并发症及全身表现严重,重型多见。需重视发病早期胶囊内镜和回结肠镜检查的重要作用,减少手术发生率,延缓患者首次手术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炎症性肠病诊断和预后的随访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通过随访来评价我院就诊的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诊断及预后,方法:采用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研讨会(太原会议)制定的标准,对1980-1999年在我院就诊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UC)和15例克罗恩病(CD)在诊断1-16年后,通过采用调查表、电话、见面等方式随访忠者病情和预后,并对原始诊断进行评价。结果:在115例原诊断IBD患者中,40例失访,能供评价的患者仅有75例(65%),在64例原诊断UC患者中,46例与随访诊断相同,9例诊断可能相同,诊断基本符合率为865,9例改变原诊断,误诊率为14%,11例原诊断CD的患者中,7例与随访诊断相同,2例诊断可能相同,诊断基本符合率为82%。在诊断符合的55例UC中,3例(5%)死亡,其中1例的并发症可能与IBD有关。余52例在随访中37例(71%)复发,随访诊断的10例CD患者中,1例(10%)因并发症死亡。余9例CD在随访中7例(78%)复发,对疾病预后的判断结果显示,UC的症状缓解和改善率为885,CD为675,UC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较CD好(P=0.025)。结论:大多数UC(86%)和CD(82%)的原诊断确立,仍有14%UC和18%CD患者误诊,UC复发率为71%,CD为78%,UC的症状缓解和改善率(88%)高于CD(67%)。大多数UC与CD患者能继续工作,UC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CD。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肠淋巴瘤与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珍  徐肇敏  吕瑛 《胃肠病学》2007,12(5):267-269
背景:原发性肠淋巴瘤的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其他胃肠道疾病,特别是与克罗恩病(CD)的鉴别诊断较困难。目的:通过分析原发性肠淋巴瘤和CD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原发性肠淋巴瘤与CD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肠淋巴瘤和CD患者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原发性肠淋巴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0岁,CD为35岁。5例(12.2%)CD发生肛周病变,4例(9.8%)内瘘,3例(7.3%)有肠外表现,但仅1例(5.9%)原发性肠淋巴瘤曾有肛瘘。内镜下原发性肠淋巴瘤以回盲部受累多见(41.7%),CD以小肠和结肠均受累多见(48,8%);原发性肠淋巴瘤以肿块型较多见(41.7%),CD则主要表现为溃疡和铺路石样改变,其中18例伴肠腔狭窄,4例瘘管形成。B细胞性原发性肠淋巴瘤13例,T细胞性4例。12例CD表现为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结论:临床上原发性肠淋巴瘤与CD的鉴别诊断较困难,需综合各种检查手段,特别是内镜检查和内镜下对病变部位多点取活检,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36例恙虫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对恙虫病的临床分析,特别是对误诊病例的原因分析,提高对恙虫病的诊断率,降低误诊率。方法对36例恙虫病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误诊和治疗等进行全面分析。结果36例患者最初诊断为恙虫病5例(13.9%),最初未诊断为恙虫病31例(86.1%),其中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11例(35.5%)、伤寒6例(19.3%)、斑疹伤寒2例(6.5%),猩红热、钩体病、急性肝炎、肝脓肿、急性菌痢、病毒性脑炎、急性肾盂肾炎、药物性皮疹、中暑、颈椎结核、淋巴瘤和胫前皮肤疖肿各1例(3.2%)。结论目前对恙虫病的诊断率低,误诊率高。医务人员对恙虫病的重视,提高医务人员对恙虫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是提高恙虫病诊断率,降低误诊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肠结核与克罗恩病临床症状、内镜、病理表现的差异及肠黏膜组织结核分枝杆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 for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TB-PCR)对二者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1月-2006年2月于我院确诊的42例肠结核和60例克罗恩病病例,记录患者的临床、内镜、病理表现特点及肠黏膜TB-PCR检测结果。结果克罗恩病患者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者占56.9%(33/58),较肠结核(16.1%,5/31)多见(P〈0.001);29.3%克罗恩病患者有肠外表现(口腔溃疡、皮疹、关节痛、肛周病变),而肠结核患者未见;内镜下克罗恩病表现为纵行/裂隙样溃疡(44.9%,22/49)、卵石征(28.6%,14/49)、节段性病变(51.0%,25/49)多于肠结核(7.7%、3.9%、0)(P值分别为0.001、0.011、0.000);克罗恩病患者肠黏膜组织病理表现为淋巴细胞聚集占34%(18/53),小血管炎占26.4%(14/53),明显较肠结核多见(0%、3.8%)(P值分别为0.001、0.016)。82.4%(14/17)的肠结核患者试验性抗结核1-2周症状改善,而5例克罗恩病患者试验性抗结核治疗4-8周均无效。肠黏膜组织TB-PCR检测阳性率肠结核组为11.5%(3/26);与CD组(14.3%,3/21)比较无显著差异(P〉0.5)。结论肠结核与克罗恩病鉴别需结合临床表现、内镜、影像学表现综合判断;肠黏膜TB-PCR对肠结核与CD鉴别诊断的意义有限;试验性抗结核治疗及内镜随访仍是鉴别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的临床症状及食管炎症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主表现为烧心、胸骨后疼痛及反酸等,严重病例可并发吞咽困难、上消化出血、Barrett食管(BE)和食管腺癌等。该病在欧美国家比较常见,约20%的社区人群每周都有典型的反流症状。在亚洲,各国报道的发病率不同,但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现在对GERD的诊断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症状学诊断、上消化道内镜诊断、影像学诊断、食管测压、食管pH及阻抗监测、实验性治疗诊断、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诊断、组织学诊断、唾液胃蛋白酶检测等。现将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Gilbert综合征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Gilbert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便于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了经肝组织活检明确诊断的Gilbert综合征96例,从家族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变化及治疗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中男85例,女11例。6.1%有明确家族史,70%发病年龄在10~30岁,其主要症状是皮肤巩膜黄染、尿黄。肝功能示:总胆红素(50.5±18.24)μmol/L,间接胆红素(36.19±16.86)μmol/L,90%患者ALT正常。肝组织病理显示肝细胞轻度水肿及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内可见棕黄色色素颗粒沉积。超声主要表现为肝脏回声粗欠均匀、脾大和慢性肝损害。应用苯巴比妥治疗有效率高于一般保肝治疗。结论 Gilbert综合征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多见。症状以黄染为主,胆红素轻中度升高,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病理变化轻微,苯巴比妥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重视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具有潜在破坏力的慢性肺循环疾病,一直以来是临床诊治的难点。而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多系统损伤的特点使其与PAH密切关联,因此进一步加深对CTD相关PAH的认识,将有助于风湿免疫科、心内科和呼吸科医师共同协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类疾病,为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