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第一条 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第三条 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相似文献   

2.
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发展的方向,是衡量临床输血水平的标志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推行按血液成分针对医疗实际需要输血”。现将我院在临床输血治疗中科学、合理用血,积极推行成分输血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及《山东省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以下简称《规范》)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并在本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1,2]。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办法随着微柱凝胶技术[3]等输血相关革命性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输血科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仓库”概念,而逐步成为集血液供应、实验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综合科室。输血科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规范》三个文件的规定。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出现医疗纠纷时,法律重视的是证据。因此,完善输血相关文书和输血相关检测避免法律纠纷尤为重要。输血科除了要制定各种协议书,如《输血协议书》等以外,应当建立完善的文件管理体系,如实做好各种记录,并按要求进行保存备查是十分关键的。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表明,只要科室管理做到了...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甘肃省各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科学合理使用血液,推进全省输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甘肃省临床科学合理用血考核评价标准(试行)》,甘肃省卫计委组织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中心对全省35所三级以上医疗机进行了现场督导考核。研究发现原卫生部85号令作为临床用血纲领性指导文件,对规范临床血液管理,推动合理用血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并未引起医疗部门的重视,临床不合理用血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用血管理问题较多。强制独立输血科,加强对医护人员临床用血知识培训,将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情况纳入科室和个人考核指标体系,加大考核力度,并做到公示,只有将考核和公示真正有效地结合并落实,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  相似文献   

5.
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临床救治措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有关血型和输血免疫的很多研究成果都推进着人类医学的发展。为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推广科学、合理用血,杜绝血液的浪费和滥用,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卫生部2000年颁布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然而在基层医院临床输血无论从人员、设备的配置以及技术水平等方面还都存在着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机构在临床用血中存在的问题,为规范基层临床用血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现场查看19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的建设和职能履行情况;现场抽查临床输血病历i90份,检查其病程记录的规范性及内科和手术创伤输血指征与《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的一致性;现场抽取190名临床医师对《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掌握情况进行闭卷考试,了解临床医师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临床输血知识的认识程度;根据《山东省医院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检查输血科(血库)建设情况。结果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建设率100%,职能履行率34%;病历规范程度0%,问卷成绩:三等甲级医院平均分为60分,二级医疗机构平均分为30分;输血科(fin库)建设合格率84%,血库建设平均成绩为879(1000分为满分)。结论(1)基层医疗机构血库建设相对规范,基本能满足临床需求;(2)医院临床用血委员会为虚设机构,履行职能欠佳;(3)临床医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较高,但临床输血知识水平有待培训和提高;(4)病历书写不规范,无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评价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对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几点疑问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是卫生部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制定.它为广大输血医务人员正确、安全、规范地从事输血工作提供了纲领性文件.但在长期的输血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现就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2012年正式实施的卫生部部长第85号令《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第十四条建立临床合理用血的评价制度,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第十九条医务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输血指征进行综合评估,制订输血治疗方案","第二十八条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人病历""第三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1],明确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为了更好地贯彻《管理办法》,做好医院的临床输血评价工作,我们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血液制品输注指南》以及长期的临床输血实践与管理经验[3-5],制订临床输血适应性与有效性评价流程,并列出临床输血评价考核指标.临床输血适应性评价是指经治医师在每次实施输血前须对患者临床输血适应证作评价;临床输血有效性评价是指经治医师在每次实施输血(<24 h多次输血,按1次计算)后24 ~48 h须对患者临床输血有效性作评价.  相似文献   

9.
1999年1月实施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1]和2000年10月实施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一章第四条[2]中都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但相关法规颁布近10年来,据调研:二级以上医院几乎未设置独立的输血科,有的医院就算成立也苦于应付上级检查,挂牌成立逃避追究之举,都依托检验科负责管理,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输血工作规章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3].为了贯彻<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我院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血液安全督导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依据卫生部拟定的<2009年县级医院输血科(血库)督导检查方案>内容,于2009年8月成立了独立的输血科,由于近几年本院各科室的医疗业务发展迅速,临床用血量增长快速,为适应发展,本院正在准备创建三级医院,输血科面临更艰巨的任务和责任,但经过几年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在临床安全、科学、合理用血方面得到了较大的规范,贯彻落实了临床输血管理法规,保障了我院的医疗用血安全.总结本院输血科成立以来的管理经验,参考相关文献报道,现对大足区人民医院输血科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的效果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提高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水平,保证临床用血安全,促进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方法 开展了3次临床用血病历调查以查找不合理用血的问题;成立了深圳市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市级、各区级及各医院临床用血专家组以明确各职责范围;举办了市级不同类型临床合理用血知识的培训,编写《临床输血基本知识》、《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等小册子,以方便临床;不定期对临床用血医院进行合理用血专项检查;对全市医疗机构进行“六统一”规范化管理.结果 实现了卫生局、市血液中心、医院医务科、输血科“四方互动”联合管理临床合理用血工作的局面;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合理用血知识普遍提高;临床不合理用血情况初步改善.结论 临床用血在发展医院血库工作、建设地方血站、倡导无偿献血、严格血液筛查和检测等各项工作均不断完善的同时,加强医院临床合理用血的管理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原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参与特殊输血治疗病例的会诊,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咨询"为输血科的主要职责之一~([1])。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输血科参与临床输血治疗会诊日益频繁。然而,我国输血科建设起步较晚,在临床输血会诊和指导临床用血方面仍缺乏一定经验。本研究通过分析本科的会诊病例,探讨临床对输血服  相似文献   

12.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血站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采集、制备、储存血液,并向临床提供血液的公益性卫生机构。 血液是指用于临床的全血、成分血。 第三条 血站管理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区域,实行统一规划设置血站、统一管理采供血和统一管理临床用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2003~2010年都江堰市成分输血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临床成分用血现状分析,为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方法对2003~2010年我市各级医疗机构临床成分输血应用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近年来我市及各医疗机构全血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成分输血比率高达98.4%,其中三级医院居首为99.3%,二级及其他医疗机构2006年起成分输血比例呈明显逐年上升态势,2009,2010年血浆用量与上年同比分别增加284.2%、117.1%,血小板和冷沉淀2种成分使用量相对较少。结论成分输血的广泛应用是输血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有效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发生不合理输血的品种分布情况及其发生的可能原因,探讨杜绝不合理输注的办法,进一步减少不合理输注的发生。方法统计2011-2013全年所有输血病例,对发生不合理输注的血液品种、科室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不合理用血发生例逐年减少(输血合格率分别为91.61,97.34,98.33。P0.001)。血浆在每年的不合理输注统计中仍占主要部分(分别占73.10%,62.22%,68.42%);虽然输血合格率在逐年提高,但外科系统和手术室的不合理用血例次一直占主要位置(合计2部分3年不合理用血分别占同年的58.62%,75.56%,59.65%);延于习惯、经验不足、对现代输血理论知识不熟悉是发生不合理输血的主要原因。结论通过学习、培训,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特别是加强输血医师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可大大提高临床医师科学、合理用血理念,减少不合理输注现象。  相似文献   

15.
血液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药品","临床输血服务"是广义的"药学服务"范畴。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血液中心的工作也由单纯的"采血、供血"向参与指导医院医生开展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血方面发展。本文探讨了临床输血服务的现状、意义及目前进展,并提出血液中心开展临床输血服务有利于促进采供血机构与医院的沟通,可促进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以及经济性,必将成为临床输血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临床输血管理是安全输血的重要环节,供血网络的建设与规范,对临床输血的及时性和安全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切实做好血液管理工作,确保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需求与安全,我市于2006年重新规划设置了供血网络.供血网络的设置,对加强储血库建设,实现安全输血管理起到了规范、安全、高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注重内涵,加快输血学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持续深入,医疗机构输血学科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着重大挑战.输血学科建设目前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医疗机构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对输血学科建设的认识程度不高、重视程度不够,输血科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临床不合理用血较为普遍,血液供求矛盾突出等现象.针对输血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学科建设应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指导下,以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用血为临床输血管理质量方针,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为学科发展的行为准则,紧密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科人才队伍的集体智慧与个人主观能动性,在差距中求发展,在缺陷管理与持续改进中求规范,不断提升输血学科在临床用血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笔者受医院委派,参加首批“万名医务人员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为了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的精神,规范贫困山区医院科学、合理的临床用血,在临床工作中,结合贫困山区人少、贫穷、交通不便、临床用血少、备血量难以把握等特点。经不断的探索,总结出了适合贫困山区的临床用血,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六条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临床用血包括使用全血和成分血。 医疗机构不得使用原料血浆,除批准的科研项目外,不得直接使用脐带血。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采供血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现状,为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数据.方法 向全国357家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发放无偿献血调查表的方式,调查内容包括:供血医院数、供血医院床位数、最远供血距离、下设中心贮血室数及人数,是否建输血管理委员会、指导临床用血、开设临床用血培训班并对临床用血情况评估,以及医院是否建立输血科、输血管理委员会、是否有输血反应反馈等14个方面进行调查,按规定的时间回收调查表后,进行数据的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 采供血机构供血医院总数21 551家,床位总数达到781.01万张.供血距离最远的是新疆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中心血站,达到1 100 km.各采供血机构共设置中心贮血室1 086个,工作人员3 869名.采供血机构与临床用血单位合作比例来看,建立输血管理委员会比例为63.3%(226/357),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评估比例为87.7%(313/357),对临床输血情况进行指导94.7%(338/357),定期举办临床用血培训班比例为91.3%(326/357).全国各用血医院总计建有输血科4 780个,建立输血管理委员会7377个,对血液质量和输血反应进行反馈比例为92.4%(330/357).结论 采供血机构通过加强与临床用血单位的合作来进行临床用血的管理,且合作双方这种合作关系,来不断提高血液质量.随着临床用血量的不断增加,安全、合理的临床输血应是临床医院和采供血机构共同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