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连续4周用MT护肤品对家兔皮肤涂药试验,观察其作用及不良反应,取家兔12只,分为药物实验组和赋型剂对照组,每组6只,每只家兔右肩无毛区为受试区,左肩无毛区为空白对照区。结果显示:1.受试过程中,动物全身状况良好,局部未出现红斑,水肿 、脱毛、脱屑避部刺激症状;2光镜下,未见受试区表皮增厚、细胞变性等病理改变,实验组动物受试区皮肤全局结构及附属器结构良好,3.电镜下,实验组受试区皮肤表皮基底细胞分泌  相似文献   

2.
复方壳聚糖膜剂促进皮肤溃疡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壳聚糖膜剂促进家兔皮肤溃疡愈合的作用.方法:每只白色家兔背部制备4个皮肤溃疡模型,共19只家兔,制备76个皮肤溃疡模型:随机分为1空白对照组,2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3、4、5组分别为复方壳聚糖膜剂大、中、小剂量组.以治疗后不同时间的各组溃疡面积,溃疡容积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为指标,观察复方壳聚糖膜剂外贴对溃疡愈合的影响.结果:在伤后14天内,复方壳聚糖膜剂外贴可使溃疡面积和容积缩小的速度及表皮完全覆盖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局部应用复方壳聚糖膜剂对家兔皮肤溃疡愈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不同渗透压水溶液局部浸泡对兔皮肤Ⅲ°烧伤组织病理变化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探讨烧伤局部创面早期应用低温高渗盐溶液浸泡对烧伤局部组织细胞和微循环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家兔3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7只。A组为实验对照组,烧伤创面不进行浸泡;B组为15℃~20℃蒸馏水局部浸泡组;C组为5℃~10℃蒸馏水局部浸泡组;D组为5℃~10℃生理盐水局部浸泡组;E组为5℃~10℃3%高渗盐水局部浸泡组。各组家兔全部背部脱毛、麻醉后将200℃直径为1.3cm的不锈钢圆柱放于脱毛处皮肤5秒以复制家兔小面积Ⅲ°烧伤模型。烧伤后,除A组外,各组动物创面立刻给予不同温度、不同渗透压水溶液浸泡1h。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动物烧伤后局部组织的病理变化,观察各组动物创面愈合时间,并于烧伤后第8天测量各组动物创面的直径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组动物中间区带表皮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减轻,大部分皮肤附件细胞形态结构及层次尚存,真皮组织水肿及淤血较轻,小血管内皮细胞及红细胞形态、结构改变明显减轻,接近正常细胞的形态。同时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第8天创面直径也明显缩小,P<0.01。结论低温高渗水溶液早期局部浸泡能明显减轻皮肤小面积Ⅲ°烧伤组织的病理变化,并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裴素霞  齐贵胜  张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3069-3071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不同渗透压低温水溶液局部浸泡对兔皮肤Ⅲ度烧伤组织病理变化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探讨烧伤局部创面早期应用低温高渗盐溶液浸泡,对烧伤局部组织细胞和微循环的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年龄健康家兔3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7只。A组为实验对照组,烧伤创面不进行浸泡。B组为15℃~20℃蒸馏水局部浸泡组。C组为5℃~10℃蒸馏水局部浸泡组。D组为5℃~10℃生理盐水局部浸泡组。E组为5℃~10℃3%高渗盐水局部浸泡组。各组家兔全部背部脱毛、麻醉后,用200℃直径为1.3cm的不锈钢圆柱放脱毛处皮肤烧伤5s,复制家兔小面积Ⅲ度烧伤模型。烧伤后,除A组外,各组动物创面即刻给予不同温度、不同渗透压低温水溶液浸泡1h。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动物烧伤局部组织病理变化。观察各组动物创面愈合时间,并于烧伤后第8天,测量各组动物创面的直径(mm),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10℃3%高渗盐水局部浸泡组动物,中间区带表皮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减轻,大部分皮肤附件细胞形态结构及层次尚存,真皮组织水肿及淤血较轻,小血管内皮细胞及红细胞形态、结构改变明显减轻,接近正常细胞的形态。同时低温高渗组动物烧伤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第8天创面直径也明显缩小,P<0.01。结论:低温高渗水溶液早期局部浸泡能明显减轻皮肤小面积Ⅲ度烧伤组织的病理变化,并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灭蚊真菌贵阳腐霉对几种动物的急性安全性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灭蚊真菌贵阳腐霉(Pythium guiyangense SU)对非靶动物是否有毒害作用.方法:用贵阳腐霉菌丝体及游动孢子以灌胃法和腹腔注射法处理小鼠,观察小鼠的食欲、活动等一般情况并监测体重;用贵阳腐霉菌丝体通过经皮、黏膜染毒,过敏休克试验,接触过敏试验等方法处理豚鼠、家兔、鱼、鸡等动物,观察动物受试部位的局部变化及一般综合情况.结果:真菌菌丝体对小鼠经口LD50>1 600 mg/kg,经腹腔注射LD50>400 mg/kg;游动孢子经口、腹腔注射的LD50>104孢子/ml,对小鼠、豚鼠、家兔等无感染致病性;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性,试验动物无超敏反应表现.结论:灭蚊真菌贵阳腐霉对小鼠、豚鼠、草鱼、金鱼以及家禽等受试动物是安全的,是一株具有开发应用价值的灭蚊真菌,为贵阳腐霉防治蚊虫的推广应用及安全使用提供了毒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复方麝香按摩凝胶对动物皮肤毒理性试验来评定其外用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0只豚鼠脊柱两侧脱毛,随机分为五组,即完整皮肤给药组、完整皮肤基质组、破损皮肤给药组、破损皮肤基质组和正常对照组,在脱毛区涂抹对应药物,对其活动、饮食、呼吸等状况进行观察,对体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将8只健康成年家兔背部脊柱两侧脱毛,采用自体对照在4个区域涂抹对应的药物,对局部组织红斑、水肿进行评分,并对刺激强度进行评定。结果豚鼠未出现活动、饮食、呼吸等异常,实验组豚鼠的体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皮肤刺激性试验中家兔完整皮肤无刺激性,破损皮肤短期有轻度刺激,3天后刺激作用消失。结论一定时间内外用一定剂量的复方麝香按摩凝胶对完整皮肤没有刺激性及毒性,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白及提取物制成高浓度白及抗痨凝胶后,治疗肺外淋巴结核的实验效果.方法:取健康家兔6只平均分为实验组(白及抗痨凝胶组)和对照组(白及凝胶组).实验组于颈部皮下和肌肉组织内注射白及抗痨凝胶;而对照组采用白及凝胶进行热源实验.观察两组实验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变化及抗痨凝胶对动物机体的影响与特性.结果:实验组家兔的体温、热原反应、术前术后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无明显变化,且血药物浓度曲线呈低平稳态,体内作用时间长达60小时以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白及抗痨凝胶局部注射,具有药物浓度高、血药浓度低、作用时间长、无不良反应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选择性药物电热得是把成包的药物平放在电热得上,通过加热,加速药物透皮吸收增加药物疗效的一种医疗设备。作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通电加热1、2、3h试验,观察动物完整皮肤接触受试物后所产生的局部刺激反应。1动物及材料家兔:菏泽地区药品检验所动物室提供电热褥;菏泽地区医院提供:型号:单人TT145X66。药物:菏泽地区医院提供:藏红花、乳香、没药、成香、冰片等。2方法选取成年健康的白色家兔15只,随机分3组,每组5只,于给药前24h,将家兔脊柱两侧去毛,去毛面积约IOcmX12cm。试验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左侧去毛区缚药包ZO…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烧烫灵软膏皮肤外用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将 1.0∶ 0 .5 (1.0 g软膏相当于生药 0 .5 g)及 1.0∶ 2 .0 (1.0 g软膏相当于生药 2 .0 g)的烧烫灵软膏分别涂于家兔完整及破损皮肤的脱毛区 2 4 h,去除受试物后 1h、2 4h、4 8h、72 h至第 7日进行观察 ,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给烧烫灵软膏组动物的体重、皮肤、眼、黏膜、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四肢活动等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结果表明 ,1.0∶ 0 .5 ;及 1.0∶ 2 .0浓度的烧烫灵软膏外用于家兔完整或破损皮肤 ,均未引起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动物对硅霜的毒理反应.方法 家兔30只,随机均分为6组,观察硅霜对家兔完整及破损皮肤的急性毒性反应;家兔10只,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硅霜对家兔完整及破损皮肤的刺激反应;小白鼠30只,随机均分为3组,观察硅霜对小白鼠的皮肤致敏反应.结果 硅霜对家兔未出现任何急性毒性反应;家兔完整及破损皮肤无任何刺激性反应;小白鼠皮肤未见过敏反应.结论 硅霜是一个安全无毒的外用药物.  相似文献   

11.
消炎止痒喷雾剂毒理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消炎止痒喷雾剂的毒理学进行研究。方法:参照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采用最大给药剂量法对大白兔进行皮肤用药急性毒性和刺激性试验;以赋形剂为阴性对照,1%的2,4-二硝基氯苯丙酮溶液为阳性对照,对豚鼠进行皮肤过敏性试验。结果:大白兔未见死亡,皮毛光滑,食欲、排便正常,无急性毒性,对破损皮肤刺激极轻微,对完整皮肤无刺激。对豚鼠致敏性极轻微。结论:中药消炎止痒喷雾剂对大白兔和豚鼠皮肤无毒副作用,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红鹿制剂延缓皮肤老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红鹿制剂对老化皮肤的影响。方法:背部被剪去3 cm×3 cm毛的12只20月龄豚鼠被随机均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给药组涂抹红鹿制剂,对照组涂抹化妆品基质,连续涂抹60 d;应用天狼猩红、HE染色和体视学技术分别观察和测定老化皮肤中Ⅲ型胶原的分布、表皮基底层细胞的分裂指数、角质层同表皮厚度的比例、真皮胶原纤维和微血管的体密度和成纤维细胞的数目。结果:乳头层的Ⅲ型胶原给药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基底细胞分裂指数给药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乳头层处微血管的体密度给药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乳头层处成纤维细胞数给药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在网状层处给药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角质层同表皮厚度的比例给药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胶原纤维的体密度给药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鹿制剂能延缓皮肤老化。  相似文献   

13.
复方颠倒散药膜对实验性兔耳痤疮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复方颠倒散药膜对实验性兔耳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采用涂抹油酸的方式建立兔耳实验性痤疮动物模型。实验组涂抹复方颠倒散药膜,2ml/次,1次/d,30min后洗去,连续2周;对照组涂抹维A酸乳膏,1ml/次,1次/d。对两组白兔的兔耳分别进行肉眼及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组肉眼见:兔耳皮肤变薄变软,局部毛囊角栓减少,部分角栓脱落后遗留点状凹陷的毛囊,有轻微脱屑,丘疹变平减少;组织学检查见:表皮增厚明显减轻,毛囊口轻度扩张,少量角化物质充填。对照组肉眼可见兔耳皮肤变薄变软,兔耳毛囊角栓较少,丘疹减轻或变平;组织学检查见:表皮轻微角化过度,真皮内可见少量的炎症细胞浸润,毛囊口及漏斗部少量角化物质充填。实验组用药前、后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用药前、后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结论复方颠倒散药膜对实验性兔耳痤疮具有改善毛囊角化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ANBP[由仙鹤草(Agrimonia eupatoria, A),藕节(Nelumbo nucifera Gaertn, N),乳香(Boswellia carteri, B)和蒲黄(Pollen Typhae, P)组成]对皮肤移植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用40只雌性C57BL/6小鼠,制成背部直径1.2 cm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小鼠模型,后进行自体原位皮肤移植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复方ANBP粉末敷于皮肤移植区,对照组不予处理。通过肉眼、HE染色观察比较两组皮肤移植区14 d及21 d时皮肤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皮肤移植14 d、21 d后,实验组小鼠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2)HE染色结果:皮肤移植14 d,实验组较对照组皮肤移植交界处平坦、表皮嵴浅且连接紧密;皮肤移植区表皮层变薄、新生毛囊数量较多且发育良好。皮肤移植21 d,实验组较对照组皮肤移植交界处皮下组织紧密呈更强的收缩感;皮肤移植区毛囊更成熟、发育趋于完善,出现了明显的毛干、皮脂腺等皮肤附属器。结论复方ANBP能够加快皮肤移植区与周围皮肤衔接,加速皮肤移植愈合,促进皮肤附属器发育及皮肤塑形,提高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5.
用益灵霜进行动物的皮肤毒性试验,其结果证明:用三个剂量(4,7.6和17mg/cm~2)涂擦大鼠皮肤10天,未引起皮肤局部和全身性不良反应;用13g/kg的剂量给大鼠灌胃,未出现中毒症状和致死作用,属于无毒的化合物;给白兔皮肤斑贴0.5g益灵霜,未引起皮肤刺激性反应;经白豚鼠的开放式皮肤吸收致敏试验,未出现过敏。  相似文献   

16.
17.
<正> 已经证实,前列腺素E_1(PGE_1)对免疫反应具有调节作用,尤其在体液免疫方面已有若干报道,但对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如何,研究较少。为此,我们在过去有关的两项实验基础上,重点观察了体内注射PGE_1对家兔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实验过程中还对家兔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简称淋转)方法作了一些改进,一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蜂胶的乙醇提取物(EEP)的安全性。方法 用0.5%的EEP对家兔进行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试验以及对豚鼠的过敏试验。结果 EEP低剂量、高剂量皮肤破损组和对照组皮肤破损组各有一只家免,在24 h观察到皮肤破损处微红,48 h消失,其余各实验兔的皮肤、毛发、眼、粘膜、呼吸、中枢神经系统均无任何中毒表现;按照皮肤刺激反应强度,评价标准,完整皮肤组平均分为0,判为无刺激性;破损皮肤组平均分值为033<0.50,亦判为无刺激性;A组空白对照组和B组EEP组动物均无红斑和水肿反应,判为无致敏性。结论 蜂胶提取物EEP在对实验动物体外寄生虫净化中安全、无毒、无刺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低功率 C O2 激光焊接在尿道下裂修补中的可行性。方法:48 只家兔制成远端尿道下裂的模型,用 Mathieu 方法修补尿道下裂。对照组动物在放大镜下将皮瓣用70 无损伤缝线缝合到尿道,而实验组则使用低功率 C O2 激光焊接涂有蛋白制剂和萤光素的尿道及皮瓣对缘。结果:焊接组操作时间少,尿道腔内破裂压高,术后14 d 无尿瘘发生,对照组有2 例发生尿瘘;实验组未见明显的异物反应,炎症反应轻微,而对照组则有较强烈的异物及炎症反应。电镜检查显示激光焊接后吻合口处胶原胶联。结论:在家兔中使用低功率 C O2 激光辅以蛋白治疗尿道下裂有可能代替显微缝合。  相似文献   

20.
实验动物体外寄生虫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几种实验动物体外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并对三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拔毛法、刮皮法、处死法三种方法。结果处死法检测四组小鼠样本的体外寄生虫感染率分别是75.5%、90.0%、73.3%、85%,拔毛法和刮皮法分别为19.8%、27.3%、10.0%、75.0%与19.8%、60.6%、40.0%、65.0%。用处死法测得豚鼠体表长虱和新西兰兔体表疥螨的感染率均为100%。结论处死法检测实验动物体表寄生虫效果较好,但处死法与其它两种方法结合,可使检测结果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