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74例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7例患者实施常规心理干预,研究组37例患者实施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行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取得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手术室整体化护理在提升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1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整体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评分、手术时长、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室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通过手术室相关护理抑郁、焦虑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患者术后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达93.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6.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3%,两组之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中应用整体化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等风险的发生,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程度,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将81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观察2组患者焦虑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前焦虑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实施手术室综合心理护理和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SCL90各项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症状得分均下降,观察组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症状、躯体化、敌对和偏执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手术准备至术毕时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有显著的变化(P<0.05),但两组在手术准备时和手术进行20 min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毕时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满意度评价得分和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综合心理护理有助于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生理指标的平稳,减轻心理和生理的不适症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舌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的老年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老年舌癌患者(年龄≥60岁)66例,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老年舌癌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刘祎 《中国医药导报》2015,(10):166-169
目的 探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干预模式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肺部感染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肺部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舒适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7.94%,低于对照组(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对肺部感染防控知识掌握的良好率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82%,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干预模式可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提高患者对肺部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42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71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71例采用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及抑郁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手术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其负面情绪对手术治疗的影响,提高护理满意度,进而确保手术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手术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陈红  阳四元 《中外医疗》2011,30(1):142+144-142,14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及提高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手术前、中、后分别实施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焦虑值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护理干预对缓解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情绪,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丁  黄锦燕  杜菲 《基层医学论坛》2016,(26):3720-3721
目的: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60例胃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2013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满意度调查表对2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和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①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 SAS、SDS 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 SAS、SDS 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第1天,对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实施手术的过程中进行手术室人性化护理,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而且患者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86例手术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43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手术室管理、手术室感染管理、规范性手术操作、改进术区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完善术前护理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经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后,伤口感染率低至2.80%,显著低于对照组(14.69%),且观察组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满意率也显著高于常规护理,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完善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外科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何淑君 《基层医学论坛》2014,(27):13-14,3609
目的分析术前访视的效果,为提高手术安全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院择期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107例,对照组进行术前常规准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术前访视,比较2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变化及手术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调查患者及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访视可以减轻手术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是保证医疗安全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幼嫦 《河北医学》2012,18(6):849-85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提供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寻求增加患者满意度,加强医院竞争力的途径.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278名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39人,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术前、术中、术后实施一系列的人性化护理.结果:试验组在经过人性化护理干预后其焦虑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手术病人实行人性化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焦虑水平,提高对手术成功的信心,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4.
李福宣  曹敏  田雪梅  王朝菊  刘凤 《西部医学》2010,22(8):1532-1533,153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肾移植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肾移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分别在术前1天、术晨入手术间至麻醉前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和焦虑值、抑郁值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血压、心率、焦虑值、抑郁值低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护士术前对肾移植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稳定血压、心率,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07年1月-2008年1月42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人性化护理干预组(213例)和对照组(213例),观察比较其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水平及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比较,人性化护理干预前患者焦虑情况与对照组护理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人性化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焦虑情况(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护理满意度比较,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分析总结结果示,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单纯的常规护理(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的手术过程中,能有效减少患者由于手术治疗带来的焦虑等负面影响,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系统性康复护理在创伤性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T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将2017年6月—2018年3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及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的60例TSCI并发NB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按入院时间段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3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膀胱功能训练、间歇导尿示范、心理干预、饮食护理、随访监督等系统性康复护理。连续干预6个月后评估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膀胱功能评价、尿路感染发生率、护理工作满意率。 结果 2组患者并发尿路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干预组发生感染的例数要低于对照组。干预组达到膀胱平衡状态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工作满意率也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2组QOL比较,缺陷与强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在焦虑与情感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系统性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NB患者达到膀胱平衡状态所需时间,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有效提高了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手术室行非全身麻醉的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48例,予以常规护理作对照组,予以心理护理干预作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术后VAS和SAS评分以及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VAS评分为(3.1±1.8)分,比对照组(5.6±2.1)分低,且研究组SAS评分(50.9±3.8)分,比对照组(62.8±3.2)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护理的满意度95.83%,比对照组(79.1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率和血压恢复,且患者术后疼痛和焦虑程度较小,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142-14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降糖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焦虑及抑郁心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及抑郁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的总满意率为70.00%,两组护理总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抑郁及烦躁等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闫蒙 《中国医药导报》2012,9(7):131-132,134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内护理工作中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7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手术室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波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拆线时间、住院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术室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应激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应激指标水平变化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肾上腺素(E),统计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及应激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BP、DBP、HP及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48/48),高于对照组的85.4%(4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结构式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可有效降低患者应激水平,同时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推动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