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65例89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切口长度3.2mm,并设立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术后视力明显提高,并发症少见.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组织损伤小,在熟练掌握手术技巧的基础上,可以放宽手术的适应症,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40例糖尿病并白内障患者与40例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同时进行临床分析和比较.结果 糖尿病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出现角膜内皮水肿、房水混浊等眼前段手术并发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但经正确处理后总体预后无差别.结论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50例糖尿病并白内障患者与50例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同时进行临床分析和比较.结果 糖尿病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出现角膜内皮水肿、房水混浊等眼前段手术并发症明显比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高,但经正确处理后总体预后无差别.结论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邱培雄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3(3):261-262,265
目的:观察糖尿病(DM)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55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选择随机抽取同期年龄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非糖尿病患者50例(55眼)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在术前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张艳 《吉林医学》2011,(36):7812-7812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和折叠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同期植入折叠人工晶体手术的患者52例58只眼,对其术后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其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角膜散光情况等。结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和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周,视力达到1.0以上者有48只眼(83%),术后3个月视力达到1.0以上者有53只眼(91%),角膜散光术前术后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和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有良好的效果,对角膜内皮损伤的影响不大,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颖  梁绪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7):323-323
白内障是目前世界上治愈率最高的眼病。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较理想的白内障手术方法,该种手术与传统的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相比,具有切口小、无需缝合,安全且术后具有良好的裸眼远、近视力,疗效确切等优点。2006年1月-2006年6月我院收治白内障患者656例,均行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龙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1511-1512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近3个月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200例患者,手术前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病房管理,分析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20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并发症减少。结论: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前后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病房管理,对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阙鹏志  黄信  梁策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6):1950-1951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施行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56例68眼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视力≥0.5者57眼(83.8%)。术后1周视力≥0.5者62眼(91.2%)。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郭海燕 《河北医学》2012,18(10):1465-1467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作用.方法:对承德县医院近三年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615例患者,手术前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病房管理,分析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615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并发症减少.结论: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前后给以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病房管理,对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对68例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人工晶体植入率达98.5%,术后1周视力均在0.2.以上。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无需昂贵投入,医疗费用低,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操作安全的手术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189例糖尿病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0.7者24例,占13%;0.6~0.4者117例,占61%;≤0.3者24例,占26%。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术后视力恢复快,对糖尿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手术方式。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眼底观察,为及时治疗视网膜病变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房角和眼压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随访观察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房角和眼压改变。 方法 :4 6例 5 0只老年性白内障眼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 ,比较术前与术后 6个月的眼压与房角改变。 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 13.76mmHg ,术后 6个月平均眼压 12 .81mmHg ,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术后普遍的房角改变为虹膜隔后移引起的房角增宽 ,未发现虹膜前粘连。 结论 :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远期眼压未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术后的房角较术前增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表面麻醉下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确诊的糖尿病患者220例260眼,在表面麻醉下经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手术,未发生麻醉并发症。术后1天视力≥0.5者148眼,占56.92%;术后1周视力≥0.5者206眼,占79.23%。手术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水肿、前房纤维素性渗出、后囊破裂。结论:表面麻醉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手术具有简化操作过程,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的特点,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00~2004年部分慢性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5例(58眼),合并晶状体浑浊,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半年,对比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与前房角的变化。结果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明显好于术前,前房深度较术前加深,眼压低于术前,部分前房角开放。结论 超声乳化吸除术即可提高视力,又可控制眼压,避免青光眼发作,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00~2004年部分慢性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5例(58眼),合并晶状体浑浊,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半年,对比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与前房角的变化。结果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明显好于术前,前房深度较术前加深,眼压低于术前,部分前房角开放。结论 超声乳化吸除术即可提高视力,又可控制眼压,避免青光眼发作,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16.
丘希忠  钟守国  唐晶 《四川医学》2010,31(9):1273-1274
目的评价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推注式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Acrysof折叠式人工晶状体3.2mm切口推注式植入,观察术后视力,散光变化,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术后前房炎症反应等。结果与120例120眼3.5~4.0mm切口折叠式植入相比较。结果推注式植入术后1d视力≥0.5者112眼(93.9%),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1周角膜散光值为(0.93±0.50D),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1周房水闪光阳性率为1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推注式植入具有术后视力恢复更快、更好、散光变化更小,术后炎症反应更轻,人工晶状体损伤更少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研究组 62例、62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 ;对照组 61例、61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对 2组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第1天、第 1周 2组视力恢复 ,眼压控制 ,功能性过滤泡形成 ,炎症反应及术后角膜散光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 ;术后 3个月 2组已无差异性 (P >0 ,0 5 )。结论 :研究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少 ,视力恢复快 ,角膜散光降至最低 ,为切实可行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超声乳化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前瞻性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不同程度的白内障患者32例(36只眼).其中男性12例,女性20例(24眼),年龄(59.70±7.26)岁.临床前期21例(25眼),急性发作期3例(3眼),缓解期8例(8眼)。术前眼压(22.36±8.55)mmHg(范围14~30.11mmHg),经保守治疗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22mmHg以下),房角粘连闭合在1/2圆周以内,视力在0.3以下。对以上患者行单纯性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随访6个月至18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的改变和并发症。结果术后36只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眼压控制在10~18mmHg(15.68±3.90mmHg),房角均有增宽,部分患者前房开放,前房深度正常,未发现术后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折叠人工晶体植入对房角粘连在1/2圆周以内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可提高视力,控制眼压及开放房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Phaconit or ultra micro incision 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surgery involves phacoemulsification through a 0.9 millimetre sleeveless phaco tip and irrigating chopper followed by implantation of a rollable intraocular lens. The procedure leads to negligible astigmatism and faster visual recovery as compared to phacoemulsification with a foldable intraocular lens.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糠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糖尿病性白内障112例、132眼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多数为眼前节反应,经药物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对于糖尿病性白内障只要术前准备充分,多数(不合并眼底病变者)患者术后视力基本与非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无差别。因此,糖尿病性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