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营养状况(如肥胖)与血压水平关系密切.为了解营养不良是否与血压水平存在某些关联,笔者对泰兴市1160名中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以探讨营养状况与血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公安干警血压水平。方法于2009年对北京市某区全部1315名在职公安干警进行血压测量等身体检查,分析血压水平及血压分级情况。结果公安干警高血压患病率为43.3%,其中I级高血压25.3%,Ⅱ级高血压12.7%,Ⅲ级高血压5.3%;正常高值血压个体占40.9%;正常血压个体占15.2%。男性血压水平高于女性(P〈0.05),血压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平均舒张压在41~50岁达到高峰。超重人群血压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结论公安干警血压水平高于一般人群,正常高值血压人群构成比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医疗体育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医疗体育组进行为期8周,每周6次,每次1h的医疗体育治疗,观察运动前后血压及一氧化氮水平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医疗体育组运动治疗后血压与一氧化氮水平较运动前均明显下降(P<0.01),医疗体育组运动前与对照组的血压及一氧化氮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血压及一氧化氮观察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医疗体育治疗可使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及一氧化氮水平下降,一氧化氮活性的恢复是其可能的治疗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儿童期血压偏高危险因素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益民 《中国校医》1998,12(4):249-251
为了解早期干预对于儿童血压及血脂水平的影响,对70名8~11岁血压偏高的儿童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生活习惯干预。结果表明:生活习惯干预能显著降低血压偏高儿童的血压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从而提示:加强儿童期血压偏高危险因素的监测与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 3~6岁集体儿童血压水平, 为儿童正常血压标准提供科学数据, 探讨血压水平影响因素, 为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提供可能性线索。方法: 以 2 387名 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 以血压为应变量, 心率、体重、身高、父母血压等为自变量, 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①3 ~6岁儿童血压的水平与国内外资料比较, 基本上在本资料 95%可信区间内。男、女童无显著差异, 血压不随增龄而增加。②影响血压水平的因素, 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 对收缩压有独立影响的因素有儿童舒张压、儿童心率、母亲收缩压。对舒张压有独立影响的因素有儿童收缩压、儿童心率、儿童体重、年龄。结论: 3 ~6岁儿童血压水平受体重和遗传因素的影响, 预防原发性高血压应从学龄前儿童开始, 防止单纯性肥胖, 是高血压一级预防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农村中老年人血压水平与体质指数和腰臀比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为了解体质指数和腰臂比(WHR)对人群血压水平的影响,对河南,安微,北京农村12995名40岁以上中老年男女进行了身高、体重、腰围、臂围及血压的测量。将BMI和WHR分别根据最小和最大值分成3等份,分别BMI、WHR及两者相结合对人群平均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结果:BMI与男女平均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均呈明显正相关;BMI和WHR同时增加对平均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的上升影响更为明显(P  相似文献   

7.
NAHC个体化治疗高血压方案血压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用24h血压监测方法对"NAHC个体化治疗高血压方案"进行分析。方法采用NAHC个体化治疗方案对高血压进行治疗,对接受该治疗2周以上的121例2、3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血压水平监测。结果24h收缩压均值男性为(126.8±9.22)mmHg,女性为(126.7±9.07)mmHg;舒张压均值男性为(78.4±8.44)mmHg,女性为(78.2±7.97)mmHg。昼夜差值4~5mmHg。血压控制理想,脉搏无明显变化。结论多种降压药物小剂量阶梯式联合用药可以将高血压患者全天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铁路客运职工血压随年龄变化趋势及高血压患病情况。方法对1 375名不同时期健康体检的服务员、列车员、车站客运员等职业人群的血压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男性血压水平高于女性,男性血压水平及高血压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且舒张期高血压所占比重较大;女性血压水平43岁年龄段、41岁年龄段血压水平均高于33岁年龄段,但43岁年龄段血压水平、高血压发病率均低于41岁年龄段,且以舒张期血压水平降低较为明显;服务员、客运员血压水平高于列车员。结论高血压人群防治工作中应重视控制舒张期血压升高;同时注意女性进入43岁年龄段后舒张期血压降低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身体脂肪分布对血脂、血压的影响 ,为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 2 0 0 3年对乌鲁木齐市某社区 3 0 75名 2 5岁以上居民进行体检与血压、血脂检测 ,分析体重指数 (BMI)、腰围 (WC)、腰围 /臀围 (WHR)对血脂、血压的影响。 [结果 ]身体脂肪分布与血压、血脂密切相关 (r为 0 10 2~ 0 3 67,P <0 0 1) ;BMI是影响男性血压的主要因素 ,WHR是影响女性血压的主要因素 ;对血脂的影响因素中 ,男女均为WHR >BMI >WC。 [结论 ]对血压水平的影响 ,BMI大于WHR ;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WHR大于BMI。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威胁,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不少作者认为:成人高血压病的过程和归转,根子在于儿童少年时期的血压水平状态。因此,早期研究儿童少年的血压水平,对成人高血压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影响血压水平因素十分复杂,本文就此作一综述。一、儿少血压水平的种族和民族差异以前一般认为:黑种儿童的血压水平超过白种儿童,但也有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与此不同。Wornie氏等对密苏里大城区圣路易斯市3212名学生进行血压调查发现:白种男性青少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高于黑种男性青少年;白种女性青少年的舒张压较黑种女性为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中小学生血压水平及血压偏高率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 了解学生血压水平及血压偏高发生情况,为早期预防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要求对7200名7-18岁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胸围、血压测查。结果 血压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并且男生高于女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与1985年相比,血压值离散程度增大。农村学生血压偏高率明显高于城市。血压水平与身高、体重、胸围及BMI指数明显正相关。结论 湖北省学生血压水平个体差异在增大,农村学生血压偏高率较高,加强高血压的早期预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降压药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某医院2016年2-10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进行降压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24h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24h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24h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24h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白天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白天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白天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夜间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夜间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夜间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血压变异性,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莱芜市城镇居民健康认知和体质指数(BMI)对高血压水平的影响,对全镇1 318位成人男女进行了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的测量。将BMI、健康认知分别与血压水平高低列表对比,分析两者结合对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结果:BMI与男女平均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均呈明显正相关(P<0.0001),BMI与健康认知同时增加对高血压患病率的上升影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的变异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异与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技术对100例高血压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24h平均血压、日间和夜间血压及血压的昼夜节律进行观察,并与100例单纯高血压病(暂未出现脑卒中)患者进行对照。结果高血压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组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夜间血压水平有显著升高,而24h平均血压、日间血压,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①血压昼夜节律状况、夜间血压水平,对高血压病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起重要作用;②动态血压监测技术对高血压病患者的预后及指导临床用药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小组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效果.方法 将深圳市某社区2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小组管理,连续管理3年后,将管理前后血压控制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管理前后血压水平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下降,其中收缩压值平均降幅(17.5±8.4) mmHg,舒张压值平均降幅(10.3±5.6)mmHg,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管理前服药率为39.91%,管理后服药率为8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小组管理,患者的血压水平有所下降,血压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儿童血压与膳食营养素摄入水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红霞  蔺新英 《卫生研究》1994,23(4):222-224
调查了2646名8~10岁儿童血压水平及高血压率,平均收缩压为13.3±1.6kPa,舒张压为9.1±1.4kpa;血压偏高者(≥+2S)119名,血压偏高率为4.5%;对部分儿童进行了膳食调查,并计算各种营养素摄入量,血压偏高组儿童热能、脂肪、碳水化物的摄入量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儿童;营养素摄入量与血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热能、脂肪、维生素E的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校教职工血压水平分布及其与超重、血糖、血脂、血尿酸等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为教职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复旦大学教职工4 067份完整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1999WHO/ISH血压水平定义和分类"将血压分为6个水平,分不同水平对BMI、血糖、血脂、血尿酸等进行比较.结果 教职工血压水平分布高血压为18.96%,其中l级商血压占83.14%,2级高血压占15.56%,3级高血压占1.30%.教职工高血压患病率为31.67%,男性教职工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χ2=81.77,P<0.01).男性、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P值均<0.01).超重、高血糖、高脂蛋白血症、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均随血压水平的增高而增高(P值均<0.01),且高血压患者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人群(P值均<0.01).结论 教职工高血压与性别、年龄、超重、高血糖、高脂蛋白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患有原发性高血压120例年龄>60岁的患者,将患者根据收缩压分组:血压严格控制组(血压<130mmHg),血压一般控制组(血压130~139mmHg)。对每位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颈动脉内中膜层的厚度。结果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总胆固醇、空腹血糖与颈动脉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正相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颈动脉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负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140mmHg、总胆固醇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其保护性因素。结论血压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血压水平是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段希 《中国校医》1997,11(2):105-106
儿童少年血压是反映其心血管系统发育及其机能状况的一项继本指标。愈来愈多的资料证明成人原发性高血压起始于儿童少年时期,早期观察研究儿童少年的血压水平,对儿童少年的血压进行研究已日益重要。为掌握云南省中小学生血压特点,分析影响血压的有关因素,我们于1991年体质调研对云南省5个民族学生的血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比较了5个民族学生血压水平的差异。1对象与方法!l对象选择昆明市汉族、大理市白族、丽江地区纳西族、红河州哈民族、西双版纳州修族在校7~!8岁男女生为调查对象,共获有效卡片14688张。1.2检测方法按199年忡…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讨医疗体育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血压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医疗体育组进行为期8周,每周6次,每次1h的医疗体育治疗,观察运动前后血压及一氧化氮水平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医疗体育组运动治疗后血压与一氧化氮水平较运动前均明显下降(P<0.01),医疗体育组运动前与对照组的血压及一氧化氮水平差异无显性,对照组血压及一氧化氮观察前后差异无显性。结论:医疗体育治疗可使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的血压及一氧化氮水平下降,一氧化氮活性的恢复是其可能的治疗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