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俊荣  牛清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3):1751-1752
目的探讨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最佳冷敷方法.方法将60例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48h内即行持续冰袋冷敷,治疗组采用间断冷敷并实施相应护理.结果治疗组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轻、疼痛消失时间短,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术后间断冷敷可有效减轻关节肿胀、疼痛,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两种冷敷方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俊荣  牛清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2):1751-1752
目的:探讨半月扳损伤关节镜术后最佳冷敷方法。方法:将60例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48h内即行持续冰袋冷敷,治疗组采用间断冷敷并实施相应护理。结果:治疗组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轻、疼痛消失时间短,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术后间断冷敷可有效减轻关节肿胀、疼痛,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易潇  黄辉 《当代护士》2014,(3):45-47
目的探讨持续冷敷和间断冷敷对缓解关节镜术后疼痛及关节肿胀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单纯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间断冷敷组,试验组为持续冷敷组,比较2组术后疼痛及关节肿胀程度。结果试验组术后6h、12h、24h、48h、72h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O.05),试验组术后48h、72h肿胀程度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单纯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术后持续冷敷的消肿、镇痛效果优于间断冷敷。  相似文献   

4.
史黎  徐保秀 《全科护理》2014,12(2):102-103
[目的]观察10%盐水冰袋间断冷敷对膝关节镜术后减轻关节肿痛的疗效。[方法]对158例单侧膝关节损伤病人行关节镜手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观察组病人在术后72h内给予10%盐水冰袋间断冰敷,对照组术后不使用冰袋冷敷,观察两组病人关节肿胀、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48h,72h患膝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24h,48h,72h病人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病人行10%盐水冰袋间断冷敷治疗并结合功能锻炼,可有效减轻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半月板损伤行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手术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渐进型知识指导,互动式行为训练及出院后追踪随访至术后1 ~1.5年.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术后康复锻炼的知晓率、术后疼痛时间、术后满意率以及临床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在术后膝关节血肿、疼痛持续时间、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术后康复锻炼的知晓率、术后满意率、以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效果,促进了术后的康复,提高了患者满意率,值得在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治疗患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五皮饮治疗半月板损伤术后肿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半月板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行基础治疗后采用七叶皂苷钠静滴,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后采用加味五皮饮口服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第1、3、5、7天疼痛评分、膝关节肿胀值、膝关节主动屈曲度,术后第7天评估两组疗效。结果:最终完成观察59例,对照组脱落1例。其中内侧半月板损伤31例,外侧半月板损伤26例,内外侧同时损伤2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关节感染、切口感染等情况,且按照研究拟订的康复方案治疗。术后第1天两组静止时、活动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5、7天治疗组静止时、活动时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3、5、7天膝关节肿胀值、主动屈曲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6.67%稍高于对照组的93.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味五皮饮口服治疗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镜术后肿胀患者,可减轻患者疼痛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中医适宜技术(耳穴埋豆+冷敷+中药外敷)对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进行疼痛管理,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恢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系统中医适宜技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观察中医适宜技术对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疼痛管理的临床效果。结果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对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减轻疼痛有显著作用,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从入院至出院一直小于4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中医适宜技术,建立了关节镜术后患者疼痛管理规范化管理流程,实施超前的镇痛和疼痛教育,有效缓解了患者疼痛,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阶段式康复护理融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9月1日~2022年3月31日43例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修复术治疗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阶段式康复护理;将2022年4月1日~9月30日43例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修复术治疗患者纳入观察组,在阶段式康复护理基础上融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膝关节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时间。结果:两组离院时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术前1 d(P<0.01),观察组离院时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48 h膝关节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至30°、60°、90°、120°所需要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修复术患者的阶梯式康复护理中融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2021,41(4)
目的 探讨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20年2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治疗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例,对照组2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前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和膝关节屈伸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的手术优良率为92. 86%(26/28),高于对照组(68. 18%,15/22,P 0. 05)。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屈曲范围、Lysholm评分在关节镜术后均有提高(P 0. 05),且观察组术后的上述参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的伸直活动范围都有降低(P 0. 05),且观察组术后的伸直活动范围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效果好于保守治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1):1685-1687
目的对比关节镜下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选择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优良率(88.89%)比对照组(71.11%)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和功能改善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应用于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治疗中效果确切,可将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AMP)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血清疼痛因子、一氧化氮(NO)、透明质酸(HA)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治疗组行AMP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激光坐浴机联合中药坐浴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恢复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激光坐浴机联合中药坐浴)和对照组(n=30,传统中药坐浴)。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3、7、14 d后的疼痛评分及术区创面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7 d后的术区创面出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6、9 d后的创面渗出液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光坐浴机联合中药坐浴能够有效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身体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接受所在病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术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定(SAS)及与术后身体恢复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前晚间SAS评分及术后刀口疼痛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首次肠道排气时间也显著提前(P<0.05).结论:术前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加速术后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对腰椎骨折术后腰痛患者的疗效。方法60 例腰椎骨折术后腰痛患者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接受4 周共20 次音频治疗,治疗组采用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进行腰椎稳定性训练,对照组采用腰背肌强化训练。于就诊当天、4 周后及6 个月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表(SF-36)进行评定。结果就诊当天,两组VAS、SF-36 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SF-36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4 周及6 个月,治疗组VAS、SF-36 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能有效减轻腰椎骨折术后腰痛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对腹腔手术患者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方法及其对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09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6)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n=53)予以舒适护理。术后用舒适程度调查表调查患者舒适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记录术后镇痛药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镇痛药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6.
恒定磁场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研究恒定磁场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动物被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磁疗组,其中后2组参考Longa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磁疗组在脑缺血模型完成后立即将其头颈部置于40mT的恒磁场中,持续30min,每天1次,7d后眼球取血、断头取脑,测量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膜流动性、抗氧化酶活性以及NO、NOS等各项指标的变化,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均未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并与磁疗组对照。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膜流动性等各项指标以及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含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抗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经过磁场治疗后,大鼠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膜流动性、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成酶等含量均有所下降,抗氧化酶活性有所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恒定磁场能显著改善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特性,提高红细胞膜流动性及机体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NO及NOS含量,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从而有效阻止自由基、一氧化氮等对神经组织的损伤,从而阻断了脑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疗效,并与半月板成形术、保守治疗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9月该院95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3组,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组(37例)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半月板成形术组(30例)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保守治疗组(28例)拒绝手术患者给予保守治疗。治疗后6个月评估临床疗效;治疗后6个月和2年采用L-ROM测定评估膝关节活动度,发放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发放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记录3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结果半月板部分切除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和半月板成形术组的86.68%均高于保守治疗的53.57%(P0.05),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组与半月板成形术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治疗6个月、2年后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明显上升,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组、半月板成形术组治疗6个月、2年后膝关节活动度、VAS评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但与保守治疗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组治疗6个月、2年后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半月板成形术组、保守治疗组(P0.05),半月板成形术组、保守治疗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效果确切,且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在改善膝关节功能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于预防骨科卧床患者血栓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IPC)用于预防骨科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400例骨科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0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预防方法,实验组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2次/d,30min/次,10d为1疗程。对照组未使用治疗仪。对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及肿胀、疼痛、舒适度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消除肿胀、减轻疼痛及提高舒适度方面效果明显。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有效预防骨科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且安全舒适、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在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时的效果。方法:对60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支持性的心理治疗法。包括语言劝导法、说理治疗和信念治疗,使患者的心身、精神行动上在术前均得到充分的预期准备。结果:通过对照,干预组术前焦虑、术中痛感与对照组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对手术的自我感觉满意度增高(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减轻术前焦虑、术中痛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关节镜下行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内侧副韧带(MCL)松解术治疗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PHM-MT)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将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62例MMT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治疗A组和治疗B组,治疗A组患者采取关节镜下行由外向内MCL松解术治疗(n=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