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研究表明儿童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Perthes病)的发病与儿童股骨头血液供应、髋关节周围病变、外伤、内分泌因素、遗传等多种原因有关。目的:建立可靠的Perthes病的动物模型,并观察其股骨头组织学变化、细胞凋亡情况及p53和bcl-2基因的表达,并探讨凋亡基因p53和bcl-2与Perthes病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型臂透视下经右侧股骨颈注射TH胶致骺板缺血,建立幼兔Perthes病模型,并以同样方法用经右侧股骨颈给予注射生理盐水的兔作对照,于建模后4,6,8,10,12周分别取模型组和对照组两组右侧股骨头做病理切片,观察两组髋关节骺板细胞凋亡情况,并观察两组右侧股骨头p53和bcl-2等凋亡基因表达阳性率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建模后4周开始出现模型组右侧髋关节关节间隙增宽,出现点状出血变性区并逐步扩大,随后关节软骨与骨骺的黏附强度下降,骨质松脆,干骺端疏松变软。模型组右侧股骨头骺板细胞凋亡率与p53基因表达阳性率呈明显正相关性(r=0.68,P<0.05),与bcl-2基因表达阳性率之间呈明显负相关性(r=-0.75,P<0.01)。实验建立的perthes病动物模型稳定,简单,无反复现象。结果证实了Perthes病的发生与p53和bcl-2凋亡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2.
1资料与方法1.1对象  4 0例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均为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1年 6月在我院住院患者 ,经头颅CT确诊。观察组 2 0例 ,男 11例 ,女 9例 ,年龄 35— 74岁 ,平均6 0 .6 0岁 ;脑出血 2例 ,脑梗死 18例 ,右侧偏瘫 10例 ,左侧偏瘫 10例。对照组 2 0例 ,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4 6— 76岁 ,平均 6 1.2 0岁。脑出血 5例 ,脑梗死 15例 ,右侧偏瘫 13例 ,左侧偏瘫 7例。两组患者病程、病变部位、程度和范围无明显差异。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基础护理 ,观察组患者还同时配合应用以下康复治疗 :①运动疗法 :早期良姿位 ;被动运动 :各…  相似文献   

3.
患儿女性,5岁。因舌部右侧无痛性包块1月余入院。查体:舌体右侧见一隆起包块,约2cm×1·5cm×1·5cm大小,质中偏硬,轻度活动,界尚清,包块波及舌体全层,无压痛,无破溃糜烂。行舌部右侧包块切除术,术中见约1ml黄绿色物溢出,切除包块约1·5cm×1cm×0·8cm大小。临床诊断:舌部右侧包块性质待查。病理检查巨检:灰黑色组织一块,大小1·5cm×1·4cm×1cm。镜检:送检组织内见多个小脓肿,脓肿壁为炎性肉芽组织,脓腔内为大量中性粒细胞、较多浆细胞、少量淋巴细胞及散在的菌丝团。病理诊断:(右侧)舌体放线菌病。讨论放线菌病主要是以色列放线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病历摘要见1988年第10期540页。临床讨论本例病史特点:①青年男性,急性起病;②病初患左前额部带状疱疹合并眼部带状疱疹性结角膜炎;③发病40天后突然出现失语、右侧肢体偏瘫等症状,上述症状很快达高峰,又在短时间内改善,恢复;④  相似文献   

5.
例1:患者女性,42岁,已婚。20年前因受凉后出现右侧面部活动不灵,咀嚼无力。诊断为“面神经炎”。间断治疗二年效果不佳。病侧面肌出 现不自主抽动。含化糖块及进食时病侧眼泪流下。多次查体:泪道冲洗通畅,余末见异常。 例2:患者男性。31岁,已婚。因拔牙后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结合功能磁共振(f MRI)技术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卒中后失语语言功能重组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选择符合条件的卒中后失语患者6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成人9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均于入组时进行任务态功能磁共振(task-f MRI)检查。其中4例患者在神经导航定位系统引导下标记右侧额下回三角部,予1 Hz r TMS刺激,每周5次,共2周。治疗前后进行中文版西方失语症成套检验(WAB)评估及task-f MRI检查。采用SPM 12软件对f MRI数据进行处理,比较两组脑区激活差异及体素变化,对4例病例r TMS治疗前后f MRI数据及WAB评分进行个体分析,比较其脑区激活差异、激活体素指数(AVI)及语言功能变化。结果实验组双侧大脑半球激活总体素均比健康对照组多,包括感兴趣区(ROI)双侧额中回、双侧补充运动区;非感兴趣区(n-ROI)左楔前叶、左中央后回、右海马、右旁扣带回等。实验组比健康对照组激活减少的脑区包括ROI左侧额下回三角部;n-ROI左距状裂周围皮层、左舌回、右前扣带回和旁扣带回。病例1、病例2病程较短,病灶体积较小,治疗前双侧大脑半球激活升高,AVI显示语言功能偏侧化为右侧大脑半球;治疗后双侧大脑半球激活水平均降低,但ROI的高效语言功能区如左侧额下回三角部由原来无激活变为明显激活,AVI显示语言功能偏侧化由右侧大脑半球转为左侧大脑半球,语言功能较前改善。病例3、病例4病程较长,病灶体积较大,治疗前双侧大脑半球激活均降低,AVI显示病例3语言功能偏侧化为右侧大脑半球,病例4为左侧大脑半球。治疗后两者双侧大脑半球激活均较前增加,语言功能偏侧化均为右侧大脑半球;病例3的ROI左侧额中回、右侧颞中回由治疗前无激活变为明显激活,右侧补充运动区激活增加,病例4治疗前未见ROI激活,治疗后双侧补充运动区、右侧岛盖部及右侧颞中回出现激活。结论低频r TMS可通过优化失语患者双侧大脑半球语言功能重组模式,改善其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7.
1 病历患者 ,男性 ,2 1岁 ,因右侧胸痛伴气促 2d入院。于 2d前饮烈性酒后咳嗽、呕吐 ,继而出现右侧胸痛伴气促 ,当地医院诊断为右侧胸腔积液 ,治疗 2d无效后转入本院。查体 :体温 39.2℃ ,脉搏 10 4次 /min ,呼吸2 2次 /min ,血压 11/ 7kPa ,急性病容 ,消瘦 ,神清 ;颈软 ,气管左偏 ;胸廓右侧饱满 ,右上肺叩诊鼓音 ,右下肺叩诊浊音 ,右侧呼吸音消失 ,左侧呼吸音增粗。血常规 :白细胞 18.7× 10 9/L ,中性粒细胞 82 % ,淋巴细胞18% ;胸片 :右侧胸腔中量积液并少许积气 ,纵隔无明显增宽。初步诊断为右侧胸腔积液并感染 ,自发性气…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女,43岁。发现右侧颈部包块2年,大小约3cm×2cm,手术切除,术后病检提示"淋巴结错构瘤",2个月后复查提示右侧颈部约0.2cm结节,未予处理。现右侧颈部包块长大,超声提示: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大小约6.2cm×3cm×4cm,  相似文献   

9.
<正> 此文报道两例非受累肢体股神经牵拉试验(FNST)引起病侧肢体痛,诊断为高位腰神经根病的病例。 病例1:46岁男性患者,扛床垫时出现右髋、腹股沟及腿前部疼痛,于1周前打高尔夫球后右腿疼痛且负重困难,有5年腰痛(LBP)病史,2年前的磁共振(MRI)扫描示L4-5椎间盘疝。体检:脊柱伸展及右侧屈时引起明显的右股前部疼痛,步行时疼痛减轻且骨盆左向移位,坐位及仰卧直腿抬高不引  相似文献   

10.
<正>我院收治皮肤型rosai-dorfman病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52岁,维吾尔族,发现右侧鼻唇沟结节2月余。2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鼻唇沟处红肿,红斑上有黄点大小丘疹,轻度瘙痒,无疼痛,数月后红斑上出现米粒大结节,呈暗红色,逐渐增大,融合成片。未累及其他部位皮肤,发病以来无发热,体重  相似文献   

11.
病历摘要见7期第373页。临床讨论杨医师(自治区人民医院内科):本例病史特点:①中年男性;②病程较短仅3个月;③临床表现开始以右上腹持续胀痛为主,急诊时有急性心包填塞征,表现为呼吸困难、口唇紫绀、颈静脉充盈、脉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DTI探讨抑郁症患者脑区改变情况及高血压对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25例抑郁症(抑郁症组)、25例高血压(高血压组)、21例抑郁高血压共病(共病组)患者和2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DTI检查,获得FA及ADC参数图,比较4组间不同脑区FA值和ADC值差异;评价差异脑区平均FA值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FA值下降脑区包括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额下回、右侧楔前叶、右侧杏仁核和左侧枕中回;共病组FA值下降脑区包括双侧尾状核、右侧额上回、右侧海马旁回、右侧岛叶、右侧颞极、右侧丘脑、右侧楔前叶和右侧苍白球;高血压组FA值未见明显差异。各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症组右侧海马旁回、右侧杏仁核,共病组右侧海马旁回、右侧岛叶、右侧颞极、右侧苍白球、左侧尾状核的平均FA值与HAMD17评分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DTI中抑郁症和高血压共病患者较抑郁症患者FA值下降脑区增多,高血压可能对抑郁症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1 本病例临床特点 ①患者为产褥期妇女,妊娠期间患"妊娠中毒症”;②产后出现腹泻,继之头痛、呕吐,突然抽搐、昏迷;③抽搐过后无肢体瘫痪,双侧巴氏征(+),克氏征(-);④双眼球病初向左侧凝视,几小时后又向右侧凝视;⑤先后出现颞叶钩回疝和枕骨大孔疝而死亡.  相似文献   

14.
肺吸虫病并胸腔积液误诊为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男,11岁。因咳嗽、右侧胸痛伴全身乏力27天入院。患儿27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咳嗽,全身乏力,继之出现右上肢麻木,活动受限,右侧胸痛,呼气时加重,伴夜间发热、盗汗。曾在当地诊所予青霉素治疗,2天后右上肢麻木减轻,体温下降,但咳嗽、胸痛加剧,后又出现间断性发热,仍有盗汗。当地医院X线胸片示:右下肺肺炎,右侧胸膜炎,包裹性胸腔积液。CT检查示:右侧胸膜炎,包裹性胸腔积液,脓胸?右侧胸膜增厚钙化、粘连,胸壁占位性病变。查体:消瘦,双侧颌下分别可触及直径0·5 cm的淋巴结。右侧胸廓稍塌陷,叩诊呈实音,双肺呼吸音低,右侧为甚;脑膜…  相似文献   

15.
<正> 子宫输卵管造影并发生殖静脉逆流较为少见,国内尚无报道。我们近年来发现四例,报告如下: 例 1:32岁。绝育术后7年。因故需施行输卵管再通,术前造影以观察两侧输卵管阻塞情况。月经周期正常,妇检无特殊。子宫内放置双腔气囊管后于透视下注入碘化油,子宫显影呈三角形偏盆腔右侧,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输卵管远端未显影。继续加压推注见宫腔旁间质出现细网状影,随后右侧出现—宽约0.5cm之造形带,并经骶骨前向上沿腰椎旁侧快速流动直至腰2水平。造影剂呈串珠样;入下腔静脉后即分散。24小时复查除盆腔右侧仍有少量碘油游离外,胸部未见造影剂,病入术后无咳嗽、胸痛等异常症状。例2:34岁。婚后8年不孕。妇检无特殊。子宫输卵管  相似文献   

16.
1病历摘要 见 2000年第 1期第 41页。2临床讨论2.1本病临床特点 表现为:①青年男性,既往体健;②有结核中毒症状;③首先出现心包及右侧胸腔积液,经抗结核治疗有效;④继后症状反复并进行性加重,出现多浆膜腔积液,为漏出液,且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⑤肝脏肿大,为瘀血性;⑤低蛋白血症,A/G倒置;①红细胞沉降率正常。2.2临床诊断 限制性心肌病患者先有心包及右侧胸腔积液,以后出现双侧胸腔、心包、腹腔积液,但UCG并未见空腔缩小及心内膜钙化,心脏收缩功能指标正常,故可基本排除此病。 心包、胸膜间皮瘤一般…  相似文献   

17.
汪勇  刘林海  郭钏  张仰 《华西医学》2009,(7):1836-1837
目的:提高对精索副神经节瘤的诊断和治疗认识。方法:报告我院2009年2月收治1例精索副神经节瘤患者,并复习文献。患者,男,66岁,因发现右侧阴囊上部包块20年入院。查体发现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右侧阴囊上部占位,B超提示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右侧阴囊上部34mm×28mm不均质包块,血供丰富。结果:行双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及右侧精索包块切除术。术中见包块程球形、质中等、边界清楚。术后病检:副神经节瘤。1周后行扩切,未发现有肿瘤浸润。术后随访2月至今无复发及转移。结论:精索副神经节瘤诊断依赖于病检,良恶性判别尚无统一标准,治疗经完整切除肿瘤且术后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8.
<正>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黏膜疾病[1],以老年机体免疫力低下者高发,同时患牙髓炎并口腔内、面部带状疱疹的年轻患者少见。我院近期收治口腔、面部带状疱疹并牙髓炎1例,病初漏诊带状疱疹,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女,29岁。因右上颌牙列及右侧面部剧烈疼痛1周就诊。10 d前淋雨后出现低热伴右侧偏头痛,认为是感冒,未治疗。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颌牙列及右侧面部剧烈疼痛,同时向同侧头部放射,  相似文献   

19.
病历报告 男,60岁。因右胸痛3月伴咳嗽、气促2月于1986年10月15日入院。 7月下旬曾跌跤,身体右侧着地,3小时后出现右侧胸腹痛及肢体疼痛,医疗站给跌打损伤中药治疗3天后症状消失。一月后出现单声咳嗽,少量白色粘液痰,继之右侧胸膜持续性胀痛,放射至右肩部,气促日趋加重;无畏寒、发热、喀脓痰、咯血、盗汗等。县医院诊断“右侧胸腔积液”并抽胸水3次,予链霉素、异烟肼治疗半月无效,近10天痰中带血,胸痛气促难于耐受。病后食欲减退;消瘦明显,二便  相似文献   

20.
<正> 黄韧带骨化(OLF)可引起椎管狭窄,并可导致脊髓病或/和神经根病。多数患者开始肢体感觉障碍,接着下肢运动无力,最后步态失调。少数出现背部僵硬或疼痛,严重者可出现膀胱功能障碍。 病例报告 1例43岁的男性患者,有高血压、痛风病史。因腰背部疼痛9个月伴进行性下肢无力以右侧明显,感觉减退,步态失调、近期出现尿潴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