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慢性失眠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老年群体12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析老年慢性失眠患者PSQI评分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睡眠效率、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质量、睡眠药物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抽象、注意、语言、视功能与执行功能、延迟回忆、命名、定向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检验,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入睡时间评分及PSQI总分与视功能与执行功能评分呈负相关(P0.05);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PSQI总分与命名评分呈负相关(P0.05);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PSQI总分与注意评分呈负相关(P0.05);PSQI总分与语言评分呈负相关(P0.05);睡眠效率、入睡时间评分及PSQI总分与抽象评分呈负相关(P0.05);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评分及PSQI总分与延迟回忆评分呈负相关(P0.05);睡眠药物、入睡时间、睡眠质量评分及PSQI总分与定向评分呈负相关(P0.05);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入睡时间、睡眠效率评分与MoCA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用奥氮平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86例,对照组卒中患者92例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调查,分析两组患者及组中后抑郁患者奥氮平治疗前后的睡眠情况。结果卒中后抑郁组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等因子评分和PSQI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奥氮平治疗后,PSQI评分明显好转(P〈0.05)。结论情感障碍可以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经奥氮平治疗后睡眠障碍明显改善,显著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白日嗜睡和睡眠质量对宫颈癌患者手术后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的白日嗜睡严重程度和睡眠质量水平,比较不同白日嗜睡严重程度和睡眠质量水平患者的焦虑(HAMA)、抑郁(HAMD)水平,并使用Pearson法分析ESS评分和PSQI与HAMA和HAM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ESS评分为0~6分患者HAMA评分为8.26±3.44分,HAMD评分为15.71±4.08分,ESS评分为7~16分患者HAMA评分为17.02±4.33分,HAMD评分为26.24±5.11分,ESS评分为17~24分患者HAMA评分为25.28±4.08分,HAMD评分为34.29±5.25分,三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SQI评分为0~7分患者HAMA评分为7.37±3.18分,HAMD评分为14.21±3.49分,PSQI评分为8~14分患者HAMA评分为15.37±4.21分,HAMD评分为24.21±3.55分,PSQI评分为15~21分患者HAMA评分为23.29±4.04分,HAMD评分为32.74±4.27分,三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ESS和PSQI与HAMA和HAMD相关系数r分别为0.544、0.369、0.507、0.488。结论 白日嗜睡和睡眠质量与宫颈癌患者手术后焦虑抑郁密切相关,白日嗜睡程度越严重、睡眠质量越差,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越严重。  相似文献   

4.
老年期焦虑与抑郁共病患者的睡眠质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老年焦虑与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理论 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抑郁情绪的 严重程度,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对37例老年期焦虑与抑郁共病、22例老年期焦虑症和 23例老年期抑郁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定,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共病组入睡时间、催眠药物、 PSQI总分明显高于抑郁组(F值分别18.23,14.56,16.33,P<0.00);而睡眠障碍得分高于焦虑组(F= 2.127,P<0.05)。比较共病组病期、SDS、SAS与PSQI各成分间的相关性发现,病期与入睡时间、总分呈 负相关关系(P<0.05),SAS与入睡时间、催眠药物和PSQI总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老 年期焦虑抑郁共病比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更突出,其焦虑情绪与入睡困难和药物的使用 情况更为密切,提示在老年期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需改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米氮平和rTMS联合治疗伴睡眠障碍的老年焦虑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医治的98例焦虑症并睡眠障碍老年患者,分为米氮平治疗对照组和rTMS、米氮平联合治疗组,每组49例,对比两组的SAS评分、PSQI评分及多导图睡眠检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898)。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和PSQI总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和PSQI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睡眠潜伏期、REM潜伏期、睡眠总时长、睡眠效率和夜晚睡醒次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REM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睡眠总时长显著增加(P0.05);睡眠效率显著增加(P0.05);夜晚睡醒次显著减少(P0.05)。结论米氮平联合rTMS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焦虑症伴睡眠障碍老年患者的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颞叶切除术与海马横切除术治疗颞叶癫痫(TLE)对患者认知记忆功能、睡眠质量的影响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手术治疗的60例TL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取海马横切术治疗的30例(A组)、30例采用前颞叶切除术(B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的认知记忆功能、睡眠质量变化。结果术前,A组和B组患者的PIQ、VIQ、FIQ、MQ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A组患者的PIQ、VIQ、FIQ、MQ评分均高于B组(P0.05);术前,A组和B组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A组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评分均低于B组(P0.05)。结论 TLE患者采用前颞叶切除术治疗较海马横切术治疗对认知、记忆功能的影响更严重,患者术后的睡眠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改善脑外伤并发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脑外伤并发失眠患者8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按护理方式不同分别为:常规护理组(n=40)心理护理组(n=40),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及焦虑情绪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患者的PSQI总分以及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等分量表评分、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更有效改善脑外伤并发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特点。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1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与98例正常对照者的睡眠状况进行测评分析,同时采用Barthel指数(BI)与NIHSS分别评价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脑卒中组睡眠障碍发生率、PSQI总分以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脑卒中组男性睡眠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女性(P0.05),正常对照组男性及女性睡眠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卒中组女性睡眠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脑卒中组年龄50岁患者的PSQI总分显著高于脑卒中组50~59岁、60~69岁、≥70岁的患者及对照组各年龄段患者(均P0.01)。与无睡眠障碍患者比较,脑卒中组睡眠障碍患者的BI显著降低,NIHSS评分显著升高(均P0.001)。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更易伴发睡眠障碍,在年龄50岁伴神经功能缺损的女性患者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米氮平联合经颅重复磁刺激法(rTMS)治疗伴睡眠障碍的老年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0例老年焦虑症伴失眠症的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为联合组(米氮平+rTMS)和对照组(单用米氮平)各100例,2组患者均治疗8周时间,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PSQI量表7因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及PSQI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PSG睡眠进程参数(睡眠潜伏期、REM潜伏期、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觉醒次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愈显率(47.00%)显著高于对照组(32.00%)(P0.05)。结论米氮平+rTMS治疗伴睡眠障碍的老年焦虑症患者较单用米氮平具有更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原发性震颤(ET)患者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的因素.方法 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62例ET患者和6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抑郁评定,以及对ET患者进行震颤评定量表(Fahn-Tolosa-Matin Tremor Rating Scale,TB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结果 62例ET患者中,有33例(53.2%)伴发抑郁,其中轻度抑郁22例(35.5%),中度抑郁11例(17.7%);60名对照组中7名(11.7%)伴发抑郁,其中轻度抑郁5名(8.3%),中度抑郁2名(3.3%),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898、13.043、6.649,均P<0.01).ET患者抑郁组与非抑郁组HAMD各因子比较显示两组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睡眠障碍及绝望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组与非抑郁组PSQI总分及各因子比较显示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F1)、入睡时间(F2)、睡眠干扰(F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抑郁与ET症状的严重程度、睡眠质量、性别相关(β=0.589,P=0.000;β=0.469,P=0.000;β=0.256,P=0.027).结论 ET患者中抑郁有较高发生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工作和兴趣减退、忧虑、睡眠障碍、迟缓、自卑感等,抑郁程度与ET症状的严重程度、睡眠质量、性别相关.  相似文献   

11.
硕士生睡眠质量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硕士生睡眠质量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提高硕士生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高校298名硕士生进行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①以PSQI总分≥8作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27.4%的硕士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睡眠质量不佳主要体现在日间功能障碍(58.4%)、入睡时间(38.6%)、睡眠质量(31%)和睡眠障碍(19.3%)。②一、二年级与三年级在入睡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公费和自费硕士生在PSQI总分和睡眠效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文科和理科硕士生在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年龄≥30岁和年龄<30岁的硕士生在睡眠效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③硕士生PSQI总分及大多数成份与SCL-90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④不同睡眠质量硕士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显示,睡眠质量好、一般和差的硕士生在SCL-90均分及各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生睡眠质量不尽人意;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高度相关。各个部门及研究生自身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保证良好睡眠,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以及伴有睡眠障碍的80例患者,采用"不平衡指数最小分配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只进行睡眠卫生健康教育,研究组接受睡眠卫生健康教育及音乐治疗、刺激控制、渐进性肌肉放松综合干预,疗程一个月。干预前后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定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和研究组PSQI总评分分别为(9.70±1.65)分和(9.79±1.8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PSQI主观睡眠质量(1.43±0.68)、入睡时间(2.23±0.56)、睡眠持续性(0.83±0.67)、睡眠障碍(1.49±0.51)、习惯性睡眠效率(0.28±0.50)、日间功能障碍(1.04±0.59)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SQI各项得分和总得分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精神科医护人员的睡眠质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37名2014年4月1日前在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精神科临床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进行调查。结果 PSQI总评分7分者有84人(35.4%);女性睡眠障碍因子评分高于男性,工龄10年者日间功能因子评分高于工龄10年者,受教育程度在大专以下者睡眠效率因子分高于本科以上者,护士入睡时间比医生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7,1.994,2.609,-2.529,P均0.05);护士PSQI总评分高于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7,P0.01);护士睡眠效率较医生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5,P0.01)。结论精神科医护人员睡眠质量差,女性更容易发生睡眠障碍,工龄短者日间功能易受影响,受教育程度低者睡眠效率差,护士入睡时间长,睡眠质量较医生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87例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分为两组,单药组43例,口服西酞普兰,联合组加用米氮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状态、睡眠质量及氧化应激反应和神经递质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4周及8周末HAMD评分、8周末ET-1、丙二醛水平、PSQI总分及各项评分均低于单药组,NO及SOD水平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8周末D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氮平和西酞普兰可有效调节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体内的神经递质及氧化应激水平,改善其睡眠质量和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异质性。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1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与98例正常对照者的睡眠状况进行测评分析,同时采用 Barthel 指数(BI)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别评价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脑卒中组睡眠障碍发生率(45.83%)明显高于对照组(16.32%%)(P 〈0.001);脑卒中组 PSQI 总分以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五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年龄〈50岁脑卒中组 PSQI 总分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年龄、性别、Barthel 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存在显著的睡眠障碍,年龄〈50岁伴神经功能缺损的女性脑卒中患者更明显,而且不同脑卒中患者 PSQI 各因子方面存在明显的临床异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睡眠质量、情绪障碍及其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情况。 方法 采用自填问卷调查方式对68 例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及60 名健康体检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问卷 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CES-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抽血化验比较两组间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异同。结果 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组PSQI 总分、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程度、睡眠药物使用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 0.01)。 SAS 总分(52.48±14.17)分,CES-D 总分(17.51±9.47)分,63.2%(43/68)的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合并焦虑 情绪,66.2%(45/68)患者合并抑郁可能。对比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提示尽管两组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 但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组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增高,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酶(fT3)、游离甲状腺素(fT4) 水平较正常有下降趋势,且两组间低fT4 患者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慢性主观 性头晕患者普遍存在情绪及睡眠的问题,神经内分泌因素尤其是甲状腺激素水平可能是其中的影响因 素之一,值得进一步完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目的 了解在临床医疗机构就诊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以及伴随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使用PSQI,SCL 90评定原发性失眠症患者 ( 65例 )和正常对照组 ( 67例 )。结果 显示两组PSQI所有因子和总分比较 ,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两组SCI 90所有因子、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比较 ,除敌对因子外 (P >0 .0 1 ) ,其它因子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患者睡眠质量与其躯体化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日间功能和总分与SCL 90各成分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结论 原发性失眠症患者表现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差 ,入睡时间延长 ,睡眠时间缩短 ,睡眠效率降低 ,服安眠药物多和睡眠紊乱。患者的心理状况比健康对照组差。治疗原发性失眠症患者 ,除积极治疗睡眠障碍外 ,还应对伴有的心身症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及睡眠障碍特点.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江门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40例(病例组),纳入80例颈内动脉未出现狭窄的自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两组的认知功能、睡眠情况进行测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例组患者的视空间结构与执行力、注意力、记忆功能、语言功能、抽象思维、命名、时间及地点定向功能及MoCA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患者的定向能力、语言、记忆、回忆、计算能力及MMSE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及催眠药物、PSQI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及睡眠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围手术麻醉期患者的睡眠状况对心理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80例围手术麻醉期患者及50例健康人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行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评定(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上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PSQI 评分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PSQI总分方面,P值分别为0.001、0.012、0.04、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SAS和SDS量表对比分析中,各项子项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睡眠状况与心理的相关性分析中显示睡眠状况与心理呈负相关.结论 围手术麻醉期患者存在睡眠紊乱及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伴发睡眠障碍(SD)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视频多导睡眠图(v-PSG)变化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06—2016-06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老年病科的94例PD患者,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状况,根据评测结果将患者分为PD伴发SD组(PSQI≥5分,PD-SD组)及未伴发SD组(PSQI5分,PD-NSD组)。对PD患者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疲劳严重度量表(FSS)、UPDRSⅡ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39项PD生活质量问卷(PDQL-39)及PSQI评分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等变化。结果 (1)94例PD患者中57例(60.64%)存在SD。(2)PD-SD组和PD-NSD组在性别构成、年龄、起病年龄、受教育水平及病程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PSQI量表评分结果显示,PD-SD组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睡眠效率、SD、使用睡眠药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较PD-NSD组高(均P0.01)。(4)PD-SD组患者UPDRSⅠ评分、FS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和ESS评分、UPDRSⅡ评分、ADL评分、PDQL-39评分明显高于PD-NSD组(P0.05或P0.01)。(5)32例PD患者行v-PSG监测,与PD-NSD组比较,PD-SD组总睡眠时间减少(P0.05),睡眠效率及最低血氧饱和度降低(均P0.05)。结论 PD患者SD的发生率较高;PD-SD患者SD更严重,整体睡眠质量更差;SD明显影响PD患者其他非运动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