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退药的原因,并针对退药原因探讨相关应对措施,以减少门诊药房退药现象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门诊药房2013年1-12月期间219610张门诊处方中527张退药处方,分析其科室来源、退药原因,进而探讨其应对措施。自2014年1月起实施门诊药房退药应对措施,对比该措施实施前后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发生率,以检验该应对措施的效果。结果(1)退药处方科室构成比:527张退药处方中,内科253张(48.0%),儿科160张(30.4%),外科58张(11.0%),妇产科47张(8.9%),其他9张(1.7%)。(2)退药原因:527张退药处方中,因药物不良反应退药者318张(60.4%)。医师原因退药处方张173张(32.7%)。患者自身原因退药处方张27张(5.2%)。药师原因导致退药处方9张(1.7%)。(3)应对措施实施效果:经过上述措施的实施,门诊药房退药率从2013年的0.24%显著降低到目前的0.18%( P<0.01)。结论门诊药房退药在医疗机构中较为普遍,为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药物疗效,仍应采取相关措施减少退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为减少退药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3年4月~2013年9月门诊药房退药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个月门诊药房共调配处方126530张,其中退药处方482张,占0.38%;退药原因由患者因素所造成的退药处方共368张(76.35%);由医护人员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98张(20.33%);药品原因16张(3.32%)。结论必须提高医护人员责任心,加强医师、药师、患者之间的沟通,规范执行用药退药规定,减少门诊药房退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云璐  刘雪丽  杨海  朱键堂  周学锋 《中国药房》2012,(29):2777-2778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2011年7月门诊药房审核登记的928张退药处方的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与结论:退药原因以患者因素最常见,由其所造成的退药处方共779张(83.95%);由医护人员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139张(14.97%);由收费员(财务人员)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6张(0.65%);由药品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4张(0.43%)。建议从完善医院退药制度、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加强财务人员药学知识培训、发挥药师的药学服务作用等方面减少门诊药房退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门诊药房的退药处方,探讨门诊药房退药现象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提出相应对策,以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促进合理用药。 方法 统计3年间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处方50份,并对退药原因统计进行分析。 结果 门诊药房的退药主要原因有患者病情变化、不良反应以及患者方面以及医生方面的原因。 结论 通过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退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门诊退药原因,为减少和规范退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本院门诊药房2009-10~2010-09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退药的主要原因是医生处方错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和患者要求。退药品种主要是抗微生物药物、循环系统用药及中成药。结论为降低门诊药房的退药率,需建立健全退药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214例门诊退药处方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减少退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底,门诊药房药品发出后,药品再退回药房情况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二年门诊药房共调配处方287643张,共记录退药处方214张,占总处方数的0.074%。退药原因有不良反应、患者拒绝用药等。结论加强合理用药指导,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苑珊  王焱 《今日药学》2011,21(1):56-58
目的 了解门诊退药原因,为减少和规范退药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本院门诊药房2009-10~2010-09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退药的主要原因是医生处方错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和患者要求.退药品种主要是抗微生物药物、循环系统用药及中成药.结论 为降低门诊药房的退药率,需建立健全退药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  相似文献   

8.
苏克  郑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3,(16):492-492,491
目的为制定有效降低门诊退药率的对策,了解门诊退药的主要原因。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9月的门诊药房处方,共计58927张。采用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退药的主要原因、退药的患者来自科室及退药的主要种类等。结果退药主要原因有药物差价因素、检查因故停止因素、药物不良反应因素等。结论规范医师及药师对处方的调配,强化医患之间的沟通,最大程度的降低退药率,减少对医院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院门、急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何丽春 《中国药业》2009,18(4):50-50
目的分析门、急诊药房患者退药原因。方法收集医院门、急诊药房2007年149例患者的退药处方,按退药原因分类统计。结果退药原因依次为药物不良反应、开药多或重复用药、因治疗需要退药、药师因素、处方错误、患者因素等。结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有效地开展药学服务,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可减少门、急诊药房的退药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率及合理退药的方法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3月1日~2016年3月1日门诊药房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退药原因按所占比例依次为药品不良反应,占38.1%;医生原因,占31.4%;患者原因,占23.2%;药房原因,占6.2%;其他,占1.1%.所退药品种类主要以抗菌药物用药、呼吸系统用药为主.结论 建议建立完善有效的退药制度,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管力度,积极开展院内处方点评,提高医护人员技术服务水平,加强医患以及医护之间的沟通,以减少不合理的退药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1.
葛菁  朱珠  葛悦  李瀛  梅丹 《中国药师》2016,(9):1693-1696
摘 要 目的:了解某院西院区门诊药房近年来退药情况,分析退药原因,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收集某院西院区门诊药房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的退药信息,对药品名称、类别、数量、金额、退药原因等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2013~2015年某院西院区门诊药房的退药处方数、退药药品金额、退药品种数均呈上升趋势;三年中,医院信息系统中最常见的退药原因分别为其他原因、医嘱停止和患者要求;退药金额与药品单价和退药数量呈正相关。结论:医院信息系统中退药原因选项的单一性,是造成以“其他原因”为退药原因比例逐年增加的主要因素。通过逐步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建立干预措施和强化药师专业素质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医院门诊药房的退药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减少和规范门诊药房退药现象。方法对我院2013年1~6月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其原因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6个月门诊药房共调配处方588978张,其中退药处方243张,占0.041%;退药原因主要为药品不良反应、重复用药、医师开药过多或电脑输入错误以及患者依从性差等原因。结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有效开展药学服务,提高患者依从性,完善医院退药制度,建立适当奖惩制度,规范医师行为,可减少门诊药房退药率,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门诊退药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201l_02~2013—08期间收集的125例门诊药房退药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按退药原因、品种、科室及患者年龄分布分析退药现象的产生及特点。结果125例门诊药房退药处方中,患者申请退药理由主要为患者自身原因、药物不良反应和医生处方错误.三者共占比87.20%;涉及药物品种及其比例前4位分别有跌打类中成药(18.18%)、本院骨科制剂中成药(12.40%)、抗炎镇痛西药(11.16%)、抗感染类西药(8.68%);产生退药科室集中在骨科中心、大内科、妇科与耳鼻喉科等门诊科室,共占比81.30%:退药患者年龄段集中在20。50a,占比71.20%。结论医院、医生、药师和患者多方共同努力.避免退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减少和规范退药提供参考。方法对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其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月内门诊药房共调配处方109433张,其中退药处方317张,占0.29%。退药原因主要为药品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患者依从性差和医院服务存在瑕疵等。结论医院应制订相关制度规范医师行为,必须重视药品不良反应,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退药情况,为减少门诊退药,提高处方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08年3月~8月的患者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主要为药物不良反应;退药品种以抗菌药物为主;急诊科发生退药情况较频繁。结论:为降低门诊药房退药率,需建立退药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门诊药房开展药学服务,制定奖惩制度以规范医务工作者的行为等。  相似文献   

16.
陈清心 《海峡药学》2015,(3):208-209
对2012年全年处方退药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全年门诊退药处方831张,退药的原因包括不良反应,医师操作失误,药房缺药,重复开药,患者拒服,处方量大等。  相似文献   

17.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处方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莉 《海峡药学》2007,19(9):124-125
对我院2006年1~6月门诊药房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我院门诊退药的主要原因有医生开方时电脑录入错误、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自备或拒用药品等。针对各种退药原因,采取措施,减少退药率。  相似文献   

18.
郑立群 《海峡药学》2012,24(2):278-279
目的 探讨门诊退药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份门诊所有处方,统计退药退药原因及构成比,探讨相关干预措施.结果 1年间我院调配门诊处方28930张,退药处方240张,占总处方量的0.83% (240/28930),其退药原因构成比:不良反应150例(62.50%);医务人员处方不当32例(13.33%)、处方错误28例(11.67%)、大处方超量处方22例(9.17%)、缺乏与患者充分沟通20例(8.33%);患者因素88例(36.67%).结论 诸多因素的存在导致门诊退药的发生,医生要规范自己行为,合理处方,药房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药学优势,严格审核,正确发放药品,医院加强重视退药管理以减少退药事件.  相似文献   

19.
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文中,笔者对我院门诊药房2008年1月至12月的退药处方作了统计,并就退药原因进行分析,以便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努力保证药品质量,规范药房退药。1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我院门诊药房(西药与中成药)2008年1月至12月的处方,共统计124600张,退药处方498张,占  相似文献   

20.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处方分析及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退药处方,探讨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统计门诊退药处方72份,进行退药原因分析。结果在退药原因中,药物不良反应(ADR)占38.89%,电脑录错占18.05%,患者拒绝使用占19.44%,不合理用药占11.11%,病情变化占4.16%。结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退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