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T细胞克隆失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细胞克隆失能是T细胞产生免疫耐受的主要机制一,近几年来一直是免疫学研究得关注的热点,本综述了诱导T细胞克隆失能的几种实验模型,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和共刺激信号对克隆失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调节细胞因子与T细胞失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机体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是一个严密调控的过程。自身耐受的基本机制是清除胸腺中的自身反应性细胞(克隆清除)。但是,自身反应性克隆可能逃脱胸腺选择进入外周。外周耐受的维持通过多种机制,包括克隆无能、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免疫不识别以及多种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  相似文献   

3.
调节性T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晓明 《免疫学杂志》2005,21(Z1):43-45
免疫耐受是机体免疫系统区别“自我”与“非我”的重要机制。以往观点认为,T细胞免疫耐受机制主要有克隆无能和克隆删除两种学说。近年来资料表明,调节性T细胞的特殊亚群在免疫耐受的形成中起关键的作用。本文就调节性T细胞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对新生儿免疫的理解取决于对其机制的阐明,半个世纪以来Burnet的克隆选择学说主宰着对新生儿免疫机制的认识.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新生儿接受抗原刺激后,其T、B细胞并没有被克隆清除,其机制复杂多样,从而掀起了对新生儿免疫机制重新探讨的热潮.本文综述了T细胞、B细胞、解剖微环境、细胞因子等在新生儿免疫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5.
对新生儿免疫的理解取决于对其机制的阐明 ,半个世纪以来Burnet的克隆选择学说主宰着对新生儿免疫机制的认识。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 ,在新生儿接受抗原刺激后 ,其T、B细胞并没有被克隆清除 ,其机制复杂多样 ,从而掀起了对新生儿免疫机制重新探讨的热潮。本文综述了T细胞、B细胞、解剖微环境、细胞因子等在新生儿免疫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90%的病人为女性.SLE发病的女性为优势的原因和机制,除了研究较多但尚难下结论的性激素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外,由于迄今认为X染色体短臂上存在与免疫调控有关的基因,新近有学者提出与X染色体灭活(X-chromosome inactivation)现象及其嵌合体(mosa-ic)有关的一种全新学说.本文从下列几个方面综述介绍这一学说人体免疫系统在胚胎期通过对自身抗原有反应的T细胞的阴性选择和克隆排除实现的T细胞耐受;造血干细胞中X灭活比例不对称类型及可能出现的女性X灭活极大倾斜;胸腺树突状细胞(DCs)的灭活不对称导致自身反应性T细胞逃逸自身耐受造成胸腺失能;SLE病人身上存在多反应性T细胞(polyreactive T cells)现象;其他女性X灭活嵌合体的自身免疫现象和疾病.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C是一类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 ,不仅具有强大的免疫应答诱导能力 ,而且能够通过多种机制诱导T细胞产生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 ,这些机制包括诱导T细胞无能、专职地释放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介导T细胞的克隆清除、诱导和募集调节性T细胞和诱导免疫偏离。DC诱导免疫耐受机制研究的深入必将为DC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摘要DC是一类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不仅具有强大的免疫应答诱导能力,而且能够通过多种机制诱导T细胞产生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这些机制包括诱导T细胞无能、专职地释放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介导T细胞的克隆清除、诱导和募集调节性T细胞和诱导免疫偏离.DC诱导免疫耐受机制研究的深入必将为DC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健康人γδT细胞克隆并进行鉴定。方法 以60Co照射的同种异体PBMC作为饲养细胞,以有限稀释法对经过阳性分选的γδT细胞进行克隆化。用流式细胞术及分子生物学检测鉴定所获克隆,以MTT掺入法对所获克隆进行增殖实验检测。结果 获得一株γδT细胞单克隆,为Vγ9Vδ2亚型,CD4分子和CD8分子表达均为阴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表位肽EP6不仅能够特异性结合γδT细胞单克隆,而且能够促进其增殖。结论 成功建立了健康人外周血γδT细胞克隆,为深入研究γδT细胞抗原识别机制、亚群及功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超抗原SEA诱导T细胞失能体外实验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许桂莲  朱锡华  杨劲 《免疫学杂志》2001,17(4):305-307,311
目的 建立超抗原诱导T细胞失能的体外实验模型。方法 SEA刺激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再加入外源性的rIL-2维持,建立短期SEA反应性T细胞系;进行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获取经SEA多次刺激过SEA反应性T细胞;加入处理过的PBMC作APCs,建立超抗原SEA诱导T细胞的化组和失能组。结果 SEA和rIL-2共同作用可得到静息SEA反应性T细胞系;SEA反复刺激使T细胞处于一低反应状态,与活化组相比,其DNA合成能力明显下降,IL-2分泌显著减少,静息一段时间后,其增殖能力慢慢恢复。结论 超抗原SEA多次刺激诱导SEA反应性T细胞处于失能状态。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90 %的病人为女性。SLE发病的女性为优势的原因和机制 ,除了研究较多但尚难下结论的性激素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外 ,由于迄今认为X染色体短臂上存在与免疫调控有关的基因 ,新近有学者提出与X染色体灭活 (X chromosomeinactivation)现象及其嵌合体 (mosa ic)有关的一种全新学说。本文从下列几个方面综述介绍这一学说 :人体免疫系统在胚胎期通过对自身抗原有反应的T细胞的阴性选择和克隆排除实现的T细胞耐受 ;造血干细胞中X灭活比例不对称类型及可能出现的女性X灭活极大倾斜 ;胸腺树突状细胞 (DCS)的灭活不对称导致自身反应性T细胞逃逸自身耐受造成胸腺失能 ;SLE病人身上存在多反应性T细胞 (polyreactiveTcells)现象 ;其他女性X灭活嵌合体的自身免疫现象和疾病  相似文献   

12.
对新生儿免疫的理解取决于对其机制的阐明,半个世纪以来Burnet的克隆选择学说主宰着对新生儿免疫机制的认识。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新生儿接受抗原刺激后,其T、B细胞并没有被克隆清除,其机制复杂多样,从而掀起了对新生儿免疫机制重新探讨的热潮。本文综述了T细胞、B细胞、解剖微环境、细胞因子等在新生儿免疫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90%的病人为女性,SLE发病的女性为优势的原因和机制,除了研究较多但尚难下结论的性激素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外,由于迄今认为X染色体短臂上存在与免疫调控有关的基因,新近有学者提出与X染色体灭活(X-chromosome inactivation)现象及其嵌合体(mosaic)有关的一种全新学说,本文从下列几个方面综述介绍这一学说,人体免疫系统在胎期通过对自身抗原有反应的T细胞的阴性选择和克隆排除实现的T细胞耐受,造血干细胞中X灭活比例不对称类型及可能出现的女性X灭活极大倾斜;胸腺树突状细胞(DCs)的灭活不对称导致自身反应性T细胞逃逸自身耐受造成胸腺失能;SLE病人身上存在多反应性T细胞(Polyreactive T cells)现象;其他女性X灭活嵌合体的自身免疫现象和疾病。  相似文献   

14.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来源于淋巴系干细胞,其表面标志、功能有别于髓系DC,不仅在抗病毒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通过多种途径诱导T细胞失能和调节性T细胞的形成,从而参与免疫耐受的诱导.PDC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的分子机制与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色氨酸代谢通路和具有抑制功能的膜分子密切相关.深入阐明PDC诱导耐受的机制,将为免疫耐受异常相关的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方案.  相似文献   

15.
树突状细胞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的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C是一类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不仅具有强大的免疫应答诱导能力,而且能够通过多种机制诱导T细胞产生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这些机制包括诱导T细胞无能、专职地释放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介导T细胞的克隆清除、诱导和募集调节性T细胞和诱导免疫偏离。DC诱导免疫耐受机制研究的深入必将为DC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树突状细胞与免疫负向调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往多数学者认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具有激活免疫的功能,但是,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实验证明,DC具有负相调节免疫的功能,其可通过诱导T细胞失能、使免疫反应偏移、诱导调节性T细胞形成及促使活化的T细胞凋亡等方式使机体达到免疫稳定,但同时DC这些特性又会被病原体和肿瘤所利用而达到免疫逃逸。以下综述了各种状态下的DC与免疫负向调控的关系、DC参与免疫负向调控的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由于T细胞抗原受体(TCR)形成中的随机重排的特性,所以其不但产生对非己的外来抗原的,也产生对自己的自身成分的TCR.在胸腺中T细胞成熟过程要经历阳性选择,还要接受一系列阴性选择,包括克隆清除,克隆编辑,克隆无能或忽视,以达到维持自身免疫耐受.为确保进入外周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维持耐受,具有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发挥重要作用,如:CD25+CD4+调节性T细胞(Tr),CD8aa+IEL和Val4iNK-T细胞等,一些细胞因子如IL-10和TGF-β等也参与调节性T细胞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对于T淋巴细胞TCRVB基因家族以及T细胞的克隆性的研究是近年的热点问题.通过对艾滋病人(模型)的TCRVβ基因谱系分析,测定特定CDR3长度及序列出现的频率能反映T细胞克隆扩增的程度和功能状态,进而有助于对MDS的临床诊断、免疫机制、药物或疫苗的治疗效果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T细胞克隆指将单个T细胞从细胞群中分离出来后单独培养 ,使之重新繁殖成为单一克隆的T细胞群体。它是研究T细胞的有效手段 ,广泛应用于T细胞受体、T细胞治疗、T细胞表位、移植免疫以及细胞因子分泌和细胞间的协调作用等研究领域 ,并已取得了重要进展 ,本文拟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紫杉醇对小鼠T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抗癌药紫杉醇(PTX)对T细胞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多克隆刺激剂ConA刺激下T细胞行为: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技术分析T细胞增殖相关指数;碘化丙锭染色分析细胞周期分布;AnnexinV-PI染色检测T细胞凋亡;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染色检测T细胞活化表达CD25的百分率。结果显示.PTX对ConA刺激下小鼠T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该浓度范围PTX阻滞T细胞于G2/M期,诱导凋亡及抑制CD25表达。25nmol/L的PTX与10nmol/L的环孢素A(CsA)具有明显的协同抑制效应。以上结果表明PTX可明显抑制多克隆刺激剂ConA诱导的T细胞体外增殖,是G2/M期阻滞、凋亡诱导和CD25表达抑制等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