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研究药用真菌阿里红Fomesofficinalis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IR、UV、MS、1H-NMR、13C-NMR)鉴定其结构,并研究其对凝血酶(thrombin)的抑制作用。结果从其氯仿洗物中分离得到7个三萜酸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酮基-去氢硫色多孔菌酸(3-keto-dehydrosulfurenic,Ⅰ)、去氢齿孔酸(dehydroeburicoicacid,Ⅱ)、齿孔酸(eburicoicacid,Ⅲ)、硫色多孔菌酸(sulphurenicacid,Ⅳ)、去氢硫色多孔菌酸(dehydrosulphurenicacid,Ⅴ)、去氢齿孔酮酸(dehydroeburiconicacid,Ⅵ)、变孔孔菌酸D(versisponicacidD,Ⅶ)。化合物Ⅶ对thrombin的抑制率为45.36%,而其他化合物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化合物Ⅴ、Ⅶ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Ⅶ在较高浓度对thrombin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外,其他化合物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茯苓中猪苓酸C和去氢土莫酸的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茯苓中猪苓酸C和去氢土莫酸量的差异。方法 应用HPLC法测定猪苓酸C、去氢土莫酸的量,色谱柱为Alltima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70∶2985∶015);体积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44 nm;进样量为20 μL;柱温为30 ℃。结果 测得8个产地茯苓中猪苓酸C、去氢土莫酸的量分别为0.188 6~0.575 6、0.113 7~0.216 7 mg/g,其中以浙江产茯苓药材中猪苓酸C、去氢土莫酸量最高,四川次之,其他几个产地的量相对较低;猪苓酸C定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79 2~2.240 0 μg(r2=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8%,RSD为1.77%;去氢土莫酸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37 2~1.715 0 (r2=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6%,RSD为0.62%。结论 所建立的色谱方法可以简便、准确测定茯苓中猪苓酸C、去氢土莫酸的量,重现性好;各产地茯苓中的猪苓酸C、去氢土莫酸的量差别较大,有必要建立猪苓酸C、去氢土莫酸的定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优化色谱条件,测定细辛不同批次、不同药用部位马兜铃酸的含量,为细辛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0.1%甲酸乙腈-水(40∶60)为流动相,C18色谱柱(4.6mm×150mm,5 m),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0nm,柱温35℃,检测其限量成分马兜铃酸的含量。结果马兜铃酸在上述检测条件下检测限为0.4ng/mL,在0.001~0.200 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9%,RSD为2.19%。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批次细辛药材中地上部分均测出有痕量马兜铃酸,地下部分未能测出。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操作简单,专属性强,可为细辛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白花蛇舌草注射液中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和鸡屎藤次苷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冰醋酸(3∶2∶95),检测波长230 nm,体积流量1.0 mL/min。结果: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和鸡屎藤次苷的浓度分别在7.50~90.0 μg/mL(r=0.999 7)和6.00~72.0 μg/mL(r=0.999 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99.0%,RSD分别为1.2%、1.1%。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 可用于同时测定白花蛇舌草注射液中上述两种环烯醚萜类成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子中2种三萜酸类成分甘五酸和黑老虎酸的含量,并考察不同产地五味子中甘五酸、黑老虎酸的含量差异,为提高药材质量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甲酸水(86:14),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进行方法学考察,测定辽宁、吉林、湖北、湖南、陕西、山西、河南7个产地五味子样品中甘五酸、黑老虎酸的含量.运用SPSS软件(SPSSAU)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甘五酸、黑老虎酸在10~8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为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25%(RSD=2.04%,n=6)和96.02%(RSD=2.03%,n=6).不同产地五味子样品中的甘五酸和黑老虎酸含量变化较大.5个产地的南五味子(湖北、湖南、陕西、山西、河南产五味子)中甘五酸、黑老虎酸的含量均高于北五味子(辽宁、吉林产五味子),甘五酸含量最高的为河南产五味子[(0.285±0.015)mg/g],最低的为吉林产五味子[(0.068±0.017)mg/g];黑老虎酸含量最高的为山西产五味子[(0.927±0.017)mg/g],最低为吉林产五味子[(0.039±0.010)mg/g].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适合同时对这2种三萜酸类成分甘五酸和黑老虎酸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响应曲面法对阿里红中总三萜酸成分进行提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中心组合设计,采用超声波辅助萃取法对阿里红中总三萜酸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析,选择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作为优化因素,研究不同因素水平对阿里红总三萜酸得率的影响。结果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总三萜酸提取的最优条件:超声功率245.2 W、提取时间34.3 min、提取温度50.0℃。结论总三萜酸类化合物提取的实测结果与响应曲面拟合所得方程的预测值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枇杷叶中4种三萜酸成分2α-羟基齐墩果酸(Ⅰ)、2α-羟基熊果酸(Ⅱ)、齐墩果酸(Ⅲ)和熊果酸(Ⅳ)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Phenomenex-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0%醋酸溶液(88:12),体积流量0.8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15nm。结果成分Ⅰ~Ⅳ在进样量1.0~6.0μg均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n=6);Ⅰ~Ⅳ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2%、99.0%、101.4%、98.2%,RSD分别为0.64%、0.36%、0.31%、0.44%。结论该方法方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石榴皮中鞣花酸的含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建立石榴皮提取物中鞣花酸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条件Zobax SB 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0℃,用CH3OH-EtOAc-KH2PO4/H3PO4(0.05 mol/L)(体积比34∶2∶64)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鞣花酸在0.3184~7.9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2%,RSD为1.13%。结论本方法精确可靠,可作为石榴皮药材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 HPLC 法测定短柱肖菝葜药材中丁香酸葡萄糖苷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 C18色谱柱。乙腈-0.5% 冰醋酸溶液 (5∶95) 为流动相;体积流量 1 mL/min;柱温 25 ℃;检测波长 255 nm。结果 丁香酸葡萄糖苷在 0.049 4~0.592 8 μg 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 100.07%;RSD 为 1.74%。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可作为短柱肖菝葜药材的定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测定新疆不同产地石榴皮中鞣花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石榴皮中鞣花酸的含量:ZORBAX S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乙酸乙酯∶磷酸二氢钾/磷酸(0.05mol/L)(32∶2∶66)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结果石榴皮中鞣花酸的线性范围为1.018 8~1 273.44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n=9)为101.0%,RSD为1.15%。经测定喀什市酸石榴皮中鞣花酸含量最高。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石榴皮中鞣花酸含量的测定,为药材基原选择与石榴皮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灵芝子实体和孢子粉中3种灵芝酸类成分的HPLC测定方法,为全面评价灵芝药材和孢子粉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方法测定,Diamonsil(钻石)C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03%磷酸(28∶72),体积流量1.2 mL/min,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5 ℃。结果 灵芝酸C2、灵芝酸G、灵芝酸A分别在0.40~10.06 μg(r=0.999 99)、0.40~10.00 μg(r=0.999 99)、0.40~10.00 μg(r=0.999 9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04%、99.39%、101.22%,RSD值分别为1.64%、1.86%、2.20%(n=6);灵芝子实体中3种灵芝酸的质量分数分别在0.06~0.29 mg/g、0.12~0.37 mg/g、0.19~0.41 mg/g,灵芝孢子粉供试品中3种灵芝酸的质量分数分别在0~0.01 mg/g、0、0~0.03 mg/g。结论 本方法简便,稳定,可用于灵芝三萜类成分C2、灵芝酸G、灵芝酸A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藤黄药材中总藤黄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新藤黄酸为对照品,在360nm处对藤黄样品中的总藤黄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新藤黄酸浓度在5.304~26.520mg/L范围内,与吸收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3%(RSD=0.21%,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藤黄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减味紫雪口服液中甘草次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减味紫雪口服液中甘草次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康林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3moL/L磷酸溶液(60∶40);检测波长:250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甘草次酸浓度在0.206-2.0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1%,RSD=0.97%。结论所建立的HPLC法准确、简单、可靠,可用于减味紫雪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黄芪桂枝五物汤和桂枝水提物中桂皮酸的UFLC方法.方法 实验中使用C18色谱柱,以0.1%磷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90 nm,分析时间仅为15 min.结果 桂皮酸的线性范围为0.5~20 mg/L(r=0.9997),所建立的UFLC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回收率.桂皮酸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桂枝水提物中的含量分别为0.138~0.157 g/L和0.179~0.195 g/L.结论 桂皮酸在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比在桂枝水提物中的含量少,其他药材成分对桂皮酸的提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痹痛贴中蛇床子素与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的含量HPLC分析方法。方法:采用ChromstarTMC18(4.6×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结果:蛇床子素进样量在0.149~1.192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17%,RSD=0.24%(n=6);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进样量在0.054~0.432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98%,RSD=0.77%(n=6)。结论:该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痹痛贴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细胞培养基中马兜铃酸A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的测定方法,考察在细胞培养条件下马兜铃酸A在培养基中的稳定性。[方法]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10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进样。采用HPLC法,Waters C18柱(150 nm×4.6 nm,5μm),甲醇-水(含3%的冰醋酸)(70∶30,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0℃,流速1 mL/min。[结果]马兜铃酸A在0.5~5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 8;日内、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96%、1.92%;回收率为94.01%~104.34%。[结论]马兜铃酸A在培养基中3 d内含量稳定,该法简便、灵敏、特异性强,适用于细胞培养基中马兜铃酸A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朝鲜大黄中大黄酸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VP-ODS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1 mL/L甲醇-磷酸(85∶15)为流动相,流动速度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大黄酸进样量在0.08~0.80μg范围内,其峰面积积分值与质量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58%(n=6),RSD为2.85%.药用大黄及朝鲜大黄中大黄酸含量分别为2.562 8,12.088 8 mg/g.[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朝鲜大黄中大黄酸含量的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朝鲜大黄中大黄酸含量的测定;朝鲜大黄中大黄酸含量高于药用大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马兰药材中大黄酸、大黄素及大黄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色谱柱:Kroma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nm;流速:1ml/min;柱温:30℃。结果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浓度分别在0.253~2.530μg/ml(r=0.999 6)、0.249~2.490μg/ml(r=0.999 3)、0.257~2.570μg/ml(r=0.999 7)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27%(RSD=1.28%)、99.78%(RSD=1.05%)、99.92%(RSD=0.83%)。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简便,适合马兰药材中大黄酸、大黄素及大黄酚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覆盆子中三萜类成分(山楂酸、科罗索酸和齐墩果酸)的测定方法,为中药覆盆子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色谱柱:WondaSil C18-WR(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9∶1),等度洗脱,柱温为25 ℃,流速0.6 mL/min,检测波长205 nm,进样量10 μL。结果 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分别在0.156~3.900 μg、0.102~2.55 μg、2.04~51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0%、91.7%、93.8%,RSD分别为2.59%、3.25%、2.86%。结论 该方法简单、可行,可作为覆盆子药材中单一三萜类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灵丹草软胶囊中臭灵丹酸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XD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60∶40),检测波长:210nm,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25℃。结果臭灵丹酸线性范围为12.91~129.1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2.0%。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快捷、精密度高、准确性好,可以作为灵丹草软胶囊的定量测定方法,以控制其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