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高葡萄糖促进人内皮细胞NOX4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高葡萄糖刺激HUVECs时NOX4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形态;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实验设对照组(给予含生理浓度葡萄糖的基础培养液培养)、高葡萄糖组(30 mmol/L葡萄糖处理16 h)和 DPI干预组(30 mmol/L葡萄糖加10 μmol/L的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处理16 h),用RT-PCR检测NOX4 mRNA水平.结果 HUvECs中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为阳性;高葡萄糖组的HUVECs中NOX4 mRNA表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DPI干预组的HUVECs中NOX4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高葡萄糖能促进HUVECs中NOX4 mRNA表达,DPI能抑制HUVECs中NOX4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AngⅡ(10^-5mol/L-10^-5mol/L)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共孵育24h,将10^-6mol/LAngⅡ与HUVECs作用不同时间(0、3、6、12、24、36、48h)后,用细胞酶联免疫法和半定量RT-PCR分别检测LOX-1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10^-5mol/L--10^-10mol/LAngⅡ作用24h,使内皮细胞LOX-1蛋白一达的OD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01),其中AngⅡ浓度为10^-5mol/L-10^-9mol/L时,LOX-1表达增加呈浓度依赖性。10^-10mol/LAngⅡ的作用结果与10^-9mol/LAngⅡ的作用结果差异无显著性;10^-5mol/L-10^-8mol/LAngⅡ可以使内皮细胞LOX-1mRNA的表达增加,分别为对照组的4.43、4.25、2.71和1.84倍。10^-9mol/L,10^-10mol/AngⅡ作用24h,LOX-1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用 10^-6mol/LAngⅡ作用HUVECs不同时间,发现共孵育3h后,内皮细胞LOX-1mRNA的表达和LOX-1蛋白表达的OD值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增加(P<0.001),随着时间延长,LOX-1mRNA的表达至24h左右达最高峰;LOX-1蛋白表达至24-36h达到最高峰之后表达量逐渐减低,结论:AngⅡ能明显增加强HUVECs表达LOX-1,并随着AngⅡ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LOX-1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3.
王泽彬  傅君舟  周姗姗 《海南医学》2014,(24):3592-359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足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的影响,及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阻断剂氯沙坦(Losartan,Lo)能否抑制AngII对足细胞GLUT4的作用。方法将小鼠MPC5足细胞分成对照组、AngⅡ10^-6 mmol/L组、AngⅡ10^-8 mmol/L组、AngⅡ10^-10 mmol/L组、Lo10^-6 mmol/L+AngⅡ10^-6 mmol/L组,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足细胞GLUT4mRNA的水平,间接免疫荧光检测GLUT4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Ⅱ10^-6 mmol/L组能够显著抑制GLUT4的表达及蛋白合成,GLUT4 mRNA的表达下降了56.1%(P=0.041),间接免疫荧光表达下降了54.9%(P〈0.05)。AngⅡ10^-8 mmol/L组及AngⅡ10^-10 mmol/L组GLUT4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10^-8 mmol/L组对GLUT4抑制强于AngⅡ10^-10 mmol/L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 10^-6 mmol/L+AngⅡ10^-6 mmol/L组GLUT4的表达显著升高,与AngⅡ10^-6组相比,mRNA升高176.3%(P=0.006),蛋白表达升高87.8%(P〈0.05)。结论 AngⅡ能够显著抑制足细胞GLUT4的表达及合成,具有浓度依赖性,这种作用能被氯沙坦所阻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KD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s),培养7天后,收集贴壁细胞并加入不同浓度AngⅡ(10^-5mol/L,10^-7mol/L,10^-9mol/L)干预一定时间(6h,12h,24h和48h)。多波长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I和DiI-acLDL双染色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s,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进一步鉴定EPCs,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然后,收集贴壁细胞,Trizol法提取总RNA,以RT-PCR法对EPCs的KDR mRNA表达进行半定量测定,并观察缬沙坦(valsartan)对此的影响。结果AngⅡ呈浓度依赖方式诱导KDR mRNA的表达增加;10^-5mol/L的AngⅡ作用6h,EPCs的KDR mRNA表达即有显著增加(P〈0.01),随着时间延长,KDR mRNA表达逐渐增加,至48h达最高峰。而缬沙坦可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KDR mRNA的表达增加,使之接近于正常水平。结论AngⅡ可显著增加EPCs的KDR mRNA表达,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此作用可被ATI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所阻断,提示AngⅡ通过AT1受体介导上调EPCs的KDR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NOX对血管紧张素II(AngⅡ)诱导的HSC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P-1)和核因子-κB( NF-κB)的调控作用及熊果酸( UA)干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培养激活的 HSC-T6细胞株分为: AngⅡ组,给予AngⅡ(1μmol/L)刺激细胞;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各干预组分别给予UA(50μmol/L)、NOX抑制剂DPI(20μmol/L)预处理30 min,再加入AngⅡ处理不同时间。采用活性氧检测试剂盒和荧光酶标仪检测其余各组细胞内荧光强度;用电泳迁移率( EMSA)测定细胞内AP-1、NF-κB的活性。结果 HSC-T6经药物作用30 min后,AngⅡ组DCF荧光强度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 P<0.05),分别给予UA、DPI干预后细胞内DCF荧光强度均显著低于AngⅡ组(P<0.05),AngⅡ+UA组与AngⅡ+DPI组相比较DCF荧光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用AngⅡ刺激HSC-T6细胞1 h后,AngⅡ组AP-1、NF-κB的活性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P<0.05),分别给予UA、DPI干预后,细胞内AP-1、NF-κB的活性均显著低于AngⅡ组;AngⅡ+UA组与AngⅡ+DPI组相比较AP-1、NF-κB的活性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 NOX产生的ROS介导AngⅡ刺激HSC转录因子AP-1和NF-κB的活化,熊果酸通过抑制HSC内ROS的生成阻断AP-1、NF-κB的活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甘肃黄芪异黄酮化合物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将细胞分为对照组(A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μmol/L)组(B组)、AngⅡ(1μmol/L)+毛蕊异黄酮(1μg/mL)组(C组)、AngⅡ(1μmol/L)+2’-OH-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吡喃葡萄糖(1μg/mL)组(D组);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细胞的形态;Annexin—V/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基因Fas蛋白的表达。结果 B组与A组比较,B组HUVECs凋亡率、Fas蛋白表达率和平均荧光强度增加(P〈0.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观察到典型的凋亡细胞;C组与B组比较,毛蕊异黄酮抑制了AngⅡ的促HUVECs凋亡作用(P〈0.001),降低了Fas蛋白表达率(P〈0.001);两种黄芪异黄酮单体毛蕊异黄酮和2'-OH-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吡喃葡萄糖的组间比较,HUVECs凋亡率(P=0.195)和Fas蛋白表达率(P=1.000)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黄芪异黄酮化合物可以抑制AngⅡ所致的体外培养HUVECs的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致凋亡效应及黄芪含药血清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 ECV-304分为以下3组:(1)空白对照组;(2)AngⅡ诱导组,使培养基中 AngⅡ终浓度为0、1×10-6、1×10-5、1×10-4 mol/L,与细胞共孵育18 h。MTT 法检测 AngⅡ对 HUVECs 生长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 AngⅡ作用后内皮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电子显微镜观察 AngⅡ诱导后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3)黄芪含药血清干预组,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黄芪含药血清培养24 h 后,加入 AngⅡ(1×10-4 mol/L)孵育18 h,检测内皮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 AngⅡ均能抑制内皮细胞生长增殖。不同浓度的 AngⅡ均可显著诱导内皮细胞凋亡。透射电镜下可见 AngⅡ诱导后内皮细胞的凋亡形态。黄芪含药血清抑制 AngⅡ所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结论黄芪含药血清具有内皮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以探讨他汀类药可能的非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方法:组织贴块法培养的大鼠VSMCs随机分为对照(正常VSMCs)组、AngⅡ(10^-6moL/L)模型组、普伐他汀高剂量(10^-5mol/L+AngⅡ10^-6mol/L)、中剂量(10^-6mol/L+AxeⅡ10^-6mol/L)、低剂量(10^-7mol/L+AngⅡ10-6mol/L)组、溶剂(体积分数0.1%的DMSO+AngⅡ10^-6moL/L)组,分别测定活细胞数量和细胞周期中各期细胞构成比。观察普伐他汀对VSM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AngⅡ(10^-6mol/L)作用24h能使活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并使VSMCs的G0/G1期细胞减少。细胞增殖指数增大。与AngⅡ模型组比,普伐他汀组活细胞数减少,G0/G1期的细胞构成比增加,细胞增殖指数减少。结论:AngⅡ对VSMCs有促增殖作用,能被普伐他汀所拮抗。  相似文献   

9.
血管紧张素Ⅱ对内皮细胞致凋亡效应及血脂康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血脂康对AngⅡ此效应的干预作用,探讨AngⅡ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血脂康调脂之外的内皮保护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内皮细胞株ECV304进行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AngⅡ诱导组,培养基中AngⅡ终浓度分别为10-8、10-7、10-6、10-5、10-4mol/L,与细胞共孵育18h。利用三磷酸腺苷生物素发光法(ATP法)检测AngⅡ对HU VECs生长增殖的影响,用电子显微镜观察AngⅡ(10-4mol/L)诱导后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ngⅡ作用后内皮细胞凋亡率的变化,采用比色法检验AngⅡ(10-4mol/L)诱导后内皮细胞Caspase3活性的改变;血脂康干预组,培养基中AngⅡ浓度为10-4mol/L,同时加入血脂康500ng/ml与细胞共培养18h,检测该组内皮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10-8~10-4mol/L)的AngⅡ均能抑制内皮细胞生长增殖(P<0.05),且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10-7~10-4mol/L)的AngⅡ均可显著诱导内皮细胞凋亡(P<0.05),同时Caspase3的活性在AngⅡ(10-4mol/L)作用后明显增加(P<0.01);透射电镜下可见AngⅡ诱导后内皮细胞呈明显凋亡改变;血脂康(500ng/ml)可抑制AngⅡ(10-4mol/L)所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0.
Losartan延缓肾纤维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Losartan对肾小球系膜细胞(McS)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0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Losartan延缓肾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MCs分为3组:①正常对照组,未加任何刺激因素;②浓度为10^-5mol/L的AngⅡ组;③AngⅡ中加入10^-5mol/L的Losartan组。分别刺激MCs72小时后,提取细胞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MCs CTGF mRNA水平变化。结果 Losartan干预72小时后,MCs CTGF mRNA表达水平较AngⅡ组下降25.1%,但仍高于对照,为对照组的1.95倍。结论 Losartan通过部分抑制AngⅡ对CTGF mRNA表达的诱导而有益于延缓肾纤维化的进展,这可能是Losartan延缓肾纤维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AngⅡ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Ⅱ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用不同浓度AngⅡ及神经酰胺合成酶抑制剂烟曲霉素B1(fumonisin B1,FB1)处理细胞,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Western blot技术对bax mRNA及蛋白进行表达分析.结果 AngⅡ处理组内皮细胞的凋亡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对照组和10-7、10-6、10-5mol/L AngⅡ处理24 h后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2±1.1)%、(6.0±1.2)%、(17.5±2.3)%、(27.4±4.5)%;终浓度10-6mol/L的AngⅡ处理6、24、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2±2.3)%、(15.5±3.1)%、(21.6±2.5)%;FB1能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P<0.05),AngⅡ处理组bax mRNA及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FB1组bax 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没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 AngⅡ通过神经酰胺及bax诱导细胞凋亡,其中bax作为神经酰胺的下游基因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HEK293 细胞功能中的改变及作用。方法 HEK293T细胞于体外培养,并应用CRISPR/Cas9技术敲低HEK293T细胞Cyr61基因。将细胞分为四组:(1)对照组;(2)Cyr61 敲低组;(3)AngⅡ组;(4)AngⅡ+Cyr61敲低组,以10-7 mol/L AngⅡ处理细胞,48 h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通过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细胞Cyr61及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结果Cyr61敲低 组Cyr61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AngⅡ干预48 h 后Cyr6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Bcl-2 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敲低Cyr61 后Bcl-2 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凋亡率 (11.88±1.46)%相比,Cyr61敲低组凋亡率为(3.87±0. 83)%,AngⅡ干预组HEK293T细胞凋亡率为(26.94±3.73)%(P<0.05),与 AngⅡ干预组相比,Cyr61 敲低+AngⅡ组凋亡率为(15.76±1.31)%(P<0.05)。结论Cyr61 表达量的上调与AngⅡ诱导的 HEK293T细胞损伤有关,下调Cyr61的表达可以有效地保护AngⅡ诱导的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ADM)对血管紧张素Ⅱ的促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转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DM组、AngⅡ组及AngⅡ加不同浓度ADM(10^-9~10^-4mol/L)组。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细胞周期,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细胞内α—SM actin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MTTA值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为-23.8%;ADM对基础水平的细胞周期中各期细胞构成比及细胞增殖抑制率并无明显影响:与AngⅡ组相比,AngⅡ加ADM组S期细胞构成比明显减少,细胞增殖抑制率提高了。经AngⅡ刺激后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 acfin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ADM可抑制AngⅡ上述作用,下调α—SMacdn表达。结论ADM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转化无明显影响,但ADM抑制AngⅡ诱导的血管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转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糖对内皮细胞活性氧生成和NADPH氧化酶(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oxidase, NOX)表达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20 mmol/L甘露醇处理4 h高渗 对照组、20 mmol/L葡萄糖处理2 h组、20 mmol/L葡萄糖处理4 h组、20 mmol/L葡萄糖处理6 h组和NOX特异性抑制剂二 苯基碘(diphenylene iodonium,DPI)5 μmol/L预处理0.5 h再加入20 mmol/L葡萄糖处理组(DPI预处理组)。用流式细胞仪 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的浓度;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内NOX各亚基mRNA和蛋白 的表达变化。结果:1)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0 mmol/L葡萄糖处理2,4 和6 h组活性氧增高(均P<0.05),而DPI 组活性 氧生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0 mmol/L葡萄糖处理4 h组NOX4 mRNA 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NADPH 氧化酶亚基NOX2,P67phox,P22phox和Rac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PI预处理组NOX4,NOX2,P67phox,P22phox和Rac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高糖可能通过上调NOX4表达以增加活性氧生成而发挥氧化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的非降脂作用和潜在的治疗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取生长良好的第2、3代细胞进行实验.将细胞分为三组:对照组、AngⅡ组、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对照组加培养液,AngⅡ组以不同浓度的AngⅡ与细胞共孵育24 h,干预组首先用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0.05μmol/L,0.1 μmol/L,1.0 μmol/L,10 μmol/L)分别作用1 h,而后加1 μmol/L Ang Ⅱ与细胞共育24 h.半定量RT-PCR测定粘附分子ICAM-1和VCAM-1mRNA的表达.结果:Ang Ⅱ能上调ICAM-1和VCAM-1的表达,阿托伐他汀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上述作用.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抑制粘附分子ICAM-1和VCAM-1 mRNA表达,可能具有增加粥样斑块稳定性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活性氧产生途径对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活性氧生成的影响以及高糖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处理组、DPI处理组、别嘌呤醇处理组、鱼藤酮处理组和吲哚美辛处理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的浓度;流式细胞仪及Hoche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NADPH氧化酶(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oxidase)亚单位NOX2、NOX4、p22phox、p47phox、p67phox及rac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别嘌呤醇处理组、鱼藤酮处理组和吲哚美辛处理组内皮细胞活性氧的生成明显增高,而DPI处理组内皮细胞活性氧的生成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高糖组相比,DPI处理组内皮细胞活性氧的生成明显减少;而别嘌呤醇处理组、鱼藤酮处理组和吲哚美辛处理组与高糖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处理组细胞NOX4蛋白表达显著增高,而NOX2、p47phox、p67phox、p22phox和Rac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高糖处理组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增高。结论高糖可能通过增加活性氧的生成诱导内皮细胞的凋亡,其中NADPH氧化酶可能为内皮细胞活性氧产生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AngⅡ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粘附分子(ICAM-1和VCAM-1)及内皮NO生成的影响,讨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进行HUVECs的原代培养,3~5代用于实验;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两种粘附分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Griees反应原理测定上清NO释放量。结果:HUVECs未活化时不表达VCAM-1而ICAM-1呈低表达状态;AngⅡ在生理浓度时(1019mol/L)即可刺激HUVECs表达ICAM-1和VCAM-1mRNA,随浓度增加表达增强;10^-7 mol/L AngⅡ在不同时间点刺激HUVECs 6h即有ICAM-1mRNA和VCAM-1mRNA较高表达,但高峰有所不同,前者在10h左右,后者为12h。在AngⅡ刺激下两种粘附分子的蛋白表达水平和趋势与mRNA相似;并随浓度增加而明显抑制NO生成。结论:AngⅡ明显增强HUVECs表达粘附分子,并抑制其NO生成,具有显著的促炎和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及氯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刺激人足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10-9~10-5 mol/L)AngⅡ刺激人足细胞24 h以确定最适干预浓度;选择最适干预浓度(10-7 mol/L)的AngⅡ刺激0、6、12、24 h以确定最适干预时间;AngⅡ(10-7 mol/L)和不同浓度的(10-7~10-5 mol/L)氟伐他汀共同干预足细胞24 h以确定氟伐他汀最适干预浓度;AngⅡ(10-7 mol/L)和不同浓度的(10-6~10-4mol/L)氯沙坦共同干预足细胞24 h以确定氯沙坦最适干预浓度;氟伐他汀和氯沙坦(均为10-6 mol/L)共同干预足细胞24 h。Western blot检测人足细胞VEGF的表达。结果:①10-7 mol/L AngⅡ刺激人足细胞24 h后表达VEGF增加最明显;②氟伐他汀干预组与AngⅡ刺激组比较,VEGF表达明显下降,浓度10-5 mol/L下降最明显。氯沙坦干预组与AngⅡ刺激组比较,VEGF表达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对LPC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凋亡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根据非诺贝特不同浓度分为正常对照组、LPC组、低浓度非诺贝特(10μmol/L)组、中浓度非诺贝特(50μmol/L)组、高浓度非诺贝特(100μmol/L)组,根据非诺贝特不同干预时间分为正常对照组、LPC组、非诺贝特(50μmol/L)干预6h组、12h组、24h组、48h组进行实验。分别观测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非诺贝特内皮细胞增殖、凋亡、NO浓度及eNOS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C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使HUVECs eNOS mRNA表达降低,NO合成减少。非诺贝特可干预LPC对内皮细胞的作用,使内皮细胞增殖增强,细胞凋亡减少,eNOS mRNA表达升高,NO合成增加,且其作用呈时间-效应、浓度-效应依赖关系。结论:非诺贝特可改善LPC对HUVECs的影响,使内皮细胞增殖增强,凋亡减少,eNOS mRNA表达升高,NO合成增加,从而起到抗动脉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对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 Ⅱ,AngⅡ)刺激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mRNA的表达及蛋白分泌的影响.方法 分离36只雄性SHR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随机分为6组(n=6):空白对照组(仅加入培养液),Ang Ⅱ(10-6 mol/L)组, Ang Ⅱ(10-6 mol/L)+DMSO组, Ang Ⅱ(10-6 mol/L)+辛伐他汀(1×10-6 mol/L)组, Ang Ⅱ(10-6 mol/L)+辛伐他汀(5×10-6 mol/L)组, Ang Ⅱ(10-6 mol/L)+辛伐他汀(10×10-6 mol/L)组,利用RT-PCR检测各组单个核细胞IL-1 βmRNA的表达, ELISA法检测各组单个核细胞IL-1β蛋白的分泌.结果 Ang Ⅱ(10-6 mol/L)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L-1β的mRNA表达及蛋白的分泌均明显升高(mRNA:P<0.05,蛋白:P<0.01),而辛伐他汀干预各组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ng Ⅱ刺激的IL-1β mRNA的表达及蛋白的分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辛伐他汀抑制Ang Ⅱ刺激的高血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炎症因子IL-1β蛋白的分泌与抑制IL-1β基因的表达有关,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