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测定观察组135例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的血浆Hcy、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与对照组45例健康体检者血浆Hcy、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并分析观察组治疗周期结束后血浆Hcy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周期结束后血浆Hcy水平下降28%左右。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能有效降低Hcy水平,能早期预防并及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头体针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及对脑梗死的防治。方法:收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测定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的浓度。对Hcy及脑血管危险因素与脑梗死TOAST分型各亚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Hcy与叶酸、维生素B12呈负相关。血浆Hcy水平在TOAST1型和TOAST2型脑梗死中明显升高。Hcy与传统危险因素无明显相关。治疗后血浆Hcy水平明显降低,头体针可降低NIHSS评分、提高Barthel指数,且优于对照组。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导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头体针疗法可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能够减轻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脑梗死病因类型的关系,为急性脑梗死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11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时血清Hcy水平分为正常组、轻度升高组和中重度升高组,比较3组危险因素及脑梗死TOAST分型,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危险因素对血清Hcy的影响。结果中重度升高组男性比例、吸烟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高血压比例、维生素B12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和轻度升高组(P均0.05);高血压、维生素B12及叶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有明显影响(P均0.05);中重度升高组LAA分型比例明显低于正常组和轻度升高组(P均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与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密切相关,血清Hcy水平中重度升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因类型以小动脉闭塞型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测定观察组135例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的血浆Hcy、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与对照组45例健康体检者血浆Hcy、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并分析观察组治疗周期结束后血浆Hcy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周期结束后血浆Hcy水平下降28%左右。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能有效降低Hcy水平,能早期预防并及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5.
边尧鑫  侯静茹  赵飞  吴振杰  陈冀英 《河北中医》2012,34(12):1909-1910
目的观察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甲钴胺片联合叶酸片干预治疗对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1例VD患者为治疗组及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观察测定2组VD患者血浆Hcy、叶酸及维生素B12(VitB12)水平变化,并观察给予VD患者甲钴胺片联合叶酸片干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血浆Hcy、叶酸、VitB12水平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血浆Hcy、叶酸及VitB1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浆Hcy、叶酸及VitB12水平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D患者血浆中Hcy含量明显高于健康者,其叶酸及VitB12水平也处于较低的水平,给予甲钴胺片联合叶酸片治疗后明显缓解患者的高Hcy血症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老年糖尿病的相互关系,评估血清Hcy的水平用于糖尿病诊疗和监测的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的方法,检测16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16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Hcy、叶酸(folic ac id,FA)和维生素B12(V it B12)指标含量,分析其与老年糖尿病患者间的关系。结果 2组Hcy、FA和V it B12浓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且Hcy浓度与FA和V it B12具有相关性。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升高。监测Hcy、FA和V it B12浓度对老年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燕青 《中医药研究》2014,(11):1424-1425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梗死的关系,及与叶酸、维生素B12 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55 例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55 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血清叶酸以及维生素B12 含量水平,对相关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Hcy 浓度(25.16μmol/L±7.8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3.94μmol/L±3.88μmol/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梗死患者叶酸水平(3.96μg/L±1.78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6.21μg/L±2.9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梗死患者维生素B12 水平(191.47 ng/L ± 124.56 ng/ L)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9 ng/L ± 130.58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pearman 相关分析表明脑梗死患者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 水平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呈负相关.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清Hcy 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积极控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降低脑梗死的发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以及维生素B12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及10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癌前病变组,包括41例胃炎、25例胃息肉、34例胃溃疡),并于同期随机选择2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3组的血清Hcy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癌前病变组血清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并且胃癌组血清Hcy水平高于癌前病变组,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低于癌前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胃癌组中,Ⅲ+Ⅳ期患者Hcy水平高于Ⅰ+Ⅱ期,进展期患者Hcy水平高于早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Hcy水平高于无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叶酸、维生素B12的表达与性别、年龄、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病变位置、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血清Hcy在胃癌患者中呈高水平表达,而叶酸及维生素B12呈低水平表达,Hcy、叶酸及维生素B12可作为早期鉴别诊断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重要指标,而Hcy可作为评估胃癌发生发展过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马锐  侯焕喜  董少军 《中医药研究》2010,(10):1188-1189
目的探讨美多巴对帕金森病(PD)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浓度的影响。方法检测17例PD病人美多巴治疗前后及35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结果 PD组治疗后Hcy水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健康对照组(P〈0.05);PD组治疗前后血浆叶酸及维生素B12浓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D组美多巴治疗前的血Hcy水平与叶酸呈负相关(r=0.692,P=0.015)。结论美多巴可以引起高Hcy血症,其机制并非通过影响体内叶酸及维生素B12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生素B12与叶酸(FA)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51例,采取FA、二甲双胍、维生素B12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维生素B12、FA、Hcy水平变化,并统计其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维生素B12、FA及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所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维生素B12、FA水平下降明显,Hcy水平上升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FA、维生素B12、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能有效维持机体Hcy水平,降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叶酸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叶酸)、叶酸组各45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1个月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采用NIHSS评分标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及1个月后,联合组血浆Hcy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2周后,叶酸组血浆Hcy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1个月后,叶酸组与治疗前、治疗2周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2周后及1个月后2组间Hcy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2周、1个月,2组间NIHS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叶酸治疗更能降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浆Hcy水平,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生素B12联合叶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66例)和联合组(7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规范化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服用维生素B12片和叶酸片,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浆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并记录随访期内的脑卒中事件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NIHSS、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浆Hcy水平低于常规组,血浆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常规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期间联合组患者复发率为6.67%,低于常规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脑心疏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为基础治疗+服用中药脑心疏方;对照组30例给予基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8天测量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浆Hcy水平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照组血浆Hcy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心疏方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  相似文献   

14.
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间接证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组20例,丹参酮注射液对照组20例,进行血浆Hcy水平对比分析,同时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浆Hcy水平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对照组血浆Hcy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安心颗粒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安心颗粒对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各30例。A组给予安心颗粒(由人参、桂枝、瓜蒌、水蛭、茯苓等组成)治疗,B组给予叶酸、维生素B12治疗。4周为1疗程。结果:A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B组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电图改善率A组为55.5%、B组为2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硝酸酯类药停减率A组为88.2%,B组为27.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2组Hcy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治疗后Hcy含量均降低(P<0.05)。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与Hcy含量变化关系中的符合率A组为80.0%,B组为53.3%。结论:安心颗粒对冠心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具有与叶酸、维生素B12同样的干预作用,但在改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等方面,疗效优于叶酸、维生素B1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与血脂、叶酸、维生素B12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检测MCI 115例、阿尔茨海默病(AD)105例和正常老年人(对照组)80例的血清血脂、叶酸、维生素B12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并进行组间对比研究。结果 MCI组和AD组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MCI组和AD组血清三酰甘油(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MCI组和AD组之间血清血脂水平、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MCI组和AD组的T3和FT3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均<0.05),AD组较MCI组降低均更明显(P均<0.05)。而MCI组、AD组和对照组间的T4和FT4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在TSH水平方面,MCI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D组较MCI组与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血清TC、LDL-C水平升高,叶酸和维生素B12及血清T3、FT3水平降低与MCI和AD的发病有关,TSH在MCI向AD的转变过程中可能有临床参考价值。降脂、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维持甲状腺功能的正常可能对防治MCI和AD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417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糖尿病肾病分为2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90例,非糖尿病肾病组(NDN组)327例;再将这417例患者按有无视网膜病变分为2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176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241例。测定所有患者MTHFR基因型、血浆Hcy、糖化血红蛋白、叶酸、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分析其与DN和DR的关系。结果DN组和NDN组比较,DR组和NDR组比较,MTHFR基因CC型、CT型、TT型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和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N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NDN组(P0.05),而DR组血浆Hcy水平与ND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NDN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病程、BMI、TC、LDL-C与DN的发生有关,病程、TG和Hcy与DR的发生有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与MTHFR第677位碱基C-T突变产生的基因多态性无明显相关性,血浆Hcy水平可能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王刚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95-96
目的:通过检测先兆子痫孕妇和正常孕妇母体和胎儿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水平,探讨三者与先兆子痫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患有重度先兆子痫(severe pre-eclampsia,SP)的孕妇24名,中度先兆子痫(mild pre-eclampsia,MP)的孕妇27名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27名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母体和脐带血血清Hcy、叶酸和维生素B12值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SP组母体和脐带血血清Hcy值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MP组与对照组之间母体和脐带血血清Hcy值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母体和脐带血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值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组母体和脐带血血清Hcy值均明显升高,说明血清Hcy水平升高可能与SP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76例确诊的ACI患者为脑梗死组,另选同期住院的75例非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同时检测2组患者血浆Hcy、血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梗死组Hcy和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ACI合并高Hcy组与非高Hcy组血脂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CI伴CAS斑块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无CAS癍块组(P〈0.05)。结论Hcy水平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CAS斑块形成可能与血浆Hcy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N)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尿微量白蛋白(UAER)、叶酸、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中医证型及其他因素的关系。方法:检测6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血脂,并记录患者的中医辨证证型。结果:6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17例辨证为阴虚热盛、24例辨证为气阴两虚、22例辨证为阴阳两虚。血浆Hcy水平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P0.05)。组间两两比较显示,阴阳两虚和阴虚热盛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之间及气阴两虚和阴虚热盛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与微量蛋白尿具有线性回归关系,为正相关(P0.05),与其他因素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血浆Hcy水平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微量白蛋白尿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