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先天性胆囊缺如(gallbladderagenesis,GBA)系胆囊的先天性发育畸形,是人胚胎发育过程中肝憩室的尾部(又称囊部)发育不全,从而引起无胆囊、无胆囊管或实体胆囊等,其发生率极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由平原进入高海拔地区施工人员血压动态变化情况。方法通过设计专门的调查表,并由指定的研究人员,通过培训后对由平原进入高海拔地区施工人员的"亚习服期"血压进行测定,测定的时间点分别为平原、进入高原3 d、7 d、15 d、30 d、60 d。结果施工人员由平原进入高原后,在"亚习服期"即出现血压明显改变,其中进入高原第3天及第7天与平原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后逐渐下降,至第30天时血压开始接近平原水平,而至第60天时血压再次高于第30天和平原血压。与平原比较第3天(P<0.01),第7天(P<0.05)有显著差异;在1 000例对象中,高原高血压发病人数202例,患病率为20.2%,且高空作业人群高原高血压的发病显著高于地面作业人群(P<0.01),高原高血压的患病率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高。结论高海拔地区施工人员在"亚习服期"即出现高原高血压,且其患病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进高原个体机体炎性改变及其胃肠黏膜屏障损伤的特点。方法:对20例由平原急进高原个体于进入高原前、进入高原第三天和第七天进行胃镜检查,并对进入高原后消化系统的症状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同步抽取血液标本,做血常规的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及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炎症介子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20例平原个体急进高原后血常规WBC、N及IL-1、IL-6、TNF-α、PAF等炎症介子均较平原显著升高,L较平原显著降低,均以进入高原第三天改变最为显著,与进入前比较P<0.01,与第七天比较P<0.05,L为第三天与进入前比较P<0.05、与第七天比较P>0.05。胃镜检查者,进入高原第三天及第七天胃镜检查阳性例数分别为17例(约85%)和10例(50%),与进入高原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胃镜下主要表现有胃黏膜出血、充血、淤血、糜烂、溃疡及胆汁反流等,13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症状(占65%)。结论:高原缺氧对急进高原个体肠道黏膜屏障存在明显的损伤,并引发机体的炎性改变。而机体的这种炎性改变又可能进一步加重胃肠道的黏膜屏障损伤。  相似文献   
4.
重症急性高原病患者电解质紊乱可引发机体的钠水潴留,血管活性物质及自由基的大量产生,从而加重各脏器的损害,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在高原现场救治过程中应加强电解质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重症急性高原病患者电解质紊乱可引发机体的钠水潴留,血管活性物质及自由基的大量产生,从而加重各脏器的损害,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在高原现场救治过程中应加强电解质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重症急性高原病患者电解质紊乱可引发机体的钠水潴留,血管活性物质及自由基的大量产生,从而加重各脏器的损害,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在高原现场救治过程中应加强电解质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高原世居藏族居民重症急性高原病的发病情况及其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对西藏军区总医院1956年6月至2005年6月的全部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的高原世居藏族病例的发病情况及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24例高原世居藏族重症急性高原病病例,其中高原肺水肿21例、高原脑水肿3例,世居藏族居民重症急性高原病发病率为0.75%(24/3184)。24例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诱发因素,诱因主要有从高原到更高海拔地区、劳累、受凉和饮酒。9例患者并发多器官或多系统功能障碍。结论高原世居藏族居民在往返于高原与平原或进入更高海拔地区时,机体器官、系统明显存在低氧损伤,在一定因素作用下亦可罹患重症急性高原病和并发多器官、多系统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高原脑水肿与高原肺水肿均是高原低压缺氧导致机体适应不全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高原脑水肿也常常伴有肺水肿征象,西藏军区总医院况允等报道923例高原肺水肿患者中合并脑水肿者占3%。高原脑水肿与高原肺水肿做为急性高原病的危重症,若两者合并发生,其病情更加危险,护理难度亦更大。笔者对高原某医院的65例高原脑水肿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施工人员血压变化与海拔高度、劳动强度、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的关系,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通过设计专门的调查表,并由指定的研究人员,通过培训后对由平原进入高海拔地区施工人员的"亚习服期"血压进行测定,测定的时间点分别为平原、进入高原3、7、15、30、60 d。结果施工人员由平原进入高原后,在"亚习服期"(即出现血压明显改变,其中进入高原第3天及第7天与平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逐渐下降,至第30天时血压开始接近平原水平,而至第60天时血压再次高于平原和第30天。与平原比较第3天、第7天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在1000例中,高原高血压发病人数202例,患病率为20.2%,且高空作业人群高原高血压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地面作业人群(P<0.01),患病率随海拔高度、劳动强度增加而增高。结论高海拔地区施工人员在"亚习服期"即出现高原高血压,与海拔高度、劳动强度、不良情绪、心理压力、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原施工人员氧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对海拔高度3000、3500、4000、4500、5000 m五个高度的施工人员进行氧疗,每次予以93%浓度面罩吸氧流量5~8 L/min,1 h/d;分别监测进入高原3、7、15、30、60d心率和血压变化,并与不吸氧组进行比较。结果吸氧组心率、血压低于未吸氧组,尤以上线7~15 d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吸氧组吸氧后血压变化符合高原性高血压的比率为5.4%。偏相关分析显示,海拔高度4000 m以上,心率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压乘积均呈正相关关系,不吸氧组心率快、耗氧量大,低氧性增压反应明显(P<0.01)。结论施工人员进入高原早期予以氧疗可以减少高原低气压、低氧对机体心率、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