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急性期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各类抑郁急性发作的老年患者,给予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单盲对照治疗8周。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第2周时西酞普兰治疗组有效率显著较高,且不良反应明显较少。结论西酞普兰治疗组见效较快,不良反应少,适合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急性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分别给西酞普兰和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与氟西汀的总体临床疗效相似,但西酞普兰起效时间较氟西汀快,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起效快,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114例卒中后抑郁病人随机分为舒肝解郁胶囊组、西酞普兰组和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西酞普兰组(联合治疗组),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疏肝解郁胶囊组、西酞普兰组和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2%、86.5%和97.4%。疏肝解郁胶囊组和西酞普兰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优于单药治疗组(P〈0.05)。单用疏肝解郁胶囊组未见不良反应,单用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1%,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在不良反应方面,联合组与西酞普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对照组仅用西酞普兰,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4周末、8周末观察组的HAMD和HAMA平均减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老年抑郁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而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4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ICD-10)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舍曲林组,艾司西酞普兰剂量10—20mg/d,舍曲林50~150mg/d治疗6周,疗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定。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88.9%,治愈率41.7%,舍曲林组有效率84.1%,治愈率36.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艾司西酞普兰主要不良反应为口干、头痛、困倦、头晕、恶心等,发生头痛的不良反应与舍曲林有显著差异,其他与舍曲林无差异。试验中未发现因不良反应脱落的病例。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安全有效.疗效和不良反应与舍曲林相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住院就诊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9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对照组(单用西酞普兰)。疗程均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2周后,以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的疗效优于单用西酞普兰,丁螺环酮对难治性抑郁症不仅起效快,且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疗程为6周,以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疗效优于氟西汀(P〈0.05),且不良反应较少(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肾疏肝法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益肾疏肝法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单用西酞普兰。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严重程度,作为主要疗效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周两组间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6周、8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益肾疏肝法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可以明显提高疗效,优于单用西酞普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对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陛。方法:74例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组与帕罗西汀组,每组37例,分别给予文拉法辛与帕罗西仃治疗,疗程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囊反应。结果:治疗1-2周,文拉法辛组HAMD-HAMA评分均较帕罗西汀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4刮司,两组相仿(P>0.05)。文拉法辛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75.7%和54.19%,帕罗西汀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80.6%和61.19%,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文拉法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6%,较帕罗西汀组4.4%显著为低(则5)。结论: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疗效与帕罗西汀相似,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西酞普兰)和对照组(多塞平),每组40例,观察治疗8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各时点,两组临床疗效和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ESS评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不亚于多塞平,但不良反应少而轻微,临床使用更安全。  相似文献   

11.
韩卫军 《陕西中医》2012,33(6):665-666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安神补心丸对复发性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采用西酞普兰联合安神补心丸治疗;对照组单用西酞普兰治疗;疗效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4周,治疗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安神补心丸治疗抑郁症的效果优于单用西酞普兰,安神补心丸对复发性抑郁症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多塞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西酞普兰治疗)和对照组(多塞平治疗)各30例,观察时间8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抑郁程度和不良反应,统计学处理采用x^2和t检验。结果:HAMD评分,研究组治疗1周后,对照组治疗2周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第1周末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它时点2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8周后,2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不良反应和TESS评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好,不亚于多塞平,但不良反应少而轻微,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针灸结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34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结合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采用西酞普兰结合针灸;对照组34例,单纯给予西酞普兰。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2、、4、6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来评定抑郁症状改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显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HAMD量表部分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酞普兰结合针灸见效快,对焦虑/躯体化及失眠症状的改善优于单纯药物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轻中度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舒肝解郁胶囊组)和对照组(西酞普兰组),共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与治疗前和治疗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症状。结果:舒肝解郁胶囊与西酞普兰治疗后HAMD、BP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两组间统计无显著差异(P〉0.05);舒肝解郁胶囊显效率为86.6%,西酞普兰为9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肝解郁胶囊不良反应症状较西酞普兰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主要探讨西酞普兰与帕罗西丁在老年抑郁障碍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面的研究。方法:将患有老年抑郁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西酞普兰和帕罗西丁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西酞普兰患者43例,帕罗西丁患者42例,进行8周的治疗,并且采用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及副反映量表(TESS)来评定2种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和帕罗西丁的疗效在总体水平上呈相似疗效,副反应也无显著性的差异。结论:西酞普兰和帕罗西丁在治疗老年抑郁障碍方面均安全、有效,但是相比而言,治疗老年抑郁障碍西酞普兰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性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003年10月至2004年6月在我院老年门诊和病房住院的抑郁性障碍患者32例,包括老年抑郁症、焦虑、躯体形式障碍及躯体疾病伴发的抑郁,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结果:西酞普兰对老年抑郁性障碍疗效好,副反应小。结论:西酞普兰是一种适合于老年人的药物,安全性高,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配合小量舒必利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临床结果。方法:将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西酞普兰配合小量舒必利及单用西酞普兰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并根据HAMD量表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例81.81%,对照组有效例(66.81%),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讨论:西酞普兰配合小量舒必利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与分析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抑郁症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38例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42例患者则采用文拉法辛治疗,疗程均为6周。在治疗之前以及治疗1~6周之后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疗效评定;同时对不良反应用副反应量表进行评定。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从总体疗效方面来看,两组治疗效果相当,从第1周开始观察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开始出现明显下降,而对照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则是从第2周开始出现明显下降的;完成6周治疗之后,观察组在有效率及显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但是在不良反应以及安全性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都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药物,疗效相似,但是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文拉法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研究组)和文拉法辛组(对照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2周、4周、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66.7%,对照组显效率60.0%(P〉0.05)。两组治疗1周末,HAMD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1周末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其他时间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轻微,TES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安全有效,且起效较文拉法辛快,依从性好,适合对老年抑郁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杨秋霞  范红展 《河南中医》2012,32(6):734-735
目的:观察甘麦大枣解郁汤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甘麦大枣解郁汤和西酞普兰治疗,疗程4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其临床疗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有效率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残留焦虑和睡眠障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麦大枣解郁汤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肯定,能有效降低残留焦虑和睡眠障碍,全面促进老年抑郁症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