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肋骨骨折首次及复查CT表现,研究CT复查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以及在司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胸部外伤患者的CT检查资料。结果 43例患者除已明确的肋骨骨折外,首次检查肋骨有骨皮质皱褶、扭曲、欠光整等征象的有65根肋骨,复查CT明确为骨折的有29例35根肋骨,首次检查阴性的肋骨复查明确为骨折的有11例15根肋骨;5例患者首次检查阴性但临床症状明显,复查CT明确为骨折的有3例4根肋骨。结论 CT复查在肋骨骨折中有重要诊断价值,对司法医学鉴定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高频超声诊断轻微错位肋骨骨折的价值,对有胸部外伤史、临床表现和查体均怀疑肋骨骨折的243例患者行超声检查同时行X线检查。结果207例患者高频超声发现有肋骨骨折,局部软组织损伤者36例。骨折断端错位0.5~5.0mm,经X线拍片有53例确诊肋骨骨折。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高频率超声能检出X线拍片不能显示骨折线的轻微错位肋骨骨折,可作为诊断轻微错位肋骨骨折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慧峰 《基层医学论坛》2012,(32):4288-4289
目的总结X线诊断经验,避免肋骨骨折漏误诊。方法 28例肋骨骨折漏误诊患者常规采用正位胸部X线及透视下点片,必要时加做胸部CT扫描。结果重新仔细阅片,发现肋骨骨折4例,排除肋骨骨折2例;复查摄片及透视,明确肋骨骨折19例;胸部CT检查,明确肋骨骨折3例。结论结合临床体征,认真仔细阅片,采取适当的检查方法复查对比,必要时结合CT,可有效避免肋骨骨折漏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隐匿性肋骨骨折MSCT的最佳复查时间,从而减少漏诊、误诊及患者的复查次数及辐射剂量,为临床诊治、工伤及法医学鉴定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在我院行肋骨骨折复查的患者的CT资料,筛取初次诊断与最终诊断不符的患者62例列为差异组,使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伤后不同复查时间诊断的肋骨骨折数与初次检查诊断的骨折数的差异。结果差异组中62例患者,伤后第1周、第2周复查所显示的肋骨骨折数与首次检查显示的肋骨骨折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第3周及以后复查所显示的肋骨骨折数与首次检查显示的肋骨骨折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统计结果及骨折愈合的生理过程,第3-8周复查CT为隐匿性肋骨骨折最终诊断的最佳复查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旨在探讨MSCT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及固定术后复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8月到2019年2月收治的56例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患者均进行了MSCT检查及DR线检查,比较两种检查对肋骨骨折检出率,分析MSCT在外伤性肋骨骨折术前诊断、术后复查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本研究56例患者中,共79处肋骨出现骨折...  相似文献   

6.
肋骨骨折漏诊、疑诊、误诊80例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菊霞  兰天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0):139-139
目的分析肋骨骨折漏诊、疑诊、误诊原因,进一步提高肋骨骨折的X线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8月-2007年12月肋骨骨折80例患者,采用拍摄胸部后前位、侧、斜、卧位片。结果肋骨骨折X线检查和诊断受诸多因素影响。结论应全面综合分析,及时复查,进一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降低漏诊、疑诊、误诊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单排螺旋CT和DR在肋骨骨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对比.方法:选取194例肋骨骨折患者,入院后进行单排螺旋CT与DR拍片,比较两种方法在骨折并发症、漏诊率及确诊率等方面的差异,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1月到2015年5月间收活.结果:DR检查中肋骨骨折40例,可疑肋骨骨折30例,阴性26例,阳性率41.7%.30例可疑肋骨骨折进行单排螺旋CT检查,确诊骨折5例,阳性率16.7%,单独行单排螺旋CT检查发现肋骨骨折45例,间接征象可以诊断骨折12例,阴性41例,阳性率45.6%.结论:DR拍片是胸部外伤的主要方法,单排螺旋CT与DR检查结果显示,阳性率无明显提升.目前受扫描条件、腹腔脏器、投照角度等影响,临床误诊率较高,可使用螺旋CT弥补X线片不足,提高临床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漏诊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26例肋骨骨折患者检查方法(包括摄胸部正位片、患侧双斜位片、患侧透视下切线位点片、3周后复查胸片)进行分析。结果以外伤后的一系列检查及3周后的复查胸片新发现的骨折数为最后结果,回顾性地对126例(289根肋骨)肋骨骨折患者的一系列片子进行读片,其中胸部正位片正确诊断181根肋骨骨折。胸部正住片加患侧双斜住片正确诊断240根肋骨骨折,胸部正住片加患侧透视下切线住点片正确诊断277根肋骨骨折,胸部正位片加患侧透视下切线位点片加定期复查胸片正确诊断284根肋骨骨折。结论单一胸部正住片在诊断肋骨骨折时存在一定局限性,需结合多体位摄片、不同时间摄片及逐根肋骨的仔细诊断,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肋骨骨折的漏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4层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肋骨骨折患者资料。患者均于创伤后3小时内行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31例之前先进行胸片DR检查,25例8周内进行CT复查,记录骨折总数,计算MSCT诊断率,并与X线诊断率比较。结果 45例患者最终诊断肋骨骨折233根289处,首次MSCT诊断率为93%,25例复查者新发现骨折9处,5例患者VR图像出现56处假骨折,先行进行X线检查的31例患者,诊断率为55.7%,与MSCT诊断有明显差异。结论合理应用扫描技术、诊断方法及必要的复查,能弥补4层螺旋CT的不足,显著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诊断治疗肋骨骨折伴继发性血胸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肋骨骨折并继发性血胸患者的发病原因及诊治经过。结果 28例肋骨骨折伴继发性血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20例,行胸腔穿刺8例;死亡1例,治愈27例。结论对患外伤性肋骨骨折病人应视病情酌情采取多轴位拍片,以防漏诊引起迟发继发性血胸,胸腔穿刺抽血或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1.
20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诊断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惠方 《中外医疗》2011,30(23):176+187-176,187
目的研究肋骨骨折误诊和漏诊原因,提高肋骨骨折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200例肋骨骨折患者,予以拍摄胸部后前位、侧、斜、卧位片。结果肋骨骨折X线检查和诊断受诸多因素影响,部分患者需进行CT扫描。结论对肋骨骨折患者诊断时需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复查,从而可提高其诊断准确性,降低误诊和漏诊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X线、CR、DR对肋骨骨折的诊断差异,旨在提高对肋骨骨折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资料的确诊病例,对比其经初步X线、CR、DR检查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与应用程式检查后最终诊断结果之间的差异,提出程式检查在完善并提高肋骨骨折诊断方面的实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结果明确胸部外伤患者145例,初步影像检查诊断肋骨骨折116例,骨折128处;经程式检查诊断肋骨骨折145例,骨折205处。结论程式检查是在现有硬件设施的基础上.从软件管理的角度完善对肋骨骨折诊断的有效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肋骨骨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肋骨骨折是司法鉴定中最常见的外伤之一,其骨折的数量直接决定赔偿程度及案件性质的判定,因此,选择高效、准确的检查方式,对司法鉴定至关重要。传统的各种影像检查常用于临床诊断肋骨骨折,无法满足司法鉴定中对所有肋骨骨折明确诊断并鉴定新旧的要求。通过螺旋CT检查并复查、应用CT后处理技术前后对比可满足上述诊断要求,此方法关键是确定CT最佳复查时间。目前多数研究结果显示,最佳复查时间跨度较长,可导致复查期间出现再发骨折而被误诊的情况发生,同时伴随因CT后处理技术产生影像图像较多,诊断中复查对比工作较重的影响,部分学者目前正致力于人工智能辅助CT诊断的研究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探索精确的肋骨骨折最佳CT复查时间,并结合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可在司法鉴定的应用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和突破。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贵玉 《吉林医学》2011,(34):7339-734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X线平片诊断为肋骨骨折或X线诊断阴性,临床医生怀疑有肋骨骨折的胸部外伤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所得的数据经过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表面遮盖成像(SSD)、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进行图像后处理以明确诊断。结果:65例肋骨骨折中总骨折数为199根,第1~3肋骨骨折19根,第4~7肋骨骨折96根,第8~10肋骨骨折55根,第11~12肋骨骨折29根。本组肋软骨骨折8根。本组中MSCT诊断肋骨骨折198根,诊断率为99.5%(本组中1例初诊阴性,12 d后行MSCT复查明确诊断)。而X线平片仅诊断肋骨骨折142根,诊断率为71.4%,第3~12肋骨可疑骨折22根,33根漏诊。结论: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的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肋骨骨折患者在放射诊断中出现误诊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接收的65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进行复查。结果:全部复查患者中,19例的复查诊断与原结果不符,误诊率为2.92%。结论:导致骨折患者出现误诊的因素有:临床医生责任意识差,放射人员或医生操作不规范、经验缺乏、责任心不强、设备性能差、患者配合不够等。  相似文献   

16.
DR能量减影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能量减影技术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和诊断价值。方法:对160例临床外伤疑肋骨骨折病例利用能量减影技术摄取标准后前位胸片,一次采集同时获得标准DR影像、软组织减影影像及骨组织减影影像。结果:本组160例患者共摄取能量减影胸片480幅,对标准DR影像片进行分析,明确诊断121例肋骨骨折,14例疑似肋骨骨折。对能量减影图像分析后,诊断132例肋骨骨折,其中8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明确诊断为骨折,3例常规DR片未发现骨折。8例出现"假骨折"征。结论:与常规DR片相比,能量减影具有更明确的目的性和更高的准确性,明显提高了肋骨骨折的检出率,极大的提高了放射诊断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6例多发肋骨骨折采用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诊3-12个月,拍片复查骨折线模糊或消失,无骨不愈合及胸廓畸形。结论对于多发肋骨骨折采用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肋骨骨折漏诊致迟发性血胸1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肋骨骨折漏诊的原因.方法 对10例因外伤性肋骨骨折漏诊致迟发性血胸患者进行多轴位拍片,并仔细观察.结果 本组10例在复诊时均确诊有外伤性肋骨骨折致迟发性血胸.结论 对患外伤性肋骨骨折病人除拍摄常规胸部正位片外,应视病情采取多轴位拍片,以防漏诊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造成医疗事故和纠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X线、CR、DR对肋骨骨折的诊断差异,旨在提高对肋骨骨折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资料的确诊病例,对比其经初步X线、CR、DR检查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与应用程式检查后最终诊断结果之间的差异,提出程式检查在完善并提高肋骨骨折诊断方面的实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结果明确胸部外伤患者145例,初步影像检查诊断肋骨骨折116例,骨折128处;经程式检查诊断肋骨骨折145例,骨折205处。结论程式检查是在现有硬件设施的基础上,从软件管理的角度完善对肋骨骨折诊断的有效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肋骨骨折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与DR检查在肋骨骨折应用中的优缺点及应用价值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8~2013-05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胸外伤且被怀疑肋骨骨折的53例患者的DR检查及16层螺旋CT复查影像学资料.结果 53例病例中,DR平片明确诊断骨折37例,疑似骨折9例,阴性7例,共显示骨折178处,其中23处为可疑骨折,5处为陈旧性骨折;16层螺旋CT明确诊断骨折51例,疑似骨折1例,阴性1例,共显示骨折327处,其中33处为隐匿性骨折,11处为陈旧性骨折.结论 在将DR平片作为肋骨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的同时,螺旋CT检查在确诊隐匿性肋骨骨折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