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市流感“O”相株出现前后五年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广州市流感病毒甲3型“O”相株引起1986年监测以来最大规模的流行,甲3型“O”相株出现前后,1994~1998年的流感情况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咽漱液(每周在市内监测点采集疑似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的咽漱液);双份血(采集咽漱液的同时采取第1份血,血清置-20℃保存,3~4周后采第2份血);鸡胚(购自华南农学院鸡场);狗肾细胞(MDCK细胞,国家流感中心提供);鉴定用诊断血清由国家流感中心提供。2-方法:采用常规的鸡胚分离法分离病毒,1996年5月中旬改用MDCK细胞分离法。采用…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A)、乙(B)、丙(C)三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了解宜昌市人群的流感抗体水平,我们于1998年9月份共采集了100份正常人群各年龄组的血清进行了流感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血清标本 根据国家流感中心的要求,按0~4、5~14、15~24、25~59及60岁以上5个年龄组收集血清标本,每组采集20份。12 抗原A1型采用京防/53/97(HINI),A3型采用京科/30/95,B型采用鄂科/2/97。13 实验方法:以血球…  相似文献   

3.
1998年浙江省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3月份我省发生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的大规模流行,我们对疑似流感病人分别进行了病原分离及血清学鉴定。从30余份含漱液中检出5份阳性标本,用流感标准抗血清进行了型别鉴定,结果为甲3型;同时对采集的部分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的双份血清,分别测定甲 1、甲 3和乙型相关 HI抗体滴度测定,也显示甲 3型抗体滴度明显升高(t= 4. 12 p<0.01),从病原学和血清学两方面均证实这次波及我省的为甲3型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4.
1997年3月,江阴市新桥镇地区学校学生中发生疑似流感暴发流行,用鸡胚从2名急性期患者咽漱液中分离出两株乙型流感病毒,20价恢复期患者血清改20价急性期患者血清血凝抑制抗体滴度平均增长6.3倍,确认这是一起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局部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5.
1997年山东省对HIV/AIDS高危人群、重点人群进行HIV血清学检测,共检测57372人份血清标本,检出HIV抗体阳性者4例。其中检测国家级哨点的高危人群血清标本737人份,结果全部阴性,以本省HIV监测网络的高危人群、重点人群检测血清标本56635人份,阳性4份。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于1993年11月至1994年2月采集疑似流感标本40份,从中分离出流感病毒18株,分离阳性率为45%。其中乙型14株占77.8%,甲;型4株占22,2%。乙型流感病毒新变种B/河北/11/94与国家代表株B/沪防/1/93的抗原性变异明显,抗原比为11.2。新变种B河北/11/94的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8.1%,几何平均滴度(GMT)为72.2。提示,如果新变种的抗原性不再发生明显变异,今后在保定地区该类毒株可能不引起暴发或流行。  相似文献   

7.
福建发现首例HIV—2感染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我国目前尚未发现HIV-2病毒感染者,首例HIV-2病毒感染者的检出对于HIV-2病原学的研究、血清学确认实践、及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被检血清标本用FAGT(GBC,HIV-1+2)、EIA(Vironostica,HIV-1+2)和PA(Serodia,HIV-1)3种不同原理的检测方法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可疑阳性血清经免疫印迹试验(WB)确认,通过分析蛋白反应条带确定HIV抗体的性质。进行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检人员感染HIV的地点、途径及可能扩散传播的范围。结果:FAGT和ELISAHIV抗体初筛检测试验发现1个回国人员HIV抗体阳性,用HIV-1+2和HIV-2特异性的抗体WB试验证实为HIV-2病毒感染。这是福建也是我国首例确认报告的HIV-2抗体阳性者。  相似文献   

8.
采集450例战士血清标本,分别用国家代表株甲3/济防/15/90(H3N2)和甲3/北京/32/92(H3N2)作血清血凝抑制抗体测定,青年对甲3型抗体阳性率为60%~67%,其GMT为34~45。1994~1995年两年中在军营人群中分离到3株H3N2毒株流行株,分别应用国际、国家和地方代表株作抗原性分析,证明流行株与它们之间抗原性有明显差异。本文分离到的3株流行株均上送国家流感中心鉴定,证实为H3N2亚型毒株。  相似文献   

9.
本文于1996年9月至1998年3月对内蒙古自治区流行性感冒监测点进行了流感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结果如下。材料与方法病毒分离标本采集于医院儿科门诊疑似流感患者咽试子及含漱液;血清采自呼市、乌海和锡盟监测点各年龄组人群共1684份,于每年流感流行前(9...  相似文献   

10.
作者于1991年4、8、11月和1992年2月在北京市北、东南和南3个部队营区共采集1279例血清,以当前国家流行的流感病毒株A/京防/1/86(H1N1),A/济防/15/90(H3N2),B/沪防/24/88为抗原,检测血凝抑制抗体。人群对甲1抗体阳性率最高≥1:10者83%,GMT(几何平均滴度)为38.1。对甲3抗体次之,抗体阳性率为59%,GMT24.9。人群对乙型抗体最低,抗体阳性率为  相似文献   

11.
1998年2月中旬至3月上旬,广西铁路百色地区某小学发生流感暴发流行,经病毒分离证实为混合型流感暴发流行,发病以甲1(H1N1)和甲3(H3N2)为主[1]。为此我们对甲1(H1N1)和甲3(H3N2)两种不同亚型毒株引起临床反应进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该时间内发病的患者双份血清39人份,分别用流感毒株甲3型(A/Shangdong/9/93)(H3N2),甲1型(A/Taiwan/1/86)(H1N1)做血凝抑制试验测定血凝抑制(HI)抗体滴度。凡HI…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艾滋病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安徽省1986至1994年HIV/AIDS监测情况进行了分析。九年来,在各监测点累计采集血清标本8939份,分别来自于11类高危人群和部分重点人群。监测发现1例艾滋病人,3例HIV感染者。作者还就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1986年以来广州市流感监测的实验室结果。1986~1991年共采集疑似病人的咽嗽液标本1090份,分离出流感病毒27株。绝大多数流感毒株于3~9月份分离,最集中是5、6月份。这一结果与广东省全省情况一致。每年在流感流行后期的9月份于健康人群中采集血清作流感抗体检测,共采集血清标本982份。甲_3型抗体水平为历年最高,甲_1型抗体水平偏低,乙型抗体水平除88年外每年均以三倍以上速度递增。病源学和血清学结果表明这几年来广州市流感发病主要是由甲_1和甲_3型引起,乙型流感近年来感染率相当高。甲_1型自1977年再现至今仍传播于人群中,虽然几乎每年都被检出,但人群抗体水平偏低仍然是监测注意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于1993年11月至1994年2月采集疑似流感标本40份,从中分离出流感病毒18株,分离阳性率为45%,其中乙型14株占77.8%,甲3型4株占22,2%。乙型流感病毒新变种B/河北/11/94与国家代表株B/沪防/1/93的抗原性变异明显,抗原比为11.2。  相似文献   

15.
1997年 5月香港出现首例人类感染 (H5N1)禽A流行性感冒 (流感 )病毒 ,它打破了流感在人类与禽类的界限。禽A(H5N1)能否引起人类大流行 ,这是世界关注的焦点。我市毗邻香港 ,为防受到流行波及 ,我们对流感加强了监测。现将 1997年 9至 1998年 12月实验室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 :除常规监测 ,采集监测点、局部爆发点疑似流感病人的咽漱液外 ,增加了对鸡禽和从事与家禽密切接触的职业人群 (职业人群 ) ,以及住院肺炎病人的监测 ,收集其咽漱 (拭 )液和血作病原学和血清学调查。病原学检查采用MDCK细胞分离病毒 ,阳性株经国家…  相似文献   

16.
一起由3型腺病毒引起的咽结膜热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2 0 0 4年7月上旬广州市某幼儿园暴发的一起咽结膜热的病原学。方法 采集急性咽结膜热患儿急性期眼或咽拭子标本用Hep 2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原始标本及病毒分离物使用PCR方法及序列测定进行检测鉴定。用分离鉴定的毒株作为抗原,测定7例患儿及2名健康儿童(阴性对照)双份血清中病毒的中和抗体。结果 2 2份患儿的咽拭子和眼拭子标本用PCR测定显示12份为腺病毒阳性,2 2份标本中只分离出9株毒株,经鉴定所有病毒株均为3型腺病毒,且与朝鲜分离的3型腺病毒同源性高达97%。以分离到的1株毒株与7例患儿自身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的中和试验显示恢复期中和抗体较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增长,2例阴性对照中和抗体无增长。结论 该起急性咽结膜热暴发是由3型腺病毒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散发伤寒临床特征与实验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48例散发伤寒临床分析表明,既往五大临床特征特征多不典型,相对缓脉及玫瑰疹已相当少见,在5项中无1例完全具备,具备1-2项者占62.5%,具备1-3项者占94%,而持续发热100%可见,肥达氏反应不宜用于伤寒早期诊断,病程1周内血清阳性率仅20%,而脂多糖-植物血球凝集素试验(LPS-PHA)达85%,最早于第4天出现,疑似病人的早期血清阴性结果,有必要进行第2份标本检测,或以恢复期与急性期抗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996年9月~1998年3月内蒙古流感监测点流感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结果进行报道。1材料和方法1.1标本的采集和处理1.1.1病毒分离标本定期在医院门诊采集临床疑似流感患者咽拭子及含漱液,常规法处理。1.1.2血清标本于流感流行前(1996年和...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人群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及流行趋势孙显光1孙建军2王丁力1王永伦3赵丽珠4白朝正5为研究不同人群HIV和梅毒的流行情况,用HIV-PA、RPR、TPHA3种试验方法对贵州省15856例高危人群进行了血清学检测,并进行了流行趋势分析。一、材料和...  相似文献   

20.
现将对徐州市 32例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的血清学监测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①血清标本来自我市 1 995~ 2 0 0 1年HIV高危人群 (输血 /献血员、戒毒人员、涉外宾馆服务员、因卖淫嫖娼被劳教人员、性病门诊和医院就诊患者、HIV感染者家属、自愿匿名检测等 )监测 ,共计 2 62 2份血清标本。②尿液标本来自 2 0 0 1年本市某些HIV感染者的乡镇 5~ 60岁健康人群 ,共计 3 32 4份。③检测方法 :用HIV1 +2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进行初筛 ,初筛阳性标本 ,送江苏省HIV抗体检测确认中心实验室 ,再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