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080151护士职业倦怠状况与压力源的关系分析/吴惠娟…//护理学报.-2007,14(8).-83~85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MBI)、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角色认知量表对753名在职护士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夜班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于白班护士,其情绪耗竭、去人格化2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全体护士的情绪耗竭、去人格化维度与护士工作压力源5个方面、角色模糊存在正相关,与角色冲突呈负相关(P<0.05或P<0.01);低个人成就感与护士工作压力源4个方面(除外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和角色模糊呈负相关(P<0.01),与角色冲突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与角色认知之间的关系,为护理管理者落实护士分层管理、提高其职业成就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简称MBI)与角色认知量表,对在某市3家综合医院工作的400名低年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0份,回收有效率为97.5%。低年资护士在工作倦怠的3个维度得分[(19.61±7.80)分,(7.48±4.09)分,(19。56±6.18)分]均低于常模的[(23.02±10.29)分,(6.81±5.57)分,(28.55±9.3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117,1.552,-13.707;P〈0.05)。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量表中情感耗竭得分(19.61±7.8)分为中度耗竭,去人格化得分(7.48±4.09)分为中度耗竭,低个人成就感得分(19.56±6.18)分为高度耗竭;角色认知为中等偏下水平。Pearson积差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情感衰竭与角色冲突呈负相关(r=-0.297,P〈0.01),去人格化与角色模糊及角色冲突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r分别为0.218,0.299;P〈0.01);低个人成就感与角色模糊呈负相关(r=-0.302,P〈0.01)。以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各分量表为因变量,以角色模糊中两个分量表得分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角色冲突对情感衰竭及去人格化有预测作用或影响;角色模糊对去人格化及低个人成就感有预测作用或影响。结论了解低年资护士角色认知水平、职业倦怠程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护理管理者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减轻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程度,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3.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角色认知量表、问题解决评价问卷对183名精神科护士进行测评.结果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问卷的情绪耗竭因子得分为中度耗竭、去人格化因子得分为中度耗竭、低个人成就感因子得分高度耗竭.进一步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均表明,职业倦怠量表的各个因子与角色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各个因子相关密切,影响精神科护士情绪耗竭水平的因素依次是问题解决评价总分、接近-回避风格、角色冲突,总贡献率为15.2%;影响去人格化水平的因素依次是问题解决评价总分、角色模糊, 总贡献率为22.7%;影响低个人成就感的因素依次是问题解决评价总分、角色冲突、工作年限、角色模糊, 总贡献率为21.2%.结论 充分提高个体的角色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可以作为预防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一个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郑州市内科护士角色认知、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角色认知量表、护士职业承诺问卷以及护士工作倦怠量表对5所医院205名护士进行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各维度比较,护士的角色模糊与去人格化等呈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角色冲突与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呈正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负相关(P0.05);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与情感耗竭呈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等呈正相关(P0.05),继续承诺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职业承诺对职业倦怠和角色认知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郑州市部分医院护士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倾向,应该关注护士的角色认知中角色模糊、角色冲突的影响,明确角色职责;其次,对护士增加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提高她们的责任感。另外还需要关注护士的心理素质,改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5.
071097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吴惠娟…//护理与康复.-2007,6(2).-81~83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角色认知量表、问题解决评价问卷对183名精神科护士进行测评。结果: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问卷的情绪耗竭因子得分为中度耗竭、去人格化因子得分为中度耗竭、低个人成就感因子得分为高度耗竭。进一步的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均表明,职业倦怠量表各个因子与角色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各个因子相关密切,影响精神科护士情绪耗竭水平的因素依次是问题解决评价总分、接近-回避风格、角色冲突,总贡献率为15.2%;影响去人格化水平的因素依次是问题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现状,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Maslach倦怠量表对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85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职业压力总平均分为2.50分±0.58分,各维度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工作量及工作时间分配、护理专业及工作、病人护理、工作环境及资源、管理及人际关系。职业倦怠总平均分为2.64分±0.87分,其中情绪耗竭维度为3.08分±0.94分,去人格化维度为2.62分±0.83分,低成就感维度为2.20分±0.64分;职业倦怠程度:轻度占29.41%,中度占54.12%,重度占16.47%。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职业压力各方面与职业倦怠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职业压力中的病人护理、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是职业倦怠的主要预测因素(P0.01)。[结论]手术室护士职业压力处于较高水平,职业倦怠程度严重,职业压力越大可导致职业倦怠进一步加重,并且对其有预测作用,这为临床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宁丽  李益民  陆骏  林黎君 《护理学报》2013,20(11):71-73
目的 探讨护士长的职业倦怠与角色认知、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职业倦怠量表、角色认知量表和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12名护士长进行测评,比较职业倦怠得分与常模的差异,分析对职业倦怠得分与角色认知得分、自我效能感得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本组护士长职业倦怠中情绪衰竭得分为(20.71±8.91)分,去人格化(5.24±4.93)分,个人成就感(33.87±8.79)分,与常模比较明显降低(P<0.05);角色模糊得分(37.92±6.17)分,角色冲突得分(2691±12.89)分;自我效能感得分(2.57±0.45)分.去人格化与角色冲突(r=0.479,P<0.01)和情绪衰竭(r=0.540,P<0.01)均呈正相关,且密切程度高;与角色模糊(r=-0.253,P<0.01)和自我效能感(r=-0.187,P<0.05)有一定的负相关.个人成就感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且密切程度高(r=0.502,P<0.01);与角色模糊有一定的正相关(r=0.369,P<0.01),与角色冲突及去人格化有一定的负相关(r为-0.242、-0.203,P<0.05).而情绪衰竭仅与角色冲突(r=0.389,P<0.01)有一定的正相关.影响护士长情绪衰竭水平和去人格化的主要因素是角色冲突(P=-0.000);影响个人成就感的因素依次是自我效能感和角色模糊(P=0.000、0.003).结论 本组护士长的职业倦怠程度较其他研究有所下降,其主要影响因素是角色认知和自我效能感,提示现阶段管理者应重视培养护士长的角色认知能力,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以进一步降低护士长的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8.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与人口学变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与人口学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和自制一般情况问卷对16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60名护士职业倦怠各维度分值均低于Maslaeh样本(P〈0.01),职业倦怠重度检出率分别为情感耗竭占22.5%,去人格化占6.9%,低个人成就感占50%;男护士职业倦怠感高于女护士(P〈0.05);年龄越大、技术职称越高情感耗竭越严重,单身护士、中专学历护士、护师个人成就感最低,6—15年护龄护士去人格化、低个人成就感最严重,合同制护士情感耗竭低于正式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普遍存在职业倦怠,低个人成就感严重;且人口学变量不同,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济宁地区三甲医院护士的工作倦怠现状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18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的工作倦怠检出率较高(89.1%);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与护士工作压力源存在正相关(P〈0.001,P〈0.01),个人成就感与护士工作压力源3个方面(护理专业及工作、病人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呈负相关(P〈0.05或P〈0.01);副主任护师职称、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对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有稳定的正向预测作用,子女情况对去人格化维度有稳定的负向预测作用,病人护理方面的工作压力对情感衰竭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不同的个人背景和工作压力源对护士工作倦怠的3个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改善相关影响因素,有助于减轻护士的工作倦怠感。  相似文献   

10.
张云芳  宋意  李丹卉 《全科护理》2012,10(17):1609-161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护士职业倦怠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收集资料,对深圳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职业倦怠的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分别为(5.48±2.36)分和(33.51±7.79)分,均低于北美常模(P<0.01);情绪倦怠感得分为(24.72±8.98)分,高于北美常模(P<0.01)。ICU护士工作压力源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将护士工作压力源的35个条目与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共有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等10个条目与职业倦怠呈显著性相关。[结论]深圳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护士呈现出较高的工作倦怠,建议护理管理者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对ICU护士进行重点干预,给予其足够的社会支持和参与管理决策的机会,降低其护理工作压力源水平,以期减轻其职业倦怠,确保ICU护士身心健康和良好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护士职业压力应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压力的应对方式厦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上海市4所综合性医院的404名护士.应用护士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应对职业压力主要采用问题解决和正面认识的方式,很少以回避与自责的方式应对压力;护士的应对存在科室、职称、职务和护龄上的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但学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主要以问题解决和正面认识的方式应对压力,很少采用回避与自责。建议护理管理者在引导护士以有效方式应对压力的同时,更多关注急诊科和低年资护士,给予必要社会支持。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肿瘤科护士的心理与工作压力源的相关性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冀孟菊  康彬 《护理学报》2006,13(6):60-62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心理状态及其与工作压力源的相关性,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44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护士SCL-90的敌对、强迫、焦虑、偏执、抑郁5个因子及阳性项目数、总分与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肿瘤科护士工作压力高低依次排序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的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的问题。肿瘤科护士心理健康状态与护士工作压力源部分因素显著正相关。结论工作压力是影响肿瘤科护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建议管理者有意识地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源,并对护士进行减压训练,以维护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手术室护士感知的护理工作环境与工作家庭冲突状况,并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工作环境量表和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对20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感知的护士工作环境量表总均分为(3.05±0.46)分,护士工作家庭冲突总均分为(3.15±0.48)分;手术室护士感知的护理工作环境与工作家庭冲突呈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对良好护理工作环境的创造,提高手术室护士对工作环境的认可度,从而有效缓解护士工作家庭冲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对工作环境认可度及其与工作家庭冲突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改进方向。方法选取本市3家二、三级医院于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从事临床手术室工作的护士15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盖洛普Q12调查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明确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环境认可度与工作家庭冲突的相关性。结果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手术室护士工作环境认可度(依据Q12问卷评分进行评价)各维度分及总分均与工作家庭冲突量表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对工作环境的认可度及工作家庭冲突程度会反作用于护理人员,且工作环境认可度的提升能够有效减少工作与家庭冲突。手术室护士管理过程中,应注重提升其对工作环境认可程度,避免因工作对家庭冲突产生影响而影响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我院不同科室试用期护生在试用期间的主要工作压力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88名试用期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试用期护生压力源主要来自工作量、时间分配、工作环境、资源、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不同科室之间的比较,内科轮转护生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其他3组,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之间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独生子女在病人护理方面的比较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重新审视试用期护生工作压力源,合理排班、适当增加护士数量、改善病区环境、经常与试用期护生交流、谈心,了解病人护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减缓试用期护生的身心压力,促进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倦怠与身心健康、工作满足感的关系。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心身症状量表、工作满足感量表对24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护士情绪疲惫与个人成就感呈中度倦怠、去人格化呈低度倦怠,身心健康水平、工作满足感呈中度水平。(2)护士情绪疲惫、去人格化与身心健康呈正相关(r=0.459,r=0.180,P<0.01),与工作满足感呈负相关(r=-0.284,r=-0.208,P<0.01),个人成就感与工作满足感呈正相关(r=0.303,P<0.01),与身心健康无显著相关性。(3)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情绪疲惫是身心健康的主要预测因子、个人成就感与情绪疲惫是工作满足感的主要预测因子。结论护士工作倦怠影响身心健康与工作满足感。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和压力相关性.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我市二级、三级医院各两所的手术室护士发放调查问卷,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 手术室护士SCL-90各因子分均低于健康成人(P<0.01),有显著性意义,说明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程度优于健康成人;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状况显示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在工作量及时间方面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在工作压力总分方面也有显著差异(P<0.05),在其他方面无显著差异.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压力相关性不大(P>0.05);在时间分配及工作量、工作环境及资源、病人护理及管理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手术室护士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但在工作压力的一些方面存在问题,手术室的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护士心理问题的研究,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operation room nurses' mental health and stress.Methods Operation room nurses of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hospitals in our city were surveyed by SCL and nurses job stress scale.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SPSS12.0 statistical package.Results Operating room nurses scored the factors of SCL-90 lower than healthy adults did (P<0.01). operating room nurses' work pressure showed tha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hospitals in workload and time (P<0.0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urses' mental health and time allocation, workload, working conditions, patient car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P<0.01).Conclusions Operating room nurses have good mental health state,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work stress problems. Operating room nurse manag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nurses to improve nursing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分析她们对护理学专业态度的差异,探讨相应的职业态度教育方法。方法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我校护理本科2003~2006级4个年级共160名学生。调查问卷的内容为个人资料和职业态度。结果从学生职业选择看职业态度,临床护理是就业的主流,社区护理就业尚未被认识,部分学生倾向改行。各年级职业态度比较中,不同年级的护理本科生的职业态度不同,职业态度在一年级与二、三年级有差异,三年级与四年级有差异(P<0.01)。结论一年级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程度较差;多数同学愿意学习并喜欢护理专业;四年级临床实习学生没有明显愿意参加护理活动的意愿。本科护理教育应注重学生早期接触护理,创造良好的生产实习环境及合理使用护理人才;教师在授课中应客观地向同学介绍现实的临床工作,使同学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院前急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水平及应对方式状况并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10家医院,将这10家医院的99名院前急救护士全部纳入研究,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院前急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总均分为(3.33±0.49)分,其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问题、病人护理方面问题、工作环境和资源方面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问题。院前急救护士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89±0.49)分,高于全国护士常模;消极应对得分为(1.04±0.56)分,低于全国护士常模。院前急救护士工作压力源总均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28,P〈0.01)。结论:院前急救护士工作压力源水平较高,但他们更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护理管理者应该注意缓解院前急救护士的工作压力,合理安排工作,鼓励院前急救护士采用有效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