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学高年级学生对青春期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为在小学生中深入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6月选取厦门市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学五六年级所有学生进行青春期健康知识问卷调查。结果高年级小学生中有月经来潮的女生占被调查人数的23.76%;出现首次遗精的男生占被调查人数的17.39%,学生获取青春期健康知识的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占82.87%,获取青春期健康知识的方式以别人的口述为主(37.50%)。不同年级男女生对青春期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略有差异,对青春期生理变化和健康知识的态度也各不相同,多数学生希望开设青春期健康教育课程为他们答疑解惑。结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青春期健康教育知识相对贫乏,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了解农村地区小学生青春期知识知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农村小学生普及科学、合理、适龄的性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抽取16所贵州省和安徽省以农村户籍为主的小学,对2506名五、六年级在校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索农村地区小学生青春期知识知晓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 农村地区小学生青春期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2.7%,其中有关青春期发育的性别差异(67.4%)和对性态度认知(39.5%)知晓率较低;女生较男生、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六年级学生较五年级学生对青春期知识的知晓程度略高.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级[OR=0.72(0.61~0.86)]、同伴接纳[OR=0.70(0.53~0.96)]和家庭亲密度[OR=0.75(0.63~0.88)]对农村地区小学生青春期知识知晓程度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结论 贵州和安徽农村地区小学生特别是男性、非独生子女、五年级学生青春期知识知晓水平有待提高,尤其在男女青春期发育差异和对性态度认知等问题上.要从增进同伴接纳、提高家庭亲密度等方面提高青春期知识知晓水平,普及性教育.  相似文献   

3.
延安市小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延安市不同地区小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现状,以便为不同地区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对延安市小学二年级学生391名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延安市区小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总正确率为51.33%,县区小学生为46.56%,乡村小学生为36.46%(P=0.001);市区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总正确率为42.99%,县区小学生为31.25%,乡村小学生为30.10%(P=0.001).结论应采取口腔健康教育措施,提高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水平,并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4.
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及接受性教育状况,为学校和家庭性教育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浙江省嘉兴市某县对4所小学四五年级的1 098名学生进行匿名电子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及来源、从学校和家庭获取性教育情况等.结果 小学高年级学生对青春期身体变化的知晓率在15%~54%之间,生殖生理知识的知晓率在14% ~70%之间,对身体隐私部位识别的知晓率在59%~98%之间,对性侵犯场景识别的知晓率在70% ~ 95%之间.上述4类知识相应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1.89,38.21,77.03,85.72分,总知识得分为58.21分.研究对象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女生高于男生、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五年级学生高于四年级学生(P值均<0.05).小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于母亲(63.02%)、父亲(40.53%)和学校老师(27.50%),其中报告父母和学校提供过人的生长发育、青春期发育与保健、自我保护等内容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城镇高于农村,五年级学生高于四年级(P值均<0.05).结论 小学高年级学生普遍缺乏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应提高老师和家长的性教育意识,为小学生提供适宜的性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小学生性健康教育、性安全教育和性发育的现状,为制定适宜性教育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成都市1所小学4~6年级学生共614人,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χ~2检验处理数据。结果小学生性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父母,从学校获得青春期发育有关知识的学生仅占14.66%。男生较女生更倾向于维护传统的性别角色。小学生对于性骚扰/性侵犯等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30.29%)。小学生缺乏基本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66.77%和68.08%的学生不清楚什么是月经和遗精,女生对月经的了解多于男生,男生对遗精的正确理解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1.32±0.80)岁,首次遗精平均年龄为(11.78±0.75)岁。女生初潮发生率高于男生首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2,P0.001)。结论儿童性发育年龄已提前到小学高年级阶段,小学生性生理知识落后于生理发育水平。应针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提供科学的青春期健康教育和性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珠海市城乡小学高年级学生青春期知识教育的效果及需求.方法 采用多媒体形式对珠海市不同地区1 112名10~12岁学生集中进行青春期知识讲座,健康教育前后对青春期知识(满分26分)掌握情况及是否喜欢讲座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教育后青春期知识回答正确率大幅提高.健康教育前后总体正确率分别为30.6%和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 812.61,P<0.001);青春期知识总分在健康教育前、后得分分别为7.97±3.95和19.28±4.61,培训后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72,P <0.001).不同地区、不同青春期知识除心理保健及防护知识在培训前两组学生无统计学意义外(P>0.001),其他内容培训前后均为农村组比城市组得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集 中进行青春期讲座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是非常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村学生生理卫生及心理辅导课程相对薄弱,学校等相关部门应配备足够的专业教师开展正规青春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10~19岁青少年青春期健康知识自评及需求情况,为在海珠区开展基于微信平台的青春期健康教育提供策略依据。方法抽取海珠区17所学校,整群抽取小学五、六年级、初中和高中各年级、职中和大学一、二年级各一班,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学生青春期健康知识自评及需求。结果学生自评青春期健康知识及格率为69.1%。在青春期健康知识自评及格率模型中,相对于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的OR值分别为2.277、1.778和2.213;相对于父亲文化水平为小学及初中的学生,父亲文化水平为高中及大学的学生的OR为1.432;相对于未接受过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学生,接受过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学生的OR值为3.406。学生希望获取的前2位青春健康知识是青春期生理(70.2%)和心理(70.7%)。小学和初中学生希望获得的第3位青春期健康知识为性自我保护,高中、职中和大学生希望获得的第3位青春期健康知识为性卫生保健。结论海珠区青少年自觉青春期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青春期健康教育应重点开发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以及性与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10~19岁青少年青春期健康知识自评及需求情况,为在海珠区开展基于微信平台的青春期健康教育提供策略依据。方法抽取海珠区17所学校,整群抽取小学五、六年级、初中和高中各年级、职中和大学一、二年级各一班,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学生青春期健康知识自评及需求。结果学生自评青春期健康知识及格率为69.1%。在青春期健康知识自评及格率模型中,相对于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的OR值分别为2.277、1.778和2.213;相对于父亲文化水平为小学及初中的学生,父亲文化水平为高中及大学的学生的OR为1.432;相对于未接受过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学生,接受过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学生的OR值为3.406。学生希望获取的前2位青春健康知识是青春期生理(70.2%)和心理(70.7%)。小学和初中学生希望获得的第3位青春期健康知识为性自我保护,高中、职中和大学生希望获得的第3位青春期健康知识为性卫生保健。结论海珠区青少年自觉青春期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青春期健康教育应重点开发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以及性与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9.
医学生自我保健知识、态度、行为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娟 《中国健康教育》2005,21(3):224-225
目的 了解医学生自我保健现状 ,探索学校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和实施方法。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 ,抽取有代表性的在校一年级和二年级医学生共 330名 ,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能有意识开展自我保健者占12. 4 2 % ,一、二年级之间没有差异 ;卫生知识满分率为 0 . 0 0 % ,二年级学生平均分数高于一年级 (P <0 . 0 1) ;保健信念正确率为 6 4 . 2 0 % ,二年级学生保健信念正确率高于一年级 (P <0 . 0 1)。学生对保健知识需求率占前五位的是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知识 ,常见疾病预防 ,减肥和美容知识 ,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 ,运动卫生。结论学校健康教育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健康教育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保健信念 ,传播人们需要的卫生保健知识 ,编写适合社会发展和需要的教材。  相似文献   

10.
分析南通市中小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分布特征,为中小学校健康促进提供基础数据和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和样本推断整体的方法抽取样本.共调查南通市3 795名中小学生,对其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一年级小学生、三年级小学生、五年级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分别为45.3%,22.6%,40.7%,32.6%和89.5%.高中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最高,三年级小学生的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最低(12.4%),初中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水平最低(35.1%).男生的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低于女生,城区小学生的健康素养总体水平高于南北部县区(P值均<0.05).小学一年级、小学三年级、小学五年级、初一、高一学生的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与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之间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66,0.627,0.590,0.556,0.669,P值均<0.01).结论 在中小学生中普及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意义重大.发挥教育系统的良好作用,是提高学生乃至全人群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