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经股动脉无肝素化和经桡动脉小剂量肝素行冠状动脉造影(简称CAG)术后,患者舒适度以及血管穿刺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经股动脉行无肝素化CAG患者217例(股动脉组),经桡动脉行小剂量肝素CAG患者198例(桡动脉组),对两组患者血管穿刺成功率、术后穿刺局部疼痛、术肢肿胀不适、血管穿刺局部并发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股动脉组血管穿刺成功率较桡动脉组高,股动脉组术后穿刺局部出血、血肿、疼痛、术肢肿胀不适感的发生率低于桡动脉组,两组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排尿方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股动脉行无肝素化CAG穿刺成功率高,术后血管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的舒适度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选择性冠脉造影术(SCA)及冠脉支架(STEVT)植入术是当前心血管疾病介入检查和治疗的常用技术,但术后最易出现穿刺点出血和局部血肿。据文献报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3%~5%,69%的出血并发症位于股动脉穿刺部位。为防止出血、血肿形成,穿刺点加压包扎,砂袋持续压迫8h,术  相似文献   

3.
PercloseTM血管缝合器缝合股动脉穿刺点血管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Perclose^TM血管缝合器缝合股动脉穿刺点血管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5年4月在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采用Perclose^TM血管缝合器的病例315例,观察其成功率和血管并发症。结果315例股动脉穿刺点缝合术患者294例成功,成功率为93.3%;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明显低于手工压迫止血(P〈0.05)。结论Perclose^TM血管缝合器缝合CAG和PCI术后股动脉穿刺点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复杂病变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常规途径。但因腹股沟区解剖较复杂,给术后止血造成一定困难。局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有严重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或使用抗凝及溶栓治疗的患者,穿刺部位的血管神经并发症更加困扰着医生。1989年,Campeau首先报道了经桡动脉途径的心  相似文献   

5.
经皮穿刺技术穿刺股动脉介入检查和治疗已成为目前常用的一种临床操作技术。但术后最易出现穿刺点出血和局部血肿并发症,据文献报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3%—5%,69%的出血并发症位于股动脉穿刺部位。为防止出血、血肿形成,穿刺点需加压包扎,砂袋持续压迫8h,术后常规平卧位并术侧肢体制动24h、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需平卧位卧床48h,术侧肢体制动24h,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为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嘱患者  相似文献   

6.
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13例直肠指诊阳性和/或PSA>4ng/m1的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即在标准的经直肠超声引导6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的同时,增加前列腺中间部位及前列腺两侧旁正中线远侧的穿刺点数,总共穿刺活检13点。将增加的7点活检部位的病理结果与标准的6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进行比较。结果:213例患者中确诊为前列腺癌者66例(31%)。66例患者如按6点穿刺方法,将有14例患者漏诊,占21%(P<0.05)。213例接受13点穿刺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临床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应用血管封堵器患者舒适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介入诊疗包括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点,多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进行止血处理,且为避免穿刺局部出血形成血肿,一般砂袋压迫6 h,静卧24h,同时患肢制动12 h,患者常因此产生恐惧心理,担心不能忍受术后肢体制动带来的痛苦,并且部分患者术后还会出现尿潴留、腰部酸痛及周身不适等症状[1].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应用血管封堵器,明显缩短了患者卧床时间,减少术后不适感,提高其舒适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常规检查和治疗。由于股动脉粗大易于穿刺,绝大多数心脏介入导管基于股动脉途径的PCI设计,目前采用股动脉途径的CAG和PCI仍然是心脏介入医生乐于采用的主要方法。但股动脉途径的CAG、PCI存在缺点,需绝对卧床时间长,患者痛苦大而难于耐受;肥胖病人压迫止血困难;穿刺部位易出现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局部并发症。而经桡动脉途径的CAG、PCI由于患者无需卧床、耐受性好、局部并发症少,逐渐受到心脏介入医生的推崇。在本研究中我们比较经股动脉途径的CAG、PCI后应用Perclose闭合血管和经桡动脉途径的CAG、PCI两者间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介入医生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长轴平面内联合短轴平面外技术在ICU休克患者桡动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ICU休克患者200例,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方法,观察组采用在超声引导下长轴平面内联合短轴平面外技术进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比较两组桡动脉穿刺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及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05),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局部血肿、穿刺点出血、局部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ICU休克患者桡动脉穿刺置管中应用超声引导长轴平面内联合短轴平面外技术,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减少穿刺次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介入诊疗包括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点,多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进行止血处理,且为避免穿刺局部出血形成血肿,一般砂袋压迫6h,静卧24h,同时患肢制动12h,患者常因此产生恐惧心理,担心不能忍受术后肢体制动带来的痛苦,并且部分患者术后还会出现尿潴留、腰部酸痛及周身不适等症状。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应用血管封堵器,明显缩短了患者卧床时间,减少术后不适感,提高其舒适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股动脉、桡动脉穿刺点并发症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50例PCI术后患者股动脉、桡动脉穿刺点并发症发生的诱因进行综合分析,并实施相应的局部护理和并发症预防措施。结果:术后股动脉、桡动脉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12例,发生率3.43%,经积极处理,患者预后良好;随访342例,无严重后遗症发生。结论:术前、术中、术后严密观察与护理是预防PCI患者股动脉、桡动脉穿刺点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心脏介入诊疗后股动脉穿刺点序列观察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临床心血管病介人诊断与治疗越来越普及,其特点为创伤小、安全性高、病人痛苦少、易于接受。介人手术基本操作包括经皮动脉及静脉的血管插管、术中的诊断及治疗、拔出鞘管后的血管穿刺点止血,术后局部血管特别是动脉穿刺点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尤其是术中抗凝药物的应用更增加了出血的危险。因此,局部穿刺点止血彻底与否及手术中止后止血部位的观察细致与否在极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13.
应用血管闭合器后不同制动时间对病人舒适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中应用血管闭合器后病人术侧肢体制动时间。方法将6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术后穿刺点用弹性绷带包扎并且用1kg沙袋压迫6h,术侧肢体制动8h,12h后下床活动;观察组80例病人术后穿刺点用弹性绷带包扎,并且用1kg沙袋压迫4h,术侧肢体制动4h,4h后床上活动,观察10min,伤口无渗血即可下床活动。观察比较两组病人舒适度(如腰背酸痛、烦躁、排尿困难、睡眠差),及穿刺点局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穿刺点局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舒适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应用血管闭合器缝合止血.病人术侧肢体制动时间可缩短为4h。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介人性诊断和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它具有诊断明确、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已成为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1],但由于治疗过程中各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常规应用,穿刺点局部出血是介入诊治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常规方法止血穿刺点仍有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和Starclose闭合器在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封堵穿刺点的即刻成功率、术后24小时及术后1周与穿刺有关并发症。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77例,其中135例予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封堵穿刺点,142例予Starclose血管闭合器封堵穿刺点,比较二者术后即刻封堵成功率、术后24小时及1周内穿刺点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局部皮肤破溃感染、动脉夹层、迷走反射等与穿刺有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手术成功率、止血时间及制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Starclose组与穿刺有关并发症6例,Angio-Seal组14例(P〈0.05)。术后1周Starclose组与穿刺有关并发症8例,Angio-Seal组18例(P〈0.05)。结论 Starclose血管闭合器封堵股动脉穿刺点较Angio-Seal闭合器更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产科手术行硬膜外麻醉(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后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于我院产科行PCEA手术产妇415例,选择L2~3或L3~4椎间隙穿刺入蛛网膜下隙为穿刺点的直入穿刺法.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观察记录行PCEA术后产妇第1、5、15天及1,2,4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PCEA镇痛平均维持(46.2±4.9)h,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呼吸抑制、头晕头痛、穿刺点酸胀感及压痛、神经根刺激征、尿潴留及心律不齐等,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 4个月的随访发现,产科手术行PCEA的并发症发生率高,病程较长,严重影响了产妇的生活质量,精心积极的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康颖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0):3180-3182
目的观察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沙袋固定装置在股动脉穿刺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4例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术后穿刺点用弹力胶布固定,直接用沙袋压迫止血;研究组穿刺点用无菌敷料包扎后,使用自制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沙袋固定装置压迫止血。观察两组股动脉穿刺术后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和术侧肢体的舒适度。结果研究组在穿刺点出血、皮下瘀斑、局部血肿、渗血,局部皮肤并发症以及术后舒适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而股动脉内膜增厚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沙袋固定装置对股动脉穿刺术后止血效果显著,明显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并增进了患者舒适感,临床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8.
超声引导不可触及乳腺病变穿刺活检322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可触及乳腺病变(NPBL)粗针穿刺组织学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2例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患者给予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创面观察护理.结果:322例粗针穿刺活检均顺利完成,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穿刺点局部疼痛及穿刺,点少量出血,经精心护理后均痊愈.结论:积极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患者穿刺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选择性冠脉造影术 (SCA)及冠脉支架 (STEVT)植入术是当前心血管疾病介入检查和治疗的常用技术 ,但术后最易出现穿刺点出血和局部血肿。据文献报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3%~ 5 % [1] ,6 9%的出血并发症位于股动脉穿刺部位[2 ] 。为防止出血、血肿形成 ,穿刺点加压包扎 ,砂袋持续压迫 8h ,术后常规平卧位并术侧肢体制动 2 4h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需平卧位 4 8h ,术侧肢体制动 2 4h[3 ] 。由于病人的身体长时间处于强迫伸直位 ,限制了活动 ,病人容易引起精神紧张、焦虑、烦躁、失…  相似文献   

20.
血管封堵器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用于股动脉穿刺点止血,具有止血快、效果好、并发症少、病人舒适度提高等优点,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穿刺处出血及局部血肿形成等并发症。从适应证选择、植入操作、病人配合及护理方面探讨可能引起出血及局部血肿出现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