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人原发性直肠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人直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术中的新鲜瘤组织块植入裸鼠的直肠黏膜层内,观察原位移植的成瘤率,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率.进行形态学(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核型,流式细胞分析.结果:依据WHO新的分类标准,建成1株人直肠原发性(非霍奇金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HRBL-0305.移植瘤组织病理学为(非霍奇金B细胞性)高度恶性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示CD19,CD20,CD22,CD45阳性,CD3,CD7阴性.染色体众数56-69条,流式细胞DI值为1.57-1.61,均为异倍体.HRBL-0305已传至31代;共移植裸鼠187只.其肿瘤移植生长率和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100.0%,肝转移率为45.4%,淋巴结和腹腔种植转移率均为38.0%,移植瘤在裸鼠的直肠内自主侵袭性生长,发生血液、淋巴转移和腹腔内种植性转移,移植瘤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的观察,流式细胞DNA含量测定及染色体核型的分析,表明与人源直肠恶性淋巴瘤细胞相一致.结论:HRBL-0305是首次成功建立的人直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完整地重现了人直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自然临床病理过程,且转移模式与临床患者相似,为研究直肠恶性淋巴瘤的生物学特性和治疗提供了理想动物模型平台.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裸小鼠人结肠癌肝转移的高侵袭性模型,比较BALB/c鼠与SCID鼠的人结肠癌肝转移模型,为侵袭性人结肠癌的研究寻找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首先将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悬液接种于免疫功能正常BALB/c鼠的脾包膜下,然后将其肝转移肿瘤组织通过原位移植方式分别种植于免疫缺陷BALB/c鼠和SCID鼠的盲肠浆膜下,而第三组直接将HT-29种植于结肠,最后观察三组的成瘤及死亡情况,以及淋巴转移率、肝转移率、肺转移率及腹腔种植率等。结果术后21 d观察,40只BALB/c鼠有38只成瘤,其余2只死亡;40只SCID鼠有33只成瘤,其余7只死亡;第三组40只(20只BALB/c鼠/20只SCID鼠)裸小鼠虽有29只成瘤,且仅1只死亡,但肝转移率(24.1%)较低,不适于建立高侵袭模型。前两组在原位移植瘤大小、转移和种植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成瘤率和死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筛选出的人结肠癌肝转移组织用于建立模型,能有效模拟高侵袭性等生物学特性,再结合BALB/c鼠价格较低的优势,所以更适宜作为人结肠癌肝转移的可靠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高死亡率主要由结肠癌转移到远处器官引起,而肝转移是CRC患者的主要死因.合适的动物模型是研究CRC的转移机制、评估其临床前期治疗效果的基础.CRC肝转移的原位移植模型具有相似度高,更能体现人类CRC肝转移的特征.本文我们就结肠癌肝转移原位移植模型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erbB-2和p53基因产物在实验性人大肠癌棵鼠移植瘤和转移瘤中的表达及其在肝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用具有不同生物学物特性的人大肠癌细胞株HT29(低分化腺癌)和Lovo细胞株(未分化癌)进行BALB/C裸鼠脾内接种,分别制成人大肠癌肝转移模型,应用快速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裸鼠移植瘤和转移瘤中c-erbB-2和p53基因产物的表达情况,结果 p53蛋白在两种细胞株接种的移植瘤及转移瘤中的表达虽有一定的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c-erbB-2基因产物在Lovo细胞株接种后的移植瘤及转移瘤中的阳性表达率间有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53基因突变可能发生在癌转移之前,而c-erbB-2基因产物变化可能与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生物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人胃癌裸鼠胃壁原位移植瘤模型,并与相应的皮下移植瘤作比较,以探讨宿主器官微环境对胃癌细胞浸润及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及其克隆株C11癌细胞分别接种于裸鼠胃壁及背部皮下,比较原位和皮下移植瘤的成瘤率、生长率、生长方式及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以及体外回复培养后瘤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胃壁原位及皮下移植瘤体内成瘤率、生长率及形态学上均无明显不同;其体外增殖能力也无显著性差异.但皮下移植瘤多呈局限性生长,无肝、脾、肾转移,其转移仅限于肺及个别局部淋巴结.胃壁原位移植瘤则浸润破坏胃壁各层组织结构,并直接蔓延到邻近各器官组织.其转移既有经血道至肝、肺、脾、肾等部位,也有经淋巴道至多数局部及远处淋巴结,其淋巴结的转移率较皮下移植瘤有显著增高(P<005);且多伴有腹、盆腔内广泛种植性转移.结论裸鼠胃壁微环境较皮下组织更适合于人胃癌MGc803及C11移植瘤的浸润及转移的表达,该原位移植瘤模型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更接近临床胃癌患者的体内侵袭及转移的实际.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RhoC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RhoC mRNA的表达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RhoC mRNA在结直肠癌、癌旁组织及大肠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结果 RhoC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明显增高(P<0.05).RhoC mRNA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肠壁浸润深度有关(P<0.05).结论 RhoC mRNA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探讨外科治疗原则和策略。[方法]45例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前经内镜病理活检均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其中1例行腹腔镜探查,2例扩肛肿瘤局部切除,1例扩肛局部切除后补充行Miles术,2例行姑息性肿瘤手术,余39例行根治性结直肠癌手术,并将手术标本与术前病理作比较。[结果]术后病理活检示45例中有3例仍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2例证实为腺癌,其中1例伴有肝转移,24例有淋巴结转移,17例无淋巴结转移。[结论]术前病理活检确诊的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肿瘤与术后病理活检结果一致性较差,对于这类患者应予积极的外科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PEG10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方法 PCR阳性转基因鼠经RT-PCR、Western blot鉴定后,皮下注射H22细胞,连续测量肿瘤体积.12 d后取肿瘤和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肝脏组织进行SP染色,检测PEG10蛋白的表达.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的f检验.结果 阳性首建鼠的肝脏中枪测到目的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转皋因小鼠皮卜瘤的体积(4.08、4.23 cm3)及质量(6.89、6.48 g)均显著高于野生昔小鼠(1.61 cm3及1.63 g,P<0.05),均向周围组织侵袭并出现肝转移,肝脏中检测到PEG10蛋白;野生型小鼠的肿瘤组织有包膜,未出现肝转移. 结论构建的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可促进皮卜移植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PEG10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方法 PCR阳性转基因鼠经RT-PCR、Western blot鉴定后,皮下注射H22细胞,连续测量肿瘤体积.12 d后取肿瘤和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肝脏组织进行SP染色,检测PEG10蛋白的表达.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的f检验.结果 阳性首建鼠的肝脏中枪测到目的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转皋因小鼠皮卜瘤的体积(4.08、4.23 cm3)及质量(6.89、6.48 g)均显著高于野生昔小鼠(1.61 cm3及1.63 g,P<0.05),均向周围组织侵袭并出现肝转移,肝脏中检测到PEG10蛋白;野生型小鼠的肿瘤组织有包膜,未出现肝转移. 结论构建的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可促进皮卜移植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PEG10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方法 PCR阳性转基因鼠经RT-PCR、Western blot鉴定后,皮下注射H22细胞,连续测量肿瘤体积.12 d后取肿瘤和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肝脏组织进行SP染色,检测PEG10蛋白的表达.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的f检验.结果 阳性首建鼠的肝脏中枪测到目的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转皋因小鼠皮卜瘤的体积(4.08、4.23 cm3)及质量(6.89、6.48 g)均显著高于野生昔小鼠(1.61 cm3及1.63 g,P<0.05),均向周围组织侵袭并出现肝转移,肝脏中检测到PEG10蛋白;野生型小鼠的肿瘤组织有包膜,未出现肝转移. 结论构建的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可促进皮卜移植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PEG10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方法 PCR阳性转基因鼠经RT-PCR、Western blot鉴定后,皮下注射H22细胞,连续测量肿瘤体积.12 d后取肿瘤和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肝脏组织进行SP染色,检测PEG10蛋白的表达.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的f检验.结果 阳性首建鼠的肝脏中枪测到目的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转皋因小鼠皮卜瘤的体积(4.08、4.23 cm3)及质量(6.89、6.48 g)均显著高于野生昔小鼠(1.61 cm3及1.63 g,P<0.05),均向周围组织侵袭并出现肝转移,肝脏中检测到PEG10蛋白;野生型小鼠的肿瘤组织有包膜,未出现肝转移. 结论构建的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可促进皮卜移植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PEG10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方法 PCR阳性转基因鼠经RT-PCR、Western blot鉴定后,皮下注射H22细胞,连续测量肿瘤体积.12 d后取肿瘤和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肝脏组织进行SP染色,检测PEG10蛋白的表达.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的f检验.结果 阳性首建鼠的肝脏中枪测到目的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转皋因小鼠皮卜瘤的体积(4.08、4.23 cm3)及质量(6.89、6.48 g)均显著高于野生昔小鼠(1.61 cm3及1.63 g,P<0.05),均向周围组织侵袭并出现肝转移,肝脏中检测到PEG10蛋白;野生型小鼠的肿瘤组织有包膜,未出现肝转移. 结论构建的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可促进皮卜移植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PEG10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方法 PCR阳性转基因鼠经RT-PCR、Western blot鉴定后,皮下注射H22细胞,连续测量肿瘤体积.12 d后取肿瘤和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肝脏组织进行SP染色,检测PEG10蛋白的表达.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的f检验.结果 阳性首建鼠的肝脏中枪测到目的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转皋因小鼠皮卜瘤的体积(4.08、4.23 cm3)及质量(6.89、6.48 g)均显著高于野生昔小鼠(1.61 cm3及1.63 g,P<0.05),均向周围组织侵袭并出现肝转移,肝脏中检测到PEG10蛋白;野生型小鼠的肿瘤组织有包膜,未出现肝转移. 结论构建的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可促进皮卜移植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快速建立模拟临床过程的小鼠结肠癌原位移植瘤及肝转移模型方法。[方法]采用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接种于裸鼠皮下,形成稳定传代的皮下种植瘤。再取该肿瘤组织块,用原位医用胶黏合法种植于BALB/c小鼠盲肠壁,建立模拟于临床的结肠癌肝转移模型,定时观察小鼠全身情况,分不同时期处死,观察其生长及转移特性。[结果]原位种植成瘤率100%,术后3周肝转移率100%,4周后动物消瘦,萎靡,行动迟缓,反应迟钝,部分可见腹水形成,濒临死亡。中位生存期29d。[结论]小鼠结肠癌完整组织块通过"生物胶黏贴法"原位种植BALB/c小鼠盲肠壁,速度快,方法简便,能较好的重现结肠癌临床转移的过程,为人类结肠癌生长、肝转移机制及干预肝转移治疗的研究提供一种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PEG10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方法 PCR阳性转基因鼠经RT-PCR、Western blot鉴定后,皮下注射H22细胞,连续测量肿瘤体积.12 d后取肿瘤和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肝脏组织进行SP染色,检测PEG10蛋白的表达.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的f检验.结果 阳性首建鼠的肝脏中枪测到目的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转皋因小鼠皮卜瘤的体积(4.08、4.23 cm3)及质量(6.89、6.48 g)均显著高于野生昔小鼠(1.61 cm3及1.63 g,P<0.05),均向周围组织侵袭并出现肝转移,肝脏中检测到PEG10蛋白;野生型小鼠的肿瘤组织有包膜,未出现肝转移. 结论构建的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可促进皮卜移植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PEG10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方法 PCR阳性转基因鼠经RT-PCR、Western blot鉴定后,皮下注射H22细胞,连续测量肿瘤体积.12 d后取肿瘤和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肝脏组织进行SP染色,检测PEG10蛋白的表达.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的f检验.结果 阳性首建鼠的肝脏中枪测到目的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转皋因小鼠皮卜瘤的体积(4.08、4.23 cm3)及质量(6.89、6.48 g)均显著高于野生昔小鼠(1.61 cm3及1.63 g,P<0.05),均向周围组织侵袭并出现肝转移,肝脏中检测到PEG10蛋白;野生型小鼠的肿瘤组织有包膜,未出现肝转移. 结论构建的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可促进皮卜移植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PEG10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方法 PCR阳性转基因鼠经RT-PCR、Western blot鉴定后,皮下注射H22细胞,连续测量肿瘤体积.12 d后取肿瘤和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肝脏组织进行SP染色,检测PEG10蛋白的表达.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的f检验.结果 阳性首建鼠的肝脏中枪测到目的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转皋因小鼠皮卜瘤的体积(4.08、4.23 cm3)及质量(6.89、6.48 g)均显著高于野生昔小鼠(1.61 cm3及1.63 g,P<0.05),均向周围组织侵袭并出现肝转移,肝脏中检测到PEG10蛋白;野生型小鼠的肿瘤组织有包膜,未出现肝转移. 结论构建的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可促进皮卜移植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PEG10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方法 PCR阳性转基因鼠经RT-PCR、Western blot鉴定后,皮下注射H22细胞,连续测量肿瘤体积.12 d后取肿瘤和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肝脏组织进行SP染色,检测PEG10蛋白的表达.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的f检验.结果 阳性首建鼠的肝脏中枪测到目的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转皋因小鼠皮卜瘤的体积(4.08、4.23 cm3)及质量(6.89、6.48 g)均显著高于野生昔小鼠(1.61 cm3及1.63 g,P<0.05),均向周围组织侵袭并出现肝转移,肝脏中检测到PEG10蛋白;野生型小鼠的肿瘤组织有包膜,未出现肝转移. 结论构建的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可促进皮卜移植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PEG10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方法 PCR阳性转基因鼠经RT-PCR、Western blot鉴定后,皮下注射H22细胞,连续测量肿瘤体积.12 d后取肿瘤和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肝脏组织进行SP染色,检测PEG10蛋白的表达.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的f检验.结果 阳性首建鼠的肝脏中枪测到目的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转皋因小鼠皮卜瘤的体积(4.08、4.23 cm3)及质量(6.89、6.48 g)均显著高于野生昔小鼠(1.61 cm3及1.63 g,P<0.05),均向周围组织侵袭并出现肝转移,肝脏中检测到PEG10蛋白;野生型小鼠的肿瘤组织有包膜,未出现肝转移. 结论构建的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可促进皮卜移植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小鼠结直肠癌肝转移模型,探讨CAMP/PKA通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皮下成瘤盲肠部位包埋的方法,建立结直肠癌肝转移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模型小鼠连续7天注射CAMP类似物,并于注射完成后7天、14天、28天处死小鼠,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两组小鼠原发灶及转移灶内CAMP、PKA、VEGF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正常组织及癌组织内MMP2、E-钙粘蛋白的表达。 结果成功建立结直肠癌肝转移小鼠模型,实验组较同期对照组原发灶变小,腹腔及肝脏转移瘤少。两组中转移灶VEGF的表达高于原发灶,癌组织中E-钙粘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织,MMP2高于正常组织。实验组中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延长,CAMP、PKA、VEGF、MMP2的表达逐渐变弱。E-钙粘蛋白的表达逐渐升高。 结论CAMP/PKA可通过调节VEGF、E-钙粘蛋白、MMP2的表达,促进结直肠癌发生肝脏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