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药真菌毒素是真菌在中药中所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一般不表现出急性毒性,但具有较强的蓄积性。我国常用中药存在真菌毒素污染或潜在污染的情况。为了改善中药基质对真菌毒素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中药真菌毒素检测灵敏度与准确度,保证人类健康,减少真菌毒素带来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现代中药真菌毒素提取和净化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主要包括高速均质提取、搅拌提取、超声提取、振荡提取及免疫亲和柱净化法、固相萃取柱净化法、QuEChERS净化法等,并对真菌毒素前处理方法进行展望,以供国内外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在种植、采收、贮存及加工各个环节中容易受到真菌的污染,产生一系列有毒次生代谢产物(真菌毒素),直接影响药材质量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还会严重威胁人体生命健康。针对中药材中潜在的多种真菌毒素,建立高效的净化富集与灵敏、专属的检测方法,对提升中药质量标准、保障中药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内外重要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中药材中真菌毒素检测使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关键检测技术及降解脱毒方法进行综述,并展望中药材真菌毒素研究的发展趋势,为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真菌毒素是一些真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广泛污染农作物、食品和饲料等,由于多数真菌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可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人和动物通过饮食可能暴露于不同的 真菌毒素,对人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害。本文以人和动物血液、尿液、胆汁、乳汁和粪便中真菌毒素的原形及其代谢物作为真菌毒素生物标记物,通过测定其含量来评价人和动物暴露于真菌毒素的频率和水平。本文归纳体内常见真菌毒素生物标记物的种类,分析其对人和动物的危害性,并综述体内真菌毒素生物标记物检测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刘丽娜  李海亮  李耀磊  金红宇  马双成 《中草药》2023,54(19):6197-6207
外源性有害残留物污染引起的中药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中药在种植、采集、贮藏、制备、运输过程中可导致真菌毒素污染,给中药带来安全风险。通过对中药中真菌毒素质量控制、限量标准制订情况进行概述,分析梳理中药中真菌毒素质量控制及限量标准的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针对中药真菌毒素的监管提出建议,以保证中药质量,促进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公爱娟  刘春娟  辛杰  何珊  刘言娟  张波 《中草药》2018,49(9):2195-2202
黄曲霉毒素是中药中较易产生的毒性极强的真菌毒素之一。建立黄曲霉毒素简单、快速、高通量、现场化的检测方法对实现中药黄曲霉毒素限量监控、保障中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酶联吸附免疫法(ELISA)和胶体金免疫色谱(GICA)技术为中药黄曲霉毒素的大批量快速检测和现场单个或少数样品即时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虽然现在已有较多关于此类检测方法的报道,但没有形成标准方法。对已报道的中药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形成方法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5月16日,记者从“中药安全与质量控制国际研讨会”上获悉,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已建立起国内外药用植物中真菌及真菌毒素污染分析及检测技术标准的研究平台,建立了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有害真菌毒素的行业标准“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标准”,在中药有害残留物分析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已建立起周内外药川植物中真菌及真菌毒素污染分析及检测技术标准的研究平台,建立了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有害真菌毒素的行业标准“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标准”,在中药有害残留物分析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8.
以真菌毒素、重金属、农残为主的外源性残留物严重影响着中药的用药安全。半导体量子点纳米粒由于具有独特的光致发光、化学发光、电化学和电致化学发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量子探针、量子传感器等领域。该文总结了量子点探针技术的特点及特异性基础,重点介绍了新型量子探针技术在真菌毒素、重金属、农残等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并结合中药中外源性残留物污染特点及《中国药典》限量情况概述了中药中三大外源性污染物限量标准及污染状况,展望了量子探针技术在中药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污染曲霉属真菌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梦月  庞晓慧 《中草药》2018,49(16):3933-3941
近年来,药材污染真菌毒素事件时有报道,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真菌毒素能引发肝毒性、肾毒性等重大毒性反应,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生命健康。曲霉属真菌是污染中药材的主要优势菌群之一,对中药材污染曲霉属真菌进行快速准确鉴定可对中药材真菌毒素污染进行早期风险预警,这对保障中药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对曲霉属真菌的分类、鉴定以及中药材污染曲霉属真菌鉴定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同时对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中药材污染真菌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中药在保障人民健康、预防疾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其在种植、加工、运输、储藏等过程中可能会遭受外源性有害物的污染并且在其中残留,对机体产生潜在的危害。风险评估作为科学控制有害物残留风险的有效手段,已逐渐应用于食品、环境等领域中化合物的安全性评价,因此对中药中外源性有害物进行风险评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中药中外源性有害物的风险评估为中心进行综述,重点关注中药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真菌毒素、植物生长调节剂、二氧化硫等外源性有害物的残留现状、检测手段以及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药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药质量控制已经成为制约中药产业发展和获得国际认可的“瓶颈”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探索建立基于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关的中药质量控制新方法,深入系统研究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并以活性成分为指标,建立基于“有效性”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建立全面覆盖农药残留、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真菌毒素等安全性的检测方法,以保证中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缓控释制剂的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使其能更好地模拟体内状态,得到好的体内外相关性;对最近的国内外文献中有关缓控释制剂的体内评价、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具有良好体内外相关性的体外评价方法的建立对中药缓控释给药制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医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建设中的存在问题,认为加快优化出一套符合全面、规范、科学、可行要求的,能够得到普遍认可的中医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提出优化中医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的路径:一是明确目的,厘清思路是做好优化的前提。二是遵循五步走的优化方法:1)紧紧围绕中医高校战略目标遴选构成要素;2)采用多种测评方法相结合进行测评;3)制定指标的层级划分及相应的标准;4)精选评价指标并合理设置权重;5)通过实验试评进一步优化指标体系。三是完善包括战略地位、基础建设、应用情况、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特色与创新等七个一级指标的评估体系框架、重视中医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绩效评估是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该研究基于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点,采用距离聚类、距离聚类结合伪清零指令(BIC)准则2种方法模拟医生临床诊疗过程,挖掘某一临床医生治疗特定病证的核心处方。方法:该研究认为中医临床处方可分为治疗主证的核心处方和治疗兼证的随证加减用药部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导出治疗特定疾病病历资料,采用距离聚类、距离聚类结合伪BIC准则2种方法,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俊宏教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气阴两虚型103首处方进行研究分析,寻找药味数量与药味使用人群比例两者关系的最优平衡折点,而筛选核心处方。结果:以距离聚类结合伪BIC准则形成的核心处方筛选方法,筛选出由石菖蒲、山楂、枸杞子、醋鸡内金、太子参等15味药组成的test4为核心处方,经中医理论分析和王俊宏教授确认符合中医治疗ADHD的理法方药特点。结论:以距离聚类结合伪BIC准则方法可有效整理、筛选中医临床核心处方,而且相比于目前核心处方筛选方法,具有符合医生临证处方过程的特点,以期该方法为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及中药新药开发提供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濒危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的建立,对于濒危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濒危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的现状,就监测体系的管理系统、技术系统和监督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深入阐述,并探讨了信息获取、分析处理、评价与利用的方法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濒危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众所周知,濒危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的建立,对于濒危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濒危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的现状,就监测体系的管理系统、技术系统和监督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深入阐述,并探讨了信息获取、分析处理、评价与利用的方法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几组《伤寒论》经方药效精微的定量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是一部集理法方药为一体的医书,后人推崇为方书之祖。书中收集的许多有效的方剂,不仅因疗效卓著被后人尊为经方,而且因为对药物用量的把握之精确而倍受后世医家的推崇——历代许多医家都高度评价其把握方剂药物用量的超凡能力。文章利用已建立的中医方剂量化分析方法,重点选择了较有代表性的几个系列经方来进行定量计算,以求揭示其药物用量的深刻涵义。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是中医药行业的基础,中药材质量问题关乎居民健康生活和国家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等是影响中药材质量的主要因素。目前,应用于污染物快速检测的方法层出不穷,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因其快速、无损的优点已在食品化学、环境分析等领域广泛应用,在中药污染物检测领域同样表现出巨大潜力。该文将回顾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中药常见污染物的检测应用,重点讨论其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的特点和优势,包括检测原理、基底设计、农药特异性识别等方面,为中药中多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