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测评2017年江西省三级医院资源使用情况。方法从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系统收集2017年江西省55家公立医院投入与产出的数据,对指标进行筛选后,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公立医院的进行效率测评,并分析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的效率情况。结果公立医院整体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分别是0.595、0.685和0.867;从不同医院类别来看,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的纯技术效率分别是0.644、0.694、0.629、0.915,规模效率为0.926、0.783、0.757、0.908,综合效率为0.597、0.537、0.477和0.837。结论利用DEA三阶段模型测算医院资源使用效率,更可靠、更真实和更加准确,对提高医院资源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玉萍  徐文 《中国药事》2022,36(6):603-610
目的:研究我国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并分析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原因,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措施。方法:选用两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将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2个阶段,测算我国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值。结果:我国医药制造业全国平均综合效率值以及四大经济区域的综合效率值在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阶段均未达到DEA有效状态,综合效率的提升主要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其次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阶段中全国仅有少数省份达到了DEA有效状态,资源存在投入冗余和不足的现象。结论:医药制造业应注重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省份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技术创新过程中资源的投入规模和投入方向,有效提升行业技术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密切值法的成都市各区县医疗机构病床利用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市所辖14个区县医疗机构病床利用现状。方法:用密切值法对成都市14个区县医疗机构2007年病床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各区县医疗机构病床利用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地区利用水平很低。结论:应当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全行业管理,在优化配置医疗资源的同时,努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有效解决资源分布不合理与效率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某军队医院2011~2015年临床科室运行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价2011~2015年某军队医院临床科室运行效率。方法 基于DEA的CCR模型和BCC模型对某军队医院临床科室运行效率进行测算。结果 临床科室平均综合技术效率值为0.83,各年度无明显变化,内科系统平均综合技术效率值0.81,低于外科系统的0.87;平均纯技术效率值0.72,有下降趋势,外科系统平均纯技术效率值0.74,高于内科系统的0.68;平均规模效率值0.87,无明显变化,外科系统平均规模效率值0.93,明显高于内科系统的0.77;规模收益状态呈递增趋势科室居多,仅有1个科室规模收益状态呈递减。结论 部分临床科室运行效率仍有上升空间,新形势下军队医院需积极调整跟进。  相似文献   

5.
《家庭用药》2010,(3):55-55
2010年1月20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和全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报告2009年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情况,交流监管工作经验,部署本年度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徐建光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的合理配置。方法建立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中的BCC模型,对山东省17个地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09年至2017年每年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算,以人员结构、工作效率、医师工作量和卫生服务价格等内部因素及人口、社会、经济和政策等外部因素为自变量,以效率值为因变量,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Tobit回归分析。结果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卫技人员占比、病床使用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医师人均每日担负住院床日、人口密度、门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对资源配置效率有显著影响,城镇化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对资源配置效率无显著影响。结论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效率不容乐观,其水平受其自身内部因素的影响较大,应从机构自身着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许俊才 《家庭用药》2009,(12):48-48
为了更好地服务百姓、服务社会,由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家庭用药》杂志承办的“安全用药,健康相伴”系列健康讲座.自2009年5月拉开帷幕,到目前为止巳在上海多个区县开讲。现摘录一场讲座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8.
《上海医药》2014,(10):F0002-F0002
2013年我们根据政府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佘山特点,略持优质服务,当好社区居民的健康守护人,通过了上海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评审。我们的工作体会是:聚焦质辕、安全、服务、效率;突出系点,体现亮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简称新医改)江苏省13个地区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TOPSIS法和Arcgis空间插值法对江苏省13个地区2009年和2017年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新医改后,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有所改善,但各区域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建议加大卫生资源投入,同时调整资源存量,兼顾多种因素,因地制宜实施区域资源配置政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5,(13):1743-1746
目的:对我国制药企业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产生的效率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为其进行合理的决策、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2013年我国制药企业上市公司中符合条件的94家企业为样本,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从消费者、股东、债权人、雇员、政府和社会公益6个方面来研究样本企业社会责任投入的有效性。结果与结论:在被调查的94家制药企业中,各年度分别只有26、22、31家企业的综合效率为1,即为DEA有效企业,其社会责任的投入与产出能够较好匹配,履行社会责任效率较高;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是正向的,在DEA非有效的企业中,除个别企业外,规模收益均递增,表明这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高其财务绩效;连续3年DEA有效的企业仅15家,各制药企业上市公司在不同年度社会责任效率呈现差异很大,各年度不同制药企业上市公司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制药企业总体社会责任的效率不高,履行情况参差不齐。各制药企业可根据分析结果对照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调整企业的规模、投入和产出,使之能够达到较好的匹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上海市中心城区与郊区社区卫生服务的效率及其特点。方法 :以2013年上海市50家申报创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建立了上海市中心城区和郊区社区卫生服务生产函数方程。结果显示:中心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经济规模呈报酬递减的特征而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经济规模呈报酬不变的特征。结论 :人力资源的投入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产出作用大于资金投入的作用,人力资源是促进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人力建设对郊区社区卫生服务的提高更为关键;由于中心城区和郊区的规模经济不同提示了卫生行政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策略也应不同,中心城区更要重视社区卫生服务的效率提高,创新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2.
许晶  李野  侯福平 《中国药房》2011,(37):3463-3465
目的:促进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生产效率提高。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辽宁省与上海、河南、山东等其他9个省市的生物医药产业生产效率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与结论: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效率较低,相比上海、河南、山东仍有一定差距,且其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状态。因此,辽宁省需进一步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进而提高技术效率,并且产业规模也需要扩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为今后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发展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收集上海市8家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33家社区中医药服务示范点、160家中医药服务达标点相关定量资料,并抽取了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定性访谈,对社区中医服务能力进行分析。结果:上海达标建设前后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服务数量、中医家床数量、服务内容和形式上均有提升。结论:上海市中医药社区中医服务能力总体较好,但与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鲍勇  杜学礼  张安  梁颖  徐婷 《上海医药》2012,33(12):12-16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目前上海市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认知和愿景,并深入分析成因,为上海市医改提出政策建议,特进行该研究。方法:随机整群分层抽取上海市中心地区(徐汇区)、上海市城乡结合区(闵行区)、上海市郊区(金山区),每个地区研究800名门诊(住院)居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400人),共计2400人,回收问卷2082份,问卷回收率为86.75%。结果:1)上海市居民首选社区医院情况:门诊患者65.40%首选社区医院,20.80%首选三级医院;住院患者57.40%首选社区医院,27.80%首选三级医院。60~74岁人群首选社区医院达72.00%,≥75岁老人高达73.00%,门诊患者、高龄者、退休人员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首选社区医院比例较高。2)上海市居民首选社区医院原因分析:门诊患者选择社区医院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和交通方便,住院患者选择社区医院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和服务态度;在年龄方面,不管是那个年龄组,都认为选择社区医院出于价格便宜和交通方便的原因。其他项目的人群也基本如此,选择社区医院的原因主要是价格便宜、交通方便、就医流程便捷。3)居民对健康管理、家庭保健的需求较高。4)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政策的认知较差。结论: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发展势头较好,要因势利导,制定相关政策,保证家庭医生制度的顺利实现,社区健康管理更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临床试验研究中心的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筛选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和实际应用。方法:该系统利用人体的重要生物特征指纹,并配合身份证的验证和近照的比对,能快速、准确地发现不符合试验要求的受试者。结果和结论:目前已经建立405例健康受试者的信息记录。受试者信息电子化提高了筛选的效率,节约人力资源和时间,方便研究者对受试者进行管理,保证临床试验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人力资源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为上海市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发展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社区中医药人力资源进行调查。通过收集上海市的8家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33家社区中医药服务示范点、160家达标点的达标建设前后的相关人力资源数据,并抽取了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定性访谈。结果:经过中医药示范区和达标点建设,上海市的社区中医药全科执业医师总量上有了明显的提升,结构稳定中有优化,队伍年轻化。结论: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人力资源数量和结构上有了提高,但仍需细化管理规范、定期人才培训以及加强队伍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上海市闸北区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基本药物目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及《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补药物目录》(2010版),对2010-2012年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的用药信息、应用药物金额排序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基本药物配备率持续上升,全部实行零差率和按照医保甲类收费,药价明显下降.结论: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使广大病人受益,将吸引更多社区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上海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和社区药学服务发展的调研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通过对上海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和社区药学服务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方法:对以杨浦区的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重点,以及其他城区的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上海市城区普遍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全科医疗服务团队,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为解决大众看病难、看病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模式还存在问题,所提供的服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社区药学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药学服务非常少,药师无缘全科服务团队,目前社区药师的知识和业务能力还不能胜任以合理用药为中心的社区药学服务.结论:有必要深化社区卫生服务体制改革,从政府职能层面重视社区药学服务,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药师的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优化全科服务团队的构成,建立规范的社区药学服务绩效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9.
朱梅  潘志刚  夏擎世 《上海医药》2014,(10):12-13,37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册全科医生的基本情况。方法:采用定量分析法,对截止至2012年12月31日在浦东新区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册的全科医师的数量、年龄、职称、岗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浦东新区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在岗执业全科医师937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78.55%。高、中、初级职称比例为1:18:7,平均年龄为39.26岁,分布在全科、中医科、医技科、公共卫生和管理5个岗位。平均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全科医师20.82人,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师数1.86人。结论:浦东新区全科医师学历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中级职称比例较高。但全科医师数量不足的问题突出,队伍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0.
傅超  贡庆  虞巧先  李妍  乔仪 《中国药房》2013,(44):4145-4148
目的:了解目前上海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学服务的态度和需求,为主管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市静安区、长宁区、黄浦区、松江区等9个行政区内的19个社区的居民进行调查,并就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664份问卷,回收658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9.1%;共访谈19人次。547名(83.2%)受访者对于社区药学服务满意;573名(87.1%)受访者清楚所提供有关药物方面的知识;364名(55.4%)受访者认为药学服务帮助一般;受访者希望增加更多的社区药学服务内容。128名(19.5%)受访者已签订家庭医生制服务契约,未签约的受访者中有331名(62.4%)表示愿意或可以考虑签订家庭医生制服务契约。受访者认为社区药学服务的优势是便捷和用药指导及时;不足是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药品品种不全、数量不够。结论:上海社区药学服务质量需要提升,服务仍需多样化,且家庭医生制服务未广泛普及。建议均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配备种类,优化药品配送方式;细化社区药学服务内容,注重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丰富家庭医生制服务中的药学服务内容,增强家庭卫生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