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1 毫秒
1.
北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的干燥根。目前,对北柴胡及同属植物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在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已取得较多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柴胡品种只有北柴胡和南柴胡。就目前柴胡市场而言,南柴胡产量较低,北柴胡种植范围较小,而野生资源枯竭,使得柴胡产量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一些产量较高的其他柴胡品种被当做替代品使用。虽然人工种植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柴胡的供给需求,但其有效成分的量受产地、种质、栽培技术等影响较大,也会导致质量稳定性差。因此,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质量评价体系对柴胡属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至关重要。对近年来北柴胡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今后柴胡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工作重点,为阐明柴胡属植物作为药材使用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柴胡来源真伪,质量优劣直接关系临床疗效.本文就黑龙江省所见4种柴胡药材做了质量比较的鉴定.根据传统经验论述和现代研究结果,认为我省西部松嫩草原所产狭叶柴胡符合传统质量及中国药典标准要求,可供作中药“柴胡”应用于临床,其他3种柴胡产地、分布迥异,大叶柴胡和锥叶柴胡药材的形、色、质、气、味与狭叶柴胡比较,有显著差异,且前者尚有毒性,两者绝不可当作中药“柴胡”应用;至于柞柴胡药材性状虽与狭叶柴胡近似,但尚缺乏详细的系统研究,不可轻易等同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北柴胡饮片等级评价标准,为根及根茎类规则形状中药饮片的等级标准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复合质量常数是一种基于传统又优于传统的综合性中药饮片等级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质量常数,通过考察中药饮片的外观性状、挥发油、浸出物、柴胡皂苷a和d含量等指标,将北柴胡饮片的内在指标和外观性状有效结合,构建复合质量常数,完善并建立北柴胡饮片等级标准。结果:该研究收集20批不同质量的北柴胡饮片,以检验合格的19批北柴胡饮片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其复合质量常数为1.616~8.414,可以将北柴胡饮片划分成3个等级,一级北柴胡饮片复合质量常数≥7.871,二级北柴胡饮片复合质量常数7.871且≥5.602,三级北柴胡饮片复合质量常数5.602。结论:复合质量常数能够科学、客观、合理地划分饮片的等级,解决了相对质量常数评价方法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多指标成分中药饮片等级划分提供了新方法、新模式,为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北柴胡饮片综合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庆阳地区栽培柴胡的质量考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甘肃省庆阳地区栽培柴胡的质量考察王兰霞,杨玲霞,张伯崇(甘肃省药品检验所兰州730000)柴胡为常用中药,为解决药源不足和提供优质柴胡,我省庆阳地区进行了多年北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野生变家种的研究,经大面积实验,所产柴胡个大、饱满、气香,外观质量良好,产量也较为理想,栽培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而且销往国外,显示了极好的推广前景。本文报告对其内在质量考察的结果。1柴胡皂甙a,d的含量测定1.1方法HPLC法 ̄[1].1.2仪器?...  相似文献   

5.
谭玲玲  蔡霞  胡正海 《中草药》2009,40(12):1993-1995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柴胡中柴胡总皂苷及柴胡皂苷a的量.方法 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不同产地北柴胡药材中的柴胡总皂苷和柴胡皂苷a的量差异较大,且两者差异不一致.但其柴胡总皂苷的量各产地药材均在1.3%~3.0%.结论 分析结果 表明,同一药材中柴胡总皂苷的量与柴胡皂苷a的量高低不一致未显示出相关性.为此.在评价药材的质量时,应以柴胡总皂苷量为主,兼顾其柴胡皂苷a的量为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麟游县域内野生及栽培柴胡质量,为优质种源的选取及宝鸡柴胡种植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HPLC和比色法对柴胡中柴胡皂苷和总黄酮的含量进行研究,从而综合评价麟游县柴胡质量.结果 麟游县域内所收集7批样品柴胡皂苷含量均高于药典标准2.2 ~7.9倍不等,总黄酮含量均大于0.6%.结论 麟游县域内生境适宜柴胡种植生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田间种植试验,分析不同种源的柴胡药材质量,为确定适宜北京地区种植柴胡的种源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在北京市顺义区设置田间试验,种植从河北安国药材市场、安徽亳州药材市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购买的3个种源的柴胡,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药材样品中的柴胡总皂苷、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c和柴胡皂苷d的含量,以甘肃、山西种植柴胡药材为对照,评价北京地区3个不同种源的柴胡药材质量。结果:3种不同种源的柴胡药材,在柴胡总皂苷、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d含量等化学成分指标与甘肃、山西种植柴胡药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标准,其中河北安国药材市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种源的药材质量更优。结论:北京地区是种植柴胡的适宜产区,种源可从河北安国药材市场或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购买。  相似文献   

8.
柴胡炮制品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明衍  陈科力 《中成药》1992,14(8):19-20
对柴胡不同炮制品的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柴胡炮制前后及不同炮制品种之间的化学成分无明显变化;但炮制前后及不同炮制品种之间的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粗皂甙含量以及挥发油含量均有非常明显差异(均P<0.01)。证明柴胡传统的炮制方法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一年生栽培柴胡质量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郝武常  王文杰 《中药材》1991,14(11):10-11
本文对一年生栽培柴胡、二年生柴胡、野生柴胡的醇浸出物、挥发油、石油醚浸出物、总皂甙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一年生栽培柴胡与野生柴胡的质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不同厂家柴胡注射液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七册[1]1998年版211页柴胡注射液标准对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检品进行检验,考察其质量。结果:6批检品全部符合规定,但检品吸收度等有高低之不同。结论:不同厂家、不同批次柴胡注射液的质量相对稳定。从而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宁夏13批柴胡药材与对照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图谱研究,对宁夏柴胡药材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分别建立HPLC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光谱,比较13批柴胡药材与对照药材HPLC和近红外光谱的相似度,并分别对13批柴胡药材和对照药材的共有峰面积和近红外吸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13批柴胡药材与对照药材色谱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图谱的相似度分别0.901和0.982,结合13批柴胡药材与对照药材共有峰面积(近红外为对应点吸收)的配对样本t检验验证,均无显著差异,验证了13批柴胡药材与对照药材质量的一致性较高。结论:本研究基于色谱指纹图谱与近红外图谱,并结合配对样本t检验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认为13批宁夏产柴胡药材与对照药材质量无显著差异。研究采用两种综合性较强的检测手段,避免了分析中因指纹图谱相似度阈值限定不明确而引起的误判,为分析结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完善中药材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柴胡药材质量。方法:随机购置不同产地柴胡,测定根及残茎质量。用分光光度计法分别测定柴胡中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含量;采用热浸法、灰分测定法分别测定醇溶性浸出物、总灰分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柴胡品质相差很大,同一产地选装货与统装货之间也存在差异(P<0.05)。以江苏通安统装货质量最好,其根长、根粗、单株重、残茎所占总长比例、总皂苷、总黄酮、醇溶性浸出物、总灰分分别为14.60 cm/株、0.59cm/株、5.14 g/株、36.85%、0.721%、0.615%、12.993%、4.890%。结论:供试的不同产地商品柴胡中,以江苏通安统装货柴胡药材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色谱轮廓及化学计量学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生产企业生产的柴胡配方颗粒进行差异性研究,以促进柴胡配方颗粒的质量一致性。方法研究建立了柴胡配方颗粒高效液相210和254 nm指纹图谱,并且通过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分别对双波长指纹图谱进行了质量差异特征性分析。结果建立了12批柴胡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双波长指纹图谱可以对不同生产企业生产的柴胡配方颗粒进行区分,也进一步明确了不同生产企业生产的柴胡配方颗粒指纹图谱特征色谱峰的位置。结论柴胡配方颗粒的210 nm指纹图谱的特征差异最大,建议双波长指纹图谱结合一起进行分析及应用;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2和柴胡皂苷b1为质量差异的关键组分,应在对柴胡配方颗粒进行质量评价与控制时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鉴别市售柴胡药材基原,分析评价药材质量,为柴胡药材质量调控奠定基础。方法:从河北安国、安徽亳州、广西玉林3个中药材专业市场收集柴胡药材或饮片共24份,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相关文献,采用性状鉴定法鉴别样品基原,HPLC法测定柴胡皂苷a和d的含量,综合外观性状和皂苷含量测定结果,评价样品质量。结果:市售柴胡来源混杂,正品以北柴胡多见,其余以马尔泰柴胡、锥叶柴胡为多,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掺伪现象;市售柴胡中柴胡皂苷a、d含量参差不齐,其中马尔泰柴胡皂苷a+d含量最高,部分掺伪品柴胡皂苷含量不符合药典标准。结论:现今市场流通的柴胡复杂的来源造成了柴胡药材质量的不稳定。人工种植柴胡作为市售柴胡药材的主要来源,其种植来源问题亟需解决,种植药材质量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才能确保柴胡的临床用药安全和疗效。  相似文献   

15.
南柴胡以色红、根粗、根长、气味浓厚者为优,但该性状特征的科学内涵尚未被阐释。该研究基于“辨状论质”理论,探讨了南柴胡药材外观性状(包括根的表面RGB值、长度、直径、干重和皮木比)与主要化学成分(挥发油、总皂苷、总黄酮、总多糖和7种单体柴胡皂苷总含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Epson扫描仪和ImageJ对14个产地的南柴胡药材外观性状进行扫描与测量;采用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成分含量,将外观性状指标与化学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回归和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南柴胡中挥发油和柴胡皂苷含量与表面RGB值、长度、直径呈显著相关性,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南柴胡的表面颜色越红、越长、越粗,其挥发油和柴胡皂苷的含量越高。依据外观性状和化学成分含量可将14个产地的南柴胡药材划分为4个等级,且各等级间外观性状与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保持一致。由此可见,南柴胡药材外观性状指标(RGB值、长度、直径)可作为判断其品质的依据。同时该研究结果也为建立南柴胡客观、科学的质量评价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以环氧合酶II(COX-2)抑制率为指标的生物检定方法,评价不同产地柴胡药材解热效果。方法:柴胡加水回流提取,以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柴胡中皂苷单体的含量;以提取物为供试品,柴胡皂苷单体为其对照品,采用酶免疫(EIA)法,体外测定不同产地柴胡药材的解热作用;并用干酵母建立新西兰兔炎性发热模型,测定不同产地柴胡的解热效果。结果:河北、陕西、山西产柴胡皂苷d的含量分别为0.037%、0.031%、0.026%;河北产地柴胡、陕西产柴胡对COX-2均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分别在不同浓度范围内有明显的量效关系。河北产柴胡、陕西产柴胡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8.71 mg/mL、63.10 mg/mL,山西产柴胡在1.25 mg/mL~80.0 mg/mL内抑制作用很弱;动物解热实验显示,河北产解热效果优于陕西和山西产柴胡。结论:基于COX-2酶活性的柴胡生物质量评价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测定不同产地柴胡解热效果,结合化学含量测定可用来评价柴胡药材的生物质量,其中河北产柴胡解热效果强于陕西产柴胡和山西产柴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硼喷施对柴胡生长及种子质量的影响,为柴胡优质种子生产提供依据.方法 在柴胡初花期以不同浓度硼砂喷施,并测定柴胡植株性状及种子质量指标.结果 硼喷施影响柴胡植株生长,柴胡根长、根粗、根干物质分配比例均以0.3%硼砂处理最高,分别为15.2 cm、5.19 mm和26.3%,较对照增加9.4%、8.4%和5.5%...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柴胡属植物传统的生药学特征研究(如饮片特征、显微特征)及现代生药学研究(如色谱、光谱特征、指纹图谱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出常用柴胡属植物的主要特征和鉴别方法,以期为柴胡的质量评价、质量控制及柴胡属植物的资源保护、合理利用等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和解少阳、清解里热的经典名方。具有抗抑郁、保护心血管、抗失眠、抗焦虑、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情志疾病、心血管疾病、皮肤科疾病等。总结近年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展,并按照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五原则”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解析,提示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黄芩苷、茯苓酸、去氢土莫酸、6-姜酚、8-姜酚、槲皮素、芦荟大黄素、β-谷甾醇、山柰酚、桂皮酸、桂皮醛可成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质量标志物,以期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和DTOPSIS法综合评价青川柴胡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适宜四川省青川县大规模推广种植的优质柴胡种质资源,并探索综合评价柴胡质量的新方法,对14个具有代表性的柴胡样品的12个性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融入DTOPSIS法,建立一种新型柴胡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表明,8,10号柴胡种质资源综合质量最优,可在青川县推广种植;采用灰色关联度法与DTOPSIS法的综合评价结果一致,DTOPSIS法中Ci的最大差异达到46.33%,灰色关联度法中加权关联系数ri的最大差异仅有13.10%;灰色关联度分析与DTOPSIS法结合能全面、客观地评价柴胡资源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