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1年6月至1995年4月我院共接收青藏线疗养员1464例,根据其病历对慢性高原病患病率与移居高原的年龄、性别及高原生活年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提示世居者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慢性高原病(在海拔2840m~3000m中度高原)主要发生在中年以上,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心脏病、高原高血压病等多在移居高原8年以后开始发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心脏病多发生在男性。  相似文献   

2.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为慢性高原病的一种临床类型,是指人体长期在高原低氧环境下生活,由慢性低氧所引起的红细胞增生过度。临床表现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增高,病理改变为各脏器及组织充血、血流淤滞及缺氧性损害。绝大多数病例在海拔3000m以上地区发病,多见于移居男性居民。红细胞增生过度、血粘度增高及缺氧性损害,  相似文献   

3.
《中国消化内镜》2008,(12):55-56
慢性高原病(曾用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长期生活在海拔2500米以上高原的世居或移居者,对高原低氧环境逐渐失去习服而导致的临床综合症,主要表现为红细胞增多(女性Hb≥19g/dl,男性Hb≥21g/d)。当病人移居到地海拔后,其症状消失,如果再返高原则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4.
慢性高原病(曾用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长期生活在海拔2500米以上高原的世居或移居者,对高原低氧环境逐渐失去习服而导致的临床综合症,主要表现为红细胞增多(女性Hb≥19g/dl,男性Hb≥21g/d)。当病人移居到地海拔后,其症状消失,如果再返高原则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5.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是机体在高原缺氧环境中,红细胞过多增生使血液粘度增高、血流阻力增加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海拔5000m以上人群的发病率明显增高.雌激素用于治疗HAPC已有多年的历史,与扩血管治疗合用可提高治疗效果[1].研究证实雌激素可抑制红细胞增生[2],因此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多见于成年男性、少见于女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一直是高原医学工作探索的难题.研究显示氧化应激是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慢性高原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3].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调查青藏高原相近海拔高度但不同气候微环境的两地移居人员慢性高原病发病率及部分生理指标,了解除海拔高度以外高原不同气候微环境对移居人员慢性高原病发病的影响。方法 选择平均年龄、人员结构、平均移居高原时间、居住地海拔高度(甲地4 270 m、乙地4 295 m)相近,但气候微环境不同的2组移居人群[甲地(甲组)106人、乙地(乙组)为145人],进行慢性高原病发病情况调查。慢性高原病的诊断标准采用2004慢性高原病青海国际标准。比较2组慢性高原病发病率、高原指甲凹陷症发病率及指端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值。结果 甲组慢性高原病发病率为31.13%,乙组为10.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组指端氧饱和度为(87.99±3.33)%,乙组为(89.61±3.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组高原指甲凹陷症发生率为30.19%,乙组为9.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组高血压发病率为2.80%,乙组为10.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组心率为(82.61±14.15)次/m...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原世居藏族慢性高原病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世居藏族和6例移居汉族慢性高原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慢性高原病世居藏族临床表现较移居汉族轻,启动病理过程的海拔高度高,Hb、RBC、Hct低于移居汉族,血气分析两组无明显差异,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部分病人肺功能检查显示小气道呈轻度阻塞。结论高原世居藏族慢性高原病患者临床表现与移居汉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红细胞增多症是常见的慢性高原病之一,发病率较高,病程长,容易继发其他心血管疾病,因此严重影响着高原人民的健康,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的同志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采取以活血化瘀为主的方法,总结出了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配方——“降红片”。  相似文献   

9.
平原人群移居高海拔地区后,急、慢性高原病及慢性高原适应不全症关系到移居人群的身心健康及高原生存能力。作者医院每年派专人定期到西藏边防、牧区为广大官兵、群众及僧尼免费进行体检、巡诊和建立健康档案,作者通过对其中常住海拔4500米以上的部分平原移居人群的体检资料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10.
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西药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近20年来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处方完整、主治明确,并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文献报道,建立用药数据库,且基于数据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西药中,使用前5位的分别为肝素钠、乙烯雌酚、右旋糖酐、阿司匹林和藻酸双酯钠,常用的治疗法则为改善微循环法、抗凝治疗、酶制剂、雌激素、呼吸兴奋剂等.结论:该病是由于机体慢性缺氧所形成的高原病,以血瘀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应以抗凝和改善微循环为治疗大法,并可从服用雌激素、服用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和兴奋呼吸入手,抑制红细胞的生成,达到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陕西医学杂志》2016,(3):291-293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胃镜检查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状况。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上消化道出血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28例,取同期入院治疗的高原地区非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并伴有上消化道系统症状的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胃镜检查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发生率分别为35.7%、32.1%、35.7%,对照组分别为10.7%、7.1%、3.6%,两组分别比较,合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患者中世居高原患者急性胃粘膜病变高于移居患者,对照组中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发生率移居和世居患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消化道出血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12.
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特别是心脏、肾脏、血液生化等的改变,为深入了解和掌握慢性高原病,充分认识和分析研究慢性高原病对人体的影响及肾脏的代偿状况,我们在海拔5100m对移居高原一年的慢性高原病患者进行肾功能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慢性高原病是长期在海拔2500米以上高原的时居者或移居者,对高原低氧环境慢性适应不全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红细胞增多(女性Hb≥19g/dl,男性Hb≥21g/dl)。可引起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症状已被人们所熟知。但慢性高原病与胃肠黏膜病变尚未引起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虽然为高原地区常见疾病,也为高原地区医生所熟悉,但迄今有关本病的系统报告较少,因而,认识也欠完善、为充实高原疾病的研究、作者对移居3719公尺的310人、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其中有63例移居较久者附合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现将其系统资料分析如下、供研究高原疾病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高原病。当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红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保持相对平衡,既往大量研究认为红细胞的增殖增强在HAPC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对于红细胞凋亡方面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现总结HAPC红细胞凋亡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结果,进一步探讨红细胞凋亡在HAPC红细胞过度积累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下称多血症)是慢性高原病常见类型之一。是人体适应性反应,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简称三红)的代偿性增加就是其中的一种适应性反应,但是三红数值如超过一定范围则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形成多血症。多年来,国内对高原地区三红正常值的调查研究做了大量工作,而对三红的病理数值尚少研究,因此诊断标准目前未  相似文献   

17.
高原人体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高原人体血液流变学性质与海拔高度、性别、民族、世居与移居、居住时间、劳动类型、高原病、左心功能的关系,六年来我们对2300米、3968米、4800米三个梯度481名久住居民,短期进入高原的5名正常人及66例慢性高原反应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观察,并对全血粘度与左心功能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高原久者随海拔高度的上升其血液浓稠性、粘滞性、聚集性增高,少数人拌有凝固性增高;2.血球压积及全血粘度,男>女,P<0.01。3.汉族与藏族未显示出明显差异,个别项目的差异是因世、移居所致;4.血球压积、全血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方面,世居男性>移居男性,世居藏族男性<移居藏民男性,有显著差异。而女性则无明显差异;5.高原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血球压积,脑<体,P<0.01;血浆比粘度,脑<体,P<0.01;全血比粘度;脑<体,P<0.05;红细胞电泳时间,脑>体,P<0.05;6.进入高原17天者,其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延长,血浆粘度明显下降,血球压积、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元均有所增加。7.高原久居者全血粘度与左心功能之PEP/LVET呈线性正相关;8.慢性高原反应患者血液浓、粘性明显高于同海拔居民,而纤维蛋白元含量则有所下降。急性高原病的发生与血液聚、凝性增高有关,慢性高原病的发生与血液浓、粘性增高有关。活血化瘀是防治高原病的重要大法。  相似文献   

18.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oythemia,HAPC)是高原地区常见的一种慢性高原病,受高原气候和生活环境及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ter pyloi,H.pylori)等诸多因素影响,易诱发消化性溃疡。本文收集了我院2003年6月~2008年6月间HAPC合并消化性溃疡49例病例,结合临床症状,H.pylori检出率和内镜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樊凌冰  肖惠宁  格日力 《医学争鸣》2004,25(10):920-920
1临床资料在海拔4300 m地区高原人群89例中检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27(男26例,女1)例,年龄16~47岁,Hb血红蛋白平均230.8 g/L,红细胞压积平均70.7%. 测定了血浆中EPO,CGRP,ET含量,同时与高原正常人血浆中含量进行了对比,经过方差分析无统计学意义. 根据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中男性占96.2%的情况,考虑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是否与性激素有关,我们测定了血清睾酮和E2,结果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睾酮为698~304 ng/L. 移居高原者27(男12,女15)例,年龄52~24岁,Hb 154.6 g/L,血清睾酮为765~178 ng/L. 世居高原者35例,年龄52~15岁,男15例,女20例,Hb 147.7 g/L,血清睾酮为886~424 ng/L.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E2为34.3 ng/L,移居高原者为33.1 ng/L,世居高原者为26.4 ng/L,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慢性高原适应不全症的一种常见类型,我们于1979年3月对江孜县(海拔4040米)高原红细胞增多症20例进行了耳鼻咽喉科临床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族别:性别与年龄:族别与年龄(表1),均为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