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照观察42例应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随机分2组:高频─准高频(80~40次/分)治疗组24例;高频(80次/分)对照组18例。结果发现,治疗组PaO2提高较快,而PaCO2仅稍有增加,治疗24h,PaCO22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鼻塞连接方式,简便易行效果好,避免了患者插管之苦。作者认为,适当调低频率,采用高频─准高频喷射、鼻塞连接通气,是使用HFJV治疗老年COPD轻、中度Ⅱ型呼吸衰竭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频喷射通气(HFJV)100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生明 《山东医药》1996,36(7):27-27
高频喷射通气(HFJV)100例临床体会新汶矿务局莱芜医院(271103)周生明1986年以来,我们采用高频喷射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100例,获得了满意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63例,女37例;年龄15~86岁。1型呼衰(Ⅰ-RF)51例中...  相似文献   

3.
高频喷射通气治疗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胶南市卫生防疫站(266400)丁文胜青岛市人民医院周鲁恒我们应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治疗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患者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3例;年龄50-70岁。均符...  相似文献   

4.
高频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并泵衰竭7例报告寿光市人民医院(262700)袁景亮袁锐三1993年12月以来,我们采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并泵衰竭患者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3例,年龄57~82岁。...  相似文献   

5.
对照观察42例应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随机分2组:高频-准高频(80-40次/分)治疗组24例.高频(80次/分)对照组18例。结果发现,治疗组PaO2提高较快,而PaCO2仅稍有增加,治疗24h,PaCO22组间有显著差异,鼻塞连接方式,简便易行效果好,避免了患者插管之苦。作者认为,适当调低频率,采用高频-准高频喷射、鼻塞连  相似文献   

6.
高星  才文 《临床内科杂志》1999,16(4):201-202
观察高频喷射通气治疗危重型高原肺水肿的效果。方法应用高频喷射通气治疗高原危重型肺水肿139例,以鼻导管吸氧68例为对照组。分别于吸氧及HFJV前和通气1小时,4小时,8小时测定股动脉血气,同时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比较。  相似文献   

7.
1992~1997年,我们采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配合体外膈肌起搏器(ED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4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36~79岁,平均62.5岁。入院时PaO2<8.0kPa,P...  相似文献   

8.
高频振荡通气的肺复张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频振荡通气(HFOV)已成为治疗小儿缺氧性呼吸衰竭的重要通气方法,肺复张(recruitment)是高频振荡通气的基本策略,其目的是使HFOV在最佳肺容量状态下进行。肺复张有2种基本方法:持续肺充气和逐步增加平均气道压。它可以减少肺损伤的发生,改善肺部氧合,是HFOV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应用高频喷射通气机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术前麻醉李榕,钟翠云,顾冬榛1989年12月~1992年4月,采用高频喷射通气机(高频机)喷射表面麻醉剂,作纤维支气管镜(下称纤支镜)术前麻醉176例,效果满意。对象:因各种原因需做纤支镜者男206例,女30例,年龄...  相似文献   

10.
林尔美  于忠元 《山东医药》1996,36(11):19-19
喷射通气用于喉部小手术64例临床观察福建省厦门市第一医院(361003)林尔美,于忠元为探讨细塑管的通气效果,我们以不同频率(f)、分通气量(Vm)和潮气量(Vt),对64例患者于喉部小手术中行喷射通气,并做血气测定,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方法与...  相似文献   

11.
高频通气是一种高通气频率、低潮气量的通气方式,其通气频率至少为机体常规机械通气的4倍,潮气量接近或小于解剖死腔。主要包括高频正压通气、高频喷射通气、高频射流阻断通气和高频振荡通气。其中高频振荡通气是目前所有高频通气中频率最高的一种(可达15~17Hz),因在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具有一定优势,近年来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频喷射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哮喘发作的临床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 16例急性重症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经声门前高频喷射通气。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h.4h、12~24h的血气、血氧饱和度和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16例患者在使用HFJV后1h动脉血PH值、氧分压(Pa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ABPM)、指端血氧饱和度(SaO2)均较使用前改善(P〈0.05),并且随着继续治疗,上述指标进一步改善(P〈0.05),而PaCO2在HFJV治疗前后没有明显变化。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 及早应用高频喷射通气对急性重症哮喘发作有可靠疗效,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简便快捷,特别适用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3.
射频消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对心室肌复极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对特发性室性惊动国过速速(IVT)患者QT、JT离散度(ATd、JTd)的影响。方法 测量15例IVT患者RFCA术前、术后的QTd、JTd。结果 IVT患者RFCA术关、术后QTd、JTd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FCA不影响IVT患者心室肌复极离散度。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静态肺功能指标与运动耐力和通气反应的关系,对29例COPD患者进行了静态肺功能及踏车递增运动肺功能测定。结果:VO2max/VO2maxp(最大耗氧量/最大耗氧量预计值)与FEV1/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最大肺活量)、MVV/MVVp(最大通气量/最大通气量预计值)呈正相关,且与后者相关性最好。IC(深吸气量)与VTmax(最大运动时潮气量)有明显相关性,IC越大则VTmax越大,Fmax(最大运动时呼吸频率)越小;运动的初始阶段,患者与正常人通气反应相同,随运动的继续VE(最大运动时每分钟通气量)达20L/min时,Raw(气道阻力)大、FEV1/FVC小者先出现频率加快,而潮气量增加相应较慢,当运动持续至VE≥30L/min时,Raw小、FEV1/FVC大者也出现了以上通气反应的变化。提示:COPD患者根据其静态肺功能指标可预测患者的运动耐力和运动时的通气反应。  相似文献   

15.
对判断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标准的一点商榷何权瀛成琪陈青赵洪华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肺活量(VC%)预计值两项指标作为划分阻塞型和限制型通气功能障碍的标准,即如果单纯表现为FEV1/FVC%<80%,V...  相似文献   

16.
肺功能的随龄变化—55例通气功能长期随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55例男性通气功能正常者和异常者的长期(6~27年)追随资料分析表明:在功能正常的青中年、中老年和老年组中,VC、FVC、FEV1、MMF及MVV5项指标的下降随增龄逐渐加大,年降值依次为MVV>MMF>FEV1>FVC>VC。阻塞性通气障碍者的各项指标随增龄下降大于年龄较相近的通气正常老年人和限制性通气障碍者,后二者下降较接近。  相似文献   

17.
急性呼吸衰竭(呼衰)是内科、儿科常见的危重症,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至关重要,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是治疗呼衰最重要的措施。我院于2000年1月-2007年10月应用高频喷射呼吸机辅助通气(HFJ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173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作者测定25例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无腹水时肺通气功能变化,并与25例健康成人对比,结果肝硬化无腹水患者的Vc、FEV1.0和MVV均较健康人明显降低(P<0.01),而FEV1.0%和MMEF则无变化(P>0.05),呈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此与肝硬化肺循环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肺内水分潴留有关,适当应用扩血管药物、利尿剂和抗组织胺药物,可使患者肺功能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19.
吸入一氧化氮与沙丁胺醇对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O)与吸入沙丁胺醇(Ventolin)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9例哮喘患者(其中组织胺激发试验阳性者5例)先后吸入200~400μg的Ventolin及10ppmNO观察吸入后通气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吸入Ventolin可使患者FVC,FEV1,FEV1/FVC,PEF,MMEF,V50得到明显改善;吸入NO后患者FVC,FEV1,PEF明显增量FEV1的增加幅度不及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0例慢性肺心病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高频喷射通气30分钟前后肺阻抗血流图的变化观察,发现高频喷射通气有确切的降低肺动脉平均压(P<0.05),肺动脉收缩压(P<0.05)及肺动脉舒张压(P<0.01)的作用。认为较大幅度地提高血氧分压对肺动脉高压有积极的治疗作用,不失为一种疗效可靠,操作简便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