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洋地黄类药物的适应证尽管心衰治疗已有很大进展,但目前仍公认洋地黄在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特别是伴有心室率加快的房颤病人,疗效是肯定的。因此上述病症是属于无争议的洋地黄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症状持续且对各种治疗反应较差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往笔者在救治这类病人时,多采用西药治疗方法,且以洋地黄类药物为首选药物,但由于洋地黄类药物有众多禁忌证及慎用证,且其耐受量差异较大,常感到力不从心。自1994年以来,本科对80例难治性...  相似文献   

3.
<正>在左心衰的治疗过程中,洋地黄类强心药物及β_1受体兴奋剂如多巴酚丁胺等药物已被广泛使用。但洋地黄类药物有效浓度与中毒浓度接近,易发生洋地黄中毒。多次使用多巴酚丁胺等药物,可使机体对多巴酚丁胺敏感性降低,且有增快心率的副作用,可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我科近5年来使用卡托普利舌下含服治疗左心衰6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对于心脏疾病,特别是心力衰竭的治疗,洋地黄类制剂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其产生疗效的剂量接近其引起中毒的剂量,故极易引起毒性反应,因此如何正确掌握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方法,充分发挥其疗效,而不致发生严重毒性反应乃成为内科临床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作者等现将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五年来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所发生的毒性反应,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由于洋地黄制剂及其他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的临床使用,对某些难治性小儿心力衰竭的治疗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近年来虽然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血管扩张剂及强力利尿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洋地黄类药物仍是治疗心力衰竭的最主要药物,现将此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症状持续且对各种治疗反应较差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往笔在救治这类病人时,多采用西药治疗方法,且以洋地黄类药物为首选药物,但由于洋地黄类药物有众多禁忌证及慎用证,且其耐受量差异较大,常感到力不从心。自1994年以来,本科对8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分别应用西药及中西药结合治疗观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对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有了新的认识,打破了沿袭已久的“洋地黄化”量的旧概念,而旧疗法是引起洋地黄中毒的重要因素。目前,洋地黄类药物仍为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物,如何较安全、合理地应用,甚为重要。本文  相似文献   

8.
洋地黄强心苷类药是具有强心作用的一类苷类化合物.200年前已经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但是它的重要作用在1997年国外的一次大规模临床对照试验(DIG)中,对于其治疗心力衰竭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一些安全性问题作出了进一步认可,确定了洋地黄强心苷类药物治疗心衰的重要作用.使用洋地黄强心苷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意义在于,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9.
洋地黄类药物在心脏疾病范围内应用甚广,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各种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重要药物。1.中毒原因(1) 洋地黄类药物的治疗量与中毒量间范围甚小(治疗量约为中毒量的60%)以及个体的耐受性不同,因而常见中毒病例。  相似文献   

10.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常伴有快室率房颤,传统的治疗首选药物是洋地黄,但部分患者单用洋地黄类药物常常不能奏效.近年来我们观察了30例CHF伴快室率房颤患者在狄戈辛等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洋地黄类药物在心功能不全病人中应用普遍,合理应用可使病人迅速缓解症状,改善运动耐量和心功能分级。但基层滥用洋地黄类药物较为突出,洋地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现就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348例心功能不全病人洋地黄应用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心力衰竭洋地黄中毒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遵医嘱正确给予洋地黄类药物.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洋地黄中毒反应的发生.一旦发生洋地黄中毒,及时处理洋地黄制剂的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使用洋地黄类强心药物及利尿剂治疗心力衰竭是临床医生熟悉的治疗措施。但当使用强心、利尿药物效果不著或遇到不宜使用大剂量洋地黄类药物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情况时,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在已往是比较棘手的问题。近几年来,随着血液动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证实血管扩张剂能通过调  相似文献   

14.
张策  刘传庚 《中原医刊》1996,23(2):32-33
顽固性心衰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经强心剂、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无效的心衰定为顽固性心衰。近几年在顽固性心衰治疗方面有不少进展,结合文献综述如下(强心剂及利尿剂作为治疗心衰的基础用药不再单述): 1 非洋地黄类强心剂 1.1 非洋地黄儿茶酚胺类正性肌力药物:该类药物包括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吡丁醇等。它们通过兴奋心肌的β_1受体产生正性肌力作用。优  相似文献   

15.
对于出现快室率心房纤颤、心力衰竭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首选洋地黄类药物治疗,但临床上单用洋地黄类并不能有效控制部分患者的心室率,我们联合应用地高辛与恬尔心(盐酸地尔硫卓片,上海延安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对32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临床常见疾病,且有上升趋势,本病预后不佳,50%病人2年内死亡,尽管有25%病人可存活10年,但其生活质量极差[’]。其治疗仍以积极的对症处理为主。1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1.1洋地黄类。洋地黄类药物仍为目前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最常用的药物,但对其最  相似文献   

17.
洋地黄类药物应用于内科临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至今仍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基本药物和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由于现代医学科学对洋地黄类药物作用机理、心脏细胞电生理活动、心衰发病机理等等进行了广泛的  相似文献   

18.
洋地黄类制剂是治疗小儿心脏疾病尤其是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物。由于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极易发生毒性反应。因此,儿科医务工作者必须正确掌握洋地黄类药物的使用方法,既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又不致于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今就有关问题介绍于下: 一、洋地黄的作用 (一)正性肌力作用:洋地黄的主要药理作用是增强心肌收缩力即正性肌力作用。用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时所引起的心率减慢,心搏出量增加,已扩大的心脏缩小及升高的静脉压  相似文献   

19.
问题解答     
心力衰竭病人在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时是否需常规给钾?钾应在何时应用?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内钾降低,用适量洋地黄后可使心肌内细胞钾趋向正常,但如给过量的洋地黄,则细胞内钾又见降低。在一般情况下,如病人能摄入正常饮食,在给洋地黄时不需常规给钾。但如同时给患者利尿剂尤其是给氯噻嗪类药物时,病人摄入饮食含钾量不多,应同时给钾盐(10%氯化钾溶液每日3~4次)。此外,在由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过早搏动或障发性房性或室性心动过速时,亦可用钾盐静脉滴注(每  相似文献   

20.
谢晓艳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1123-1124
心功能不全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休息,控制钠摄入、利尿剂、洋地黄等综合疗法,对重度心衰洋地黄耐受量降低,易发生中毒反应,以至心衰不易纠正。近年来,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为心衰治疗增加了新的治疗手段,但该类药物单独应用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肌缺血,有触发心律失常的副作用。我科自2005年5月~2006年3月联合应用多巴酚丁胺,硫酸镁、酚妥拉明治疗重度心衰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有关治疗方法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