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输血后丙型肝炎的预防和随访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血后丙型肝炎的预防和随访观察张舒岚王勤环张国庆付希贤柴庆波马明信朱玉珍输血是引起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及发生丙型肝炎的主要途径。丙型肝炎比乙型肝炎更易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因而丙型肝炎的防治是当前国内外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卫生部规定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丙型肝炎的临床检测方法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老年丙肝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患者进行HCV-RNA测定,测定结果均显示丙肝抗体阳性患者有病毒复制。回顾性分析其丙型肝炎的感染因素,因输血引起96例,注射6例,血液透析4例,其他原因2例。结论: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存在较多问题,而输血是引起丙型肝炎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老年患者在输血后应及时进行丙肝抗体检测,有效控制丙型肝炎的持续蔓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疾病转归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1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60例,分析其病情进展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诊断为输血后慢性丙型肝炎,至入院时已发展为肝硬化18例,发展为肝癌12例;入院时即有肝硬化者18例,治疗好转率为11.11%,入院时未出现肝硬化者42例,治疗好转率为54.76%,未合并肝硬化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已合并肝硬化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7,P〈0.05)。60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41.67%。结论:血液采集前需严格检查,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预防输血导致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患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需常规进行保肝、抗纤维化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由于丙型肝炎(Hepatitis C Virus,HCV)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随着由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后丙型肝炎引起的医疗纠纷的逐年增加,输血传播的丙型肝炎已经越来越引起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医务界的极大关注,控制输血传播的丙型肝炎已显得极为迫切。本文就吉林地区2000~2004年的无偿献血者丙型肝炎的感染状况做一初步调查,以期为该地区的输血后丙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丙型肝炎 (HCV)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其感染呈世界性的分布 ,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严加关注。由于输血及输注血液制品是传播HCV最主要的途径 ,输血后肝炎 (PIH)的90 %为丙型肝炎[1 ] 。我国各地区不同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各有不同 ,无偿献血者群体中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对临床输血安全性影响极大。军队是一个特殊群体 ,要为无偿献血做出表率。为了解驻甘四区域军队无偿献血者HCV感染情况 ,笔者就驻甘四区域军队无偿献血者 2 0 0 0~ 2 0 0 1年丙型肝炎感染情况进行初步调查。1 材料来源与方法1 1 样…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临床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预后,以进一步加强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择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患者各72例,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感染、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结果丙型肝炎的输血感染占比率较乙型肝炎明显高(P〈0.05),丙型肝炎症状大多轻微或无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多为正常或轻度异常,肝硬化的发生率较乙型肝炎明显高(P〈0.05)。结论血液传播是引起丙型肝炎的主要原因,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丙型肝炎的预防极为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类型及临床分析段宏宪,张宝平近来发现丙型肝炎患者常重叠其它肝炎病毒感染,为了解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类型,本文对68例丙型肝炎病人的输血史、合并其它肝炎病毒感染的种类、临床特点作一回顾性报道,旨在对丙型肝炎的预防、治疗及预后有一定的帮助,现...  相似文献   

8.
丙型肝炎病毒是输血后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1],输血是传播丙型肝炎的重要途径。输血后肝炎在医院感染不容忽视。近年来随着对乙肝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其预防措施的广泛开展,输血后乙肝对人们健康的威胁已逐年下降,而输血后丙型肝炎的感染日益成为现代医学的突出问题。为了解本地区输血后丙型肝炎的感染状况,我们将近年来在我院诊治的丙型肝炎病案资料做回顾性的报告。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994年6月~1996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55例丙型肝炎患者,男37例,女18例,平均年龄40.3岁(4个月~72岁)。2.实验室检查资料:HBsAg、HBeAg、抗H…  相似文献   

9.
输血与丙型肝炎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52例全血前列丙型肝炎的受血者及30例无输血的对照组访检测ALT,抗-HCV,HCV,RNA等项目,运行输血后HCV感染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52例受血者中有9例符合输血后丙型肝炎的诊断,发生率为17.3%,而对照组30例无1例感染丙型肝炎病毒,两组有统计学差异。且趋势检验X^2=16.67,P〈0.005,提示输血  相似文献   

10.
纽约血液中心的普林斯博士已鉴定出丙型肝炎病毒。通过电子显微镜检查实验性被感染的黑猩猩和28例肝炎病人(非甲型、乙型肝炎)的血液发现,大部份是由于输血后因感染丙型肝炎病毒而患病。丙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在形态上相似。但是,鉴定出丙型病毒之后,引起肝炎病毒的种类还没有完全被发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感染中传播中输血的作用.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输血的患者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丙肝病毒抗体、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及梅毒螺旋抗体检测,并比较输血前和输血后的各项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结果:输血后丙肝病毒抗体阳性率1.67%、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率0.00%及梅毒螺旋抗体阳性率0.50%与输血前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感染等传播中输血并不是主要途径,但为了确保输血安全,应当加强对学院的严格监控.  相似文献   

12.
输血与丙型肝炎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2例输血前无丙型肝炎的受血者及30例无输血的对照组随访检测ALT、抗-HCV、HCVRNA等项目,进行输血后HCV感染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52例受血者中有9例符合输血后丙型肝炎的诊断,发生率为17.3%,而对照组30例无1例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2<0.05),且趋势检验χ2=16.67,P<0.005,提示输血传播丙型肝炎仍相当常见,本研究还观察到输血量越大感染丙型肝炎的机会越高。9例输血后丙型肝炎中的8例经1年随访,均转为慢性肝炎,反映丙型肝炎慢性化机率高。对导致9例输血后丙肝的献血员血清标本(45份)用第2代ELISA法检测抗-HCV,结果1份可疑阳性,44份阴性。用反转录PCR法检测HCVRNA,12份阳性,33份阴性。表明目前用于筛选献血员的抗-HCV方法尚不够灵敏,尚不足以筛去有可能导致HCV传播的供血,因此,避免不必要的输血以预防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生仍然是应强调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3年以来,共收治丙型肝炎10例,其中6例有近期输血史,3例近期有外伤史,2例有手术史,我市红十字血粘献血员中有7名抗HCV阳性共17例,揭示采血用具可传播丙型肝炎,丙型肝炎在献血员中感染率为3.5%。输血后的HCV抗体阳性是因输入浓缩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所致*]。输血次数及量与HCV感染关系密切,随着输入血量的增加,HCV感染机会增加。调查结果表明在输往没有进行HCV筛选的血4O单位以上者,均受HCV感染。由于丙型肝炎临床症状轻微,因此常常被漏诊,临床医生应当详细询问病史,特别是输血史,定期检查肝功能和抗HCV…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检测出的50例肝硬化及肝癌患者采用血清学检测的调查分析方法,以对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主要危险因素。结果调查分析的结果中显示,50例病例中有15例(30%)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家庭成员中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4例、手术史4例、美容或纹眉2例、针灸史2例、口腔诊疗史2例、输血史1例。结论本次调查分析中,50例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中发生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比率为30%,主要以家庭成员中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和手术史为主要感染因素,其次为美容、纹眉、针灸、口腔诊疗、输血等。本文建议针对这些调查所得的危险因素,建议广大人们尽可能提起警惕心理,积极预防感染丙型肝炎病毒。一旦患病,应立即就诊,以早期接受直接抗病毒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5.
输血后肝炎 输血后肝炎是输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甲肝(HAV)和戊肝主要是经消化道传播,很少经血液传播,但若献血者在献血时正处于甲肝血症期间,其受血者也可能被感染。输血后乙型肝炎的潜伏期较长(14~180天),发病较急,症状较重,黄疸多见。输血后丙型肝炎由于潜伏期的不同,可分为短潜伏期(2~4周)和长潜伏期(6~10周)2个类型。丙型肝炎在急性期症状轻微或不明显,75%的病例无黄疸,输血后丙型肝炎是我国丙型肝炎传播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输血是临床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同时也可能经输血传播疾病。输血后肝炎(PTH)是一种常见的输血传染病,丙型肝炎(HC)主要经血液途径传播,唧中90%是HC患者,一般认为抗-HCV阳性血具有传染性,可引起输血后丙型肝炎(PTH-C)。所以,了解无偿献血人群的HCV感染情况、高发人群及流行趋势,加强对献血者的相关标志物检测,对安全输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前经输血传播的病毒有 :肝炎病毒B、C ,艾滋病病毒 ,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 ,巨细胞病毒 ,细小病毒等。输血后肝炎的发病率为 1 0 %。在我们国家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较普遍 ,筛选供血者HBsAg的方法不够灵敏 ,并且复检周期长 ( 1年 ) ,故漏检率较高。输血后肝炎中 ,乙型肝炎占 2 /3,丙型肝炎占 1 /3,国外输血后肝炎多为丙型肝炎。艾滋病与肝炎有着某些类似的传播途径 ,尽管现在已将艾滋病Ⅰ抗体检测作为供血者的常规检查 ,但自感染至抗体产生尚需半年以上 ,有些病毒日前尚未被列为常规检查。由此可见 ,异体输血的潜在危害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HCV(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常发生在静脉注射麻醉药品成瘾者及输血病人,常合并HIV感染,HIV阳性的慢性丙型肝炎常发展为肝硬化。业已证实,抗-HIV阴性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使用α-干扰素重组体效果良好,但对于合并HIV感染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能否使用α-干扰素重组体治疗尚不明确。为此作者进行了这项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院在1993年~1995年间收治的1024例乙型肝炎患者中,并发丙型肝炎者有141例,其中109例为血源性感染,占77.3%。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1原因分析1.1输血在109例血源性丙型肝炎患者中,通过输血继发者有65例,占5963%。1.2输入血液制品通过使用血液制品感染者有43例,占3945%。1.3使用代血灵使用代血灵感染丙肝者有1例,占0.92%。2讨论通过我们的资料可以看出,输血及使用血制品是感染丙肝病毒的主要渠道,对患者的危害极大,而输血及使用血制品又是临床抢救及治疗患者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在输血和使用制品时应对血液净化环节…  相似文献   

20.
徐瑾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0):374-376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经血液传播,大多数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将发展为慢性肝硬化或肝细胞癌[1].为了解本地区献血者HCV感染的现状,同时评价现行HCV筛查的效果,阻断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生,进一步保证输血安全.我们对本站近6年来献血者抗-HCV筛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