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对肝功能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12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与肠外营养组(PN组),每组60例。EN组术后24小时以内管喂肠内营养液能全力,PN组给予等氮、等热卡的肠外营养,总热量为105~126kJ/(kg.d),营养支持共7天。分别于术前,术后3、8天查血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均下降,术后第8天有所恢复,EN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PN组(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都升高(IB),术后第8天,EN组TB、DB、IB降至术前水平,而PN组继续升高,明显高于EN组(P<0.05)。两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于术后第3、8天均持续升高,但PN组较EN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促进肝脏合成蛋白,减轻术后肝功能损害,有利于术后胆红素代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联合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6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第一天随机分为(1)肠外营养(PN)组;(2)肠内和肠外联合营养(EN-PN)组;(3)对照组。观察在治疗过程中3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营养评定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EN-PN组和PN组(P<0.05)。对照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较EN-PN组和PN组明显延长(P<0.05),而EN-PN组与其余两组比较显著缩短(P<0.05)。EN-PN组和PN组术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在营养支持后均明显升高(P<0.05),体重下降缓慢,负氮平衡均得到有效纠正。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联合应用安全、可行,在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方面与全肠外营养相似,并有促进和维护胃肠道功能的作用,同时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空肠营养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总结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收集近2年来胃癌患者119例,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营养变化、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体重变化、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EN组均较PN组减少(P〈0.01)。结论胃癌术后空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恢复,并降低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肠内营养(EN)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90例老年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临床资料.EN组46例病人,术前给予EN支持,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EEN).肠外营养(PN)组44例,术前给予常规流质饮食,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PN支持.结果:EN组病人术后第8天前清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5.
龙训辉  王齐国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331-6332,6335
目的 比较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支持的效果.方法 51例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手术患者术后随机分为PN组(n=25)和EN组(n=26).在营养支持前后检测氮平衡和营养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肠道功能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以及氮平衡4项指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和日平均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N组显著低于PN组.两组患者术后无死亡或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EN能更好的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肠道功能,并且花费较低,优于PN.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结肠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制剂的治疗效果,分析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近2年收治的68例行结肠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N组),常规补液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营养支持共14 d,分别测定其术前及术后营养相关指标,并观察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14 d结果表明,肠内营养支持组较肠外营养组排气时间缩短,体重较常规补液组升高,白蛋白及血红蛋白较肠外营养组升高不显著,但并发症发生率较肠外营养组和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平均住院时间缩短,术后恢复快,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胃癌术后的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0月胃癌术后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实施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各20例,分析比较两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及近期并发症.结果:EN组与PN组术后肠功能恢复较早(P<0.05),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胃癌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而高质量的护理是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免疫肠内营养对高龄胃癌病人术后恢复、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8例高龄胃癌病人(70岁)手术后随机分为免疫肠内+肠外营养(EN+PN)组和肠外营养(PN)组。于术前1 d、术后第1和第7天检测相关的营养和免疫血清指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并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1天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Ig G、Ig A水平以及CD3、CD4、CD4/CD8较术前1 d有显著下降。术后7天EN+PN组血清TP、ALB、PA、Ig G、Ig A以及CD3、CD4、CD4/CD8与PN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EN+PN组和PN组发生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使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可改善高龄胃癌病人手术后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0例消化道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20例,试验周期为7天。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等热量、等氮量的营养支持一周(术后第1天和第2天分别提供热卡19.33~19.97Kcal/kg,氮量0.14~0.15g/kg;术后第3天至第7天每日提供热卡26.9~28.55kcal/kg,氮量0.2~0.21g/kg)。检测术前和术后第8天病人的体重、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血浆白蛋白、转铁蛋白、血清氨基酸谱和累计氮平衡等营养指标。结果两组病人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病人术后第8天的体重均明显下降(P<0.001),组间无差异。两组病人术后第8天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上臂肌围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而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血浆白蛋白水平在术后第8天明显下降,而EN组较PN组下降幅度小(P<0.05)。两组病人的血浆转铁蛋白水平在术后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累计7天氮平衡EN组为(-26.1±15.3)g,而PN组为(-23.4±10.3)g,两组间无明显差异。EN组能明显升高血清天门冬氨酸(ASP)、丝氨酸(SER)、谷氨酸(GLU)、半胱氨酸(CYS)、异亮氨酸(ILE)及苯丙氨酸(PHE)的水平,对于其它氨基酸无明显影响。而PN组经过营养支持后,血清蛋氨酸(MET)浓度升高,组氨酸(HIS)浓度下降,其它氨基酸变化不明显。结论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可出现明显的负氮平衡和低蛋白血症。术后早期应激状态下,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均不能避免机体分解代谢状态。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有效的。肠内营养可以达到与肠外营养一样的维持体重和氮平衡的临床疗效。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能更好地维持血浆白蛋白水平和血清氨基酸水平。  相似文献   

10.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病人术后 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将 30例胃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成三组 :对照组、肠外营养组 (PN组 )、肠内营养组 (EN组 ) ,分别给予普通静脉输注、肠外营养及肠内营养 8天。术前、术后第 1、3、6、9天以碱性磷酸酶 -抗碱性磷酸酶 (APAAP)法测定 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变化。结果 :对照组和 PN组术后CD3、CD4阳性细胞数及 CD4/CD8比值明显降低 ,CD8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EN组术后第 1天 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 ,但自术后第 3天起即开始上升 ,并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  相似文献   

11.
吴伦清  陆光成  潘宇 《现代保健》2013,(19):135-137
目的:研究胃癌术后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况的影响。方法:将需要营养支持的胃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肠内组(EN)和肠外组(PN),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的基本营养状况,及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1)EN组体重、上臂围(MAC)、上臂肌围(AM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和、血红蛋白(Hb)均高于P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N组血浆白蛋白(ALB)、总淋巴细胞(LYM)下降较EN组明显(P〈0.05);(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EN组为10.52%,PN组为23.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EN在改善患者营养方面优于PN,并且EN可降低胃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与肠外营养(PN)组,以不同方式营养支持至术后第7天.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第1、8天测量IgG、IgM、IgA、CD4、CD8、CD4/CD8、C-反应蛋白(CRP)和α-抗胰蛋白酶.结果术后第1天,PN组免疫球蛋白均下降(P〈0.05),EN组IgA下降(P〈0.05);术后第8天两组免疫球蛋白均较术后第1天升高(P〈0.05);EN组术后第8天免疫球蛋白均明显高于PN组(P〈0.01);两组术后第1天的CD4淋巴细胞较术前下降(P〈0.05),EN组术后第1天CD8明显升高(P〈0.01),EN组术后第8天的CD4、CD4/CD8均高于PN组(P〈0.01),CD8低于PN组(P〈0.05);术后第1天CRP、α-抗胰蛋白酶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0.01),术后第8天较术后第1天均显著下降(P〈0.01);术后第8天EN组患者CRP、α-抗胰蛋白酶均显著低于PN组(P〈0.01).结论围手术期对食管癌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患者免疫能力,降低术后全身炎性反应,有利于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对其蛋白质营养状况的影响及临床意义,并与胃肠外营养(PN)支持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喉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于术后24小时开始营养治疗,营养支持时间平均15天。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5天测量体质量;术前及术后1、7、15天测定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记录营养治疗费用、并发症、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体质量、血清PA、ALB均较术前降低(P<0.05);Hb水平在术前、术后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EN组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PN组(P<0.01);EN组与PN组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术后早期EN支持是喉癌等非腹部手术患者安全、有效、经济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4.
肠内营养治疗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分为肠内营养治疗组(EN组)和肠外营养治疗组(PN组),治疗10 d,观察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LC、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其中EN组较PN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EN组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ICU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结论: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均能改善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肠内营养在临床疗效上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5.
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在胃癌病人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在胃癌术后病人中的应用价?方法:将60例胃癌根治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进行肠外营养支持(PN组)、肠内营养支持(EN组)和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PN-EN组).观察在治疗过程中三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肝功能、血糖及营养评定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肝功能、血糖无明显差异;EN组病人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PN组和PN-EN组(P<0.05).各组术后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和转铁蛋白在营养支持后均明显升高(P<0.05),负氮平衡均得到有效纠正.结论:三种营养支持方法均能明显改善胃癌术后病人机体营养状况,肠外联合肠内营养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病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EN)与肠外营养(PN)对胃癌术后免疫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72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EN组26例、PN组26例及常规输液(对照)组20例.术后24 h开始给予EN或PN,分别检测术前和术后第9天营养和免疫指标,并观察术后严重并发症及肠功能的恢复.结果:EN组和PN组术后体质量、前清蛋白、清蛋白、IgG、IgM及Ig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EN组与PN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EN组、PN组术后CD3 、CD4 、CD4 /CD8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EN组术后CD4 、CD4 /CD8 亦显著高于PN组(P<0.05);EN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PN组和对照组(P<0.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胃癌术后近期的营养和免疫状况,在术后细胞免疫和肠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能否降低外科手术患者血液内毒素水平。方法41位接受外科大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其中肠内营养组21例,肠外营养组20例。在术后第1日开始行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术前、术后第3日和第8日抽血查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转铁蛋白、r-GT、SGPT、胆红素以及内毒素。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吻合口漏、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3日和术后第8日,两组蛋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肠外营养组r-GT水平持续升高,而肠内营养则抑制了r-GT的升高,术后第8日两组r-GT水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的SGPT和胆红素在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术后第3日,EN组内毒素值有轻度升高,到术后第8日内毒素值开始下降。而PN组在术后第3日,内毒素值也开始升高,升高的幅度较EN组要大(P<0.01),术后第8日EN组内毒素有轻度下降,PN组内毒素则继续升高,其两者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和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能降低外科手术患者血液内毒素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客观评估围手术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支持对老年食管癌病人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设计,将老年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EN组(研究组,26例)和全肠外营养组(TPN)(对照组,27例)。研究组病人于术前5 d开始,除正常饮食外,再加口服EN液(康全甘)500 ml/d,术后24 h开始输注EN液;对照组病人术后常规使用TPN。并于术前5 d、手术当天、术后24 h和术后1周分别检测两组病人肝功能、三酰甘油和空腹血糖,记录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及种类、住院天数、术后重症监护室留观天数,医疗费用和病死率。结果:研究组病人术后第1天清蛋白和前清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病人术后第7天转氨酶、三酰甘油和空腹血糖显著升高。对照组病人Ⅲa级以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高。研究组病人住院天数、重症监护室留观时间和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应用EN支持可改善糖脂代谢,降低术后严重并发症率,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EN)支持对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58例患者被随机分为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EN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由鼻肠管内输注营养液,PN组经静脉输注营养液,于术前1 d及术后第7天测定两组患者尿乳果糖与甘露醇的比值(L/M)、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及IgA.结果 术后第7天,EN组L/M、血浆内毒素、TNF、IgA分别为0.08±0.03、(0.49±0.12)EU/ml、(39.40±4.62)μg/ml、(2.65±0.07)g/L,PN组分别为0.24±0.05、(0.55±0.12)EU/ml、(43.01±8.12)μg/ml、(2.17±0.10)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EN对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预防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预防肺部感染所起的作用.方法把食管贲门癌剖胸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EN)和对照组(PN).EN组(n=50)采用术后第1~5天经鼻肠营养管滴饲能全力500~1 000ml/d,PN组(n=45)术后仅予静脉营养支持;两组病例均在术后第1天和第5天查血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观察这5 d内有否肺部感染.结果EN组术后无肺部感染病例,PN组4例;EN组术后第1天和第5天的白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前后对比升高明显(P<0.01),而PN组稍有升高(P>0.05);两组患者的转铁蛋白和前白蛋白前后对比轻微升高(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有预防肺部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