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郭力 《眼科新进展》2000,20(6):439-439
绝对期及近绝对期青光眼的治疗 ,一直是眼科界争论的焦点 :采用何种手术方法 ?近绝对期青光眼因手术导致残存视力突然丧失的危险性如何 ?我们几年来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绝对期及近绝对期原发性青光眼 ,取得了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标准 :眼压 >2 .79k Pa,眼底呈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 ,无其他影响视力的并发症 ,未行青光眼手术的原发性青光眼 ,排除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视力下降者 ,视力无光感为绝对期 ,光感至 0 .0 2为近绝对期。其中男 13例 15眼 ,女 2 5例 2 5眼 ,年龄 48~ 77a,平均 6 2 a。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  相似文献   

2.
过去一直认为很晚期的慢性青光眼患者的中心视力仍能幸免于害。这一结论是依据比较不敏感的Snellen表测定的中心视力和比较敏感的动、静态视野计测定的周边视力而确定的。近年来,利用新的视功能测定方法来评估病人的青光眼损害。用敏感的测定方法,诸如色视力、对比敏感度(空间和时间)、黄斑光觉敏感度,均能证实在青光眼早期即可有中心视功能的损害,有时甚至早于视野的改变。因为以上视功能大半是藉黄斑纤维介导的,故现在的认识与早先人们的认识不同,即青光眼中心视力的损害可以在病损的早期出现,而且是经常发生的现象。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定量光觉视野的神经纤维层的研究表明,青光眼的损害可以是弥漫性累及众多的神经纤维,或局限于神经纤维层的弓形部分或者二者兼有之。色视力、对比敏感度和黄斑光觉测定似乎与神经纤维层的弥漫性损害有关。用于临床指导青光眼估价中心视功能的精确的心理物理学试验尚无定论。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证实哪些试验更有用,哪些参数更有效,何种异常值对于诊断和估计预后有意义。然而色视力、对比敏感度和黄斑光觉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青光眼是如何影响视功能的。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青光眼近绝对期手术治疗安徽省霍山县医院眼科(237200)王明群青光眼近绝对期的视力范围为光感至0.02以下,视野很小,不能测量。我们对居住在农村山区,交通不便,受到条件限制很难做到坚持用药的患者,采用手术与药物联合治疗,使27例(27只眼)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晚期外伤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67例(67只眼)接受治疗,随防时间≥6月,分析治疗后第6月的眼压、视力和眼部症状.结果 视力无光感或光感的眼(Ⅰ组),光凝术后眼部疼痛消失为成功.Ⅰ组37只眼:1次光凝治疗后21只眼(56.76%)成功,其余16只眼(43.24%)需要经2次或2次以上光凝治疗;17只光感的眼中有9只眼变为无光感,4眼眼球萎缩.视力为手动或优于手动的眼(Ⅱ组),眼压在5~21 mmHg者为成功.Ⅱ组30只眼:1次光凝治疗16只眼,2次或2次以上治疗14只眼;共有22只眼(66.67%)成功,2只眼眼球萎缩,5只眼视力丧失.两组患眼1次光凝治疗,新生血管型与其他类型的外伤性青光眼的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晚期外伤性青光眼的方法,但常需要重复治疗.因术后存在着视力丧失和眼球萎缩的可能.对有视力的眼应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近绝对期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疗效。方法对51例(58眼)近绝对期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前后的眼压,视力及视野对比,明确手术疗效。结果视力提高19眼,不变36眼,3眼下降。眼压1例高于正常范围,其余57眼均等于或小于正常。视野扩大19眼,不变37眼,缩小2眼。结论小梁切除术是近绝对期青光眼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二点分辨力在预测白内障术后视力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内障术前视功能的检查对于术后视力的评估显得至关重要。近10年来,我们除常规视功能(色觉、光觉及光定位)检查外,还采用二点分辨力并辅以视觉电生理及Lotmar检查,均达到术前预测视力,患者满意。材料与方法本文对近10年行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3000余例中随机选出50例50只眼,  相似文献   

7.
1987~1990年,我们对60例药物治疗无效,或药物治疗有效,但无药物治疗条件的近绝对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了巩膜深层咬切术联合药物的治疗,疗效良好,现将本组病例及获得随访32例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选择标准,选择眼压>2.79kpa,眼底呈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无其它影响视力的并发症,视力在光感至0.02  相似文献   

8.
41例(48眼)近绝对期青光眼通过手术结合药物治疗,26眼(54.16%)视力得到改善,14眼(29.17%)视力无改变。15例(17眼)经手术后3~10年随访观察,视力较术前提高者7眼(41.17%),不变者6眼(35.29%)。表明近绝对期青光眼在及时、积极治疗。手术结合药物是治疗近绝对期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近绝对期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28眼近绝对期青光眼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前房、滤过泡及并发症,随访观察约3~12mo。结果:选取28例患者术后眼压得到控制,11例术后视力提高,14例无变化,3例视力下降。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浅前房及葡萄膜炎反应。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近绝对期青光眼是一种安全及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1981年1月~1989年5月,我们采用手术联合用药的方法治疗近绝对期原发性青光眼44眼,使大部分病人较长时间维持或改善了视功能。现将这组病例的治疗与随访观察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44眼中女30眼,男11眼。年龄46~74岁。病程进入近绝对期到手术治疗时间1个月~4年,平均5个月。本组病眼以前均未作过抗青光眼手术,排除急  相似文献   

11.
晚期青光眼手术引起失明的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青光眼98例115眼(开角型78眼,闭角型37眼)全部视功能很差超过1个月之久。周边视野各经线<10°或鼻侧侵及注视点而颞侧<20°者76眼,术后无1眼视力<0.05;光感手动的21眼无1眼失去光感;指数~0.04的18眼中仅有1眼术后降低到光感手动,此眼因第1次手术感染失败做了2次手术。本组病例情况证实晚期青光眼手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的可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表麻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近绝对期青光眼的护理。方法分析我院收治近绝对期青光眼共28例(30眼)表麻下复合式小梁切除者的术前。术中。术后及随访的护理经验。结果术后随访10~18月。术后1年眼压控制率(〈15mmHg)为93.33%。结论术前护理的关键是重视心理护理,保护视功能。术中护理的重点是表面麻醉及显微手术的配合。术后护理的重点是观察滤过泡及前房形成,保护视功能。出院指导非常重要,教会患者正确掌握滤过泡按摩方法,定期复查,提高近绝对期青光眼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术治疗绝对期青光眼中的效果.方法 对34例(35眼)绝对期青光眼施行小梁切除术,随访6个月~3年,观察眼压、主观症状及视力变化情况.结果 行小梁切除术后,高眼压明显缓解,术前眼压平均值(42.00± 13.43)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1周出院时眼压平均值为(14.00±5.69) mm Hg,术后6个月为(19.00 ±7.26) mm Hg.术后眼压控制较好,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眼视力恢复为光感和手动,另33眼视力仍无光感.患者眼胀、眼痛等主观不适症状减轻,眼球得以保留,且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小梁切除术是治疗绝对期青光眼更简便、安全、有效的手术选择.(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2,12:44-46)  相似文献   

14.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71例(76眼)PDR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情况,并对PDR不同分期患者的术后视力进行对比,总结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因素。结果术前视力:光感3眼,手动24眼,数指13眼,0.02~0.1者20眼,≥0.1者16眼;术后视力:光感1眼,手动6眼,数指16眼,0.02~0.1者10眼,≥0.1者43眼;手术前后视力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Ⅳ期、Ⅴ期、Ⅵ期患者中分别有20眼、18眼、16眼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手术前后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25、0.036)。术后并发症有角膜水肿伴硅油继发性青光眼,前房纤维素性渗出,玻璃体再次积血,黄斑区及周围视网膜点状出血、渗出等。结论玻璃体切割术疗效明显,可改善大多数患者视功能,是治疗PDR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眼压已控制的青光眼视功能维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眼压已控制的青光眼患者视功能维护的作用。方法:对62例(73只眼)眼压已控制的青光眼患者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进行治疗,观察视力、视野的变化。结果:90.4%的患者视力得到保护或改善,86.30%的患者视野扩大或得以维持。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在治疗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中,有保护与提高患者视功能的作用,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玻璃体手术治疗晚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临床效果,评估5期ROP手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 非随机、回顾性病例研究。临床确诊为晚期ROP并行玻璃体手术治疗的40例患儿5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4a期16只眼,4b期7只眼,5期35只眼。玻璃体手术前曾接受过激光光凝治疗者18只眼,冷冻治疗者2只眼,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IVB)治疗者11只眼;其余27只眼无既往治疗史。玻璃体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7.01个月。随访期间采用双目间接检眼镜和二代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Ⅱ)记录各期患儿视网膜解剖复位情况;条栅视力(lea gratingTM)检查记录视功能,并将结果换算为Snellen视力值进行分析,对无法配合检查的患儿,以手动、光感和无光感来记录。分析患儿出生体重、胎龄,手术时年龄,手术前激光光凝、冷冻和IVB治疗史与5期ROP手术后视功能解剖复位失败的相关性。结果 4a期16只眼视网膜解剖复位成功,占100.00%。4b期7只眼中,视网膜解剖复位成功5只眼,占71.43%;复位失败2只眼,占28.57%。5期35只眼中,视网膜解剖复位成功12只眼,占34.29%;部分复位成功10只眼,占28.57%;复位失败13只眼,占37.14%。5期患儿视网膜解剖成功率较4a、4b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5,P<0.05)。4a期16只眼中,在视功能随访过程中失访3只眼。其余13只眼中,完成条栅视力检查6只眼,视力为0.03但<0.07,占46.15%;手动5只眼,占38.46%;光感2只眼,占15.39%。4b期7只眼中,完成条栅视力检查2只眼,视力分别为0.008和0.017,占28.57%;手动1只眼,占14.29%;光感2只眼,占28.57%;无光感2只眼,占28.57%。5期35只眼中,失访5只眼。其余30只眼中,完成条栅视力检查2只眼,视力均为0.004,占6.67%;手动4只眼,占13.33%;光感12只眼,占40.00%;无光感12只眼,占40.00%。5期患儿手术后视功能较4a、4b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34,P<0.05)。5期患儿出生体重、胎龄,手术时年龄,手术前激光光凝、冷冻和IVB治疗史与手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失败无明显相关性(F=5.56, P>0.05)。结论 玻璃体手术能有效控制4a期病变进展,使部分4b、5期病变视网膜复位。5期患儿出生体重、胎龄,手术时年龄,手术前激光光凝、冷冻和IVB治疗史与手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失败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绝对期青光眼手术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对绝对期青光眼的手术治疗一直有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无改善视力的可能。而放弃了治疗。也有的认为滤过性手术对于绝对期青光眼效果不确。为解除病人痛苦,可做眼球摘除,睫状体冷凝或热凝,酒精或氯丙嗪球后注射等破坏性手术。但此种手术使病人难以接受,后三种手术反应大,且远期效果不确。为了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解除绝对期青光眼病人痛苦的办法。对我科1970—1983年住院病人中绝对期青光眼79例80眼手术治疗效果加以分析。其中78眼滤过性手术,1眼行睫状体分离术,1眼行虹膜切除术。并对21例21眼观察1—13年,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梁婧  张黎  佘兮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9):1740-1742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有视功能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01/12有视功能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12例12眼,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5mg,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2wk后行全视网膜光凝,术后随访3mo,观察视力、眼压和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随访3mo后,患者视力提高10眼,无变化1眼,视力下降1眼.平均眼压由术前41.22±8.29mmHg降至术后3mo的16.08±4.9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光眼阀植入术后1眼患者发生了浅前房,1wk后完全恢复.1眼患者术后出现了少量前房积血,3d后完全吸收.1眼激光光凝术后1 mo发生了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割后视力部分恢复,眼压控制良好.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植入Ahmed青光眼阀和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是治疗有视功能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接近失明的晚期青光眼31例(34只眼),以中心视力0.05或视野小于10°为标准,眼压多持续升高,眼底视乳头呈典型的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以下其统称为近绝对期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1],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绝对期青光眼患者,除丧失视功能外,常同时伴有不易被药物所控制的高眼压而出现难以忍受的眼胀和头痛。以往多摘除眼球,患者难以接受,或球后注射药物,只能暂时止痛。作者用本法治疗绝对期青光眼51例52眼,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