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滋水清肝饮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依就诊顺序,按1:1:1随机分成三组,中药组20例,予以滋水清肝饮组;西药组20例,予以激素替代治疗;中西药组20例予以滋水清肝饮联合激素替代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60%,西药组总有效率为55%,中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5%,中药组疗效与西药组疗效相当(P〉0.05),中西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滋水清肝饮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滋水清肝饮对围绝经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评分标准将42例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采用口服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30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后进行比较。结果:重度组治疗前后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滋水清肝饮治疗重度围绝经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滋水清肝饮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孤啡肽(OFQ)和5-羟色胺(5-HT)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滋水清肝饮组和激素替代组各30例,滋水清肝饮组给予滋水清肝饮治疗,2次/d,15 d为1个疗程,连服3个月;激素替代组患者均服用倍美力0.625 mg/d,服药第16天加服安宫黄体酮10 mg/d,共5 d,用药3个月。于治疗前后两组均进行HAMD评分,分别检测血清OFQ和5-HT的水平。结果:滋水清肝饮组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激素替代组的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滋水清肝饮组治疗1、2、3个月后的OFQ水平分别为(19.84±5.14)、(14.97±4.13)ng/L和(12.52±3.84)ng/L,均低于对照组的(23.71±5.86)、(18.86±4.28)ng/L和(15.69±3.67)n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滋水清肝饮组治疗1、2、3个月后的5-HT水平分别为(1.19±0.42)、(1.28±0.34)μg/L和(1.46±0.38)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0.98±0.36)、(1.14±0.41)μg/L和(1.24±0.42)μ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水清肝饮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可以降低患者血清OFQ的水平,提高5-HT的水平,显著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疗效确切,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滋水清肝饮加味对(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MPS)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丽水市中医院收治的6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滋水清肝饮加味治疗,1剂/d,2次/d。2组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肾虚肝郁证和Kupperman指数(Kupperman index,KI)评分、血脂、疗效、血管内皮功能以及血清脂联素、Kisspeptin-10、雌二醇水平。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肾虚肝郁证和KI评分、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9% vs. 75.0%,P<0.05);观察组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内皮素-1(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脂联素、Kisspeptin-10、雌二醇[(8.69±0.92)mg/L、(2.31±0.27)ng/mL、(72.45±8.90)pmol/L]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滋水清肝饮加味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患者的疗效明显,上调血清脂联素、Kisspeptin-10、雌二醇水平可能是其疗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黄凌 《西部医学》2013,44(6):13-15
目的观察滋水清肝饮加减联合复方玄驹胶囊对肝郁肾虚型阳痿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阳痿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滋水清肝饮加减联合复方玄驹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用复方玄驹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1个疗程(45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滋水清肝饮加减联合复方玄驹胶囊治疗肝郁肾虚型阳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情绪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情绪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采用黛力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量表积分均下降,但治疗组积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情绪障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滋水清肝饮治疗抑郁症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6例抑郁症不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8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丁治疗,对照组在治疗组基础上加用滋水清肝饮治疗,共治疗6周。治疗前和治疗2周、6周后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不良反应量表判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汉密索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有效率96.00%,对照组有效率86.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滋水清肝饮治疗抑郁症不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滋水清肝饮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滋水清肝饮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滋水清肝饮治疗组30例,氟西汀治疗组30例。结果显示,两组治疗8周后,抑郁评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P<0.01),且中药组与氟西汀组的疗效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ADL认知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水清肝饮能有效地改善抑郁障碍,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9.
围绝经期抑郁症是影响中老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其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雌激素缺乏起着重要作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现就近年来雌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作用机制、疗效评价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滋水清肝饮治疗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尿道综合征1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滋水清肝饮加味治疗,对照组70例应用安定、谷维素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7%,对照组总有效率72.8%,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X2=4.87,P<0.05)。结论滋水清肝饮治疗尿道综合征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滋水清肝理冲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小鼠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后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并通过对其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免疫因子的检测验证其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用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GnRHa组、滋水清肝理冲饮高剂量组、滋水清肝理冲饮中剂量组、滋水清肝理冲饮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采用腹腔注射的方法造模,把捐赠鼠的子宫内膜碎片注入小鼠腹腔,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造模后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在造模21 d后开始给予GnRHa(1.4 mg/kg)皮下注射1次,在给予GnRHa皮下注射日当天,滋水清肝理冲饮高、中、低剂量组同时开始给予滋水清肝理冲饮配方颗粒灌胃(48、24、12 g/kg),每天1次,连续给药30 d;正常组、模型组和GnRHa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给药结束后,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结果应用GnRHa后脑组织5-HT、NE、DA含量较模型组降低;滋水清肝理冲饮低、中、高剂量干预后脑组织5-HT含量均升高(均P0.05),滋水清肝理冲饮中、高剂量组脑组织NE、DA含量升高(均P0.05)。与疾病模型组相比,应用GnRHa后在位、异位内膜组织TNF-α、IL-1、MMP-2表达降低,TIMP-2表达升高;滋水清肝理冲饮各组干预后未出现TNF-α、IL-1、MMP-2表达升高,TIMP-2表达降低的情况。结论 GnRHa可导致小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DA含量下降,而滋水清肝理冲饮可有效上调小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调节GnRHa所致围绝经期相关神经递质的紊乱。并且,改善GnRHa所致副反应的同时,不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功能紊乱,安全性很好。  相似文献   

12.
围绝经期抑郁状态是女性在自然绝经期前、后发生的以焦虑、抑郁为主要特征的、非特异性心理综合征。女性围绝经期由于激素代谢的紊乱,常出现各种躯体症状和心理障碍,从发病情况来看世界范围内女性抑郁症的发生率是男性的1.5~3.0倍。围绝经期妇女是抑郁症发生的高发人群之一。围绝经期妇女的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减少,造成雌激素缺乏,使患者的身心健康、社会交往能力、工作和生活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躯体疾病的病死率也上升。在治疗上除了相应的药物治疗外,护理干预有重要的作用。现将我们对38例围绝经期抑郁状态的患者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韩亚飞 《吉林医学》2010,31(17):2708-2709
围绝经期是女性一生中身心状态转折最为重要的时期,在这种转折中情绪波动大,易出现围绝经期抑郁症,其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焦虑、悲观或多疑、不能自我控制,严重地影响着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认识并如何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来提高围绝经期抑郁症女性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围绝经期抑郁症是指首发于围绝经期的抑郁症,目前具体病理生理机制不明,但与围绝经期卵巢激素水平的波动有关。因此,激素替代疗法可能是通过激素稳定效应,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本文旨在概述目前关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研究。当前研究证据表明,激素替代疗法,尤其是经皮雌二醇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有一定疗效,但仅针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早期女性。  相似文献   

15.
焦虑症是围绝经期女性较常见的神经症,临床易被漏诊误诊,本文从女性之生理、禀性特点、《内经》中有关五脏与情志变化关系、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实践后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为肾虚肝郁,应用"防己地黄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焦虑症取得了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疏肝解郁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伴抑郁症(肾虚肝郁证)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治疗组51例。两组病例均服用抗炎镇痛药和对症治疗药物,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SF-36、类风湿生命质量量表在治疗前后作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在SF-36、生命质量量表、SDS评分等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疏肝解郁法可减轻抑郁症状,改善RA病情,为中西医结合治疗RA伴发抑郁症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失眠症肝郁患者的常见症状及证素特点,为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选择100例围绝经期失眠症肝郁患者,采用证素积分的方法,通过四诊资料规范化采集,分析围绝经期失眠症肝郁患者的症状分布情况及不同肝郁分级患者的病位、病性证素特点。结果围绝经期失眠肝郁患者症状发生频率较高的依次为易激动、潮热汗出、眩晕、骨关节肌肉痛、感觉异常等;主要病位证素为肾、脾、胞宫和心神;主要实证病性证素为痰、湿、血瘀和热;虚证病性证素为阴虚、气虚、血虚与阳虚。结论围绝经期失眠肝郁患者多兼肾、脾、胞宫和心神等脏腑的病理改变,虚实夹杂为本病的基本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妇女围绝经期抑郁症的长期临床观察,结合女性围绝经期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出了分阶段论治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理论,并对其不同阶段的中医病因病机及防治做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述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中医研究进展。方法:从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综述近年来中医对围绝经抑郁症的研究情况。结果: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生是在脏腑亏虚,气血失和的基础上,加上情志刺激的因素而发病;围绝经期抑郁症可从中医方面进行治疗,中医从整体出发,通过辨证论治采用疏肝解郁、调补肝肾及化瘀等方法进行治疗;预防方面根据中医治未病思想,强调该病以预防为主。结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中医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确切的机制和有效的防治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综述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研究进展.方法:从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研究、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治疗以及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评价指标等方面综述围绝经抑郁症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情况.结果: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生与性激素(尤其是雌激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下降有关;围绝经期抑郁症可从西医和中医两方面进行治疗,西医主要是通过激素替代和抗抑郁药着手提高体内激素的水平和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中医则从整体出发,通过辨证论证采用疏肝解郁、调补肝肾法进行治疗,此外也有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的;在诊断和疗效评价指标方面,可以通过HAMD量表(或Zung SDS量表)、KMI评分表、垂体-内分泌功能测定以及进年来发展起来的事件相关电位评定患者的情感障碍、绝经期症状、体内内分泌激素情况以及认知障碍的程度.结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确切的机制和有效的防治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