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江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12):1636-1638,1641
目的:研究区域动脉灌注和静脉注射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机体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区域动脉内灌注治疗、对照组接受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淀粉酶及肝肾功能、炎症反应、应激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血淀粉酶、谷丙转氨酶、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血糖、胰高血糖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区域动脉灌注乌司他丁有助于改善病情和靶器官功能、缓解炎症和应激反应,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彭艳  吴强   《中国医学工程》2009,(4):288-289,292
目的研究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药物治疗(A组)、22例采用CVVH+药物治疗(B组)。比较两者腹部症状缓解,血浆IL-6、TNF-α、Amy浓度方面的差异。结果B组患者较A组腹部症状明显减轻(P〈0.05);血清IL-6、TNF-α、Amy浓度B组患者较A组亦明显降低(P〈0.05)。结论CVVH能迅速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局部症状,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何金彪 《当代医学》2016,(26):129-13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生长抑素联合应用在重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AP 患者105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2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再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则联合乌司他丁、生长抑素联合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胰腺炎患者的 WBC 值、血淀粉酶值、IL-6值和 TNF-α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白蛋白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胰腺炎患者的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地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胰腺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P<0.05)。结论在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中,乌司他丁、生长因素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控制相关检查指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3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乌司他丁+血液灌流,n=15)和对照组(常规治疗+血液灌流,n=15)。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洗胃、导泻、阿托品、呼吸支持及血液灌流等综合治疗,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20万U静脉注射,2次/d。观察两组患者的阿托品治疗总量、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h、2h、24h、48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各时点实验组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阿托品治疗总量及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能明显减轻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黄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住院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水平,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为8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腹部体征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下降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技术治疗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联合治疗组15例采用CRRT+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单纯CRR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APACHEⅡ评分改善、TNF-α及IL-6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血清TNF-α及IL-6均降低,但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CRRT治疗重症胰腺炎可有效调整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9):117-120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 年1~12 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记分、Balthazar CT 严重指数、APACHE Ⅱ评分及血清CRP、TNF-α、IL-6、IL-8 水平。结果 (1)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记分、Balthazar CT 严重指数、APACHE 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记分、Balthazar CT 严重指数、APACHE 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血清CRP、TNF-α、IL-6、IL-8 水平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 观察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6、IL-8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显著缓解症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并取生长抑素实施治疗,设为对照组;30例患者联合乌司他丁以及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设为实验组。全程关注两组患者的治疗进程,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情况以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TNF-α以及IL-6的改善情况较优,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症状,可纠正机体相关指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56例经川芎嗪(TMP)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治疗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乌司他丁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对照组)62例行随机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血及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及体征减轻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P〈0.01、P〈0.01、P〈0.01、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性(P〈0.05);2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乌司他汀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治疗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善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汀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症状、体征的缓解和血尿淀粉酶的恢复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汀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确切,可作为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至2016年间患有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的患者各有4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生长抑素对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TNF-α和IL-6水平改变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TNF-α和IL-6的降低水平要明显优于常规组,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11%,常规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患者的数据结果的对比结果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结论采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效率,有效地抑制炎症的发生,安全可靠且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乌司他丁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死亡率、住院时间、血淀粉酶阳性比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重症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乌司他丁治疗,有助于体征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生长抑素,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并对两组间的治疗效果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为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白蛋白、白细胞计数(WBC)、血淀粉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更明显,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住院天数、并发症及病死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重,危险大,生长抑素和乌司他丁联合使用可有效地减少炎症,治愈率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尤其适合于老年人,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丁全华  张优萍  李建阳 《浙江医学》2015,37(12):1068-1069,1072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TNF-α、IL-6、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 月至 2014年1月收治的160例SAP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10 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0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d 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并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均P<0.01);血清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均P<0.01),并且治疗组上升更明显(均P<0.0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75%,治疗组总有效率8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SAP 治疗有效,能有效调控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阻断炎症进程,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5例,以静脉滴注给予乌司他汀20万U,每天2次;以皮下注射生长抑素0.1mg,每次8小时,连用2周。对照组25例,仅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严格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好转,实验组治愈8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4.0%。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达到理想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治疗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在淀粉酶、WBC、CRP、治愈率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显著,有效抑制胰酶释放,可较快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3):95-98
目的观察并评估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与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乌司他丁+生长抑素方案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静脉滴注0.4 g/kg,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研究组获得95.35%的临床总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与生长抑素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有效方法,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270例,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奥曲肽治疗,试验组行奥曲肽、乌司他丁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各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腹痛及腹胀缓解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痊愈75例(55.6%),显愈33例(24.4%),好转21例(15.6%),无效6例(4.4%);对照组痊愈54例(40%),显愈27例(20%),好转33例(24.4%),无效21例(15.6%)。试验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及IL-2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的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乌司他丁,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血清脂肪酶(Lipase,LPS)及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及LPS降低(P0.05),IL-2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清TNF-α、IL-6、IL-8及LPS较低(P0.05);IL-2水平较高(P0.05);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乌司他丁配合中药灌肠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可能是通过调节TNF-α、IL-2、IL-6、IL-8及LPS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析参麦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9月在衢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单纯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参麦注射液及生长抑素治疗。观察两组8d内血淀粉酶以及白细胞达到正常范围的时间、腹痛症状改善与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淀粉酶以及白细胞达到正常范围的时间、腹痛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天数方面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为(168.66±24.64)、(15.45±5.36)ng/L,均低于对照组血清TNF-α、IL-6水平[(206.32±20.49)、(21.28±7.31)ng/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0水平为(99.54±16.11)ng/L,高于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69.42±15.57)ng/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10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