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9年12月起武汉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对胃癌患者的诊治造成了困难,同时也增大了医疗单位的压力。胃癌作为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在疫情期间应当针对其特点制定特殊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同时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居家指导和全程管理,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胃癌患者诊治的不良影响,使胃癌患者顺利度过COVID?19的流行期。  相似文献   

2.
【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 2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 19)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深入理解COVID 19的流行病学特征对科学防控疫情、合理制定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国内外COVID 19流行病学特征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提出现阶段的有效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作为一种呼吸系统疾病,COVID?19对全身几乎所有器官都会产生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受累器官为肺和心脏。随着COVID?19 “康复”患者数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因COVID?19而住院治疗得到“康复”的患者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人群存在着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对于潜水员,COVID-19后运动耐受、心肺功能的恢复对于其适潜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些组织和机构对于潜水员COVID-19后的适潜性评估,发布了指南。本文对COVID-19后呼吸和心血管后遗症以及相关的适潜性评估方案进行简要介绍,并基于已有的相关要求和我国实际,初步提出我国潜水员COVID-19后的适潜性评估要求。  相似文献   

4.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已蔓延至全国各地及部分国外地区。截至2020年2月21日,全国累计确诊人数已超7万。抗病毒药物方面,目前仍没有确认有效的药物。药物治疗已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现结合我国已注册开展的COVID?19临床研究,将潜在有效的治疗药物及相关研究作一介绍,供临床参考和借鉴,以期临床早日用上有效药,从而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控制疫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为该病的防治及血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南京市第二医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2020年1月19日—3月4日收治的COVID?19患者93例,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之间首发症状、实验室检查、肺部CT及危重症情况的差异。结果:93例新冠肺炎患者中,糖尿病组在年龄、胸闷气喘发生率、淋巴细胞绝对值、C反应蛋白、血沉、累及一侧肺、胸腔积液方面较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住院期间,合并糖尿病者较非糖尿病者更容易出现重症及危重症且病重持续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合并COVID?19肺部炎症较非糖尿病患者重,容易发展为危重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首次胸部高分辨CT(HRCT)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以提高对COVID?19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5日—2月18日南京市确诊的61例COVID?19患者的首次胸部HRCT影像,对病变分布、数量、位置及形态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61例COVID?19患者首次胸部HRCT均存在病变,双侧肺分布55例(90.1%),单侧肺分布6例(9.9%),其中左肺分布2例(3.3%),右肺分布4例(6.6%);胸膜下分布36例(59.0%),胸膜下与中心同时分布25例(41.0%);1个病变4例(6.6%),2个及2个以上病变57例(93.4%);磨玻璃病变56例(91.8%),实性病变5例(8.2%),纤维化病变3例(4.9%),2种及2种以上的病变9例(14.8%);支气管充气征35例(57.4%),细网格征38例(62.3%),铺路石征32例(52.5%),晕征6例(9.8%),病灶中见增粗扩张的血管32例(52.4%);胸腔积液5例(8.2%),心包积液3例(4.9%),纵隔淋巴结肿大3例(4.9%),胸膜增厚7例(11.5%)。结论:HRCT是诊断COVID?19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其首次胸部HR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结合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核酸检测结果的基础上可辅助诊断COVID?19。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江苏省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 2,SARS?CoV?2)Delta变异株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通过在江苏省南京市及扬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及官方公众号收集江苏省 2021 年 7 月 20 日—8 月 28 日 COVID?19 本土病例的相关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江苏省SARS?CoV?2 Delta变异株引起的COVID?19病例累计报告820例,病死率为0。其中,男341例(41.6%),中位年龄为48岁,<20岁111例(13.6%)。轻型、普通型、重型病例的中位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潜伏期为9.5(7.5,11.0)d。中位代际间隔为3(2,5)d,一代至二代与二代至三代、二代至三代与三代至四代的代际间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核酸检测灵敏度为77.7%。此次疫情共发生3起“超级传播者”事件。结论:SARS?CoV?2Delta变异株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且有年轻化趋势,重型常见于老年人。建议中高风险地区对于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患者多次测核酸以降低假阴性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疫情防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月23日—3月8日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分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隔离病区收治的93例COVID?19确诊病例,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南京市是江苏省省辖市中累计本地COVID?19确诊病例最多的城市,确诊病例主要分布在主城区,男性占比55%,年龄以18~45岁居多,职业以企业职员、离退休人员、工商服务从业者为主,临床分型以轻型、普通型占绝大多数,占总确诊病例的97.5%。疫情初期以境内输入性为主,其中湖北疫区输入37例,占境内输入性确诊病例的82%,疫情中期以输入性病例基础上续发本地聚集性病例为主,2月19日—3月8日为本地疫情初步控制期。南京市本地COVID?19治愈率100%,未出现死亡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感染。结论:南京市COVID?19疫情主要集中在主城区,人群普遍易感,疫情传播特点由境内输入性向本地续发聚集过渡,治愈率高,未出现死亡及医护人员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在发热门诊就诊时的临床特征,比较不同住院时间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日—2月29日发热门诊筛查的11例COVID?19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比较不同住院时间患者间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11例患者中合并基础疾病6例,发热及干咳是发生率最高的不适症状。7例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肺部磨玻璃样渗出表现是最常见的胸部CT异常表现。与住院时间大于14 d相比,住院时间小于14 d的患者平均年龄更低,首次就诊前症状持续时间更短,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及基础白蛋白水平较高,磨玻璃样浸润的肺叶数目更少,但由于样本量较少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发热门诊诊疗过程中需重视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及胸部CT异常表现,同时警惕高龄及肺叶浸润数目较多可能是COVID?19患者需长时间住院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2019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计算机断层扫描 (CT)为代表的影像学技术在COVID-19早期诊断、疾病分期分级、治疗指导、疗效评价及动态观察中具有重要价值,是国家诊疗方案中的重要指标。本文回顾总结了收治的COVID 19患者主要的胸部CT影像表现,并探讨了相关病理基础以及不同时期的演变特点,以期对临床的诊疗工作和患者随访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