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探讨跌倒防范图文对照手册多版并用模式在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防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12月于本科住院的8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防跌倒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跌倒防范图文对照手册多版并用模式进行防跌倒管理,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老年住院病例干预后跌倒知识掌握度评分和跌倒安全管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跌倒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跌倒防范图文对照手册多版并用模式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跌倒防范管理,可显著提高该类患者跌倒知识掌握度,降低跌倒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跌倒安全管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安全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总分及意外跌倒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外跌倒因素中,互相戏耍打架致跌倒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实施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可避免跌倒事件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3.
李蕾  郑桑 《护理与康复》2016,15(4):352-355
目的观察应用健康信念模式防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排序方法将100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宣教方法进行预防跌倒干预,观察组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实施预防跌倒健康宣教。观察患者干预前后预防跌倒知识、预防跌倒健康信念水平、预防跌倒健康动力及预防跌倒自我效能,同时统计干预期间预防跌倒行为和跌倒次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预防跌倒知识、预防跌倒健康信念水平(包括易感性、严重性、益处及障碍4方面)、预防跌倒健康动力及预防跌倒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预防跌倒行为得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期间,跌倒次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康信念模式能防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媒体健康教育在住院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10~2018年3月的72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 2017年10月~12月住院的3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8年1~3月住院的3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预防跌倒、坠床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预防跌倒、坠床教育的同时采用多媒体健康教育。跟踪监测两组护理工作中发生的不良事件,比较两组病例发生跌倒、坠床不良事件的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跌倒、坠床不良事件的1人;对照组发生跌倒、坠床不良事件的15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多媒体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防范跌倒、坠床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住院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HAPA理论的健康教育在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妇科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HAPA理论的健康教育。结果实施基于HAPA理论的健康教育后,干预组患者健康知识得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患者在症状管理、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总分方面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HAPA理论的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的疾病认知和自我效能,降低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6.
胡阳  石倩 《天津护理》2018,26(5):597
目的:使用思维导图对神经系统肿瘤患者进行跌倒预防的健康教育,防范与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增强患者以及家属对跌倒风险的认知度。方法:绘制预防跌倒的思维导图,应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对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住院的患者进行评估,将高危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方式进行跌倒知识宣教,落实安全措施;观察组采用预防跌倒的思维导图进行宣教,在入院当天、1周2个时段评估两组患者防跌倒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患者知识掌握情况和跌倒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为1.89%,低于对照组的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在疾病因素、躯体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家属因素5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该健康教育模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用思维导图对神经系统肿瘤患者进行跌倒知识宣教,患者的防跌倒认知度增高,跌倒事件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妇科12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术后调查分析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开始进食时间,并评定分析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术后满意度及并发症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开始进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术后满意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肖瑾  张立利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0):1378-1381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应用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在住院患者跌倒预防中的效果研究。方法2013年6月~2017年6月选取该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5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2例及观察组1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应用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对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分为不同等级采取针对性跌倒预防措施对患者实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跌倒预防知识评分、预防跌倒坠床行为评分、自我保护评分、跌倒的发生率、跌倒预防依从率及患者的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跌倒预防知识评分、预防跌倒行为评分、自我保护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跌倒预防依从率及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患者住院期间应用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进行跌倒分级,并根据分级实施针对性护理将有助于避免跌倒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虞淑娟 《妇幼护理》2023,3(14):3471-3472
目的 探讨安全护理联合个体化运动训练对老年患者跌倒先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本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老年患者 164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82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防 跌倒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安全护理联合个体化运动训练。分析比较两组的跌倒效能、日常生活能力和 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 MFES 及 Barthel 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 MFES 及 Barthel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跌倒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安全护 理联合个体化运动训练,能增强患者的跌倒效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以中、夜班为主的预见性防范护理对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收治的116例心内科住院患者,按照抽签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实施以中、夜班为主的预见性防范护理方式,干预时间均为住院期间。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对其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跌倒、坠床、输液回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中、夜班为主的预见性防范护理模式降低了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联合目标管理预防精神疾病患者跌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9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式,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品管圈联合目标管理干预方式。干预后, 比较两组的患者跌倒发生率及因跌倒引发的伤害等级, 运用自制护理量表评估并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总发生率为4.17%, 对照组为20.83%,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因跌倒而引发伤害等级比较, 观察组发生轻度、中度伤害各1例, 对照组发生轻度伤害5例、中度3例、重度2例, 伤害等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操作技术水平、服务态度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品管圈联合目标管理可降低精神疾病患者跌倒发生率, 及跌倒而引发的伤害等级, 且能激发护理者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在老年脑小血管病步态障碍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老年脑小血管病步态障碍患者33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跌倒管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前馈控制的跌倒管理模式,建立院内外协同跌倒管理,实现预防跌倒的全程照护。比较两组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跌倒所致的损伤程度、患者预防跌倒知信行评分,护士预防跌倒知信行评分。结果 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跌倒事件发生率、跌倒所致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预防跌倒的知信行水平高于对照组;护士在前馈控制实施半年后预防跌倒知信行水平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神经内科老年脑小血管病步态障碍患者中实施基于前馈控制的跌倒管理,可明显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率及跌倒损伤程度,有效提高患者及护士预防跌倒的知信行水平,有利于实现患者安全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微视频与回授法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7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单向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微视频与回授法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疾病知识掌握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对疾病认知、用药知识、眼部及面部护理与训练、饮食指导、出院后护理知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基于微视频与回授法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其面瘫知识掌握度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自制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在住院老年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338例(干预组)住院老年患者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及针对性的防跌倒干预,并与同期应用传统防跌倒措施干预的患者(对照组)进行效果比较。结果干预组应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4分者289例,干预期间发生跌倒1例,跌倒发生率为0.3%;对照组评估总分≥4分者305例,跌倒9例,跌倒发生率为3.0%,两组跌倒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611, P<0.05)。结论应用自制的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在住院老年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较为明显,能减少跌倒的发生,今后可望在老年住院患者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跌倒风险分层管理模式在住院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入住一病区设为对照组(3 130例),入住二病区设为观察组(3 150例)。所有患者入院时采用《跌倒风险评估单》进行跌倒风险评估,≤24分为轻度危险,25~44分为中度危险,≥45分为高度危险。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跌倒风险分层管理模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跌倒不良事件的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跌倒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掌握跌倒相关知识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跌倒风险分层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防范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精神科住院患者预防跌倒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32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防跌倒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教育效果。结果:干预组预防跌伤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0.01),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可降低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心内科病房建立和应用防跌倒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将心内科病房启用防跌倒干预模式前后各960例有跌倒危险因素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防跌倒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相关防跌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应用防跌倒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例数。结果:在心内科病房中实施防跌倒干预模式后,跌倒发生率由0.94%下降至0.21%。结论:在住院患者中应用防跌倒干预模式可以减少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住院安全,最大限度地规避跌倒所致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手外伤患者术后应用自制互动式手功能训练器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收治的78例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两组均使用自制互动式手功能训练器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教育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手握力、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评分、手指功能评分及依从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手握力、FIM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手指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依从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手外伤患者术后采用自制互动式手功能训练器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还能显著改善患者手部功能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典型情境安全行为模拟演练模式在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12月收治于笔者所在医院的跌倒高风险老年住院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收治于奇数病室的100例老年患者设为对照组,收治于偶数病室的100例老年患者设为试验组,对照组按常规模式施行跌倒预防管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典型情境安全行为模拟演练干预,比较2组预防安全行为知识掌握度评分、安全行为执行度评分及跌倒事件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跌倒预防安全行为知识掌握度评分与安全行为执行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8.385,P<0.001;t=21.591,P<0.001),住院期及出院后3个月内跌倒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128,P=0.024;χ2=4.688,P=0.030)。结论 采用典型情境安全行为模拟演练模式对老年住院患者开展跌倒预防管理,可显著提升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安全行为知识掌握度与安全行为执行度,降低住院期及出院后跌倒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4 R危机管理理论在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12月收治的精神科住院患者设定为对照组;2018年1—12月收治的精神科住院患者设定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跌倒管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4 R危机管理理论对患者进行跌倒管理。比较2组患者跌倒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跌倒发生率、跌倒后导致伤害等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4 R危机管理理论可以有效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率和伤害严重程度,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