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压药物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帕罗西汀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6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降压药物合并心理干预治疗)和帕罗西汀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帕罗西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压、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帕罗西汀组临床降压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91.2%比70.6%,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显著降低(P<0.05),且帕罗西汀组较常规治疗组血压[(133.1±37.1/82.7±17.1)mmHg比(137.9±24.4/85.4±23.8) mmHg]显著降低(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后帕罗西汀组HAMA[(13.1±7.7)分比(10.9±8.5)分]、HAMD[(13.5±5.5)分比(9.9±3.8)分]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降压药物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帕罗西汀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帕罗西汀治疗老年人慢性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治疗老年人慢性原发性失眠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方法,将90例老年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30例、阿普唑仑组30例和安慰剂组30例,治疗12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临床疗效和治疗药物副作用量表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帕罗西汀组的总有效率为93%,显效率为83%,阿普唑仑组分别为83%和53%,帕罗西汀组显效率高于阿普唑仑组(P<0.01)。帕罗西汀组常见副作用有口干、便秘、恶心等,不影响治疗。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老年人原发性失眠症疗效确切,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汤剂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帕罗西汀与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予帕罗西汀治疗,两组基础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优于对照组的78.79%(P〈0.01);治疗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优于时照组(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可更好地改善抑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西比灵治疗中青年女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各40例,A组服用帕罗西汀+西比灵,B组服用西比灵+维生素C,C、D组分别服用西比灵及帕罗西汀,各组均连续服用12周。观察两组头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余三组(P〈0.05、0.01),B、C、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帕罗西汀联合西比灵治疗中青年女性偏头痛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刘昌灵  何明璋 《内科》2014,(5):534-535
目的评价常规疗法联合应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93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20 mg/次,1次/d,疗程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6.1%),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复发率(12.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孙浩 《山东医药》2013,(46):59-60
目的 探讨艾地苯醌在脑卒中后康复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脑卒中后患者,均合并肢体功能障碍及抑郁状态,随机分为艾地苯醌组和帕罗西汀组,各45例,分别给予艾地苯醌和帕罗西汀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时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第2、4周时的FMA评分和MBI明显升高、HAMD评分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2周时艾地苯醌组FMA评分和MBI高于帕罗西汀组(P均<0.05),而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时两组FMA、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艾地苯醌组MBI高于帕罗西汀组(P<0.05).结论 艾地苯醌改善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及抑郁状态的效果优于帕罗西汀.  相似文献   

7.
王永芳 《内科》2008,3(5):713-714
目的 比较帕罗西汀和马普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1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用帕罗西汀和马普替林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1—2周起HAMDT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其中治疗后1—2周,帕罗西汀组评分下降较马普替林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2-6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较马普替林组少而轻。结论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与马普替林相当,但起效快,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神宁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方法 72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服用帕罗西汀,治疗组服用心神宁联合帕罗西汀,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SAS及SDS量表评分均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88.8%,不良反应发生率5.6%,对照组有效率69.4%,不良反应发生率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神宁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丁螺环酮、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状的疗效。方法按CCMD-3标准诊断为广泛性焦虑30例,服用丁螺环酮、帕罗西汀4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客观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8周时HAMA积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螺环酮或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潘均喜 《内科》2008,3(2):195-197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60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帕罗西汀20mg/d晨服;治疗组同时介入心理治疗。治疗前后8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2组的HAMD、C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抑郁总有效率、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和80.0%(P〈0.01)。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有良好的抗抑郁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美长安(化学名称: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舒丽启能(化学名称: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或/和赛乐特(化学名称: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腹泻型IB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31例腹泻型IBS病人连续随机地分为A组: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组;B组: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组;C组: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盐酸帕罗西汀片组;D组: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组。治疗3周后观察病人的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腹痛腹胀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对于治疗后大便次数,A、B、C、D四组总有效率分别为35.48%、63.89%、36.67%、67.65%。A组与B组、A组与D组、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治疗后腹痛腹胀,四组总有效率分别为35.48%、61.11%、56.67%、91.18%。A组与B组、A组与C组、A组与D组、B组与D组、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治疗后大便性状,四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1.94%、75.00%、40.00%、79.41%。A组与B组、A组与D组、B组与C组、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腹泻型IBS是有效的,适合轻度腹泻型IBS。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对腹泻型IBS更有效,适合中度腹泻型IBS病人。再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对于腹泻型IBS最有效,特别适合重型腹泻型IBS。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益心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237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联合组119例和对照组118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联合组给予益心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1.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出现恶心、腹泻、头晕、嗜睡、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联合组不良反应率为10.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更为理想,且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宁心安神胶囊治疗神经衰弱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神经衰弱症患者241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21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宁心安神胶囊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5.0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宁心安神胶囊治疗神经衰弱症,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壮医佩戴疗法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60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成盐酸帕罗西汀组、壮医佩戴疗法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组,每组8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证候量表评分,HAMD疗效有效率及中医症状疗效有效率对比,并观察其安全性。结果在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两组病人HAMD评分、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壮医佩戴疗法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盐酸帕罗西汀组(P0.05)。结论壮医佩戴疗法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有效,且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5.
帕罗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情绪障碍及腹部症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选择性5-羟色胺现摄取抑制剂(SSRI)帕罗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以及IBS患者精神症状与腹部症状的关系。方法:36例有精神障碍表现的IBS患者服用幅罗西汀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胃肠道症状计分标准(GSRS)评分并分析3种 发的相关性。结果:IBS患者服用帕罗西汀治疗前后的HAMD、HAMA和GSRS评分存在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合并抑郁和焦虑(共病)给予心理干预和抗焦虑、抑郁治疗的疗效。方法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程度,HAMD〉17、HAMA〉14,定为高血压合并抑郁和焦虑。67例符合研究条件入选,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40mg/d,口服;治疗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d,口服,同时进行心理治疗并加服盐酸帕罗西汀片10-40mg/d口服。治疗8周后用HAMD、HAMA量表评分,并记录血压变化。结果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压都控制良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量表评分HAMA(11.4±1.9)分、HAMD(14.2±2.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HAMA(19.0±1.8)分、HAMD(19.2±1.6)分(P〈0.01)。结论心理干预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高血压合并抑郁和焦虑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和阿米替林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和阿米替林组治疗,分别用药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组和阿米替林组的疗效相仿,但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少,且依从性好。结论帕罗西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剂,对治疗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62例2型糖尿病且有神经痛的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帕罗西汀10~20mg/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0.7%,对照组有效率为67.7%。结论:帕罗西汀有效地治疗神经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为前瞻性、开放性设计,研究为期8周。选择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诊断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联合丁螺环酮40 mg/d治疗组(研究A组,84例),帕罗西汀联合丁螺环酮20 mg/d治疗组(研究B组,83例),单一帕罗西汀治疗组(对照组,45例)。入组时评定基线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治疗后第1、2、4、8周末,复评HAMD、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入组及治疗后第2、8周末分别检查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疗效进行Ridit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帕罗西汀、唑吡坦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59,P0.05)。三组患者基线HAMD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7,P0.05),治疗后第1、2、4周末研究A、B两组的HAMD得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64、5.70、3.29,P0.01或P0.05),提示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对抑郁症状的改善优于单一使用帕罗西汀。经两两比较,治疗后第1、2、4周末HAMD得分情况为:研究A组研究B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提示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丁螺环酮40 mg/d组的疗效优于20 mg/d组,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比单一使用帕罗西汀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抑郁症状。治疗后第1、2、4、8周末,研究A、B两组的HAMA得分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28、3.31、3.34、4.03,均P0.05),提示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可以有效地改善抑郁症伴随的焦虑症状。经两两比较,治疗后第1、2、4、8周末,HAMA得分研究A组研究B组对照组,提示帕罗西汀联合丁螺环酮40 mg/d组,对抑郁症伴随的焦虑症状疗效优于丁螺环酮20 mg/d组,也优于单一使用帕罗西汀组。研究A组治愈率61.90%、研究B组治愈率60.24%、对照组治愈率37.78%,研究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R=0.48,P0.05),三组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痛(头晕)、恶心(厌食)、出汗、便秘,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χ2=0.52,P0.05)。结论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可以有效地改善抑郁症状,同时也能有效地改善抑郁症患者伴随的焦虑症状,提高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不良反应轻微,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60~78岁、符合CCMD-3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35例)和帕罗西汀组(35例),进行为期6W的观察,使用HAMD和TESS量表于治疗前、治疗后1、2、4、6w评估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70例患者全部完成研究,米氮平组HAMD总减分率为73.1%,帕罗西汀组为72.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内HAMD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米氮平组不良反应为嗜睡、食欲增加、体重增加等,帕罗西汀组为兴奋、激越、胃肠道症状发生率较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