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脑葡萄糖代谢改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已被临床确诊的T2DM患者的头部18F-FDG PET/CT显像资料。选取9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参数地形图 8软件分析T2DM患者组与对照组PET脑代谢的改变。T2DM患者组与对照组图像采用体素对体素的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患者18F-FDG PET/CT表现为多个脑区的葡萄糖代谢减低(t=5.51~6.42,均P < 0.001),主要包括双侧额中下回、双侧颞上横回、双侧枕上中舌回、双侧楔前叶、双侧顶下缘角回、距状裂及周围皮层;未见明显代谢增高脑区。结论T2DM患者大脑静息葡萄糖代谢改变以区域性葡萄糖代谢减低为主,且基本呈双侧对称分布,主要涉及的脑区包括情感、认知功能区和视觉皮层区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脑部转移的不同分期肺腺癌患者大脑静息葡萄糖代谢改变特点及其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组织学确诊为原发性肺腺癌患者的全身18F-FDG PET/CT检查资料, 其中Ⅰ期患者为28例、Ⅱ期29例、Ⅲ期31例和Ⅳ期32例。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分析Ⅰ、Ⅱ、Ⅲ、Ⅳ期肺腺癌患者脑葡萄糖代谢改变, 并比较4组之间脑代谢改变的差异。 结果 Ⅰ、Ⅱ、Ⅲ、Ⅳ期肺腺癌患者PET脑显像均表现区域性脑代谢减低, Ⅰ期累及脑区为左侧额上中回、右侧颞上中回、左侧颞中下回(体素数为681), Ⅱ期累及脑区为左侧额上中回、右侧颞上中回、左侧颞中下回(体素数为1258), Ⅲ期累及脑区为左侧额上中回、右侧颞上中回、左侧颞中下回、右侧顶下小叶(体素数为1810), Ⅳ期累及脑区为左侧额上中回、右侧颞上中下回、左侧颞上中下回、右侧顶下小叶、左侧前扣带回及右侧岛回(体素数为2910)。4组患者脑代谢减低区体素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5.444, P=0.0001), 且随分期增加异常代谢脑区范围逐渐增大。 结论 肺腺癌患者脑代谢减低区涉及多个与精神情感有关的功能脑区, 且其脑代谢改变与肿瘤分期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耳鸣相关脑区的代谢及血流灌注变化,确定主观性耳鸣与神经中枢的对应关系。方法应用18F-FDG/13N-NH3·H2O PET/CT脑显像,采用ROI技术对43例耳鸣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者的显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F-FDG PET/CT显像单侧葡萄糖代谢增高者共24例、32个脑区;左侧特定的脑区位于颞上回、颞中回、缘上回等;右侧特定的脑区位于颞上回、颞中回等。其中有24个(75%)区域伴血流灌注增高。18F-FDG PET/CT显像双侧葡萄糖代谢增高者共10例,左、右各10个脑区,非对称性分布,其中有18个(90%)区域伴血流灌注增高。5例耳鸣患者代谢低于正常,特定脑区位于右侧颞上回、颞中回,相应脑区血流灌注低于正常。18F-FDG及13N-NH3·H2O PET/CT显像脑区代谢及灌注改变与耳鸣的侧别无关。结论主观性耳鸣患者相关脑区的改变较广泛而不仅局限于听中枢,以糖代谢和血流灌注增高为主要表现,与耳鸣侧别无关;脑区葡萄糖代谢与脑血流灌注改变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贫血患者大脑静息状态下葡萄糖代谢改变的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4月经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诊断为贫血的51例患者的脑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影像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35例,年龄21~60(41.13±9.78)岁。根据WHO和相关文献中的贫血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贫血(90 g/L~正常下限)、中度贫血(60~90 g/L)、重度贫血(30~60 g/L)3组。将56名同期行全身PET/CT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9名、女性27名,年龄19~58(41.96±9.27)岁。采用统计参数图(SPM)8软件对贫血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PET图像进行处理与分析。分别将贫血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轻度、中度、重度贫血患者间的脑PET图像进行体素对体素的两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各自组间的脑葡萄糖代谢差异分布图,同时利用xjView软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进行立体定位分析及体素值定量分析,得出各异常区域的t值。 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比较,贫血患者脑PET图像表现为区域性大脑静息葡萄糖代谢减低,累及的脑区包括双侧额上、中、下回,右侧颞叶下回和右侧顶下小叶,未见明显代谢增高脑区,总体素数为3705个(t=5.01~5.85,均P<0.05)。与轻度贫血患者比较,中度贫血患者脑代谢减低区见于双侧额下回、右侧额中回、右侧颞叶下回和右侧顶下小叶,总体素数为832个(t=5.22~5.86,均P<0.05);重度贫血患者脑代谢减低区见于双侧额上回、双侧额中下回、右侧颞叶下回和右侧顶下小叶,总体素数为1834个(t=5.42~6.05, 均P<0.05)。与中度贫血患者比较,重度贫血患者脑代谢减低区见于左侧额上回、左侧额中下回、右侧额中回、右侧颞叶下回和右侧顶下小叶,总体素数为1598个(t=5.72~6.48,均P<0.05)。 结论 贫血患者大脑静息状态下葡萄糖代谢改变以区域性葡萄糖代谢减低为主,代谢减低区多涉及情感、认知等相关的脑区,且随着贫血程度的加重,脑代谢减低区的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8F-FDG脑代谢联合11C-甲基-N-2β-甲基酯-3β(4-F苯基)托烷(11C-CFT)脑多巴胺转运体(DAT)PET双显像在帕金森病(PD)诊断与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55例不同严重程度的PD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者分别行18F-FDG脑代谢显像和11C-CFT脑DAT PET显像检查,通过勾画ROI,比较PET图像中不同严重程度的P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中脑基底节区葡萄糖代谢及DAT分布的差异,分析18F-FDG PET、11C-CFT PET显像在不同严重程度PD评估中的作用及特点。 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相比,18F-FDG PET显像中PD患者脑葡萄糖代谢改变主要为双侧基底节区壳核对称性代谢增高,同时部分患者伴有大脑皮质不同程度代谢减低;11C-CFT PET显像中PD患者双侧尾状核、壳核前、中、后部表现为DAT分布不同程度减低。单侧症状者或双侧症状者均以患侧对侧基底节区壳核DAT分布减低明显,并以壳核后部DAT分布减低为著。 结论 18F-FDG PET联合11C-CFT PET双显像在PD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型与非AD型变性痴呆患者的大脑葡萄糖代谢特征.方法 对23例AD患者、24例非AD型变性痴呆[包括9例帕金森病痴呆(PDD)、7例额颞痴呆(FTD)及8例路易体痴呆(DLB)]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静息状态下的18F-脱氧葡萄糖(FDG)PET脑显像.结果 采用统计参数图(SPM)法进行基于体素水平分析.结果 (1)AD组:AD患者大脑葡萄糖代谢较对照组减低的脑区包括双侧颞-顶联合皮质区、额叶、楔前叶及后扣带回等部位.(2)非AD型变性痴呆组:FTD组大脑葡萄糖代谢较对照组减低的脑区包括双侧额叶、顶叶、岛叶、扣带回及左侧楔前叶、右侧皮质下结构等部位,以双侧额叶及皮质下结构为著;PDD组大脑葡萄糖代谢较对照组减低的脑区包括双侧额叶、颞-顶联合皮质区及皮质下结构,如基底节、丘脑等部位;DLB组大脑葡萄糖代谢较对照组减低的脑区包括双侧枕叶、楔前叶、额叶、顶叶及左侧前扣带回、右侧颞叶及皮质下结构如基底节、丘脑等部位,以双侧颞-顶-枕叶联合皮质区为著.结论 AD型与非AD型变性痴呆的大脑葡萄糖代谢特征不同,18F-FDG PET脑显像可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神经变性痴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脑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情绪及其18F-脱氧葡萄糖(FDG)PET脑显像的特点.方法分别对21例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及2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脑18F-FDG PET显像,年龄、性别构成配对,用抑郁自评量表(SDS)、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进行评估.用统计参数图(SPM2)软件比较肿瘤组和对照组脑葡萄糖代谢的差别.结果SDS标准总分和HAMD总分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HAMD量表7项因子中认知障碍和日夜变化因子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焦虑/躯体化、体重、阻滞、睡眠障碍和绝望感5项因子分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SPM分析显示肿瘤组较对照组左侧颞下回、颞上回、后扣带回、颞中回、角回、楔叶及右侧前扣带回、额中回和双侧额下回葡萄糖代谢减低.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抑郁情绪,18F-FDG PET脑显像提示的局部葡萄糖代谢下降可能与抑郁情绪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来探讨小脑在产生语言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运用西门子3.0T磁共振仪获得静息态数据,用DPARSF软件对静息态数据进行预处理。首先对12例卒中后失语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低频振荡振幅(ALFF)分析,在REST软件中行两样本t检验,得到失语组右侧小脑的某一脑区ALFF信号低于正常对照组,然后把此脑区作为种子点和ROI选取区,在正常对照组中进行单样本t检验,得到功能连接图。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失语组左侧颞中回、左侧前额叶内侧回、右侧小脑的ALFF减低;右侧小脑在正常对照组功能连接的脑区有小脑蚓部、左侧颞中回、左侧额上回内侧面、辅助运动区。 结论 右侧小脑本身及通过影响与其存在功能连接和解剖连接的脑区参与语言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法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Type 2 diabetic retinopathy,T2DR)患者静息状态下脑自发神经活动的改变进行分析。方法收集17例T2DR患者和17例T2NDR(Non-Type 2 diabetic retinopathy)患者以及21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健康志愿者(normal control,NC),采用西门子Trio 3.0T磁共振采集全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及3D T1WI结构像。利用ALFF算法处理所得的脑功能磁共振数据,并对存在组间差异脑区的ALFF值与认知测试量表得分进行相关程度的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T2NDR组的右侧直回、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脑区ALFF值减低,左侧顶下小叶、双侧顶上小叶脑区ALFF值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2NDR组比较,T2DR组的双侧距状回、双侧舌回、左侧额上回、左侧额下回、左侧颞上回脑区的ALFF值减低,左侧小脑ALFF值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2NDR组比较,T2DR组的双侧距状回、双侧枕中回、右侧枕上回、左侧额上回、左侧颞中回脑区ALFF值降低,左侧小脑区ALFF值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2DR组左侧舌回ALFF值与MMSE得分呈明显负相关,左侧距状回ALFF值与MOCA得分呈明显负相关。结论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ALFF)法可以发现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异常脑自发神经活动区和功能损害区。  相似文献   

10.
胰腺癌患者大脑静息葡萄糖代谢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脑显像技术探讨无脑部疾患的原发性胰腺癌患者的大脑静息状态下的葡萄糖代谢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例无脑部疾患的原发性胰腺癌患者进行了常规全身~(18)F-FDG PET检查,采用统计参数地形图分析软件(SPM)回顾性分析了其脑部~(18)F-FDG PET影像资料,并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6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了比较.结果:SPM分析显示无脑部疾患的原发性胰腺癌患者和对照组相比,其大脑在静息状态下出现的葡萄糖代谢减低区主要分布在左侧额中下回,两侧颞叶也有代谢减低区;静息状态下葡萄糖代谢升高的区域主要见于左侧杏仁核和右侧海马周围.结论:胰腺癌患者静息状态下的脑代谢非常符合重症抑郁发作或双极抑郁的代谢特点,这些代谢的改变有望应用于胰腺癌患者精神情感障碍的客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患者大脑静息葡萄糖代谢改变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未经治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全身18F-FDG PET/CT检查资料.肺癌组织学类型均经穿刺或手术病理明确,根据不同组织学类型将患者分为腺癌(42例)、鳞癌(37例)、小细胞肺癌(21例)3组.将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统计参数地形图分析软件分析每组患者PET脑代谢显像资料,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3组患者脑代谢改变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脑PET显像均表现为区域性大脑静息葡萄糖代谢降低,主要分布在左侧额叶上中回及双侧颞叶上、中、下回,小细胞肺癌组还可见右侧顶下小叶及海马区受累.小细胞肺癌组低代谢脑区面积(体素数3848)大于腺癌组(体素数1436)(t=14.33,P<0.05)和鳞癌组(体素数1397)(t=10.07,P<0.05),腺癌组与鳞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4,P>0.05).结论 肺癌患者大脑静息葡萄糖代谢改变与其组织学类型有一定相关性.脑代谢降低区多涉及精神情感功能区,PET脑显像有望为肺癌患者出现的精神情感障碍症状提供客观的分子影像学依据和可能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Prader-Willi syndrome (PWS) is a genetic disorder caused by the nonexpression of paternal genes in the PWS region of chromosome 15q11-13 and i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human syndromic obesity. METHODS: We investigated regional brain metabolic impairment in children with PWS by 18F-FDG PET. Sixteen children with PWS (9 males, 7 females; mean age +/- SD, 4.2 +/- 1.1 y) and 7 healthy children (4 males, 3 females; mean age +/- SD, 4.0 +/- 1.7 y) underwent brain 18F-FDG PET in the resting state. The images of PWS children were compared using 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analysis with those of healthy children in a voxelwise manner. RESULTS: Group comparison showed that children with PWS had decreased glucose metabolism in the right superior temporal gyrus and left cerebellar vermis, region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taste perception/food reward and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function, respectively. Metabolism was increased in the right orbitofrontal, bilateral middle frontal, right inferior frontal, left superior frontal, and bilateral anterior cingulate gyri, right temporal pole, and left uncus, regions that are involved in cognitive functions related to eating or obsessive-compulsive behavior. Interestingly, no significant metabolic abnormality was found in the hypothalamus, the brain region believed to be most involved in energy intake and expenditure. CONCLUSION: This study describes the neural substrate underlying the abnormal eating behavior and psychobehavioral problems of PWS.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F—FDGPET显像研究难治性强迫症脑内葡萄糖异常代谢区域,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方法对8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和8名健康对照者进行脑”F.FDGPET显像,利用SPM软件进行对比,分析强迫症患者葡萄糖代谢改变的脑区,并对代谢变化与Yale—Brown强迫症评定量表(Y—BOCS)评分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双侧额叶皮质(包括直回、眶回及扣带回)、左侧丘脑、右侧颞叶、双侧小脑葡萄糖代谢高于健康对照组(Zmax=3.45~5.80,P均〈0.001);而双侧额叶运动区皮质及双侧顶叶(BA7)呈低代谢(Zmax=3.44~4.46,P均〈0.001)。Y—BOCS评分与双侧前扣带回皮质葡萄糖代谢呈正相关(zmax=3.77,3.48,2.97,P均〈0.01)。结论难治性强迫症患者脑内额叶一纹状体一丘脑一额叶环路葡萄糖代谢增高,同时伴随双侧额叶运动区皮质及顶叶葡萄糖代谢减低;前扣带回葡萄糖代谢状态有助于评价强迫症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性脊髓病(HM)患者静息态下局部一致性(ReHo)的差异.方法 对22例HM患者及25例人口学特征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C)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扫描,用处理软件获得ReHo数据,比较HM患者与正常人在静息状态下大脑ReHo的差异.结果 与HC相比,HM患者ReHo值降低的脑区有左侧颞中回、右侧梭状回、右侧楔前叶和左侧海马旁回,ReHo值升高的脑区有双侧扣带回、双侧中央旁小叶、双侧额中回、右侧中央前回、双侧岛叶、右侧额上回和左侧额下回.结论HM患者的若干脑区存在ReHo升高或降低,提示HM的病理生理机制并非只存在单一脑区的功能异常,而涉及多个大脑功能网络,是一种大脑功能失连接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脑部功能连接情况.方法 选取9例Ⅱ~Ⅲ级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及8名年龄分布相同的健康志愿者在静息状态下进行MR扫描,选择双侧苍白球作为种子点,分析其脑部功能连接情况,并采用两样本t检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正常健康对照组中,双侧颞极、双侧海马、双侧丘脑、扣带回后部、右侧枕中区、右侧顶上回等部位存在着功能连接.帕金森病患者的双侧小脑半球、左侧海马、双侧颞上回、后扣带同、左侧额下回、左侧额中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顶下回、左侧顶上回等部位存在功能联系,与对照纽相比,帕金森病患者的双侧小脑、双侧颞叶、左侧额叶、左侧运动前区、左侧顶叶等部位存在着功能连接增强,双侧丘脑的功能连接减弱.结论静息状态下,帕金森病脑部存在着功能连接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0~4岁的双侧先天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听觉、语言、视觉及其他相关脑区的ALFF值及ReHo的变化情况,判断人工耳蜗置入前患儿的听觉、语言、视觉及其他有关脑区的功能重塑。方法选取0~4岁双侧先天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25例,正常听力组20例,以2岁为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分为4组:0~2岁耳聋组患儿16例、0~2岁对照组9例;2~4岁耳聋组患儿9例、2~4岁对照组11例。采用GE3.0T磁共振成像仪对被试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分别采用低频振幅(ALFF)、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结果0~2岁耳聋患儿与0~2岁正常被试的ALFF及ReHo相比、2~4岁耳聋患儿与2~4岁正常被试的ALFF及ReHo相比、2~4岁耳聋患儿和0~2岁耳聋患者的ALFF及ReHo相比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低频振幅及局部一致性能较好地揭示双侧先天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大脑异常神经活动造成的BOLD信号的改变,0~4岁的双侧感音性聋儿的听觉、视觉、语言及其他感觉系统相关皮层可能发生了功能重塑,功能磁共振对人工耳蜗术前评估及预后的判断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