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辨证结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结合静脉溶栓治疗,1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辨证结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多机制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2.
在脑血管系统疾病中,急性脑梗死(ACI)是常见的类型,多发于老年人,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都很高,对社会和个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银杏达莫注射液是一种可以扩张血管和保护缺血脑组织的中药复方制剂,在临床中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方面应用广泛。本研究对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做一报道。  相似文献   

3.
中风防治灵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风防治灵颗粒(太子参、制何首乌、水蛭等)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风防治灵颗粒(院内制剂)与蛭龙血通胶囊(中成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各36例,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风防治灵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制备方法简便,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4.
超急性脑梗死致残率、致死率较高,临床治疗超急性脑梗死患者需进行影像学诊断,包括常规CT扫描、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磁共振成像、经颅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5.
孙会成 《中医药学刊》2010,(5):1113-11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方法:将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服中药汤剂及配合针灸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7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并且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为临床的常见病、急重病,其发病率、致死率越来越不容受到忽视。近年来,学者们一致认为中医治疗急性脑梗死发挥着不可逾越的优势。本文对急性脑梗死的中医治法、中药治疗、针灸疗法、康复训练及其他治疗作一综述并就存在问题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7.
李磊 《亚太传统医药》2012,8(10):103-10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采用溶栓治疗并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有效率为60.0%,有5例患者经治疗后出现恶化,1例患者死亡。结论: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且并发症少,总有效率高,是一种治疗该病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8.
赵海顺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168-1169
目的观察具有抗凝、溶栓作用的中药针剂及活血祛瘀、化痰息风通络类中药配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口服脑络舒通汤配合静滴疏血通注射液。对照组口服脑血栓片及静点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总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在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方面改善较对照组明显。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合自拟脑络舒通汤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大面积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脱水、扩张血管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大承气汤。结果治疗30d后,治疗组临床疗效及BI指数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大承气汤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徐光华 《新中医》2014,46(6):47-48
目的:观察化痰熄风、逐瘀通络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同时配合神经功能康复训练和针灸理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化痰熄风、逐瘀通络中药治疗。均治疗2~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6.7%、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率56.7%、总有效率85.0%,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痰熄风逐瘀通络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温肾活血汤配合头皮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肾活血汤配合头皮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单纯西医治疗,按急性脑梗死常规处理,并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服中药温肾活血汤,并配合头皮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结论温肾活血汤配合头皮针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含量及脑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显著提高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将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d。结果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在治疗后第2周相比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3个月时Barthel指数及1 a时卒中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脂并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 2组 ,中西药组 2 1例 ,主要以中药口服和西药纳络酮静滴治疗 ;西药组 2 1例 ,主要以纳络酮静滴为主治疗 ,分别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血流变的测定值。结果 :经过 4周治疗后 ,中西药组的临床症状、体征、CT检查结果等综合疗效改善与西药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中西药组治疗后的血流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性显著 ,而西药组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结论 :中药口服联用纳络酮静滴治疗急性脑梗塞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步长龙生蛭胶囊对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8 例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2 周以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8)对照组(n=50),进行常规治疗加步长龙生蛭胶囊治疗和常规治疗,观察2 组的临床疗效.分别于4周、12 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进行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检查,对总疗效做评价.结果 治疗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χ2 =14.867,P<0.01)、总有效率93.7%明显优于对照组74.0%(Z=3.422,P<0.01).结论 步长龙生蛭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并高脂血症是安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观察三七通舒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探讨该药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经临床及头部CT扫描确诊的脑梗死患者按病例尾号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七通舒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3.89±0.16) mpa*s、全血低切(8.12±0.06) 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1.16±0.24)、红细胞刚性指数(3.53±0.40)],血脂[胆固醇(5.84±0.92) mmol/L、甘油三脂(1.54±0.23) mmol/L、低密度脂蛋白(2.12±0.54) mmol/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三七通舒胶囊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代谢,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医血水相关理论 ,拟定活血利水煎为基本方 ,配用西药以防严重并发症 ,治疗急性脑梗塞 85例 ,并设单纯西药治疗组 6 0例作对照。结果表明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中药活血利水煎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 ,降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作用。活血利水为脑梗塞急性期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7.
自拟通脑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2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通脑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110例,两组均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通脑饮,分别于首诊日,治疗第7天、14天、21天观察中医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变化、生活能力状态,并记录危险因素及血管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Barthel指数较前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脑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生活能力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调神通络针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调神通络针法)和对照组(传统针刺),观察两组疗效及血脂变化。结果治疗4星期后,两组均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促进神经功能缺损及病残程度的恢复。治疗组显效率达85.0%,明显优于对照组73.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对TC及HDL具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P<0.01)。结论调神通络针法能明显改善脑梗死症状和血脂紊乱状态,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用西医活血抗凝、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组织治疗,治疗组40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中药补肾益气、活血化瘀治疗。主要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7.5%,治疗组为9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稳定和改善生命体征,减少病死率及致残率,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