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的目的是确保药物直接进入上腔静脉,避免患者因长期静脉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所带来的血管损害[1].但PICC置管时可因多种因素等导致导管异位发生率达4%~38%[2],而导管异位进行复位时,反复送管损伤血管内膜,是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主要因素之一[3].本次研究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469例,其中导管头端异位至颈内静脉36例,采用两种方法复位比较机械性静脉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超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ters,PICC)中导管头端异位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置管成功率。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3年4月1日至2013年9月31日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静脉输液门诊进行PICC的患者488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n=237)和观察组(n=251)。对照组患者置管时采用转头曲颈法,观察组患者置管时采用B超探头横切按压颈内静脉加以探测定位,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发生PICC头端异位的情况。结果对照组237例中5例患者置管后X线摄片示导管尖端异位入颈内静脉;观察组251例中2例患者穿刺置管中发现异位入颈内静脉,立即调整后X线摄片示置管成功。结论 B超不仅有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对PICC置管过程中防止导管头端异位入颈内静脉有着较好的定位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16年1月—12月行PICC置管的肿瘤、血液病行化疗的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导管异位11例,分析其置管静脉、置管方式、患者体位与导管异位关系,并通过文献查阅给予相关护理对策。结果置管105例中发生异位11例,异位率10.48%,其中贵要静脉置管发生8例,头静脉置管发生3例。穿刺血管、置管方式、患者体位、操作者置管过程特殊体验、患者相关措施的执行力与导管异位的关系密切。结论穿刺血管避免头静脉、建议采用B超探查、专业人员置管与维护、置管过程中宣教到位使患者配合良好等措施可减少PICC异位的发生,遇导管异位可以采取改变体位配合呼吸运动等进行调整,PICC异位是可以规避和及时发现、纠正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时预防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160例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患者上肢外展与躯干呈90°体位,当导管头端到达肩部时采用偏头法;试验组送管前对导管进行塑形、当导管头端送至肩峰时再采用举臂贴头体位。置管后比较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C置管时采用对导管塑形和举臂贴头法能明显降低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利于患者外周血管的保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化疗。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就将B超引导结合塞丁格技术引入PICC置管中,目前临床上多使用该技术进行置管[1]。但置管过程中由于解剖变异[2-3]或患者体位配合不到位以及操作手法等原因,往往会导致PICC头端异位。导管异位会增加液体渗漏,导致局部肢体肿胀、静脉炎、导管堵塞、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6.
异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复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头端异位的复位方法.方法 在X线引导下,根据异位的静脉采取改变体位、手法复位等方法,将异位导管重新置入上腔静脉.结果 本组680例PICC置管病人,56例发生导管异位,其中52例复位成功,复位成功率为92.8%.结论 临床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头端异位发生率高,且难以避免,多数异位导管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复位.  相似文献   

7.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肿瘤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ICC导管尖端应被置于上腔静脉的下1/3段到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1].导管异位是PICC操作常见的问题,发生率约6.7%[2].导管头端异位于其他血管,可导致静脉炎、药物外渗、周围组织坏死等并发症.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用于PICC的三向瓣膜式导管的特点在于置管后不需借助造影剂即可在X线下直接显影.X线摄片成为临床护理人员置管后判定导管正确位置的重要方法.2010年12月,我们为1例患者在X线影像辅助下成功调整PICC导管异位,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送管方法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颈内导管异位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9月经贵要静脉行PICC置管的8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设为对照组;将2014年10月~2015年9月经贵要静脉行PICC置管的8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设为观察组,两组在PICC置管过程中,均采用传统的转颈法预防颈内导管异位发生,观察组当导管头端到达肩部时将穿刺侧上肢向头部上举与操作平台形成30°,送入导管至所需长度。观察两组颈内导管异位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颈内导管异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PICC置管中,在传统的转颈法基础上,当导管头端到达肩部时将极低出生体重儿上肢向头部上举与操作平台形成30°,可降低颈内导管异位发生率,从而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行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发生导管异位的影响因素,并讨论相关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186例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外科行PICC置管患者发生导管异位的影响因素。结果 神经外科行PICC置管患者导管异位发生率为9.68%(18/186)。经单因素筛选,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深静脉置管史、焦虑情绪、穿刺血管类型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气管切开、机械通气、送管次数>3次、意识障碍是神经外科行PICC置管患者发生导管异位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神经外科行PICC置管患者发生导管异位与年龄、深静脉置管史、焦虑情绪、穿刺血管类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送管次数、意识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讨论不同途径PICC静脉置管方法产生置管异位情况的分析及处理对策.方法 将我院146例患者的置管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贵要静脉组和正中静脉组,记录异位导管的发生率及异位部位情况.结果 2组患者导管异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异位导管部位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位导管采取相应处理后,均达到理想复位.结论 临床置管时,采取贵要静脉置管,能有效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率.同时合理采用异位导管处理办法,能使异位导管头端重新置入目标靶血管中,减少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PICC置管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肿瘤患者常需要反复多次静脉化疗,为了防止化疗药物对周围血管的刺激和损伤,我们采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肿瘤患者进行静脉化疗。PICC分为三向瓣膜式PICC和头端开口式PICC。为了保证头端开口式PICC导管通畅性,我们进行了改良使用,在其末端采用了可来福CLC2000TM正压接头,一种可以防止血液反流的装置[1]。本次研究的目的为:这两种PICC导管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有无差异?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有哪些?2005年2~12月,我们对所有拔除PICC后的肿瘤患者(共43例),对其置管的血管进行血管B型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超声探头直视颈内静脉结合锁骨下静脉在判断导管异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科需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150例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PICC置管常规操作,当导管头端近置管侧胸锁关节时由助手用超声探查颈内静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当导管送至预测长度后由助手用超声探查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比较两组患者置管中导管异位的发生。结果:试验组导管异位漏诊率1.33%,对照组导管异位漏诊率12.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置管过程中超声直视颈内静脉结合锁骨下静脉能降低置管中PICC的异位漏诊率,从而降低置管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综合ICU患者外周中心静脉(PICC)置管避免导管异位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南院重症监护室接受床旁局麻PICC置管(APACHEII>15)危重症患者512例。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危重症患者265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肘部血管盲穿置管方式。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危重症患者247例为干预组,置管过程中使用超声引导、脉冲冲管同时予以送入导管。比较两组导管异位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病情危重度、所选择穿刺血管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组导管尖端位置X线摄片显示在T5下至T8上水平,导管异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成功为危重症患者静脉药物治疗提供保障,实施置管过程干预是防止导管尖端异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能解决化疗、营养及输液困难时血管不清晰的输液问题,且留置时间长、方便使用和维护,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正确置入PICC导管头端位置应位于上腔静脉中下段。导管异位是指导管头端进入颈内静脉或其他血管,导管异位的发生有操作者本身的原因;患者的体质、病情、自身血管状况等因素导致PICC导管头端异位入颈内静脉[1]。本文2013年5月~201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传统中心静脉导管(CVC)2种置管导管末端异位情况。方法选择1656名共1799例次PICC/CVC置管后的肿瘤患者,常规胸部正位X线检查确认置管走向及导管末端位置,计算导管末端异位发生率,对导管末端异位者进行调整并观察转归。结果 PICC置管失败率2.68%,CVC置管失败率0.3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胸部X线检查导管末端异位发生率4.84%,其中PICC末端异位发生率6.42%,显著高于CVC末端异位发生率4.01%(P0.01)。PICC末端异位调整成功率为71.1%,CVC末端异位调整成功率为26.7%,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与CVC置管相比,肿瘤患者PICC置管导管末端异位发生率较高,但较容易调整。PICC/CVC置管后应常规胸部正位X线片确认导管走向和导管末端位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确PICC导管异位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1年至2014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PICC导管异位相关因素的文献资料.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后的综合效应量.结果 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置入PICC患者导管异位发生率明显高于贵要静脉置管患者,头静脉置入PICC患者导管异位发生率显著高于肘正中静脉置管患者;患者卧位置入PICC的导管异位发生率显著高于坐位;>60岁患者置入PICC的导管异位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置管患者;男性与女性患者置入PICC导管异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置管静脉、患者置管体位、年龄是引起PICC导管异位的相关因素,性别与PICC导管异位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导引下在上臂置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技术的效果。方法在血管超声的导引下,使用微插管鞘技术,在超声直视下穿刺和间接超声引导下穿刺,对患者上臂摸不到和看不见的血管进行PICC置管。结果261例血管条件差、用传统盲穿置管比较困难的患者在超声导引下PICC置管成功率为99.23%。结论直视法和间接法混合应用有相互增效的功能。超声导引下PICC置管能极大提高置管成功率,可以改变传统PICC置管穿刺部位,减轻了过去在肘部弯曲部位置管时患者的不适感,无静脉炎的发生,用超声技术还可以及时纠正异位到颈静脉的导管,避免了事后调整导管异位的繁琐和导管感染机会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耸肩法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置管体位操作,观察组在耸肩下进行置管操作。置管成功后拍胸片确定导管头端位置,比较两种方法的异位率。结果共有7例患者发生导管异位,其中,对照组6例(21.43%),观察组1例(3.57%)。观察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08,P=0.043 4)。结论耸肩法能有效地降低在置管过程中PICC导管穿刺的异位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异位的相关因素,并就此提出相应的护理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8例极低出生体重PICC置管患儿资料,其中有11例(12. 50%)患儿发生PICC导管异位,命名为发生组,其余77例患者命名为未发生组,分别收集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和检查结果,分析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异位的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发现,胎龄、出生体重、置管前机械通气、置管时间、置管静脉、操作者层级为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异位的相关危险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龄、出生体重、置管静脉为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异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异位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重及置管静脉,因此,应通过恢复标准体重、评估血管、测量置管长度等预防和矫正置管位置。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患者PICC异位分析及正位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虹 《护理学报》2010,17(13):53-5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异位的正位处理方法及防范对策。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0月152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发生导管异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静脉置管异位的发生率及正位处理方法。结果其中19例发生导管异位,发生率为12.5%。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间比较异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经头静脉置管发生异位的几率最高。根据异位情况采取不同的正位方法.如拔出部分导管、退管后再送管、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正位等。19例导管异位患者18例正位成功,1例失败后重新置管,正位成功率95%。结论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应选择异位发生率低的粗、直、静脉瓣少的静脉,尽量避免头静脉或走向头静脉的正中静脉置管.必须在头静脉置管且发生异位时需采取科学的正位方法,避免盲目的退管或送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