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笔者将部分后天性耳聋,分五型辨证治疗,疗效满意。风邪壅闭肺气不宜临床表现:耳内堵闷,司听失聪,嗡嗡作响,或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痛。检查:鼓膜内陷,光锥变形,边缘  相似文献   

2.
聤耳治验     
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与中医的聤耳相似。笔者用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141例,治愈81例,好转48例。举例介绍如下:张××,男,36岁,1978年7月8日就诊。患者诉耳内流脓、耳鸣、耳聋6年余,久治无效。检查:左侧鼓膜充血,中央性穿孔,流稀脓,有臭味。X 线检查未见骨质有破坏性病变。诊为慢性单  相似文献   

3.
<正>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病,根据病史、鼓膜象及听力检查诊断并不难。但于门诊中发现误诊、漏诊者间有发生,甚至成为儿童致聋的一个重要病因。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在310例病人中,漏诊者63例,其中误诊为急性外耳道炎者8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者15例,突发性耳聋者5例,药物中毒性耳聋者9例,老年性聋者11例,急性鼓膜者4例,耳耵聍栓塞者5例,其它6例。  相似文献   

4.
暴聋,西医称突发性耳袭,主要表现为突发耳鸣耳聋,听力损失在数小时或数天内达到高峰,有时可伴恶心欲呕,眩晕等。笔者用通气散加味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例1:蒋某,男,25岁。因右耳鸣、听力下降10天,于1996年10月27日来我院五官科就诊。专科检查:右鼓膜混浊、内陆。鼓气耳镜检查:鼓膜活动度欠佳。Valsalva试验:右耳(+);骨导偏向试验:偏向右耳;任内氏试验(RT±)弱阳性;秒表测试:将秒表放于离右耳廓Zcm处可闻。入院诊断为右耳混合性耳聋。入院后追查病史,患者于10天前因感冒后突发耳鸣,听力下降,在当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可行性及观察疗效。方法:将本院7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8例(43耳)和西医治疗组38例(44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应用中医中药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后做纯音测听检查。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治疗前患耳气导平均听阈分别为(69.31±17.02)dBHL和(70.25±16.45)dBHL;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3耳中痊愈17耳、显效12耳、有效9耳、无效5耳,总有效率88.37%;西医治疗组44耳中痊愈9耳、显效10耳、有效12耳、无效13耳,总有效率70.4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26,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滴耳治疗中耳炎所致鼓膜大穿孔的疗效。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自制的中西药联合滴耳治疗,对照组用安慰剂滴耳,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32例,鼓膜愈合15例,愈合的鼓膜其中有ll例形态、厚度正常,3例疤痕愈合,1例菲薄愈合;鼓膜愈合后听力均有所提高。对照组无1例鼓膜愈合。结论中西药联合滴耳疗效好、方法简便、价廉,无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通耳窍汤结合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5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用通耳窍汤结合鼓膜置管治疗反复发作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行鼓膜置管同时口服通耳窍汤,对照组行鼓膜置管同时口服消炎药,6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0耳,有效9耳,无效3耳,总有效率92.9%。对照组45耳,显效18耳,有效16耳,无效11耳,总有效率7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耳窍汤及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优于单用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8.
电针听会、翳风穴为主治疗神经性耳聋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性耳聋或称感音神经性耳聋 ,主要包括突发性耳聋、噪音性耳聋、药毒性耳聋、爆震性耳聋、等 [1] 。病因较多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近两年来在临床上采用电针听会、翳风两穴为主 ,配合辨证取穴针刺 ,治疗 38例神经性耳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38例中男 2 2例 ,女 1 6例 ;单耳聋 2 3例 ,双耳聋 1 5例 ;年龄 9~ 62岁 ,平均 32岁 ;病程最短1 5 d,最长 1 0年。所有病例均经耳科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 ,耳镜检查鼓膜正常或轻度内陷 ,并根据纯音测听检查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 1 996年上海会议制定的神经性耳聋的诊断标…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瘀法在耳鼻咽喉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凤鸣 《河北中医》2007,29(11):994-995
活血化瘀法是中医临床运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不仅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亦常用来治疗耳鼻咽喉科各种疾病。笔者以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耳鼻咽喉科诸症,每获良获,现举例如下。1耳胀、耳闭陈某,男,46岁。2004-03-07初诊。耳内胀闷堵塞感,闻声失真,听力下降,伴有耳鸣嘈杂,夜间尤其,偶有耳内刺痛、胀痛。专科检查见:外耳道通畅,鼓膜内陷明显,活动度降低,表面有灰白色沉积斑块。听力检查示:两耳传导性耳聋。舌质黯红,脉涩。辨证属邪毒滞留,气血瘀阻。治宜行气活血,通窍开闭。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0 g,红花10 g,川芎6 g,当归10 g,赤芍…  相似文献   

10.
经云:“百病皆生于气”。证之临床,气闭、气逆、气滞、气虚等气机失调,均可影响清窍,导致耳聋不聪。笔者宗前贤沈金鳌氏“凡治耳聋,必先调气开郁”之说,从气论治耳聋,爰略述管见如下。 1 气闭耳聋,治以行气启闭耳为清窍,全赖气机通畅,气行耳聪,气闭则聋。若邪毒侵袭,肺胃受遏,气机郁阻,宣降失常,壅结耳窍,葱笼闭塞,每致耳聋不聪。症见耳胀闷堵塞,听力下降或重听,耳鸣如刮风声,或见头痛咳嗽、发热恶寒等外感之状。鼓膜凹陷、混浊,或充血,或鼓室积液。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治宜行气启闭,通窍  相似文献   

11.
补中益气汤见于元·李杲《脾胃论》,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及气虚下陷之脱肛,久泻,久痢等症。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笔者以本方随证化裁,用于临床各种病证,疗效满意。兹撮以数案,以正同道。1 耳聋 王某,男,58岁。1996—8月就诊。双侧耳聋半年,曾在我院五官科诊断为混合性耳聋。刻诊:二耳轰鸣,如机器声。时轻时重,休息暂减,烦劳则加,四肢困倦。使用助听器仍不能与人正常交谈。检查:双耳鼓膜完整内陷,光锥消失。电测听检查:左耳平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0例(55耳)突发性耳聋(以下简称突聋)患者采用自拟脑耳聪系列方剂~号,并结合山莨菪碱、尿激酶分3个疗程治疗,同时设复方丹参注射液等常规疗法治疗30例(33耳)作对照。两组治疗前后均行放免指标(TXA2、GI2)测定和纯音电测听检查。结果治疗组耳聋有效率81.8%,治愈率36.3%;对照组耳聋总有效率53.3%,治愈率9.0%。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3.
自1989年以来,笔者运用中医药治疗耳姻管异常开放症27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发a1.1一般资料27例中男18例,女9例;年龄12岁~五岁,平均32岁;病程6个月~19年;右耳14例,左耳9例,双耳名倒.1.2病例选择主要症状:自声增强,说话时感耳内似有空桶回响,伴低调耳鸣,耳胀问感,劳累后加重.检查:鼓膜标志清楚.随呼吸而扇动,即吸气时内陷,呼气时鼓膜向外膨出。鼻咽部粘膜干燥暗红,无光泽,咽效管隆突变薄,并有头晕、疲乏无力、纳差。电测听检查:20例听力正常,7例轻度传导性耳聋。2治疗方法2.互方药组成黄茂309,党参1…  相似文献   

14.
闫锡联 《天津中医药》2011,28(2):175-176
突发性耳聋是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发病时间在几小时或几天,原因不明,约50%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鸣和眩晕,为耳鼻喉科常见急症。发病年龄以40岁左右居多,男女无明显差别。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与病毒感染、内淋巴积水和耳  相似文献   

15.
消鸣聪耳汤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消鸣聪耳汤为本院李书良教授治疗耳鸣耳聋经验方 ,应用于临床多年 ,疗效确切。 1998年 3月~ 1999年 9月 ,我们用该方治疗耳鸣耳聋 ,现将完整病历 3 0例作如下总结。临床资料 诊断依据 :以持续日久的耳鸣或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 ,或伴轻度眩晕。局部检查 :外耳道清洁 ,鼓膜完整 ,或有内陷、增厚 ,光锥标志清或少光泽。 3 0例患者中 ,男 2 1例 ,女9例 ;年龄 2 1~ 5 8岁 ,平均 43岁 ;病程 3个月~ 9年 ,平均 1 5年。 11例双耳听力下降 ,19例单耳听力下降 ,共 41耳。其中2 1例伴有耳鸣。大多数曾经外院医治 ,疗效不显。治疗前纯音测听 :按世界…  相似文献   

16.
迷路瘘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XX,女,41岁,因右耳内不断流出清水样分泌物,持续性耳鸣且年于lop年12月18日初诊。l年前因感冒后突发右耳低音调耳鸣行耳咽管通气治疗致耳膜破裂,自此后耳内不断有清水样分泌物流出,每日总量约3-4all,伴持续性耳鸣,影响听力及生活。曾在某医院行乳实根治术及鼓膜修补术均无效。取耳内流出的分泌物作生化检直,证实为淋巴液,故诊断为“迷路外疾”。又行“圆富膜修补术”及“鼓膜接孔烧灼”等治疗仍无效。现耳内流水日夜不断,耳鸣音不减。检查见鼓膜增厚,紧张部下线及外耳道底有清水样分泌物贮留,未见疾孔。听力检查为混合性耳…  相似文献   

17.
鼓膜按摩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性疾病 ,我科应用鼓膜按摩机对患者施行鼓膜按摩 ,并结合其它治疗方法进行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效果较为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6例患者患耳 81耳 ,其中男 5 0耳 ,女31耳 ;年龄最小 1 1岁 ,最大 6 2岁 ;病程半个月~ 2年。主要症状是听力下降 ,耳内闷塞感伴轰隆耳鸣声。检查见鼓膜内陷、浑浊或慢性充血 ,光锥模糊或消失。纯音测听显示混合性聋 2 2耳 ,传导性聋 5 9耳 ;语音频率气导均值 30~ 5 5dBHL ,平均 4 3dBHL。声导抗测试鼓室曲线B型图 31耳…  相似文献   

18.
<正>梅尼埃病是由于内耳的膜迷路发生积水,以致出现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头内胀痛症状的疾病,现代医学治疗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内耳微循环、解除迷路积水的药物或手术为主,但效果仅能控制或减轻症状,尚未能达到彻底治愈~([1])。梅尼埃病中医病名为"耳眩晕",古今医家多根据"无  相似文献   

19.
杨俊  覃玉莲 《河北中医》2012,34(9):1394-1394
梅尼埃病是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改变,以发作性眩晕、耳聋、耳鸣及耳胀满感为临床特征的特发性内耳疾病。2009-12—2011-12,我们应用天舒胶囊治疗梅尼埃病40例,并与常规西医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以儿童多见,是儿童常见的致聋原因之一,作者近4年来对37例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的儿童进行腺样体切除来治疗该病,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37例儿童,男性20名,女性17名,年龄在5~12岁之间,16例是双侧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病史及临床症状。1.听力呈传音性耳聋,其中有4例(5耳)为混合性耳聋。2.鼓膜内陷较显著,鼓气耳镜探查,鼓膜混浊(+)内陷且活动度差。3.对年龄稍大的较合作的儿童进行中耳腔穿刺(20例)穿刺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