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岛素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糖尿病Ⅱ型病人在血糖较高情况下配合胰岛素治疗行白内障手术的疗效。方法术前及术后应用普通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结果25例术前血糖持续在8.8~15.4mmol/L的病人行白内障手术,达到预期复明的效果;无1例出现切口不愈或眼内感染。结论在血糖水平较高的情况下配合胰岛素治疗行白内障手术可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15例糖尿病患者施行中型或大型妇科手术,全部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指出糖尿病患者手术时其危险性明显增加,对中度、重度糖尿病患者术前应行降血糖治疗,使血糖浓度控制在7.28-8.9mmol/L为好。术中、术后密切监护,积极控制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消化道肿瘤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的措施。方法:对1996.1-1999.8行手术治疗32例消化道肿瘤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处理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2例均为Ⅱ型糖尿病,行择期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肺部感染6.3%(2/32)、切口感染3.1%(1/32)、腹腔感染3.1%(1/32),无吻合口瘘、酮症酸中毒及手术死亡病例。结果:消化道肿瘤合并糖病只要围手术期严重控制血糖、合理应用正规胰岛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1998年2月~2001年2月,共收治大肠癌伴糖尿病患者20例。由于注重了各项围手术期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现将大肠癌伴糖尿病病人的围手术期治疗特点及方法作一讨论。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20例,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2.5岁。Ⅰ型糖尿病 3例,Ⅱ型糖尿病门例。入院时平均血糖14.70±4.2mmol/L,治疗时平均血糖 12.7±3.10mmol/L,血糖控制后平均血糖9.3 ±1.8mmol/L。病史最长 18年,合并高血压、冠心病6例,长期应用中长效胰…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急诊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诊治,对24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其临床特点:发病急,病程短,症状和体征较典型。治疗:降糖采用正规胰岛素,血糖≥13.9mmol/L,每小时静脉或皮内注射5~10U胰岛素,酮症酸中毒者初量20U胰岛素;血糖<13.9mmol/L,每小时5U胰岛素,直至10mmol/L,并可补充葡萄糖,按比例加胰岛素(5g糖1U胰岛素);术中、术后维持术前糖和胰岛素比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降糖迅速、安全,血糖控制在8~10mmol/L,波动范围不大,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糖尿病性大水疱病1例刘同想(成都军区峨眉疗养院)报道:男性,67岁。糖尿病史11年,应用降糖灵及消渴丸治疗。因未注意控制饮食及遵医嘱服药。血糖一直为8.68~11.2mmol/L(155~200mg/dl)。1991年5月初发现腹部及腰部等处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围术期红细胞内丙酮酸激酶(PK)活性的变化。方法:将30例上腹部手术病人分成硬膜外阻滞(EB)和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IPBA)两组。结果:两组病人血糖于手术60分时均开始明显升高,术后第一天值与基础值比较,EB组:(8.29±50),(4.80±0.18)mmol/L(P<0.01);IPBA组:(6.36±0.33),(4.55±0.18)mmol/L(P<0.01)。红细胞内2,3-DPG浓度无明显改变。但两组PK活性于术毕60分时明显下降。其术后第一天值与基础值分别相比较,EB组:(7.59±1.01),(11.62±1.06)IU/gHb(P<0.05);IPBA组:(7.75±0.94),(11.84±1.12)IU/gHb(P<0.05)。结论:在手术创伤后的高血糖反应下,红细胞内PK活性明显下降,2,3-DPG浓度无变化。这可能与红细胞内糖酵解通路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糖尿病患者的胃,食管运动功能,用不透X线标志物测定21例Ⅱ型糖尿病(DM)患者的胃排空及用SG-3型多功能消化道检测仪检测16例DM患者的食管运动功能。结果显示:21例DM患者胃排空延迟者11例,占52.3%,其中血糖6.1-7.8mmol/L者5例,胃排空均正常;血糖c〉7.8mmol/L者16例,胃排空延迟11例,占68.75%,提示高血糖与胃排空延迟有关。  相似文献   

9.
谷红云  李兰平 《中原医刊》1999,26(11):21-21
我院1994年6月~1999年5月收治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9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9例病人年龄40~70岁,平均59岁,60岁以上6人。患子宫肌瘤4人,功能性子宫出血2人,宫颈癌2人,子宫脱垂1人。术前检查发现4人患糖尿病,无自觉症状;既往有糖尿病史5人,病史1~10年。其中并发心血管病4人,肾病1人,周围神经病变1人,视网膜病变1人。均长期或间断口服降糖药,血糖在7-0~19.7mmol/L之间。1.2 处理方法:完善必要的检查包括血糖、尿糖、心电图、肝肾功能、血脂、凝血…  相似文献   

10.
张士兴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2):1376-1377
目的:探讨高龄合并糖尿病的腹部手术病人的外科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1994年1月~2003年12月外科治疗的39例高龄合并糖尿病腹部手术病人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中,择期手术24例,术前空腹血糖控制在7.0~10.0mmol/L;急诊手术15例,术前、术中空腹血糖控制在8.3~13.9mmol/L,术后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2例。无酮症酸中毒,死亡1例。结论:对高龄合并糖尿病病人的腹部手术只要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选择合理的手术时间及麻醉方式,完全可以达到理想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并脑血管病多发生于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史较长的中老年患者,病情复杂,死亡率高,应加强观察和处理。1 临床资料我科自1995年3月~1997年6月共收治糖尿病性脑血管病26例,均为Ⅱ型糖尿病,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38~76岁;以脑血管病为首发者6例。空腹血糖在9-8~12.3mmol/L者5例,大于12-3mmol/L者21例。血压在22-1~26.8/12.6~13.8kPa间,死亡3例。全部病人均经CT检查,脑梗塞者18例,脑出血者2例,多发性及腔隙性梗塞者5例。2 处理体会2-1…  相似文献   

12.
徐波  田丰华 《中原医刊》2000,27(7):20-21
我们采用自拟益气滋肾化瘀汤治疗Ⅱ型糖尿病(NIDDM)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选择根据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经饮食控制,空腹血糖仍大于7.77mmol/L无胰岛素使用史的非妊娠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临床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44岁。按空腹血糖划分病情,属于轻度(7.77~11.1mmol/L)21例,中度(11.1~13.87mmol/L)22例,重度(> 13.87mmol/L)7例。对照组 30例,男18例,女12…  相似文献   

13.
毛淑芳 《四川医学》2000,21(1):67-68
糖尿病(DM)并发糖尿病足(DF)是使糖尿病患者致残、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对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了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测以探讨神经病变在DF发生中的作用。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20例DF患者系1996年1月至1997年12月住我院的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均符合糖尿病诊断的新标准(空腹血糖≥7mmol/L或/及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45例中有25例患者(男14例,女11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50.96±8.1)并发神经受累表现,如四肢远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肠癌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及效果。方法:对1994~1997年6月间468例大肠癌中23例糖尿病患者,43例血糖增高者(血糖5.8~7.8mmol/ L)手术进行了回顾性对照。结果:术后切口感染率,吻合漏及死亡率,血糖正常组分别为5.47%,1.74%和0.25%;6因糖增高组分别为6.9%,0和2.3%;糖尿病 分别为17.4%,4.3%和4.3%。结论:虽然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  相似文献   

15.
张云生  高毅  张富丽 《广东医学》2000,21(11):965-966
目的 探讨大肠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治疗措施。方法 对外科治疗的20例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术前空腹血糖均高于10mmol/L)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无吻合口漏及死亡病例。结论 大肠癌合并糖尿病只要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完全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60例,按疾病分成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两组病例先按常规糖尿病治疗,使患者空腹血糖基本控制在≤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然后静脉滴注酚妥拉明10mg,2小时滴定,每疗程1个月。  相似文献   

17.
汪爽  高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0,20(2):176-176,179
自发性膀胱破裂是指非外伤引起的膀胱破裂,临床上较为少见.我院1998年7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患者,男,45岁,因帕金森氏病局麻下行双侧苍白球立体定向手术.术后3 d偶有尿失禁, 5 d出现排尿困难.予以导尿1次,术后6d出现腹胀、腹痛伴呕吐、少尿.查体:硬膨隆,全腹肌紧,压痛及轻度反跳病,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弱。腹部穿刺见淡黄色液体.血生化检查:肌酐718μmol/L(正常值44-133μmol/L)、尿素氮20.6 mmol/L(正常值1.8-7.1mmol/L).腹部立位平片示…  相似文献   

18.
测定100例健康人和72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清中1,5-脱水葡萄糖醇(1,5-anhydroglucitol,AG)及果糖胺(FA)的含量。结果:NID-DM患者血清AG含量(28.0±25.6μmol/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85.2±57.2μmol/L),FA含量(2.52±0.68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54±0.26mmol/L)。患者血清AG含量与空腹血糖(FBG)及FA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483和-0.284,P值分别<0.01和0.05)。AG和FA对糖尿病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3%和83.3%。提示:血清AG含量测定可做为糖尿病诊断、筛选和血糖控制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李文凡 《甘肃医药》1995,14(4):192-193
将1994年4-8月住院的20例肝炎后肝硬患者,均查得尿糖阴性,无临床糖尿病表现,而后行糖耐量试验。同时选择4例“急黄肝”患者,8例原发性糖尿病患者,6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显示:4例“急黄肝”者糖耐量变化与6例健康人相一致;而20例肝硬化空腹血糖2例正常,1例偏低(3.0mmol/L),另外17例中16便虽空腹血糖值在正常范围(3.9-6.2mmol/L),但餐后30、60、90min依次升高,餐  相似文献   

20.
刘丹龙  舒惠恺 《医学文选》2001,20(2):176-177
老年糖尿病因肢体外围动脉粥样硬化,一旦肢体皮肤损伤,极易造成感染,长期溃疡不愈,甚至导致肢端坏疽,需要截肢治疗,造成病人残疾。自1993年以来,我们收治了8例老年糖尿病并下肢溃疡的病人,经控制血糖、创面处理、植皮手术等综合治疗,均治愈,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7例,女1例,年龄55~68岁,平均59岁。糖尿病病程5~20年,平均11年。入院空腹血糖8.80~15mmol/L, 8例均有下肢动脉硬化供血不足表现,无肢端坏疽。感染溃疡原因:皮肤搔痒抓伤4例,硬物撞伤1例,不明原因3例。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