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金线莲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艳  潘馨 《海峡药学》2009,21(1):82-84
目的对金线莲(Anectochilus roxburhii(Wall.)Lindl.)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按照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类型进行分类综述。结果与结论金线莲中主要含有黄酮、挥发油、甾体化合物、萜类及多糖等成分。具有降血糖、抗高血压、保肝、抗HBV等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2.
光皮木瓜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光皮木瓜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研究作以综述。方法查阅了35个中外文献,按照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对光皮木瓜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综述,并且对其对其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加以总结。结果光皮木瓜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有机酸类、甾类、三萜类、木脂素类、黄酮类等化合物,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临床应用广泛。结论为中药光皮木瓜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栌在欧洲和我国均有分布,主要含有酚性化合物及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及促进毛发生长等活性。本文综述黄栌主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为进一步对其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系统的文献调研基础上,对姜科山姜属植物益智仁Alpinia oxyphylla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该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2001-2012年,迄今为止共分离得到85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倍半萜,占52个,其中从该植物中分得新化合物28个,均为倍半萜.益智仁的药理活性包括神经保护、提高学习记忆、抗肿瘤、抗衰老、抗炎及抗过敏等.通过对益智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以便对益智仁进行更好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桑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对桑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按照化学结构类型 ,对桑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综述。结果与结论桑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主要有黄酮 ,苯并呋喃衍生物 ,含N糖类等化合物 ,具有降血糖 ,降血压 ,抗癌 ,抗炎 ,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等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6.
射干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综述近年来对该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摘要:过岗龙为我国传统中药,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三萜类、黄酮类、酚酸类、甾醇类化合物等,具有抗炎、镇痛、抗菌、抗氧化、抗补体等药理活性。本文综述了过岗龙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质量控制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为过岗龙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魏巍  王冰瑶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45(10):2154-2160
莪术是传统中药,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的功效。莪术所含化学成分众多,挥发油类和姜黄素类等化合物为其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莪术具有抗肿瘤、心脑血管系统保护、免疫调节、保肝、镇痛抗炎、抗病毒、抑菌、降血糖、抗氧化等作用。通过查阅整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莪术化学成分研究和药理活性研究文献,对其主要药理作用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莪术的药物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鹿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鹿根的生态学、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参考近30年国内外40余篇文献,简述其生态学相关内容,按照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对其药理作用进行总结。结果鹿根为一类喜阳植物,对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含有黄酮类,甾体类,三萜皂苷类,酚酸类,挥发油和多糖等化合物;具有促细胞生长、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抑菌、增强免疫系统、强壮机体、调节抗应激等药理作用。结论目前对鹿根在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较多,关于其临床应用和作用机制尚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罗琴 《海峡药学》2014,(4):39-41
臭灵丹是云南民族民间习用药,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和广泛的药用价值。其主要化学成分是桉烷型倍半萜及其苷类和黄酮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祛痰镇咳、抗肿瘤、治疗疟疾等药理活性,因而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近年来臭灵丹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系统研究开发臭灵丹的药用价值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紫花苜蓿中考迈斯托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使用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体积分数为0.04%磷酸溶液(体积比为60∶4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45 nm,柱温为25℃。结果考迈斯托醇质量浓度在0.75~22.50mg.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n=5),平均回收率为98.45%,RSD为2.2%(n=6)。结论RP-HPLC法适用于紫花苜蓿中考迈斯托醇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毛茛科白头翁属(Pulsatilla)植物中三萜皂苷及生物活性作一综述。方法以近期国内外的30篇文献为依据,按皂苷的化学结构、结构解析与NMR特征、生物活性进行综述。结果白头翁属植物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齐墩果酸型及羽扇豆烷型三萜皂苷,其生物活性主要有抗炎、抗菌、抗肿瘤、增强认知能力及神经细胞保护等作用。结论为白头翁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蟾饲五谷虫及五谷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综述丽蝇科昆虫蟾饲五谷虫及五谷虫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质量标准研究进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26篇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目前,研究结果显示五谷虫含蛋白质质量分数为62.70%(本实验室研究结果显示蟾饲五谷虫含蛋白质质量分数为45.60%)、脂肪质量分数为11.20%、几丁聚糖质量分数为16%,另外蟾饲五谷虫还含有华蟾蜍毒基和羟基华蟾蜍毒基。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治疗小儿厌食、治牙疳和口疮、愈合感染创面等作用,但是在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研究方面没有报道。结论蟾饲五谷虫及五谷虫药理活性多样,但在化学成分研究方面、制备工艺方面和质量标准研究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4.
小秋葵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小秋葵(Hibiscus trionumL.)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LH-20柱色谱法、重结晶法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小秋葵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即山柰酚(kaempferol,1)、槲皮素(quercetin,2)、芦丁(rutin,3)、山柰酚-3-O-(6-″O-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 pfero l3-O-(6-″O-trans-p-cou-m aroy l)--βD-g lucopyranoside),4)、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6-m ethoxy l-7-hydroxy lcoum arin,5)、6,7-二羟基香豆素(6,7-d ihydroxy lcoum arin,6)、β-谷甾醇(-βsitostero l,7)、胡萝卜苷(daucostero l,8)。结论化合物5、6为首次从木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8为首次从小秋葵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脱脂亚麻子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离、鉴定脱脂亚麻子(Linum usitatissimum L.)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吸附,氧化铝吸附,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分离手段对亚麻子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理化性质以及NMR、MS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腺嘌呤核苷(adenosine,1)、4-β-D-葡萄糖基-香豆酸乙酯(4-β-D-glucopyranosylcoumaric acid ethyl ester,2)、裂环异落叶松脂素双糖苷(secoisolariciresinol diglucoside,3)、草棉黄素-3,8-O-双葡萄糖苷(her-bacetin3,8-O-diglucoside,4)、胡萝卜苷(daucosterol,5)。结论化合物1-2为首次从亚麻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中药磨盘草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中药磨盘草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磨盘草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常数和1D-NMR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磨盘草中分离了7个化合物,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齐墩果酸(oleanicacid,2)、24R-5α豆甾烷-3,6-二酮((24R)-5α-stigmastane-3,6-dione,3)、胡萝卜苷(daucosterol,4)、2,6-二甲氧基对苯醌(2,6-dimethoxy-1,4-benzoquinone,5)、香草酸(vanillic acid,6),还有一个脂肪酸类成分。结论化合物2-5均为首次从磨盘草中分得。  相似文献   

17.
苦荞麦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苦荞麦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分离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苦荞麦种子中初步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乌苏酸(ursolic acid,1)、7-羟基香豆素(7-hydroxycoumarin,2)、大黄素(emodin,3)、尿嘧啶(uracil,4)、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5)。结论化合物2为首次从荞麦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为首次从苦荞麦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中药黄蜀葵花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Ⅱ)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中药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L.)Medic.)花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黄蜀葵花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提取物的大孔吸附树脂洗脱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以槲皮素为母核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quercetin,1)、金丝桃苷(hyperoside,2)、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3)、槲皮素-3-O-β-D-6″-乙酰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6″-acetylglucopyr-anoside,4)、槲皮素-3-O-刺槐糖苷(quercetin-3-O-robinoside,5)、槲皮素-3-O-芸香糖苷(quercetin-3-O-rutinoside,6)、槲皮素-3-O-β-D-木糖基-(1→2)-β-D-半乳糖苷(quercetin-3-O-β-D-xyl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ide,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8)以及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quercetin-7-O-β-D-glucopyranoside,9)。结论化合物4、5、7和9为首次从秋葵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中药黄蜀葵花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L.)Medic.)花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以杨梅素为母核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杨梅素(myricetin,1)、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myri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2)、cannabiscitrin(3)、杨梅素-3-O-β-D-半乳糖苷(myricetin-O-β-D-galactopyranoside,4)、杨梅素-3-O-芸香糖苷(myricetin-3-O-rutinose,5)、杨梅素-3-O-刺槐糖苷(myricetin-3-O-robinoside,6)、myricetin-3-O-β-D-xyl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7)。结论化合物4~7为秋葵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留兰香水溶性部分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唇形科薄荷属植物留兰香(Mentha spicataL.)的水溶性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甲基化的方法处理水溶性部分样品,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NMR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柠檬酸三甲酯(trimethyl citrate,1)、原儿茶酸甲酯(methyl protocatechuate,2)、香草酸甲酯(methyl vanillate,3)、次黄嘌呤核苷(inosine,4)、尿苷(uridine,5)。将它们还原为甲基化前的结构,依次为柠檬酸(citricacid,1′)、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2′)、香草酸(vanillic acid,3′)、次黄嘌呤核苷(inosine,4)、尿苷(uridine,5)。结论化合物4、5为首次从薄荷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首次从留兰香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